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事本末体史书为主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历代治疆方略
2024-04-22杨国帅包朗
杨国帅 包朗
中华民族历史渊远流长,历朝历代的繁荣都不仅是中原王朝的繁荣,同时也是西域边疆地区的繁荣。这些繁荣离不开地域间的相互交流,纪事本末体史书中有诸多记录我国历朝历代对新疆政治治理、民族交往、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等史料。
从古至今,新疆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政府都十分注重对其的治理。纪事本末史书记载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以及双方之间的经济、文化、民族交往。
政治治理
从历代史书对新疆历史的记述来看,上至秦汉,下至明清时期,不论是两汉、盛唐、元朝,还是清朝等兴盛王朝或是纷乱时期的中原历代封建王朝,都对西域实行着有效管辖。中原王朝对新疆的政治治理,虽然受到不同时期势力的影响,但最终趋势还是不断深化。
汉魏时期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政治治理。中原与新疆真正建立政治联系应追溯至汉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朝已在西域北道中心之地轮台(今轮台)及渠犁(今库尔勒以西)设置使者校尉。使者校尉的设立,开创了汉朝在西域设官驻军的先河。
汉朝于公元前77年设立伊循都尉府,公元前48年设立戊己校尉府。《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记载:“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傅介子在杀安归后,解决了汉朝治理楼兰的阻碍。楼兰王尉屠耆即位后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朝派遣司马及士族40人前往伊循屯田,并设立伊循都尉一职。后应楼兰王尉屠耆之请,在罗布泊伊循城(今若羌米兰东)设伊循校尉,驻军屯田,镇守西域南道。使者校尉府和伊循都尉府为汉朝统一及治理西域打下了基础。
《通鉴纪事本末·两匈奴叛服》记载:“冬十月,匈奴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遣使诣阙奉藩称臣。三月南单于复遣使诣阙贡献,求使者监护,遣侍子,修旧约。”当时匈奴向汉朝称臣并遣使入贡以及派遣侍子,可见汉朝与匈奴的政治往来。汉朝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设立了西域都护。同年,匈奴日逐王降汉。至此新疆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体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其治理范围相比汉朝来说有所缩小,但治理方式有所发展。《三国志》便记载了曹魏政权在今罗布泊地区设置西域长史作为主要管理机构,下设西域校尉、伊吾都尉。前凉时期吐鲁番地区也设置了高昌郡,北魏则设置鄯善镇、焉耆镇,以加强对新疆的治理。
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对新疆的政治治理。隋唐王朝对新疆的治理在前代基础上更进了一步。设置郡县、驻军屯田、实施羁縻统治是其治理新疆的主要措施。史料记载突厥曾臣服于隋朝并遣子入贡交好于隋,可见隋时对西域地区的治理,以及对于西域的影响。
唐朝对新疆的管辖区域大大超过了汉朝。贞观四年,唐消灭了东突厥汗国,统一漠北草原。当时新疆地区臣属于西突厥的伊吾七城主动归降,唐在伊吾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贞观十四年,唐于高昌、可开浮图城分置西州、庭州,后又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其下设置都督府、州,除伊、西、庭三州由唐官员担任外,其他都督府都督、州刺史则委任边疆民族首领担任。唐还在西域设立疏勒、龟兹、于阗、焉耆四军镇,四镇均由安西都护府管辖,史称“安西四镇”。安西四镇的建立,大大扩展了唐王朝控制的范围。
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对新疆的政治治理。明朝在哈密设置了哈密卫对该地进行管理。《明史纪事本末·兴复哈密》记载:“永乐五年春二月,封哈密陕巴为忠顺王,遣使护归之。十一年秋八月,复封陕巴为哈密忠顺王。”明朝时期在西域设置哈密卫,以及后期封哈密陕巴为忠顺王,哈密王向明朝贡,加强了哈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可看出哈密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政治联系之紧密。
清初对新疆的治理也极为重视,《清史纪事本末》中“青海及准部之用兵”“准部及回部之平定”便可得知清朝对此地的重视。清朝完成了对新疆的统一,并加强了对其的政治管理,此后一直延续对新疆的治理。清统一新疆后,在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制度,设立了军府制郡县制、伯克制、札萨克制等制度,对加强对新疆的政治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往来
汉魏时期经济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将其纳入管辖范围,派驻官员,在西域屯田。关于汉在西域屯田,《通鉴纪事本末》记载:“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从三国至隋朝,虽然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分裂局面,但西域各国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仍未终断,依旧保持着从属关系,这为后来隋唐进一步加强与新疆的经济联系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经济往来。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当时称雄西域的西突厥,向隋表示臣属。公元609年至公元610年,隋又于西域设置都善、且末、伊吾各郡,郡下设县,西域相率而来朝贡者凡四十余国。隋在西域还专门设有使者来应对新疆地区的各个政权所来隋朝贡之事。
唐朝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开发达到了新的阶段,《通鉴纪事本末》记载“唐高祖武德二年,高昌王麹伯雅遣使入贡”,除高昌王外,其他西域诸国也遣使朝贡。朝贡是中央王朝与新疆地区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另一重要途径则是屯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安西屯田,始于公元648年左右,终于公元801年,前后历时约一个半世纪,主要分布于今天的库车、新和、沙雅和轮台境内。唐代安西地区的屯田,成效显著,屯田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安西地区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安西的水利开发,扩大了安西农业开发面积,极大加深了中央王朝和新疆地区在经济方面的交流,并最终达到了加强对新疆地区治理的目的。
明清时期经济往来。明朝西域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大多都通过“朝贡”方式,《明史纪事本末·兴复哈密》记载:“十二年秋八月,吐鲁番速檀阿力遣使赤儿米郎来贡。”“十二年春正月,遣兵护忠顺王陕巴还哈密,以都督藛亦虎仙、奄克孛剌、拜迭力迷失三种辅之,主国事。吐鲁番诸部许复入京朝贡,劳赐良厚。”从吐鲁番遣使前往明朝进行朝貢、后复入京城朝贡之情形,可看出当时明朝与边疆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往来。
清朝承袭明制保持与回疆的朝贡关系以抚绥回疆的政策,增强了回疆统治者察合台后裔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同时通过此手段加强了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的经济往来。
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往来
汉魏时期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往来。汉朝在文化上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如曾与当时控制西域地区的匈奴有着姻亲往来,《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中记载:“惠帝三年春,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孝景五年,遣公主嫁匈奴单于。”“孝武建元六年,匈奴来请和亲,上许和亲。”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朝除掉安归,“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西域南道自此畅通无阻。在文化上,漢朝在派兵屯田西域的同时,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士兵也给新疆带来了诸多变化,1995年在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锦护臂便是实例证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地区国家众多,语言大相径庭,但西域各少数民族深仰中原文化,多学习汉文。楼兰遗址发掘出的少数民族信件,所使用的便是汉文,文章语言流畅,圆熟流美。可见汉文当时已在西域开始传播并在该地区得以使用。
隋唐时期民族文化交流及民族往来。在与新疆民族交往以及文化往来方面,我国历代涉及颇多,高昌国素与内地关系密切,隋朝建立后,又与隋朝交通。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至河西焉支山(今甘肃永昌县西、山庙县东南),高昌王及西域大小数十国前来朝贺。大业八年,高昌王麴伯雅朝隋娶华容公主。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八年,十一月己卯,以宗室女华容公主嫁于高昌王。”《隋书·高昌传》中还记载高昌王回国后诏改服色:“今大隋统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奠不齐向。孤既沐浴和风,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辫削衽。”归顺隋朝之心跃然纸上。西域门户尽握隋手。
纵观匈奴一千余年的历史,回纥汗国是与中原王朝关系最友好的北方草原政权。为此,唐朝曾相继将宁国、咸安、太和公主嫁给回纥可汗。《通鉴纪事本末·回鹘叛服》中所载:“癸亥,遣回纥使者合阙将军归,许以咸安公主妻可汗,归其马价绢五万匹。”“庚子,册命咸安公主,加回鹘可汗号长寿天亲可汗。”《通鉴纪事本末·回鹘叛服》中还有材料记载:“四年(788),冬十月戊子,回纥至长安,可汗仍表请改回纥为回鹘,许之。”另外《通鉴纪事本末·回鹘叛服》中所载:“四年(788)初,仆固怀恩死,上怜其有功,置其女宫中,养以为女。回纥请以为可敦,夏五月辛卯,册为崇徽公主,嫁回纥可汗。”可见当时唐朝与回纥民族往来之频繁、关系之亲密。12世纪中叶,高昌回鹘和喀喇汗朝相继成为西辽的属国,13世纪初,高昌回鹘又归附了成吉思汗。元明清均与新疆各民族有所往来。
为保新疆的和谐稳定,古者采用了和亲方式,今天固然不能仅靠婚姻维持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但它启示我们,“和”的意义重大,当今民汉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应如一家,实现和则两利、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明清时期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往来。明朝统治者深谙边疆秩序稳定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采取“文德以化远人”之政策,并采取多种文教措施潜移默化化导边民,在边疆治理方面取得卓著成效。
清朝在文化民族交流方面也与新疆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乾隆帝迎娶维吾尔族容嫔霍卓氏(容妃,乾隆帝后妃中唯一的维吾尔族王妃,民间传闻她自幼体有异香,又称呼其“伊帕尔汗”,为“香妃”之意)。清朝还派兵屯田于新疆地区,大量的内地人口迁往新疆地区,带来了内地的文化习俗,在长期的交流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文化认同。
封建王朝的治边活动、经济以及文化的相互往来,不仅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还开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生存疆域,携手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纪事本末体史书中蕴含的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资料实属珍贵,其凝聚的爱国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治理新疆有极大启示,即铸牢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政治上遵循正确的方针和道路,文化上相互交流,注重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四个自信,如此,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杨国帅,1999年出生,男,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域屯垦史(历史)、边疆治理研究。包朗,1970年出生,本文通信作者,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导,历史与哲学学院中国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学科教育(语文)、历史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摩尼教道化研究》(22BZJ007)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