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红楼梦》人物贾琏亲密关系探析
2019-03-27罗雄荣
罗雄荣
摘 要: 《红楼梦》中贾琏的亲密关系,可以通过贾琏与王熙凤的“追与逃”、与尤二姐的“慰藉与逃离”、与秋桐的“始乱终弃”及与平儿的“守望与呵护”表现出来。本文从依恋视角探讨其中人物亲密关系中的深层次动力,剖析人物关系间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依恋 《红楼梦》 贾琏 亲密关系
贾琏是《红楼梦》人物中出场次数极多的角色,是作者笔下的花花公子。他是一个“纯乎荡子气”“动物式的人”“荒淫无度”“麻木了的精神病患者”和“好色的男人”等①。本文从依恋理论②的视角出发,通过贾琏与其他人物的亲密关系,探讨《红楼梦》人物亲密关系中的深层次动力,剖析人物关系间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一、《红楼梦》人物中贾琏的情感个性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的情感个性可以通过与父母的关系体现出来。在《红楼梦》一书中,并没有描述贾琏早年的生活经历,对其情感个性也没有直接阐述,但可以从其与双亲的关系窥其一斑。
邢夫人是贾琏名义上的母亲,她“无儿女的一生干净”,为了自保,唯夫命是从。“儿女不以为亲,下人不以为宽厚”③。于贾琏和其他一干人等,她一贯是冷心冷面、冷言冷语、冷眼旁观、冷酷无情,毫无亲情可言。作为父亲的贾赦,对儿子贾琏往往是暴力相向,父子关系十分紧张。如贾赦看上石呆子的古董扇子,命令贾琏前去帮他弄来。贾琏出高价去买,但石呆子爱扇如命,执意不肯出让,贾琏只好作罢。最终是贾雨村通过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把他陷害入狱,把扇子抄来送给贾赦。对此,贾琏十分不满,说了一句公道话:“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结果引得父亲对他一场暴打。由此可见,贾琏虽出生在豪门世家,但面对动不动就家暴自己的父亲和情感冷漠的母亲,尚未形成真正安全的亲子亲密依恋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贾琏的情感个性中存在明显的“回避”型情感倾向。贾赦看上了贾母身边最重要的丫头鸳鸯,希望邢夫人帮他促成这件事,结果惹得贾母非常恼怒。贾琏正好此时路过被贾母看到,无端遭受贾母的责骂,但“贾琏一声不敢言语,忙退了出来”。贾琏的这种“回避”,实质上就是依恋理论中的“回避”型。
二、《红楼梦》人物依恋情感的表现模式
《红楼梦》中(贾琏)的依恋情感关系主要通过“逃与追”“回避—慰藉—回避”“回避—袭击—混乱”和“安全—修复—回避”这四种模式表现出来。
(一)“逃与追”:贾琏与王熙凤情感的“伤与悲”
贾琏与王熙凤的情感亲密关系主要表现为一个不停地“逃”,另一个则穷“追”不舍。
王熙凤的情感个性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探知:
一是男子气。“黛玉虽不认识,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儿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王熙凤从小被当成男孩子养大,身上有一股男子气。如贾珍上房来请王熙凤料理家务。大家忽然听说贾珍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忽的一声,往后藏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过去女性是不能随便见男人的,所以贾珍一来,众婆娘赶快跑了,只有凤姐没有走,大方地站了起来——王熙凤或许从来都不太觉得自己是纯粹女人。贾赦想娶贾母身边最重要的丫头鸳鸯为妾,结果贾母非常恼怒。凤姐说:贾母会调理丫头,弄得人人想要,还说:“等我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个男人,再要罢。”由此可见,王熙凤的情感个性中显示出很强的男子气。
二是强势、泼辣、控制欲强。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有事相求,贾琏特别夹了些他觉得比较好吃的菜给赵嬷嬷。凤姐的反应是:“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矼了她的牙。”这反映出从小事到大事,家里真正的主宰是王熙凤,贾琏根本就是一做事就错,包括他给人家夹一个菜。王熙凤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显然,在处理事情的过程当中,贾琏几乎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赵嬷嬷说她想借元妃省亲,府上用人之际,给两个儿子寻找工作,说以前求过贾琏好几遍,答应得好,却干搁着。“这如今又从天上跑出这一件大喜事来,那里用不着人?所以倒是来和奶奶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王熙凤当即同意“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王熙凤做事強势,泼辣,说一不二,控制欲强表现得淋漓尽致。
显然,王熙凤情感个性中的男子气和强势、泼辣和强控制欲背后体现的是焦虑与不安。当具有“焦虑”这种情感个性的王熙凤遇上具有“回避”情感个性的贾琏时,就出现了“追”与“逃”的情感关系互动。一个(王熙凤)想通过各种方式处处逞强,利用手中的“权力”牢牢“抓住”丈夫,另一个(贾琏)则以“逃避”应对。王熙凤大骂贾琏:“我有三千五万,不是赚的你的”“我们王家,可那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还够你们过一辈子呢。”王熙凤这种强势、泼辣的作风,势必导致夫妻情感关系的分裂,迫使丈夫由早期的“软弱”(冷子兴说贾琏娶了凤姐做老婆,使“琏爷倒退了一身射之地”),转向“冷漠”与“怨恨”(贾琏见平儿守着熙凤哭泣说:“事情已经这样了,东西也要不回来了,可奶奶这样,还得再请个大夫给治疗治疗啊。”贾琏生气地说:“我的性命还不保,我还管她吗?”)最后贾琏休了王熙凤,他对王熙凤的“回避”最终以最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实质上,在男权当道的社会里,贾琏守着王熙凤这么一个泼辣、强悍的女人,心中不免有许多怨气。贾琏情感个性中的“回避”特质决定了在“逃与追”的关系中,最终只能以悲剧告终。
(二)“回避与回避”:贾琏和尤二姐的“渐行渐远”
贾琏与尤二姐的情感亲密关系主要表现为“回避—慰藉—回避”。当贾琏的“回避”感情个性遇上了同样具有“回避”感情个性的尤二姐时,最终只能是“渐行渐远”,遗憾而终。
贾琏“回避”感情个性的表现是逃避王熙凤,从尤二姐那寻找慰藉。尽管尤二姐身处社会底层,出身低贱,但她以女性所独有的漂亮、温柔与细腻,对贾琏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宽慰。
“却说贾琏素日既闻尤氏姐妹之名,恨无缘得见,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儿三姐儿相认已熟,不禁动了垂涎之意”。一个具有“回避”情感个性的男人和一个社会底层出身低贱的女人擦出了爱的火花,并动了真情。琏二爷与尤二姐的关系,“如胶似漆,一心一计,誓同生死,那里还有凤平二人在意了”。贾琏暗地里把自己的私房都交给了尤二姐,让她的一家衣食无忧,完全可以表明他对尤二姐真心真意,下定了要一心一意和尤二姐过日子的决心。贾琏外出归来,尤二姐已逝,贾琏搂着她痛哭流涕、悲傷不已,还让平儿帮他收藏着二姐的旧裙子作为纪念,足以说明他对尤二姐的用情之深。
尤二姐当然希望过上平淡安逸的日子,但现实岂能让她如意?尤三姐提醒过尤二姐:“而且他家有一个极利害的女人”“倘若一日他知道了,岂肯干休,必有一场大闹,不知谁生谁死”。尤三姐已经预料到下场的悲哀,她知道这个姐姐有一天会被害死,因为小老百姓哪里斗得过官家。但尤二姐却回避自己已被预知的命运和劝阻,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不归路。
面对强势的王熙凤,作为弱者的尤二姐只能选择“回避”,任由王熙凤摆布。王熙凤大概算准了尤二姐这样的人,因为心里面觉得矮人家一等,被藏在外面总是不名誉的,认为这个大太太这么好、这么包容,还收拾三间房子,里面家具和正室一样,照顾得这么好,所以她会答应去,可是尤二姐千错万错就错在答应进“东厢房三间”上。她在外面的时候,还有机会,有一天不行的时候,甚至可以逃亡;她在这里想逃都逃不掉。王熙凤交代佣人说:“你们给我好好看着,有走失逃亡,我要你们的命。”在尤三姐因柳湘莲退亲自刎后,“贾琏忙揪住湘莲,命人捆了送官”。尤二姐忙止泪反劝贾琏:“你太多事,人家并无威逼他死,是他自寻短见。你便送他到官,又有何益,反觉生事出丑。不如放手去罢,岂不省事。”尤二姐的软弱与“回避”情感个性跃然纸上。尤二姐在梦中遇见妹妹时,妹妹说:“姐姐,你一生为人心痴意软,终吃了这亏。休信那妒妇巧语花言,外作贤良,内藏奸狡,他发恨定要弄你一死方罢。”她泣道:“既定不得安生,亦是理之当然,奴亦无怨。”
正是尤二姐这种典型的弱者处事心态与“回避”情感个性,决定了她在王熙凤的逼迫、秋桐的辱骂折磨中不作任何反抗,最后选择了与贾琏极端“回避”不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致使她与贾琏的亲密关系遗憾而终。
(三)“回避与混乱”:贾琏对秋桐的“始乱终弃”
贾琏与秋桐的情感亲密关系表现为“回避—袭击—混乱”。当贾琏的“回避”感情个性遇上具有“混乱”情感个性的秋桐时,最终结局只能是“始乱终弃”。
秋桐只是一个粗俗但长相还可以,被买来又被送出去的丫头。她的形象十分鲜明,似乎一天到晚在骂人、跟人过不去。她骂尤二姐(她骂尤二姐说:“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妓。”)骂平儿(平儿偷偷送一点可以吃的饭菜去尤二姐房里,秋桐知道了就去状:“奶奶的声名,生是平儿弄坏了的。这样好菜好饭浪着不吃,却往园子里偷着吃。”)甚至敢骂王熙凤。她确实是一个“没有知识、没有大脑”“混乱”情感个性十足的人,终究成为王熙凤“借剑杀人”的工具。
贾琏与秋桐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男人的本能,得益于其父亲的赏赐。因此,这种亲密关系的维系当然十分短暂。秋桐本来是一个可怜的角色,她就是家里穷,但长得还可以,就被买来做妾。贾赦后来把她送给儿子做礼物。秋桐本人是一个悲剧角色,秋桐的存在就是认为要争,秋桐觉得王熙凤是老大,尤二姐是老二,她是老三。于是,她联络老大去打压老二。她觉得我要把老二斗死,至少可以从老三变老二。王熙凤去世,贾琏“手足无措”,平儿拿自己的东西给贾琏料理王熙凤的后事,贾琏心里感激,告诉秋桐“诸凡事情,便与平儿商量”。“秋桐看着,心里就有些不甘,每每口角里头便说:‘平儿没有了奶奶,他要上去了。我是老爷的人,他怎么就越过我去了呢?”平儿也看出来了,只不理他。“倒是贾琏一时明白,越发把秋桐嫌了,一时有些烦恼,便拿着秋桐出气”“邢夫人知道,反说贾琏不好,贾琏忍气”。于是,就有了第一百十七回,贾琏说“秋桐是天天哭着喊着,不愿意在这里”,贾琏“叫了他娘家的人来领了去了,倒省了平儿好些气”。秋桐被遗弃的命运终究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四)“回避与安全”:贾琏和平儿的“守望呵护”
贾琏与平儿的情感亲密关系主要表现为“安全—修复—回避”。当贾琏的“回避”型感情个性遇上具有“安全”型感情个性的平儿时,两人真正做到“守望呵护”,结局令人欣喜。
具有“安全”型情感个性的平儿,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大度豁达同时又有主见。故此,她既可以和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又不失自主性。
在尤二姐被庸医堕胎后,王熙凤骂平儿:“不是个有福的……也不见怀个胎。”实质上,平儿一直都不跟贾琏接触,她老隔着窗户跟贾琏讲话。平儿是王熙凤带来的陪嫁丫头,她知道这个小姐太厉害,所以就抱定一个主意:“我名分上是贾琏的妾,可是我绝不跟贾琏有任何的关系。”这是何等的自主性和主见性。
在《俏平儿软语求贾琏》里,贾琏因为女儿出天花,听信迷信夫妻分房而卧。贾琏“独寝了两夜,便十分难熬”,以金帛相许,与多姑娘私混。平儿“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来”。平儿的第一反应是帮贾琏掩盖,这体现了平儿的善解人意和有主见性。
当丫鬟们未见尤二姐叫人,乐得且自己去梳洗时平儿便看不过去,说:“你们就只配没人心的打着骂着使也罢了,一个病人也不知可怜可怜。”当她发现尤二姐死时,不禁大哭,由此可以看出平儿极富同情之心。
贾琏不了解平儿性情中的大气,平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孩,她的处境很尴尬,却没有一丝小心眼。在贾琏给平儿真诚道歉后,贾母命令凤姐安慰平儿,“平儿忙走上来给凤姐磕头,说:‘奶奶的千秋,我惹奶奶生气,是我该死。”明明是凤姐冤枉了她,现在却主动认错。“凤姐正愧悔昨日酒吃多了,不念素日旧情,浮躁起来,为听了旁人的话,无故给平儿没脸。今反见他如此,又是惭愧,又是心酸,忙一把拉过来,落下泪来”。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平儿的大度与豁达,反而让凤姐更加惭愧和懊悔。
正因如此,贾琏对平儿的情感亲密关系是最牢靠和最稳固的。“贾琏见平儿,外面不好说别的,心里感激,眼中流泪。自此,贾琏心里愈敬平儿,打算等贾赦等回来,要扶平儿为正”。实质上,平儿在贾府里面俏也不争春,由于她的忍让和忠诚,王熙凤对她十分信任。
三、结语
依恋理论在《红楼梦》人物情感亲密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解读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实质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在很早阶段就初具雏形,然后在人生中不断展开、不断再现。孩提时代形成的依恋模式深深地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情感亲密关系。在情感亲密关系中,我们的一些表现好像是回到了童年,同时,会出现苦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状况,难以看透自己,也看不透对方。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又要将相关的理论寓于生活中,拨开云雾见青天,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注释:
①杜贵晨.红楼男性[M].北京:中华书局,2006:97.
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鲍尔比(Johe 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鲍尔比认为依恋关系在成人情感生活中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将其依恋模式内化形成一个内部工作模型,这将指导儿童乃至成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以至世界,引导其在各种社会人际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与他人的互动。实质上,成人依恋类型大致有四种。一是安全型,即对自我和他人都有较正向的看法,在关系中既保有亲密又自我独立。二是回避型,此类型的人选择逃避和他人的真正亲近,保护自己免于失望、受伤。三是焦虑型,此类型的人会不断地寻求他人的接纳借以肯定自我。四是混乱型,此类型同时表现出寻求亲近与回避的矛盾行为,在关系中缺乏一致完整的策略。
③杜贵晨.红楼女性(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