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叙事特点与教育启示
2024-04-22张雨欣钱华
张雨欣 钱华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以塔拉的成长经历为教育叙事主线,构建了家庭教育的单调困顿、学校教育的艰苦探寻、迷茫生活的精神疗愈、找寻自我的教育分化这一独特叙事结构。通过对小说教育叙事特点的解读及主人公形象的剖析,可以发现塔拉的成长体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也让我们认识到自我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2018年出版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作者在童年时期受到过沉重创伤与打击,是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她,但同时这个过程又十分痛苦,如同凤凰涅槃。通过作品的教育叙事,仿佛传达着一个信息:如果我们是雏鸟,教育就是丰满我们羽翼的妙方,帮助我们飞往属于自己的信仰山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叙事特点
教育叙事本质上是讲教育故事,它不同于艺术创作型的文章写作,都是基于真人真事的叙事写作。它要求的是故事的精致、思考的深刻。教育叙事是一种写作方法,作者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或叙述经历来传递知识、价值观和教育目标。教育叙事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包括故事传统、生活经历、视觉媒体等。教育叙事有助于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故事背后的含义和价值观,结合实际进行形成独立思考,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家庭教育下的困兽生活。作者在开头这样概括自己对童年的感受,“我们的生活在轮回——四季轮回,昼夜轮回——在永恒的变换中轮回,每完成一次轮回,就意味着一切未有任何改变。”
塔拉的父亲是一个信仰极端的躁郁症患者,整个家庭一直都笼罩在父亲极端不合理的强权之下。父亲认为创办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他担心政府会强制孩子们去上学,因此选择了远离社会,居住在大山深处,把自己的孩子封闭禁锢起来,避免与外界接触。他的七个孩子都没有出生证明,从来不注射疫苗,生病、受伤从不就医,也不去上学。塔拉是最小的孩子,与哥哥姐姐一起在父亲的废料场里工作,帮助母亲调制精油。
17岁之前,塔拉躲着父亲学习零散的知识,在塔拉的记忆中,父亲像是有被害妄想症,他认为外面的世界是个可怕的地方,子女应该待在家里受到庇护。在父亲的眼中,离开大山外出求学是一种罪,是一种背叛,是信仰的丧失。当塔拉说想去上大学时,父亲非但不支持,反倒质问她为什么放着上帝的知识不学,反而去追求人类的知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在大学求学,塔拉发现自己与同学格格不入时,她都不明白自己所坚持的原则到底是自己的观点还是父亲的认知。
哥哥肖恩有精神分裂和严重暴力倾向,喜欢用拳头表达自己的意见。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表,但在肖恩口中,穿裙子与男人交谈就是妓女。“但肖恩对我施加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定义了我,没有什么力量比这更强大的了。”他一次次扯着妹妹们的头发拖着走,抓住手腕将她们的身体扭曲,头摁进马桶里,对肉体和精神进行双重打击。然而,在恢复理智后,肖恩会和她一起吃冰淇淋、看电影、愉快地闲聊,仿佛伤害未曾发生。
救赎之赌——在学校教育的荆棘丛中探寻新世界。当塔拉来到杨百翰大学,她和父亲一样将奉行穿衣自由的人称为异教徒,总是远离他们,好像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会传染似的。他们会在礼拜天买东西,会吃鸡蛋、牛奶、意大利面、可乐,而这些都是父亲眼中对上帝律令的公然违背。塔拉环顾教堂,被那么多女孩穿着露膝短裙而震惊,在心底默默批判这些行为,第一次发现自己与外面的世界有这么大的鸿沟。
早上上学,塔拉坐了反方向的公交车错过了课程,又走错了教室。在课堂上,因为不认识“大屠杀”这个单词而被别人认为是个怪胎。“你不应该拿这个词开玩笑,它可不是个笑话。”塔拉认识到了无知的可怕,她为这个误会道歉,实则在为过去无知的自己道歉。她意识到,在大学这一新天地,她需要勤奋探索。于是,每天晚上,塔拉都學到两三点,这是获得好成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每次肖恩大喊“黑鬼,挪到下一排去”,她就想起罗莎·帕克斯、艾米特·提尔和马丁·路德·金的事迹。她开始思考并有所见解,“有的人反对平等的大潮,有的人必须从某些人那里夺取自由”。读史使人明智,塔拉明白了自己原生家庭的局限,并对肖恩和父亲母亲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解读。她没有过度批评家人,而是察觉出自己先前是如何被别人的期望以及要求所塑造。
在大学的学习中,塔拉第一次听说了“双相情感障碍”这个术语。抑郁、狂躁、偏执、欣快、被害妄想,她认为教授描述的正是父亲的症状,她开始沉迷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并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写了一篇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父母对孩子影响的文章。
自我疗愈,迷茫中的尖叫和低语。中国有句古话是:“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从这句话中发现情绪对人体健康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忽视。在离开家乡,独自生活的日子里,塔拉遇到了无数挫折,这让她无助、焦虑。长期的巨大压力也让塔拉身体抱恙,她得了胃溃疡,疼痛难忍,为了学费去父亲的废料厂打工,满手都是老茧,大脚趾已经发黑却不敢看医生,链球菌和单核细胞感染引发了严重的咽喉肿痛,牙疼难忍却没有钱去医治……塔拉经历了精神崩溃,她不去上课,不去图书馆,不去听讲座,而是一天看十八到二十个小时的电视。她的博士学位岌岌可危,她开始更加痛苦。父母希望塔拉放弃一切回到原点,这让本就被压力裹挟的塔拉更加摇摆不定。
在生活中,塔拉因为无法融入舍友而与她们关系冷淡,独来独往。“家庭系统理论大师Bowen认为个体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会对个体成年后以致一生的关系都产生影响。在面对亲密关系问题时,也要考虑个体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创伤。”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处理亲密关系时,她认为异性之间的接触都是不道德的,塔拉没有爱的能力,她不愿接受查尔斯的亲近,“他的手很温暖,我想握住它,但我却猛地抽开手,就像被烫了一下”。她的身体抽搐,屈服于一个奇怪又强烈的本能——妓女。这是肖恩用来侮辱她人格的词。后来塔拉不愿向查尔斯提起自己真实的家庭状况,甚至将对哥哥和父亲的不满发泄在他身上。最终他们分开了,查尔斯对她说,他爱塔拉。但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不能拯救她,能拯救她的只有她自己”。塔拉的第二任男友——尼克,他们是在教堂认识的。他们的相处比较顺利,因为塔拉决定尝试过正常人的生活,不再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可父亲的来访又将她拉回淤泥里。她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地改变,所以塔拉与尼克分了手。
自我发现与人以群分——教育的分化作用。课堂上,老师讲授了神经递质及其对脑化学的影响,这让塔拉愤怒。她认为,过去母亲、卢克、肖恩、自己,一直生活在一种警觉的状态和持续的恐惧中。受伤、淤青、擦伤、脑震荡、着火、脑袋开花,这些危险随时会发生,父亲坚信自己的信念,而受伤的是“我们”。此时的塔拉通过教育剖析了自己原生家庭悲剧的形成,已经违背了父亲口中的上帝。当父母来到学校里劝说她向神圣的天父求饶时,她拒绝。“如果现在让步,我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次争论。我会失去对自己思想的掌控权。这就是要求我付出的代价,我现在明白了这一点。父亲想从我身上驱逐的不是恶魔,而是我自己。”通过教育找寻真正的自己,此刻的她已经通过教育完成自我重塑,而其他人却停留在原地。“我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教育并非普世的权利,它本身也是制造分歧与差异的工具,这让作者感到害怕,让作者渐渐与原生家庭疏离。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人物形象
及教育启示
主人公塔拉形象。《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关于人生与成长的小说,在本书的教育叙事中,主人公塔拉是一个向往独立生活和富有勇气的女性。在外貌方面,塔拉是一个身材修长、身姿挺拔的女性,神情坚毅而美丽。她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总是保持着自信和坚定的眼神。
塔拉的性格中蕴含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些宝贵的品质也是她能破釜沉舟,拨云见日的内在原因。勇敢,独立,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掌控力,塔拉的内心充满了热情和渴望。她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同时,她内心也有着脆弱的一面,对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有着深深的思念和情感。“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她不畏惧他人的眼光,坚持自己走出大山梦想,完成了自我重塑并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教育启示。通过展示塔拉·韦斯特弗的故事,本书以教育叙事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强调了教育的解放力量、自我发现、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它鼓励读者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个人的梦想,并积极参与社会的进步。
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家庭环境,尤其是那些来自困境和不利条件的学生。塔拉通过教育叙事,向读者展现了在贫困和虐待的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在与他人接触时会有怎样的困难。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鼓励和指导他们,帮助他们通过教育实现自身价值。
为学生创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塔拉在求学过程中經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她难以融入群体,学费难以为继,但她也遇到了支持和关心她的人。主教帮助她申请政府助学金,斯坦伯格教授指导她写作。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包容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发现自己、悦纳自己,接受挑战并发展自己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塔拉在书中通过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获得了知识和技能,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教育工作者扮演着“助产婆”的角色,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质疑、分析和评估。批判与创新是个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学习力的最高境界。“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其本质是对自我认知的不断修正和提升,从而对客体形成新的理解和判断。塔拉通过教育发展了批判性思维,研究历史让她明白,父亲可能是错的,伟大的历史学家也可能出错,人应该自己构建一个世界,生活其中。塔拉不再盲从父亲的价值观,而是开始独立思考并追求真实的自我与光明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言行和态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塔拉遇到了她生命中的伯乐——克里博士和斯坦伯格教授。克里博士安慰她,即便是金子也会因为环境的灰暗而逊色,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教育工作者应该传递希望和激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动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山”,即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接受教育,我们不仅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能够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