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鼎”封江湖

2024-04-22张汇典

三角洲 2024年8期
关键词:鹿鼎记韦小宝武侠

张汇典

《鹿鼎记》是金庸小说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主人公韦小宝的人物塑造可以说倾注了他的毕生心血,融入了他对“侠”的全新理解。该小说既是对传统意义上“侠”的终结,也是对新“侠”的重构。

金庸武侠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无法绕过的存在,“侠”文化又是金庸武侠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其笔下“侠”在诸种情况下的各种演变就很值得琢磨。1972年9月23日,在《明报》连载了两年零十一个月的《鹿鼎记》宣告完结。之后金庸公开宣布,就此封笔。

金庸小说中对侠的构建

从《书剑恩仇录》到《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金庸塑造了陈家洛、郭靖、萧峰等一系列具有盖世武功、大仁大义、济世情怀的美好英雄形象。他们要么背负着血海深仇,悲壮一生;要么承担着挽狂澜于既倒的民族大任,忠义一生;要么心怀浩然正气锄强扶弱,豪迈一生。这些侠因为其所具备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的大忠、大义、大仁、大爱品格让人崇敬也令人向往。金庸更是在《神雕侠侣》第二十回借郭靖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于“侠”的最高级定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者不只是在江湖中伸张正义,还有民族和家国情怀。

若是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金庸小说前几部笔下的许多侠都是反满、反蒙的英雄,所以在金庸将为了民族大义不怕献身的侠推到顶峰的时候,却陷入了民族主义的局限之中。而这一局限在《天龙八部》中得到了突破,书中的主人公萧峰虽是契丹后人,但是在南宋成长为丐帮帮主这样的英雄人物。在宋辽开战时,他既没有违背对大辽国的忠,也没有违背对大宋百姓的义,而是选择了自我毁灭来化解这一矛盾,换来双方的和平,可以说萧峰侠的形象已经具有超民族的意义。

金庸的笔下不仅有像郭靖、萧峰这样的儒侠,虚竹这类的佛侠,还有令狐冲这类的道侠。佛侠所具备的共同特点是武功超群,甚至登峰造极,可又不谙世事;惩恶扬善,普度众生,可谓“入世活佛”,有着一切侠者的美好品质,却不陷于世俗和民族的羁绊。道侠既超凡出世又遁入红尘,不似佛侠一般停留在理想的空中楼阁,他们潇洒不羁,但又心怀仁义,只求逍遥于江湖。

金庸一次次将侠的精神推向高峰,一个个鲜活且饱满的英雄跃然纸上,但是金庸笔下的侠都具有高度完美和理想化的特征,理想到这些侠根本不可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于是,金庸在自己武侠写作生涯的最后以不像武侠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作为封刀之作,将自己创作出来的理想武侠世界无情毁灭,这种毁灭也是一种超越和重构。

鹿鼎记的主人公:反侠韦小宝

时至今日,《鹿鼎记》已经被广大的读者所认可,评论界也将它认定为金庸的成熟之作。可《鹿鼎记》连载的开始却让许多金庸的读者难以接受。从排斥到肯定的这样一个过程,正反映了人们对金庸小说中侠的意义与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

《鹿鼎记》的主角不再是正气凛然的大侠,不再是潇洒的剑客,不再是历经苦难的男人,而是一个不会武功,没有背景,出身低微,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物。与金庸其他作品中高大的英雄形象相比,韦小宝似乎显得有些滑稽和荒诞。

侠的那些固有品质在《鹿鼎记》中被打了个人仰马翻,侠客、英雄在书中不再是主要人物,而是彻底沦为了陪衬,被边缘化了。其中最接近金庸其他武侠小说中侠的形象的是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他担负着反清复明的光荣使命,武功盖世,江湖上对他赞誉极高,有着“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的美誉。可他领导的天地会却是一事无成,不仅难以完成驱除满清的任务,而且就连他所效忠的郑氏后人家族中内部的事情都无法处理好。陈近南的形象可以说是十足窝囊,最后还死在了武功不及他的宵小之辈手中,死得既不是轰轰烈烈,也没有什么大的牺牲价值。当然他的无能为力和死去,也可以看作金庸小说中传统意义上侠的消亡。而从小在妓院长大的底层小人物韦小宝却堂而皇之地站在了舞台中央。从扬州丽春院到大内皇宫,他靠着自己在妓院中混出来的拍马屁功夫和随机应变的生存哲学,游走于江湖之间,驰骋于朝野之上,往来于宫廷之中。

韦小宝的多重身份也让人眼花缭乱,他不懂政治却成了康熙最宠信的大臣;他不懂军事却是正黄旗骁骑营的都统;他不會武功却是天地会青木堂堂主、神龙教白龙使;他不懂佛学为何物,却当上了清凉寺方丈;同时他还是陈近南和九难师太的弟子,俄国摄政女王索菲亚的情人,康熙的妹夫,李自成和陈圆圆的女婿。他在这些角色的互换之间并没有任何的不适应,而是将这些身份都演绎得炉火纯青,如果要问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韦小宝,或许每个都是,或许又都不是。在这层含义上,韦小宝则更接近于现实中有着多重社会身份的人。

从理想的“侠”到拥有现实人格和各种缺点的“侠”,这既是直逼云端后的软着落,又是一种看似难以理解的超越。在书中,那些像陈近南这样的大侠做不到的事情韦小宝却在各种机缘巧合事件的促使下做到了。他擒鳌拜,平三番,攻打神龙岛,收复台湾,出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些功绩中的任何一件都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声誉的顶峰,金庸却独独将这些给了韦小宝,可见其中的偏爱。但是与侠拯救黎民苍生的宏远和担当不同,韦小宝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并没有那么伟大,他的想法似乎从未和伟大没有任何交集,比如他擒杀鳌拜纯粹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好朋友小玄子(在书中韦小宝对康熙的别称),而不是什么为国除奸;他攻打神龙教并不是要为民除害,而是要救出自己的大小老婆;他签订尼布楚条约也并未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疆土,而是在自己求生的过程中顺便做成的一件事。正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才致使韦小宝对于这些显赫声名从来不在乎,所以他在告别江湖和朝廷时才会那么从容。如果说佛侠是看透了之后的归去,道侠是看透了之后的逍遥,韦小宝却从来都没有拿正眼去看这些声名,更不会在来与去之间纠结,可以说走就走,在这里他似乎已经超越了许多金庸笔下的侠。

韦小宝反侠形象背后的深刻含义

从高高在上走到了平凡普通,韦小宝这一形象让侠从江湖走向了市井,走近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过去金庸描绘的侠客都具有理想化的人格,高大,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无需为自己的生计发愁,只管去做那些义薄云天、行侠仗义的大事。可是韦小宝不同,他的社会背景不光和你我一样平凡,甚至还不如大多数人。他的母亲韦春花是一名过气的青楼妓女,所以从出生那天起他只知母而不知父。

由于从小就没受过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更不用说了,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所以那些书本中大高深的道德伦理他也不懂。韦小宝行走江湖的本领都是他在妓院里学来的。那些被江湖中人所不齿的像撒石灰这种偷袭的下三滥手段,他也常常使用,且往往起到很实用的效果。他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必须要会这些,不然就不能生存下去。

韦小宝有一身缺点,可是为什么还能受到康熙的器重,被陈近南这样的大侠收为徒弟,七个貌美如花的姑娘都愿意跟着他呢?因为他一直坚守着一个最起码的为人底线,那就是讲义气。试想一下大家身边,是不是总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虽然贪玩,读书时学习成绩不好,成年后没什么正经事业,还油腔滑调,但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出手相救,犯了错误他们还能帮你瞒着,替你顶着,这样的人难道会被讨厌吗?而韦小宝正是如此,所以在书中也看不出他的坏,反而觉得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会被认同,而且会为他一次次用自己的小聪明化险为夷而感到赞叹。因为相比萧峰这类近似人格完满的大侠,韦小宝这样的“侠”与人们的生活更接近,更趋于一般的人性,很多时候在韦小宝身上,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关于韦小宝的讲义气,在书中接近结尾的地方有着很好的体现,那就是康熙让他灭天地会,天地会让他杀康熙。如果他帮康熙铲除了天地会,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忠心,而且绝对是大功一件。如果他帮天地会刺杀了康熙,他极有可能被天地会推举为汉人的皇帝。但是他都拒绝了,因为不论做成了哪一件事都与他心中一直遵循的“讲义气”相违背。康熙斥他不忠,他解释说:“奴才对皇上是忠,对朋友是义,对母亲是孝,对妻子是爱。”看似不正经的韦小宝居然忠孝节义,事事俱全,连康熙也不气反笑:“佩服,佩服。”韦小宝身上既是传统意义上侠的终结,也是更具有现实主义侠的重生。

隐侠康熙也是书中另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鹿鼎记》的书名中有“鹿”和“鼎”二字,其意为“鹿死谁手”和“问鼎中原”,小说在第一回父子谈论文字狱的情节中,作者已经借吕留良之口向读者表达了其中含义。从中可以看出《鹿鼎记》主要内容就是和政治、权力斗争紧密相联系的。所以其既是武侠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历史小说,全书由明暗两条线组成,一条是韦小宝从妓院的小混混走向人生巅峰的发迹史,另一条是康熙实现亲政并展开一系列文治武功的历史经过。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些历史事件虽然都被金庸安排在了韦小宝名下,但实际上都是康熙在规划实行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康熙是站在反侠韦小宝身后的隐侠。这位康熙精明强干,宽厚仁慈,是一位开明的君主。比起过去那些可以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侠者,康熙开创的太平盛世和永不加赋的国家政策,让百姓们封妻荫子,这不是更大的义举吗?

而且在《鹿鼎记》中的各路政治势力中,康熙虽然是满人入关的皇帝,不被一些汉人认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最符合大众利益的。天地会、沐王府以及台湾延平郡王府这些反清复明的势力,他们好多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侠士,却為了获得一个明朝的“正统”名位而争夺得不可开交,甚至在“正统”的名位面前,反清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解救贫苦百姓更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吴三桂集团更是一味求私,以卖国为己任,卖一次尚不过瘾,还要卖第二次。在出卖了明朝后取得了平西王爵位的吴三桂,在遭到削藩之后,又堂而皇之地打出大明的旗号来反清。这些有权势的大人物,这些江湖上所谓的侠士,比起韦小宝的滑稽和小聪明却显得更加可笑,甚至可耻。

书中最后的提问更是惊世骇俗地表达了金庸对几千年来汉民族正统论的疑问:“一定是反清复明,难道天下在姓朱的皇帝治下就比现在好?”这个问题使力主反清复明的“当代大儒”顾炎武张口结舌回答不了。所以书中一切江湖恩怨变成了不同政见的交锋,侠也不是只存在于江湖中,成为不同政治集团的代表。那些为了所谓“正统”而争斗不已的组织最后只能走向消亡,那些可以力挽狂澜的侠客也演变为可以为天下大众带来和平盛世的政治人物康熙。

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封刀之作,《鹿鼎记》通过塑造韦小宝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平民之“侠”对中国武侠形象,以及对自己甚至包括前人的“武侠”定义予以颠覆和重构。韦小宝虽然胆小怕事,见风使舵,刁钻圆滑,但是能在关键时刻讲义气,成为金庸笔下颇受欢迎的另类主角。他人格中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侠义和正直,也许正是俗世凡人所追求的最佳理想状态吧。在此,金庸笔下的“侠”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鹿鼎记韦小宝武侠
武侠风
嘿!这才是武侠
想不到
武侠影后郑佩佩
武侠教室
从场域理论看《鹿鼎记》对“江湖”的反叛与再造
送礼是件纠结事
活得最酣畅痛快的少年
游走在“率真”与“无耻”之间——葛二蛋与韦小宝人物比较
熟了,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