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厚植家国情怀

2024-04-22卜晖霞李禄全

求知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家国情怀

卜晖霞 李禄全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生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体现。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基于本校多学部的特点,在显性和隐性建设中利用环境、活动、课程等教育资源,围绕“建家园养知行志,谋幸福修德艺文”的过程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生活、心怀祖国的意识和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家国情怀;多学部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的“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2021ZJY258)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卜晖霞(197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李禄全(1974—),男,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后形成的思想沉淀,代表着学校的内涵、智慧和精神,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以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奋发学习、健康成长,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目标,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核心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用显性的校园文化营造环境

(一)教育理念彰显家国意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由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部构成的多学部学校。学校中心广场处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体验成长,幸福家园”,这句话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我校扬长避短,利用三个学部在一起的优势,开展“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互谦互让、和睦共处”的教育。

秋季学期的开学典礼,由高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门口迎接小学部、初中部新入学的学生,大手牵小手,领着低年段的同学走过红毯,走进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欢迎他们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接着,学生们会听到校长的教导——“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新学期第一课”,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介绍学校,教育学生在学校里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二是围绕“体验成长,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号召同学们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感受美好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为建设幸福家园不懈努力。学校是“小家”,祖国是“大家”,今天,学生在学校这个“小家”里学习、生活,明天,学生要为祖国这个“大家”奋斗与奉献。为将家国情怀厚植学生心中,我校除了定期集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还把相关专题教育落实到各班。

在日常生活中,我校教导高年段学生为低年段学生做榜样,并让低年段学生多为高年段学生着想,尽量为高年段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备考环境。在高年段学生参加中考、高考这两个至关重要的考试前,我校会组织低年段学生通过国旗下讲话、送“加油卡”、誓师大会等活动表达支持和美好祝愿。各学部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能在学习和生活上体现“全校一盘棋”,做到“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其乐融融。

(二)镇楼联因地制宜明方向

我校高中部的教学楼和实验楼通过天桥连接,而“镇楼联”就挂在两楼左右两边的楼体上:上联是“高续三宣建家园养知行志得”,下联是“新随一港谋幸福修德艺文成”。对联藏头“高新”,是“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的简称,“三宣”指民族英雄刘永福的故居“三宣堂”,“续三宣”就是赓续英雄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精神。上联体现了我校的教育关注点——传承与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国家傲立世界的关键,创新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青少年一定要铭记英雄烈士们留存的精神品质,将其作为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每年清明节,我校都会组织祭扫烈士墓、参观英雄故里等活动,让学生在特别的时间里缅怀和学习,在学生心中埋下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种子。

下联中的“一港”指学校所在地钦州市面向东南亚的港口——钦州港。在勤劳智慧的钦州人民的建设下,这个深水良港发挥了它的力量和作用,在平陆运河的加持下,钦州港谱写出新的华章。“心随一港”号召学生:作为未来建设钦州的一员,要从了解家乡、祖国开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同时,家乡、祖国也是我们回归的地方。“建家园”和“修德艺”旨在明确师生努力的目标,“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学生要树立建设祖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修德艺”是“建家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优秀品格和高强本领,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使祖国和家乡变得越来越强盛。

我校始终将“育人”放在首位,以体育、艺术为特色与抓手,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这就是楼联中明确的“德”。德育渗透在我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彰显在我校“体艺”建设中,如浏览我校体育长廊,会读到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升起国旗的故事,看到一幅幅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的画面;浏览戏曲长廊,能够唤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镇楼联的上联、下联嵌含“家园”和“幸福”,这是对学校办学理念“体验成长,幸福家园”的化用。上联“养知行志得”体现了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下联“修体艺文成”则凸显了本校的“体艺”特色。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青年人必备的品格,只有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心怀祖国、面向世界,从深耕脚下的土地开始,镇楼联中的铮铮誓言彰显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内涵。

二、用隐性的校园文化推实德育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重视显性文化的建设,也关注隐性文化的建设,校园课程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我校开设了高德课程、新智课程、快艺课程、强体课程,这些课程都紧紧围绕着新课标精神进行设计,并结合办学实际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一)学科教学中培养责任担当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方法,课堂是学科教学的阵地,学校应当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感悟学科中的育人素材,优化教学资源,使学生形成坚毅勇敢、自信自强、勤劳节俭、奋斗进取的精神,具备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意识。

黎幼萍老师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通过组织“我是小小采购员”主题亲子活动,让学生用人民币到农贸市场采购特定物品,并在活动结束后汇报采购过程,谈谈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任务,还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郑开新老师在上国家安全教育“精彩一课”时,从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日”開始,学习国家安全的概念、领域、具体体现,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问题“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我们国家安全吗?”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思辩中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强大,同时了解国家安全必备的条件,意识到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知道作为中学生该如何践行国家安全观。挖掘与利用学科育人素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在每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得到落实。

(二)体验活动中培育报国情怀

体验活动是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走近英雄伟人,与英雄伟人对话”是我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我校会在纪念日等特殊的时间开展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清明祭英烈、五一学劳模、七一听党话、八一知军事、十一感党恩;会根据上级文件,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如在地方课程中引入红色书籍,先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阅读,再组织相关比赛,让学生读英雄史书、讲英雄故事、写英雄情怀。

把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有机结合,能使之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回首远去的可歌可泣的铿锵岁月,感受英雄伟人爱家爱国的情怀,也要带领学生走进如今让人激情燃烧的日子,感受当代楷模建设强盛祖国的宏伟篇章。“高新讲坛”是我校的又一个德育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宣讲当代先进人物建设祖国的故事:讲自己——邀请当地的先进人物进校讲自己的故事;讲他人——本校教师讲述先进人物的故事。“高新讲坛”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呈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受到英雄伟人为祖国奋斗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埋下爱国种子,激发报国之情。

(三)校本课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研发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深远的育人作用[1]。

1.坭兴陶艺

坭兴陶艺是钦州市的一张名片,我校把它引进校本课程,创建坭兴陶室,有声有色地开展实践活动。在钦州市第十五届“薪火相传”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比赛中,美术组的袁芳莉、朱瑞东老师以《党心“童”行》为题引导学生创作,最终创作出以“喜迎二十大”为创意核心、以“壮产业 美乡村”的情景为载体的作品。作品由“喜迎”和“收获”两部分组成:“喜迎”部分结合中华民间传统艺术“舞狮”,呈现了中国人民欢天喜地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场面,彰显了中国民间艺术特色;“收获”部分呈现了孩童抱着大鱼,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画面,寓示了党的二十大的卓越成就。作品以儿童为主要人物形象,象征中国共产党生机勃勃地走向未来,体现了“少年幸福则国幸福”。学生在陶艺创作活动中感受生活、感恩生活,因祖国感到自豪,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此次比赛中,我校该作品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作品创作风格融合了中国民间艺术夸张的表现技法和质朴、率真的修饰手法,体现了新中国国富民强的景象,是热爱祖国、赞美祖国之情的自然流露。

2.海歌剧和沙画

我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项目是沙画和海歌剧。我校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并以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钦州海歌,传唱红色故事。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钦州传统曲艺海歌,我校于2020年9月成立戏剧社,聘请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专业教师驻校教学,聘请市群众艺术馆的教师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的领导为艺术顾问。社团成立后,我校第一时间对学生展开了海歌教学,陆续排演了海歌小剧《歌声笑声装满船》、原创海歌剧《牛圩坡》等,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其中,《牛圩坡》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年代,参加小董起义的革命志士在被捕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故事。学生的精彩表演展现出这一故事强烈的爱国情怀,我校海歌剧表演《牛圩坡》荣获2021年钦州市中小学艺术展一等奖、广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后来加入广西校园课本剧展演活动,在南国早报客户端平台进行展播,相关文章《钦州海歌,传唱红色故事》刊登在广西教育杂志社《学苑创造》2022年第18期上。参与学生在获得成功后进一步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灵动沙画,描画祖国蓝图。2019年,我校创建了沙画社团,成立沙画兴趣小组,为学生学习沙画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在教学沙画时,我校教师从欣赏神奇的沙画开始,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了解沙画的基本知识,进行简笔画训练,再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引领学生了解多种沙画流派,学习动态沙画、固态沙画等多种绘画方式、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自然,点燃学生创作的火花,使其大胆创新。我校充分利用沙画的包容性,发挥沙画的强大表现力,开展“诗词中的沙画”“沙画表情意”“沙画中国”等主题沙画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动手画沙画赠予亲朋好友,或在国庆前夕以赞美祖国为主题,让学生画一幅沙画献给祖国。学生在传承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能够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的美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2021年“国培计划”钦州市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跟岗学习期间,带队领导和跟岗教师对我校的沙画特色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沙画教学以及沙画强大的表现力深深吸引了听课的领导和教师,使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结语

厚植家国情怀是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追求目标,我校会朝着这个目标,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接班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朱征.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J].人民教育,2021(20):53-5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