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脊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能
2024-04-21杨燕
杨 燕
(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431)
脊柱疾病涵盖了多种影响人体脊柱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如脊椎骨折、椎间盘突出和脊椎关节炎。这些疾病可能引起背部或颈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和神经系统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缓病情进展、缓解疼痛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2]。临床上,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 摄影、CT 和MRI)进行综合评估。病理检查可提供详细的组织学信息,但具有创伤性,临床应用受到局限。CT 扫描使用X射线生成高分辨率的骨骼结构图像,适用于骨折和骨质疾病的诊断。近年来,MRI 技术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广泛应用于神经学、骨科学、心血管学、肿瘤学和妇科学等多个领域。其高空间分辨率使得MRI 能够提供清晰的组织结构和病变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 避免了对患者的放射伤害,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在脊柱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创建详细的脊柱图像,对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病变更为敏感[3]。本文选择2022 年1 月—2023 年7 月于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就诊的226 例疑似脊柱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MRI 在脊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能进行探究。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1 月—2023 年7 月于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就诊的226 例疑似脊柱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0 例,女106 例,年龄20 ~80 岁,平均年龄(57.62±6.7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 ~24 kg/m2,平均(20.54±1.57)kg/m2;病程3 ~24 个月,平均(7.59±1.25)个月;合并高血压15 例,合并糖尿病11 例。
纳入标准:(1)主诉腰背痛,并在症状出现并持续至少3 个月;(2)意识清楚,能正常沟通,依从性良好;(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够配合随访和治疗计划。排除标准:(1)孕妇或哺乳期妇女;(2)有严重心血管、肾脏或肝脏疾病的患者;(3)曾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4)MRI 检查禁忌证者。
1.2 方法
CT 扫描:仪器选择为联影公司UCT760,螺距设置为1.5,切片厚度设定为2 mm,电流设置为150 mA,电压为120 kV,平均扫描时间为10 min。通过计算机重建,生成横截面图像,并选择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进行分析。使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以更全面地查看脊柱结构。优化扫描参数,以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最小化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在每次扫描前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水平校准和图像噪声评估。
MRI 扫描:仪器选择为Philips prodiva 1.5 TCX,使用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进行脊柱扫描,切片厚度设置为3 mm,采用快速螺旋扫描技术,螺距为1.2。TR 和TE 分别为600 ms、100 ms,根据脊柱扫描需要进行调整,平均扫描时间为15 min。通过计算机重建,生成横断面图像,并选择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进行分析。使用MPR 技术,以更全面地查看脊柱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MRI 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椎间盘厚度、椎体高度等。在每次扫描前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磁场均匀性检查和信号噪声评估。
检查结果由两名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独立的放射科医生进行审阅,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
1.3 观察指标
(1)以临床医生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 检查的结果,比较CT、MRI 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2)比较两者对不同类型脊柱疾病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
226 例患者经过临床医生综合检查确诊为脊柱疾病患者为193 例,CT 检查确诊179 例,误诊8 例,漏诊14 例,MRI 检查确诊190 例,误诊1 例,漏诊3 例,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对比 单位:例
2.2 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MRI 检查灵敏度98.45%、特异度96.97%、准确率98.23% 均高于CT 检查的92.74%、75.76%、90.27%(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n/m)]
2.3 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脊柱疾病诊断情况
193 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79 例,骨折52 例,脊椎退行性病变62 例,MRI 检查对椎间盘突出、骨折、脊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 检查,其中椎间盘突出、骨折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法不同类型脊柱疾病诊断情况[n(%)]
3 讨论
脊柱疾病是涉及脊柱及其周围结构的一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炎、脊椎裂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疼痛、运动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疾病导致腰背痛、局部肿胀、运动受限,甚至神经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4-6]。若脊柱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慢性疼痛、脊柱畸形、神经根受压,严重时甚至引发脊髓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构成重大危害,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脊柱疾病至关重要,及时干预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轻症状,防止潜在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7-8]。临床对脊柱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病理检查、CT 扫描和MRI 等。病理检查通过对组织样本的显微镜观察,提供疾病的组织学信息,是确诊一些特定病理类型的关键手段。然而,病理检查需要获取组织样本,具有创伤,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局限。CT 检查利用X 射线通过人体组织形成图像,对于显示骨骼结构、骨折和骨质密度有很高的分辨率。其优势在于快速、广泛适用、成本较低,尤其适合骨骼疾病的初步筛查[9]。MRI 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生成高对比度的图像,适用于显示软组织结构,如椎间盘和神经组织[10-11]。其优势在于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对比度,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学信息。通过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在提升诊断适应性、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本次研究显示,226 例患者经过临床医生综合检查确诊为脊柱疾病患者为193 例,CT 检查确诊179 例,误诊8 例,漏诊14 例,MRI 检查确诊190 例,误诊1 例,漏诊3 例;分析原因:相较于CT 检查,MRI 在捕捉脊柱疾病的细微结构和病变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其在脊柱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优越性,准确性相对较高,误诊和漏诊的情况相对较少,从而为医生提供了更可靠的诊断信息。
本次研究显示,MRI 检查灵敏度98.45%、特异度96.97%、准确率98.23%均明显高于CT 检查的92.74%、75.76%、90.27%(P<0.05);这说明,MRI 检查的高特异度和灵敏度使其在准确捕捉疾病方面远超过CT 检查,为脊柱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手段。分析原因:脊柱疾病涉及丰富的软组织结构,如椎间盘、神经根、脊髓等,对这些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要求极高[12]。而MRI 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具有出色的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脊柱中的软组织结构,尤其是对于椎间盘、神经根等微小结构,MRI 成像质量较高[13]。其次,脊柱疾病包括炎症、结核、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类型,需要一种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全面地显示这些不同类型的病变[14]。MRI 可以进行多参数成像,包括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从而提供了丰富的组织信息,有助于不同类型的病变区分和诊断。这种多参数成像的优势使得医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规划[15]。此外,MRI 不涉及辐射相关损伤,与X 射线和CT 扫描相比,具有无辐射的优势。脊柱疾病可能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监测,MRI 的无辐射特性使其成为安全的、可重复使用的成像技术,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多次检查。在医学实践中,MRI 在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医生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解剖学信息,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可靠的检查体验[16-18]。
本次研究显示,193 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79 例,骨折52 例,脊椎退行性病变62 例,MRI 检查对椎间盘突出、骨折、脊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其中椎间盘突出、骨折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对于椎间盘突出、骨折等疾病,MRI 能够提供更为清晰和详细的软组织图像,从而提高了对不同疾病类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综上所述,相对于CT 检查,MRI 用于诊断脊柱疾病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在脊柱疾病类型的诊断中的符合率更高,可这对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