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女性独立与抗争的文学形象研究

2024-04-22花锦慧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尤二姐贾琏贾府

花锦慧

论及中国文学史上的女性群像,似乎再没有超越《红楼梦》之作,作为中国古典文學一朵盛放的奇葩,《红楼梦》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可谓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表现的巅峰。书中出现的女性角色,无论阶级、学识或身份,都是个中翘楚。就是在这一群奇女子当中,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既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渊博的学识,更没有完美的人物设定,但她的出现,为《红楼梦》中的女性独立与抗争意识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尤三姐!

一、初见—红尘中开出的野玫瑰

宁国府贾珍的夫人尤氏有两个异父异母的妹妹,一个叫尤二姐,一个叫尤三姐。因为丈夫早逝,尤老娘便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寄住在宁国府的偏院里,因这一层尴尬的姻亲关系依靠贾府过活。出身寒门的尤氏姐妹,虽是寄人篱下,却有着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连自小在女儿堆里长大的宝玉都不由得嗟叹一句“真真一对尤物”。尤氏姐妹的倾国倾城貌,自然引起了贾府男子的关注。贾珍和他的隔房兄弟贾琏,本就是风月场上的常客,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处,也就常常找机会调戏这两位小姨。从小成长环境的特殊使得尤三姐早已看透衣冠楚楚下的皇亲贵胄的肮脏龌龊,她性格刚烈豪爽,果敢决绝,一面与贾珍、贾琏等好色之徒虚与委蛇,一面察言观色有着自己的判断。

初见柳湘莲时,她是与贾府男人们逢场作戏的泼辣女,如野玫瑰般,虽多刺却迷人。那日,正是贾府旧仆赖大欢庆寿辰、设宴唱戏的大日子,尤氏姐妹随母亲一同赴宴应酬。这一天的戏码尤为特别,由柳湘莲担纲主演《宝剑记》。柳湘莲原本出身世家,可惜其家族早已没落。父母早逝的他无缘书香门第,又因不屑依附权贵,宁愿自力更生,于是放浪形骸,学剑串戏,靠着优越的先天条件—容貌生得俊美,经常登临于生旦风月之类戏文。自打第一眼见到柳湘莲,尤三姐就被他的相貌和才华吸引。正在这时,贾珍父子和贾琏,却觍着脸与尤三姐纠缠。尤三姐对贾珍等人的所作所为深感厌恶,因此选择离开喧闹的戏场,到花园中漫步以寻求片刻的宁静。巧的是,柳湘莲也在此处。旧时的贵族子弟多好男风,薛蟠看了柳湘莲的戏文,便趁着酒醉,对他调情。柳湘莲十分恼火,于是选择在花园中独自排遣郁闷。两人不期而遇,彼此间产生了难以言喻的默契,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聊得十分投机。这时薛蟠穷追不舍到后花园,柳湘莲早就不满薛蟠的荒唐行为,就把薛蟠痛打一顿,然后逃到外乡避祸。自从花园相见之后,尤三姐就已爱上柳湘莲,并在内心许下“不是姓柳的不嫁”的念头。

二、从良—路漫漫其修远兮

尤氏姐妹虽是自小一处长大,性格却极其不同,不似尤三姐的刚强果敢,尤二姐懦弱善良,她没有尤三姐的聪明机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欺骗和伤害。贾珍和贾琏利用了尤二姐的善良和单纯,通过哄骗手段让她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最终帮助贾琏偷娶她做外室。他们在花枝巷租了一间房子,为尤二姐安排了一个看似美好的生活环境,但实际上是把她置于了一个被控制和利用的位置。在贾琏的连哄带骗下,尤二姐自以为觅得良人,喜不自胜。一向精明的尤三姐却浇了一盆冷水,她认为以王熙凤的精明泼辣,一旦事发,势必有场大闹。事实证明她的预判是正确的,皮笑肉不笑的王熙凤在得知贾琏有了外室,假意迎接尤二姐回贾府,事后以借刀杀人的招数使得尤二姐万念俱灰乃至吞金自杀。笔者每每读至此处便潸然泪下,如果尤三姐没有早早死于鸳鸯剑之下,以她的胆量和谋略,是否能够与“笑面虎”王熙凤一较高下,那样,尤氏姐妹的结局也就不会那么惨了!

话说回来,尤三姐自那日在贾府后花园遇见柳湘莲后,就已情根深种非他不嫁。决定嫁柳湘莲之前,她是风月场上大胆出格的狙击手,擅弄风情,于情欲上,她极力释放自身魅力,将男人们勾得神魂颠倒,高兴了便邀贾琏、贾珍前来,没兴致便不容多坐,撵了出去,自己关门睡去;于物质享受方面,“天天挑拣穿吃,打了银的,又要金的;有了珠子,又要宝石;吃的肥鹅,又宰肥鸭。或不趁心,连桌一推;衣裳不如意,不论绫缎新整,便用剪刀剪碎,撕一条,骂一句”。她与传统道德中恪守妇道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贾珍等人对尤三姐的脾性了如指掌,他们深知不能把尤三姐弄到手,同时也担心她在家里闹出事端,因此商量着将尤三姐嫁出去,以避免麻烦。尤三姐是个有主见的女子,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明确表示自己已经爱上了柳湘莲,并下定嫁给柳湘莲的决心。她毅然折断了玉簪,以此明志,坚定地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决心。不久后,贾琏因公事外出,在旅途中巧遇柳湘莲和薛蟠。贾琏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主动向柳湘莲表达了尤三姐爱慕他的心意,愿意为他们牵线搭桥。柳湘莲对尤三姐也有好感,自从在贾府后花园一别,也时常想到她,双方约定好亲事,并将随身携带的“鸳鸯剑”作为聘礼。尤三姐收到代表情意的鸳鸯剑甚是感动,认定此份情意不会再做改变。一旦确定所慕之人的心意,她像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一刀斩断千丝万缕的过往,整日只守着自己的老母亲,吃斋念佛,关门闭户,成了一个有操守的良家女子。

三、自杀—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杨绛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仨》),世间的情爱之物并非一个人死心塌地就可以你侬我侬,世界上多的是爱而不得。这边,尤三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边,趁着贾琏刚走的薛蟠就向柳湘莲谈起贾府内许多见不得人的脏事,柳湘莲想到尤三姐是贾珍的小姨子,认定她住在那个风花雪月的地方很难洁身自好。在《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去向他的旧相识宝玉求证此事,听闻宝玉说尤氏姐妹“真真一对尤物”,古时的“尤物”不同于现代稀缺的意思,意指尤氏姐妹是混迹于风月场中的绝顶美人,于是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宝玉听罢,脸色涨得通红,一时也没想到自己的只言片语竟酿成了大祸。柳湘莲于是赶忙来到尤三姐住的地方,向贾琏讨还“鸳鸯剑”,要求退婚。翘首以盼的尤三姐原本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没有等来柳湘莲的双向奔赴,等来的却是柳湘莲上门索回定礼,决意退婚的消息。

尤三姐深知柳湘莲是因她曾经的“淫乱无耻”之行为而心生嫌隙,虽然她再三表白自己的清白,但柳湘莲始终不肯相信。尤三姐明白,在这个封建社会中,贞洁的名誉对一个女子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决定采取极端的方式。她手握鸳鸯剑,泪流满面地走到柳湘莲面前,一面悲愤地喊着“还你的定礼”,一面毅然抹了脖子。她的血溅在鸳鸯剑上,也溅在了柳湘莲的心上。这一幕震惊了所有人,连贾府的众人也都为尤三姐的刚烈和悲壮而动容。柳湘莲在震惊之余,深感愧疚和悔恨。痛失所爱的他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了,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念,最终遁入空门选择出家。笔者读罢悯然,在这段历史中,他们注定是两个被命运捉弄的角色。

“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这是曹公在《红楼梦》中给尤三姐的判词,美艳过人的尤三姐就像判词中写的一般红颜薄命。她的出场次数并不多,《红楼梦》中只是在第六十五回和第六十回等章节中对其作了重点描述。作为《红楼梦》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她的出现像是流星划过红楼的上空,虽然短暂,却像烟花一样绚烂了自己的美。

对于没落的家境,出身并不好的她并没有选择逆来顺受的生活。家道式微时,她与母亲、姐姐一道寄人篱下,为的只是活下去,也企盼或许可以改变一下命运。作为与贾府甚至都沾不上太多边的远房亲戚,连身为贾母的外孙女的林黛玉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尤三姐平时所受的白眼怕是只多不少,只因着她那泼辣的个性,下人们不敢明面说道,背地里自是少不了指摘。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她和二姐的性格成了两个极端,一个过分软弱无能,一个把嬉笑怒骂当成了自己的保护色。事实上,她的行为越是蛮横无理,就越折射出她内心的惶恐和不安。只有用这样的方式,那些王公贵族甚至包括下人在内的人才不会欺负她。尖刺是玫瑰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尤三姐用类似的求生之道与权贵们进行对抗。

对于那些企图侵犯她的人,她以刚烈的态度进行反抗。在贾珍、贾蓉等人眼中,尤氏姐妹如同两朵令人心动的野花,无时无刻不想着占有她们的美色。对于尤二姐而言,这种追求是甘之如饴,她憧憬着有朝一日能通过这种关系摆脱看人眼色的生活,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尤三姐相较于尤二姐,更为清醒和自持。她深知这种追求背后的复杂和危险,并没有像尤二姐那样随遇而安,而是以泼辣的手段捍卫自己的尊严。她并不畏惧权势和压迫,贾家那些个纨绔子弟被她弄得很狼狈,“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了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不过是酒色二字而已”,“哄的男子们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远不舍”,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成功地讓那些自以为是的男性权贵在她的面前败下阵来,手段令人拍手叫绝。

对于夫婿的选择,她有着自己的坚持:“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当有颜有品、有情有义的柳湘莲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时,她怦然心动,对他一见倾心。柳湘莲的纯粹和刚直让尤三姐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她希望能够与他过上干净、平和的生活。尤三姐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向往,她收敛了放浪形骸的举止,开始遵循礼教规范,言行举止都十分得体。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良人,可以摆脱过去的不堪生活,走向新的未来。然而,世事多变,美好的愿景往往难以实现。由于对贾府的丑闻有所耳闻,囿于“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固有观念,柳湘莲固执地认为尤三姐品行不端,执意退婚。这个决定让尤三姐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对于心上人的悔婚,尤三姐采取了极为决绝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也曾对生活燃起过满满的希望,她也曾想象过和心爱之人厮守后半生。然而,当柳湘莲怀疑她的清白,要求索回定情礼时,她的刚烈性格促使她选择了以死明志。在她看来,尊严和爱情是至关重要的,不容任何侵犯。她不愿承受任何的侮辱和怀疑,因此选择在奉还定情礼时自刎,以这种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爱情。五年前,她对情人的惊鸿一瞥是芳心暗许,矢志不渝;五年后,她的自刎是敢爱敢恨,不卑不亢。她以宝贵的生命,为《红楼梦》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尤三姐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她既有不足为外人道的一面,又有刚烈的一面。作为《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性大悲剧的组成部分,她的反抗精神时至今日也没有过时,主要表现在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权贵的反抗。她既不屈服于封建礼教,也不接受命运的摆布,而是以自己的方式争取自由和尊严。

在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上,她拒绝接受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传统束缚,不愿成为男性权贵的玩物或附属品。她与贾珍、贾琏等人的逢场作戏,实际上是她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嘲讽和反抗。她不屑于他们的权势和地位,更不愿被他们的价值观所左右。尤三姐的反抗精神还表现在她对命运的抗争上。尽管身处困境,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争取到了与柳湘莲成婚的机会,这是她对命运的抗争。她不接受被命运安排的婚姻,更不甘心屈服于不公的命运。柳湘莲的退婚是她始料未及的。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自由和尊严常常被忽视和践踏。尤三姐的遭遇揭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困境和无奈,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困境中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她不受任何人的摆布,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她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是尤三姐反抗精神的最高表现。

总的来说,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形象。她的勇气、智慧,以及独立性,都是对封建礼教和男权社会的挑战和反叛,她的人物性格和命运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女性地位、尊严和抗争的视角。

猜你喜欢

尤二姐贾琏贾府
依恋:《红楼梦》人物贾琏亲密关系探析
依恋视域中贾琏的亲密关系探析
谈红楼二尤的悲剧命运
西门庆与贾琏的形象之比较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尤二姐:花为肠肚雪作肌肤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红颜空自嗟,悲歌近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