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传承本土非遗的教学实践

2024-04-21唐珊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夏布非遗高职

【摘 要】本文阐述了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将本土非遗项目融入课程的教学案例。课程以隆昌夏布为载体,从田野调研、材料创新、产品研发、汇报评价四个教学阶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全文展示了课程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并以此探寻高职教育传承本土非遗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非遗;高职;教学;夏布

【中图分类号】G122;F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204—03

引言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指出:“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護相关专业和课程”,[1]强调了高校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基于积极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号召,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发挥地方职业院校的区域优势,从内江市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中的16项项目中选择了“隆昌夏布”为本次教学实践的课题。一是夏布产业与纺织服装产业相近,有利于实践的开展。二是隆昌县距离学校所在地有40公里,距离较近,利于学生外出实地调研。

一、课程概况

课程依托本土夏布产业的设计需求而开展。从商业角度来看,夏布是中国传统的纺织品品种,其产品虽然保留了天然、绿色的原生态特色,但显得过于原始和粗糙,且隆昌夏布又以胚布为主,品种单一,附加值低,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和审美需要。[2]从设计角度来看,隆昌夏布的原生态反而给了后期设计更多的空间。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再设计手法,寻找传统手工织物的时尚表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引发设计灵感并进行产品设计。

夏布包袋设计课程共计32课时,分4周完成:第一周田野调研,第二周材料创新,第三周产品研发,第四周汇报评价。其中,理论部分8课时,实践部分24课时。教学对象为高职二年级学生,全班分为15个小组,每个小组2名同学。

二、教学实施

(一)第一阶段:体验与感知——将课堂搬进企业

课程第一周,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内江市隆昌县进行实地调研,在石碾镇夏布编织工艺传习基地内,同学们走访了夏布织造作坊,详细考察了夏布的纺织技艺,感知了夏布的材料属性。课程要求学生在传习基地通过拍照、材料收集,制作材料分析卡,探索和分析材料的属性和感官表达。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思考:“夏布区别于其它纺织面料的特征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夏布有何艺术特征?如何提升夏布的美观性?”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让同学们对夏布产生新的认识,认识到材料创新的重要性,帮助同学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二)第二阶段:探索与创新——对材料的再设计实践

课程第二周,同学们回到校园,将调研内容整理出来。隆昌夏布后处理技术相当落后,基本是土法上阵,色泽差,柔软性不够,平整度也不十分理想,[3]虽然目前正着力进行精加工,改善后处理技术,将夏布从原始胚布加工成漂染布出口。也在试图开发夏布服饰、夏布包、夏布折扇等相关产品,但目前的产品也只是用夏布简单缝制而成,缺乏深层次设计,不能适应现代审美的需求。可见,对材料的创新,即运用材料再设计手法先对夏布进行后加工处理,再将创新后的夏布应用到产品中,成为夏布产品设计新的转折点,也是课程的关键之所在。教师要求同学们收集国内外类似的优秀设计案例,如享誉全球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一生褶”系列服装,便运用了褶皱的工艺手法对材料进行创新设计,用褶皱征服了全世界,创造了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市场价值的神话。在收集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材料创新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

这一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材料创新、工艺应用的认知,教师系统讲授材料再设计的方法。材料再设计要求尊重材料的本性,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保留其原本的风格,追求自然地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揭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宇宙规律,这也同样符合对材料的研究思路和设计理念。因此,我们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先掌握材料的艺术特征,即材料的特性、风格、纹理、色彩、形状,再施以不同的艺术加工,也称为因材施艺。

同学们在第一阶段的调研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一起将夏布的艺术特征整理为“天然”和“质朴”。首先,夏布是“天然”的纺织品,由苎麻植物纺织而成,具有凉爽透气、天然抗菌的性能。其次,夏布的外观是“质朴”的,其颜色多呈现植物纤维原本的颜色,具有粗糙、狂野的肌理效果。我们要求同学们在保留夏布这两个艺术特征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进行材料再设计实验,通过将其它传统手工艺如刺绣、拼贴、褶皱、编织、镂空等进行迁移设计,重塑夏布的外观肌理。实验制作了大量面料小样。本周教学作业以PPT形式总结汇报每位同学设计的10件小样。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不强,在将其它传统手工艺迁移的过程中缺乏创新和综合运用,方式过于简单化和普遍化。因此,本阶段的教学难点是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相关的引导问题有:选择的传统手工艺是什么?该传统手工艺具有什么艺术特征?该传统手工艺如何与夏布进行结合应用?如何将传统手工艺进行综合运用并与夏布风格相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结合教师一对一辅导,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手工艺与夏布的关系,寻找每位同学的个性化和独创性表达。如图1中的第三幅作品小样,该同学选择刺绣作为迁移的对象,将其应用到对夏布的材料再设计实验中,如果仅用刺绣的手法来创新材料,会让作品显得单一和简单。于是学生又运用镂空的工艺手法在面料上剪出大小不一的孔洞,因为刺绣让该同学联想到手术后在皮肤上缝合的伤疤,便用镂空来表达伤口,加强“伤痕”的情感表达,增加设计的层次感。

(三)第三阶段:设计与制作——项目实物化呈现

经过第二阶段对夏布艺术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夏布再造可能性的实践探索后,每位同学逐渐完成了10件小样。接下来进入课程的第三周,研究传统夏布在包袋中的应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从前期实验完成的面料小样中选择任意一种为灵感,分组进行设计,形成既保留夏布的传统和天然韵味,又能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的夏布包袋设计方案,并且进行实物的制作。同学们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思路展开。

1.设计思路一:将刺绣融入夏布包袋设计

由于夏布是纯手工纺织出来的,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是天然的刺绣材料。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隆昌夏布和蜀绣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创新。開发出一种新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品——汉安夏布绣,让古老的隆昌夏布焕发勃勃生机。[4]例如水桶包的设计,(图2)包身装饰了刺绣图案,图案的样式并不是传统的花鸟鱼虫,而是运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元素以及构成方法组合而成。刺绣的形式也不是传统夏布绣普遍采用的平绣针法,而是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立体元素,让图案具有立体性,线迹具有层次性。绣品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肌理感,装饰在用夏布缝制的包袋上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天然气息又充满现代感。

2.设计思路二:将拼布艺术融入夏布包袋设计

拼布工艺指将整幅布料剪碎成碎布,再将不同质感的碎布拼接或拼贴到一起。传统民族服饰中的拼布工艺很契合夏布的语言风格,因为夏布的品种较多,夏布经过漂染会形成从白色到本色之间不同深浅的颜色,经过织造会形成从细密到粗犷之间不同大小的肌理。所以,在设计上,可以将不同颜色不同肌理的夏布进行拼贴或者是拼接,使布料之间产生对比的美。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让作品的颜色更加活泼,学生将一部分夏布进行蓝染处理,并且结合刺绣、纽扣装饰等其它工艺手法和装饰手法,多元化的进行设计,制作成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包袋。

3.设计思路三:将褶皱、编织工艺融入夏布包袋设计

设计师通过对面料进行褶皱、交织、错位、重叠、镂空等处理,将平面的面料变成立体的、错综复杂的面料,使原来单薄的面料产生多层次、富于肌理变化的美感,[5]塑造流动的波浪般的外观肌理。在包袋侧面运用编织的手法产生镂空的视觉效果。整体设计在视觉上呈现丰富的层次感和雕塑般的体量感。虽然夏布材质硬朗容易塑型,但为了保证褶皱的形状不被外力所改变,学生在包身褶皱处刷上一层白米浆,起到了定型的作用。

(1)设计思路一:将刺绣融入夏布的包袋设计(作者:杨莹、苟红梅,指导老师:唐珊)。

(2)设计思路二:将拼布艺术融入夏布的包袋设计(作者:张燕秋、王小艳,指导老师:唐珊)。

(3)设计思路三:将褶皱、编织工艺融入夏布的包袋设计(作者:庞娅、李兴蓉,指导老师:唐珊)。

(四)第四阶段:汇报与验证——成果展示及分析

课程最后一周,教师要求同学们以PPT的形式汇报,展示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文本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会评选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由学生本人进行走秀展示,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也邀请了专家和企业人士走进课堂共同参与汇报评审,汇报和展示后,评审们对学生的作品提出了点评。在此基础上,我们挑选了部分可实现的作品,进行设计和工艺的改进,在直播平台上售卖,主动开拓国内电商消费市场。部分作品得到了市场积极的反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听取了消费者的意见,深切体会到产品设计工艺、售卖价格、营销手段等因素对自己作品的影响。

三、结语

此次课程以隆昌夏布为例,阐述了非遗项目进入高职院校课堂的教学过程。希望以此对同类型的非遗项目课程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案例。未来,我们还将尝试将更多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使得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传统手工艺产业得到重生。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以非遗项目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夏布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濒临灭绝的隆昌夏布产业。增强学生尊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21.国办发〔2021〕24号[EB/OL].[2021—08—12].https:// www.gov.cn/govweb/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eqid= d4990e230002a3b100000003 6463796a.

[2]何佳.隆昌夏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8).

[3]刘恩平,熊和平,杨喜爱.隆昌夏布产业发展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04(11).

[4]兰自涛.当蜀绣遇上隆昌夏布[J].四川党的建设,2017(17).

[5]梁明玉.服装面料的再生创意与设计手段[J].装饰,2015(6).

作者简介:唐珊(1994—),女,汉族,四川达州人,艺术设计硕士,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服装与服饰设计。

猜你喜欢

夏布非遗高职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夏布里埃艺术歌曲《幸福岛》的创作与演唱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