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

2024-04-22宋欣谣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象征主义

宋欣谣

《麦田里的守望者》写于20世纪中期,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在于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因此,本文以象征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小说中的象征按照纵向人物关系划分为不同的事物类别,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小说中的各种象征内容,以及象征主义在突出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一)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于1919年出生于一个犹太裔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塞林格的父亲从事食品生意,因此塞林格幼年时的生活比较优渥。塞林格最初在曼哈顿西区的公立学校上学,13岁时,父母把他送到了麦克伯尼学校。两年后,他去了宾夕法尼亚州韦恩市的福吉谷军事学院。1936年,他从福吉谷大学毕业后,回到曼哈顿的纽约大学。然而,他在第二年春天就退学了。1939年,他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创意写作课程,其老师是著名文学杂志《故事》的著名编辑怀特·伯内特。尽管塞林格没有获得任何大学文凭,但他得到了伯内特的赏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年轻人》。1941年,塞林格开始向《纽约客》投稿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在几次被拒之后,他的短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终于在1941年12月被《纽约客》接受,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当时,美国卷入了战争,杂志社由于担心塞林格的故事主题不适合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所以直到1946年才发表了这篇文章。战争结束后,塞林格仍致力于写作。当时,他的故事被《星期六晚邮报》和《科利尔杂志》所接受。回到美国后,塞林格坚持向《纽约客》投稿,但仍遭到拒绝。同时,他尝试将其短篇小说集出版,但最终也失败了。直到1948年,他的一篇短篇小说《香蕉鱼的完美日子》受到《纽约客》的高度赞赏,并立即被《纽约客》采用,随后《纽约客》与他签订了一份关于他未来作品的合同。从那儿以后,塞林格的文学声望与日俱增。1951年7月,塞林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了。不用说,这部作品给塞林格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出版后不久,塞林格就受到了大多数评论家的敬畏。《纽约时报》在1951年的评论中写道:“塞林格对青少年语言的演绎非常精彩:无意识的幽默、重复、俚语和亵渎、强调,一切都恰到好处。”

(二)小说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描写一位出身律师家庭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时,因为害怕父母的责备,在纽约流浪了三天两夜的故事,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绝大部分美国青少年所面临的精神问题。主人公霍尔顿情绪反复无常,他顽固地拒绝承认自己的敏感和压抑在内心的情感,他对现实里的一切人和事都十分漠视,甚至厌恶,这些都是典型的、令人心碎的青春期所独有的特点。因此,霍尔顿已经成长为一代人的代言人,就像菲茨杰拉德笔下的杰伊·盖茨比一样。该作品的内容与现实世界高度契合,此时的西方社会正值工业文明的高峰,在经历战争的创伤后,西方社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近乎崩溃,以至这部小说一经发表便立即受到学术界和文学爱好者的追捧。

二、象征主义的内涵

象征主义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不满,为了展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们通常用象征主义的方式來表达自己的理想,并把理想寄托在作品中。一些学者将象征概括如下:使用理性的意象、众所周知的习俗或自然发生的相似性来表示,用某些看得见的意象来表现看不见的东西,如思想、国家、社会等。象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传统象征”,其含义是由传统的联想产生的。由于文化、习惯和经验的积累,这些联想变得熟悉,并与一种意象和抽象意义联系在一起。另一种类型的象征是“个人象征”,这是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产生于拥有不同性格、环境和经验的大师艺术家。正是通过这两种类型的象征,才衍生出一般的象征意义。

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先从作者所处的文化语境出发,再从作者的个性和经历出发,在此基础上审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象征意义。

三、象征主义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运用

(一)场景的象征意义

1.黑暗与光明

小说伊始,霍尔顿用帽檐遮住眼睛,使自己置身于黑暗之中。“我看不见了!妈妈,这里为什么这么黑呢?”“妈妈,拉住我的手!为什么不拉住我的手?”从这些深情的话语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霍尔顿对妈妈的依赖。他喜欢用鸭舌帽遮住眼睛,在行为上也经常依赖母亲,这说明他想要回到母亲的身体里,渴望得到母亲的保护。他不停地喊着“妈妈,把手给我”,这也证明了“他内心还是个孩子”。作者在整部小说中并没有把母亲作为主要人物,只是在作品结尾处将其作为一个侧面人物来呈现。当霍尔顿偷偷溜回家中,躲在密不透风的衣柜里的时候,听到了母亲说的话。显然他藏身的衣柜,代表着母亲的子宫。

在小说中,霍尔顿在陷入困境时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母亲。他就像一个婴儿,因为婴儿在母亲的子宫时,只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却看不到母亲。他怕黑怕得要命,但还是尽力和朋友们打成一片。后来,他学会了以撒谎来接近别人:只要他愿意,他可以编瞎话说好几个小时。在被殴打后,霍尔顿潜入阿克莱的家,他发现“在黑暗中,他看起来有点像幽灵,在摸索一盏‘灯来安慰他,给他带来些许安宁”。当灯光亮起时,霍尔顿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并被迫与令他厌恶的阿克莱见面。霍尔顿矛盾的行为表明,他希望能够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丝温暖。而在内心深处,他却在努力抚平自己已经支离破碎的精神世界。不断的失败让他更加深陷于自己的心魔之中。

2.悬崖

如果说塞林格潜意识中的“鸭子”代表了他的困境,那么“悬崖”则反映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危机。霍尔顿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危机,所以他才会扮演麦田守望者这一角色,试图保护孩子,拯救人类。孩子们在悬崖边的麦田里肆意奔跑,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麦田守望者试图让孩子们脱离危险,但他的力量太微弱,无法做到。塞林格以悬崖为象征,向读者展示了霍尔顿和他同时代的孩子们在不可抗拒的社会力量面前的迷茫和失落。他们没有反抗的力量,没有改变的希望,也没有追求变革的容身之地。

(二)物品的象征意义

1.猎帽

主人公霍尔顿的“红色猎人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一个关键物品。塞林格赋予这顶帽子深刻的象征意义,其丰富内涵潜藏在霍尔顿叛逆性格的古怪而独特的服饰之下。作为击剑队的队长,霍尔顿“把剑和工具,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丢在地上”,导致击剑队无法参加比赛。霍尔顿想到了猎人的帽子,他把猎帽立刻戴在头上,并把帽子的鸭舌转到脑后。这看起来很粗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但他认为,这样的帽子很适合他,很美。于是,他放松下来,尽情阅读、幻想,避开“虚假”的成人世界。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霍尔顿只能反戴着猎帽,暂时躲进无忧无虑的儿童世界,以保护自己免受堕落和纯真的伤害。把猎帽反戴,意味着留在过去,留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保护孩子们的纯真,使他成为一个称职的“麦田守望者”,时刻关心孩子们,竭尽全力保护他们。在小说第七章中,霍尔顿极度沮丧和痛苦,决定离开潘西这片污秽之地前往纽约时,他戴上一顶红色的猎人帽,随心所欲地把鸭舌转到他的脑后,开始了对纯洁、爱,以及真理的追求。但现实太过残酷:纽约是霍尔顿从未见过的城市,在街头游荡的两天里,他再次目睹了这个世界的庸俗。这段肮脏的旅程让他感受到了一个人永远无法摆脱社会和环境的巨大痛苦、无奈和绝望。他不止一次地感叹:“你的周围都是伪君子。”从潘西到纽约,从学校到社会,虚伪和肮脏、道德主义和物质主义无处不在。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孩子们的童稚世界,当他被孤立时,他不得不依靠这顶猎帽。

2.电话

在小说中,塞林格以其娴熟的写作技巧,赋予了电话神秘的象征意义。“电话”一词在小说中频繁出现。霍尔顿经常希望给某些人打电话,但当他拿起电话时,却失望地发现这些人都是他想打也打不通的人。电话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电话来维系的。然而,在小说中,电话象征着霍尔顿的孤独和无助,他渴望与他人交谈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电话有力地诠释了霍尔顿的孤独。小说中的电话与现实生活中的电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塞林格以此为反衬,让读者感受到了霍尔顿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三)人物的象征意义

1.萨丽

小说中有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即年轻貌美的萨丽·海斯。萨丽这个人物体现了世俗世界中的男女关系。萨丽是霍尔顿在纽约的女友,作者用第一人称对她进行了非常直白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许多情感。霍尔顿辍学后,曾邀请萨丽外出夜游。当霍尔顿见到萨丽时,他对她一见钟情,想立刻娶她为妻。他们坠入爱河,疯狂地做着恋人们在坠入爱河后所做的一切。他们一起去剧院看演出,去溜冰场滑冰。霍尔顿心血来潮,告诉萨丽他想和她一起搬到森林里的小木屋,永远安静地生活下去。然而,萨丽根本不理解他,两人在争吵后分手。霍尔顿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是一个值得被带到精神避难所的女人”。

2.艾里和凯瑟尔、斯特拉雷德和桑妮

在主人公的心中,世界分为两个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艾里和凯瑟尔代表了理想世界的纯真,而斯特拉雷德和桑妮则代表了现实世界的丑陋和庸俗。这些人物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小说中,斯特拉雷德外表斯文楚楚,内心卑鄙无耻,是个真正的伪君子,对待女孩儿就像对待新衣服一样。小说多次描写了主人公与斯特拉雷德争吵的场景。例如,主人公想揍他,结果反被斯特拉雷德打昏。这表现了主人公的凶残和杀死对手的欲望,但最终由于力量悬殊而失败。这表明,以斯特拉雷德为象征的主导文化是非常僵化和不可征服的,以致主人公不仅输给了它,有时还不得不服从它。在屡次失败之后,主人公希望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避难。为了逃避现实,他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假装与艾里交谈。在庸俗和丑陋的社会现实中,艾里和凯瑟尔的单纯美好让人不忍摧毁。然而,艾里英年早逝,凯瑟尔也在黑手党手中自杀身亡。曾经在主人公心中建立起来的美好乌托邦,被冰冷的现实慢慢侵蚀。

在众多写作技巧中,象征手法的应用最为广泛。象征手法不仅能让作者探索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世界,表达作者的特殊情感和态度,唤起读者微妙的联想,还在推进作品主题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运用色彩来设置场景、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更重要的是,作者为色彩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使深奥抽象的含义变得具体可感,同时唤起读者的联想,从而深化小说的主题,促進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永垂不朽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象征主义
台州学院李国辉教授新著《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象征主义》出版
当代象征主义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洞见塞林格——塞林格诞辰100周年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义的绘画艺术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
旋转木马上的追寻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杜拉斯小说中的“诗”与象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