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治理的实证研究

2024-04-22苗道华

科学导报 2024年19期
关键词:实证治理腐败

苗道华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治理;实证

作为传统意义上“象牙塔”的高校已不再是清水衙门,也绝非清净之地,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腐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国共有155名高校副厅级领导干部被查处[1];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有140余名高校副厅级领导干部被查处。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共有52名高校副处级领导干部被查处,其中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23人。由此可见,高校反腐任务依然繁重复杂,彻底治理高校腐败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一、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易发高发领域相对集中

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工程基建、财务管理、组织人事、后勤物资等领域。其中工程基建领域最多,有18人次,占比为35%;财务管理领域居于其次,有16人次,占比为31%;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领域位居第三,有14人次,占比为27%;组织人事领域有9人次,占比为17%;后勤物资领域有7人次,占比为13%;其他的还有诸如学生招生、合作办学等领域偶有发生。上述领域依然是高校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的重灾区。因为这些领域都是高校的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掌握着大量的权力与资源,易于“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领域”[3]。

  (二)腐败所涉罪名高度重合

腐败涉及罪名为受贿罪的最多,有33人,占比超過全部人数的一半,为63%;其次是贪污罪,有8人,占比为15%;其他还有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2人,滥用职权罪2人,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各1人。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涉及罪名主要集中在受贿罪和贪污罪,占80%左右,其中受贿罪占比最大。

  (三)“一把手”问题相对突出

在被查处的52名高校领导干部中,涉及高校“一把手”的有32人,占比为62%。高校校级“一把手”有17人,其中党委书记有9人、校长有8人;二级单位“一把手”有15人,其中职能处室负责人有10人、二级院部负责人有5人。

  二、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发生的主观原因

1.思想蜕化变质且没有原则底线

高校领导干部一般都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他们之中大多有博士学位或者教授职称。他们中有的身居领导岗位多年,思想蜕化变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4]。思想蜕化变质就是理想信念滑坡最直接的体现,就必然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法治意识淡薄且丧失必要警惕

通过梳理被查处高校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例和个人忏悔书,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基本上都包含有忽视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没有坚持依法办事、依法治校。他们中有的毫无法治意识,有的经不住诱惑,甘于被围猎,丧失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警惕和法治意识,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3.存在封建残余且缺乏民主作风

一方面是“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面,做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高校“去行政化”说了很多年,但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家长制作风严重。有的高校领导干部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就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力排众议”、独断专行,尤其是在同个高校或者在同岗位上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身上更容易犯这种错误。

  (二)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发生的客观原因

1.法治不健全且执行不力

一是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如何更好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的作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还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二是制度还存在较多漏洞。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法网织得不够严、不够密的问题;制度权力界限不清,导致个别工作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三是制度执行力不够。法治意识不强甚至缺失,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理念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工作中依然我行我素,把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

2.监督不到位且结构失衡

一是监督体系还不够健全。专责监督机构设置独立性不够,存在重视程度还不够,部门人员配置力量明显偏弱的问题;其他内部监督机构主要是教代会、学代会等,除此之外还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纪检监察单位的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上述监督还没有形成合力,监督体系还不够健全。

二是监督结构还存在失衡。同级教代会监督流于形式,教代会实质性参与不够,导致监督不到位;同级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存在先天不足,机构设置分散,形不成合力;师生监督与社会公众监督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3.环境生态差且权力寻租

一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驱动。随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简政放权,高校获得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存在较大权力寻租的空间;再加上高校社会化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校腐败的滋生。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超过三分之一为工程基建领域,再加上后勤物资领域就占一半左右,可见凡与市场接触多、关系密切的领域,腐败发生概率就高。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引诱。受社会上“有权不使,过期作废”观念影响,脑海中大多有最后“捞一把”[5]的想法,还有的已经退休多年,认为已经平安着陆;有的干部甘于被围猎,而有的干部则主动索贿,这都与社会上不良风气有密切关系。

  三、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1.健全高校治理结构

高校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大学章程。要着眼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完善大学章程,为高校腐败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厘清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职责,科学界定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利的边界,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的具体事务范围,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提升基层“院办校”能力和水平。

高校治理结构的本质是公开。要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做到分层分类公开,以公开的方式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要健全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做到全部进行查核,有问题的要及时进行组织处理以形成震慑。

2.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权力运行机制,最关键的是要完善高校决策权、执行权、学术权、监督权科学高效运行机制。

首先要科学配置上述四种权力,做到边界清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权力运行架构。其次要完善校级层面权力运行机制,细化权力运行程序和具体运行规则。再次要完善二级单位层面的权力运行机制,职能部门应该明晰师生办理事项具体流程,二级学院要重点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权力运行机制。最后要完善重点环节、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岗位任职制度和任期交流制度,做到任期内审计和离任审计全覆盖,建立健全科学严密、规范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健全法治制度体系

1.加强高校制度建设

织密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6],是当前治理高校腐败的治本之策。一要建立健全国家层面高校基本制度。修改《高等教育法》,更加明确高校学术委员会职责,更加明晰高校办学自主权范围,更加加大对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更加严格高校及相关领导干部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建立健全学校顶层制度设计。除大学章程外,要建立健全高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策制定、决策执行程序,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

2.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一要提升高校领导干部制度执行本领。通过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以筑牢思想根基,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时刻坚定理想信念;经受严格的政治历练以坚持正确方向,坚决执行党的纪律和制度规定;经受严格的实践锻炼以提升执行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摸爬滚打,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经受严格的专业训练以强化治理能力,使高校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评价机制。针对制度执行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高校要定期组织进行制度评价,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执行管理评价体系;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组织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督促制度及时得到全面贯彻与执行,确保上级和学校各项决策能落到实处。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1.强化上级监督威慑

一要持续强化省委政治巡视监督。省委巡视对于治理高校腐败有明显成效,以后还应继续加强政治巡视,巩固提升政治巡视效能。二要持续强化上级审计专项监督。上级审计监督目前主要是通过对高校“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来实现,全面盘点高校组织人事、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后勤物资等各领域、全方面,强化监督效果。

2.提升校内监督效能

一要提升校内专责监督机构的效能。持续深化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全面贯彻纪检监察机构“双重管理”、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管理原则,纪检监察机构人、财、物要保持独立,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派驻人员、保障经费,真正实现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7],做到监督贯通融合与协调;要创新高校审计机构改革,参照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模式,也实行双重管理,提升审计监督的效能;要提升校内巡察机构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选拔高素质巡察工作队伍,提高巡察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提升校内其他监督机构的效能。强化教代会专门委员会建设力度,健全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做到实质性参与;学代会更要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深度参与程度。

3.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联系制度。要充分发挥校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其他社会大众等联系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二是增强社会舆论监督成效。积极拓展全媒体功能服务,通过主动贴近社会,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以点触面、以小见大,牢牢占领舆论引导主阵地,不断提升融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加强清廉文化建设

1.强化清廉警示教育

一要健全清廉教育机制。将清廉教育有机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校核心职能制度建设,将清廉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8]、各方面,找准清廉教育的融入点、结合点,将清廉教育抓在平常、融入日常。二要强化清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2.培育清廉校园文化

占领高校清廉文化建设主阵地,营造浓郁清廉文化氛围,引导师生增强清廉价值共识,发挥清廉文化正心修身、固本培元、以德立身效能,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政德修养,厚植教职工崇德敬业品质,筑牢大学生清廉向善根基,形成干部清廉从政、教师清廉从教、职工清廉从业、学生清廉修身的良好氛围,为高校事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巡视晾了“家丑” 29所高校强力整改—反腐倡廉-人民网.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7/0905/c64371-29515973.html.

[2]审查调查-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河南省监察委员会.https://www.hnsjw.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scdc/index.html.

[3]李莉莎.遏制论视野下高校腐败犯罪大数据分析:基于2007至2019年高校腐败犯罪的实证[J].兰州学刊,2020(08):90-100.

[4]习近平: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7/0607/c40531-29322461.html.

[5]陈朋.当前“微腐败”的新形态与新动向[J].人民论坛.2023(08):74.

[6]贺杰,费渔林,李岩.高等学校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高校调查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学报,2023(06):55.

[7]罗国亮,王亚美.意义、变化与启示: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以S省省管本科院校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49.

[8]曹荣.高校清廉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04):110.

基金项目:河南省2023年度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一般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高校领导干部腐败败案件剖析及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3LZYB-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法学院)

猜你喜欢

实证治理腐败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分析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