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探索
2024-04-22柳剑刚刘敏
柳剑刚 刘敏
摘 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更大。“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培养适应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学生,使其能够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促进社会发展。为了发挥“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模式的价值作用,该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岗课赛证”对应的具体要求,从明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和完善课程学习评价和考核几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改革方法,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岗课赛证 新能源汽车 课程改革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在主流的大众消费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但人才培养的步伐却相对滞后。目前,虽然我国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才均出现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但培养规模和课程设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消除学校与企业、课程与岗位分层的现象[1]。
2 “岗课赛证”融通概述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出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岗课赛证”的重视程度和推行情况有所不同,很多高职院校对“岗课赛证”进行了重点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一些高校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高职院校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将企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实现课程与“1+X”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同时通过技能大赛比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岗课赛证”是一种育人的新模式,其中“岗”指工作岗位,是课程改革的向导。课程内容设置要根据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基于岗位技能设计课程内容,培养高技能人才;“课”指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完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和丰富教学资源,形成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赛”指职业技能大赛,是课程教学的示范。要通过校、省、国家三级技能大赛,以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展示高端技能引领教学改革,通过赛课融通,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证”指“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是课程学习的检验。通过开发、融通多类“1+X”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证书考试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实现课证融合,让职业院校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合企业认证内容,以实际案例为对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
3 新能源汽车专业对应的“岗课赛证”内容分析
3.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位技能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维修、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装配和调试等岗位,如各大汽车生产制造厂商;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故障诊断岗位和维修岗位,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厂;新能源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和市场推广岗位,如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经销商或市场推广机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装、调试、维护和运营管理岗位,如充电设施建设公司或运营商等。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相对应的岗位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电池质检员,负责对电池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技术员,负责电池的生产和装配工作。
3.2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目标及内容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力电池部分和电池管理系统部分。电池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种电池的分类、结构、原理、特性及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电池管理系统部分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充电系统、BMS故障处理、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电池均衡技术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检测、更换和处理等技术有全面的认识,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并能应用于以后的工作实践,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技能、通过课程体系与技能大赛的融合、课程体系与企业认证的相通,打造课程教学—岗位技能—技能竞赛—企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3]。
3.3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应技能大赛
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相关的比赛主要是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这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举办的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旨在加快培养和选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人才需求,持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4]。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比赛与新能源汽车相关,如202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新材料智能生产与检测”赛项中涉及到了锂离子电池检测内容。还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通过参加各类大赛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将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3.4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应技能证书
证书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证和检验。学校可以把有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学校,把技能等级考核项目融入教学中,将职业能力标准融入课程考核评价中。汽车行业的相关证书多种多样,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其证书有中车行“1+X”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等级证书,该证书考查的内容设计到了电池部分。包括初级(电池系统功能检查与保养)、中级(电池系统部件检测与维修)、高级(电池系统综合诊断与分析)。还有汽车电工证书、新能源汽车维修师证书等,在融入证书考核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技能水平,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考证前安排必要的强化训练,要将职业能力提升作为重点。
4 “岗课赛证”融通课程改革措施
4.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结合“岗课赛证”的特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以“行业需求+课程学习+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为模块,将企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岗位技能与课程内容相对接、技能培训与职业认证相融合、技能提升与比赛历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汽车企业的合作,通过调研了解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点,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技能证书所要求的课程和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同时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竞赛的要求和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竞赛的要求。与职业技能证书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将证书机构的培训内容和标准纳入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的对接。同时,可以邀请证书机构的专家到学校进行培训和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2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将行业比赛的内容和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技能提升与比赛历练相结合。将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与“1+X”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等级证书和其他职业证书进行对接融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人才需求层次、赛事级别及证书等级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等细化具体课程内容,形成多级知识技能体系,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见表1。
4.3 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紧靠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岗课赛证”理实一体的教学效果,融合“岗课赛证”模式,需要配套数字化信息资源。可以开发一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其职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教材方面选取与电池及管理系统最前沿技术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作为教材,要与相关职业岗位的需求相符合。教材内容应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同时可以融入一些岗位案例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更好地理解岗位需求。可以将技能竞赛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材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技能竞赛的相关要求,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教学内容方面将新能源汽车岗位、技能考核、职业证书考核等融入微课、动画等资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前了解课程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借助技能大赛和职业证书理论题库,完成模拟练习,提高证书通过率和大赛成绩;通过资源库中的“工匠精神”、“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等典型案例,感受职业魅力、大国技术、职业精神,以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5]。
4.4 完善课程学习评价和考核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包括课堂综合表现、企业岗位能力、技能大赛参与、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等。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在对最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企业导师参评的组合方式。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评价,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理论水平等能力的评价,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成果与本课程学分的置换,形成性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同时,为了确保评价和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和评估体系,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5 结语
“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将岗位技能需求、课程教学体系、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相结合,旨在促进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路径,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实施“岗课赛证”融合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基于岗位实践、技能竞赛及证书考核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鲁文卿,贾红军,王龙飞.汽车专业课程“岗课赛证”融合路径研究——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J].汽车測试报告,2023,(12).
[2]张亚宁,王昇.《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一体化培养平台的建设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23,(20).
[3]王猛,刘德发,刘剑峰等.高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改革方法探析[J].汽车测试报告,2023,(11).
[4]肖红.新能源赛车车架设计与强度仿真分析[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1,(05).
[5]张贺鹏,田建冬,芮科.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与实践[J].福建建材,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