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施

2024-04-21张方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中学生音乐

【摘 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其中提到,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中学音乐教学不仅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传统音乐文化因为具有民族性,可以丰富中学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74—03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功能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表达方式,是中国特色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校园教育中,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与课程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各种类型,例如曲艺音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其中,曲艺音乐指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如苏州评弹、京韵大鼓、泉州南音等;古典音乐主要包括五声音阶、古琴、箫、笛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民间音乐则是指中国各地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如西藏民歌、新疆民歌、民间小调等;戏曲音乐则是指中国戏曲中的传统音乐,如京剧、豫剧、粤剧等。这些传统音乐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统治者还派专人去民间采集民间小调,用来丰富宫中的音乐,同时通过民间小调来了解当时的民声,因为下层人民习惯将自己的劳动、生活编进民歌小调中。《诗经》中的“风”就是乐官收集来的民歌歌词。结合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小调集萃》一单元,引导学生探索民歌的形成和由来,通过项目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民间小调。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功能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中被不断改进,也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文化。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以下优势。

1.了解民族历史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承载了民族历史发展与变迁,从声乐方面来看,我国最早的声乐是原始时期的狩猎时的呼喊,劳动时的号子。当时没有歌词,只有简单的发音。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出现大量民歌,《诗经》中收集的就是当时全国各地的民歌。歌词已经从原始时期的简单发音变成四字句,并且还有押韵的特征;到了汉朝,汉乐府收集的民歌已经从四字句发展为五字句。到唐朝歌词已经发展到七字句,宋朝盛行的“词”,已经不是固定字数,而是由曲牌来限制字数。

声乐歌词的变化,是传统语言和文字发展的结果,了解歌词的变化,还可以了解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脉络。

从乐器来看,我國古代乐器中的“八音”都来自自然界的竹、木、石、土和金属。随着历史发展,青铜器时代出现了编钟,后来金属制造越来越发达,又出现了金属与竹木相融合的弹拨乐器,如琴、筝;吹奏乐器竽;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琵琶等乐器。我国乐器发展经历了纯自然到金属加工的发展,随着与世界交往越来越频繁,外来乐器融入我国。我国传统乐器的变化,是我国多民族融合的象征。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可以了解我国历史发展。

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地方戏曲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它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文学、声乐、舞蹈、器乐结合在一起,来表现生活,形成了特殊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地方戏曲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影响了人们生活。

因为我国传统诗词是以传统音乐为基础发展而来,因此了解地方戏曲,首先要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我国最早的戏曲是从对唱发展而来,民间艺人用对唱的方式来叙事,引发群众强烈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人物逐渐发展,从两人变成多人,增加了肢体动作。再后来又融进了文学内容,将历史人物故事作为戏曲表现对象,来传播文学内容。因为戏曲受众广,利用戏曲来传播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学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也使我国民间音乐得到了发展,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中学课堂的必要性

(一)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每个朝代都重视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西周就有宫廷音乐机构负责收集民歌,汉朝有乐府,唐朝有教坊司、太常署,后来的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音乐管理部门,负责培养音乐人才,收集民间音乐。

到了现代,传承音乐文化的主要机构是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音乐传承还需要有群众基础,群众不仅传承音乐文化,还可以创造和丰富音乐文化。由于古代科技欠发达,人们的娱乐生活以音乐为主,后来发展到戏曲,这样才使得音乐文化越来越丰富。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网络化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多样化,音乐同样也呈多元性,不仅有民族音乐,还有大量的外来音乐,在这种形势下,传统音乐文化的地位受到冲击,很多青少年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不足,主要表现在当代青少年在音乐学习方面,很多人愿意学习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对于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选择学习的人数远远低于西洋乐器。在音乐欣赏方面,青少年会演唱英文歌曲、日语、韩语歌曲,却不了解古典乐曲中的《十面埋伏》《阳关三叠》《梅花三弄》。

鉴于这种现象,让传统音乐文化进中学课堂,可以让中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不仅可以丰富中学生的音乐文化,还能丰富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了解音乐与地理、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多学科先关联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历史教学相比,音乐文化中的历史知识更加具体、生动,让人产生深刻的记忆,如果将传统乐器和历史相结合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来感受历史变化。

传统古代音乐和诗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典诗词又是学生最熟悉的语文内容,将音乐和语文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典诗词的特殊性,提高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

传统戏曲是我国音乐的集大成,它包含了声乐、器乐、诗词、文学、舞蹈,特别是舞台上的无实物表演,通过模仿生活动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开门、上楼、骑马、冷兵器交战,以及生活中的梳头、穿衣、下河等动作,充满生活情趣,也是艺术家观察生活的结果,将传统戏曲引进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能力[1]。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将传统音乐文化引进中学音乐教学课堂,还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因为传统音乐文化中不仅有声乐、器乐、还有舞蹈和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的音乐形式学习。可以演唱民歌、戏曲,也可以学习传统的吹奏、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西洋乐器相比,传统乐器具有物美价廉的特征,像笛子、葫芦丝这类的民族樂器,普通家庭都能承担,并且还容易掌握演奏技巧。

传统戏曲表演种类繁多,生旦净末丑,不仅可以由同性别扮演,还可以男女互相反串,这种表演形式也适合中学生勇于挑战的个性,通过戏曲表演来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组成丝竹乐队、地方戏曲文武场等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可以活跃音乐课堂,将音乐与舞蹈、戏曲表演相结合,可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2]。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施方法

(一)紧扣教学内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音乐文化进入中学音乐课堂,需要紧扣教学内容。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非常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例如七年级下册中,就有“小调集萃”单元,其中有《龙船调》《无锡景》《沂蒙山小调》等民间小调。还有传统京剧,如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中的《唱脸谱》《我不挂帅谁挂帅》《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姹紫嫣红》;还有九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传统曲艺“曲苑寻珍”,有作品《丑末寅初》《蝶恋花答李淑一》等等,以及具有传统音乐风格的“国乐飘香”中《彩云追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等器乐曲。几乎每一学年都有关于中国优秀传统音乐的单元,丰富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

在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建立知识结构,与多学科联动,跨学科教学,探索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作关系,如与地理学科、语文学科、美术学科等学科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地理学科的联系,七年级下册“小调集萃”单元,按华东地区(山东《沂蒙山小调》、江苏《无锡景》)、华中地区(湖北《龙船调》、湖南《一根竹竿容易弯》)、华北地区(河北两种形式的《小放牛》、山西《桃花红 杏花白》)的地域位置划分进行学习。在教学中,邀请地理老师对地域地形特点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地域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学习歌曲,能将学科将音乐学科与地理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知识的构建。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接触到的民歌各有不相同,引导学生探索家乡的民歌小调[3]。

在学习乐理时,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传统乐器的音孔,如埙、笛子,在音阶上都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因此我国成语“五音不全”指的就是不认识五声音阶,以及吐字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流水》时,可以通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来说明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也可以了解古代音乐中的雅与俗的分别。而《阳关三叠》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演唱版,来表现友情和送别之情,让学生了解音乐和诗词的关系。

(二)以点带面,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中学音乐教学中,还要善于以点带面,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学唱《唱脸谱》时,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欣赏京剧脸谱,然后向学生解释京剧脸谱的来历,了解我国的傩戏面具,以及傩戏产生的历史知识。这样,通过一首歌曲就能追溯历史渊源,学习历史知识,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在学习京剧《我不挂帅谁挂帅》,不仅要学习唱腔特征,还要让学生了解穆桂英挂帅的背景,来学习古代女性的豪迈之情,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品德。还要将这段唱段和《花木兰》选段相联系,来学习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德。

在乐器学习方面,也要以点带面,例如教材中要求学习竖笛,竖笛是吹奏乐器中最普遍的乐器,学会吹奏竖笛,也可以吹奏葫芦丝、竖吹巴乌,然后吹横笛,原理基本相似。学习古筝的同学也可以学习古琴,我校设立有古琴社团,除了日常的教学,社团活动时也融入中国优秀传统音乐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演奏,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4]。

(三)利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的审美,主要是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表现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关键。

音乐鉴赏能力需要从声乐中的歌词去联想,也需要从音乐旋律中去感悟。对于中学生而言,音乐鉴赏应该从声乐开始,让学生从歌词表达的情感来感受音乐情感。例如在学习《送别》时,先通过歌词表达的意境,来联想分别后的情景,一旦分别,一生中很难再见面。从歌词表达的情感,再来感受旋律的低沉,离别的伤感就表现出来了。

我国传统音乐中,很多乐曲是采用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来营造意境。如古琴曲《流水》,唢呐独奏《百鸟朝凤》,通过模拟山涧流水声,鸟叫声,将听众带到特殊意境中。而《秦王破阵乐》和《好汉歌》,是通过传统乐器中的吹奏与打击乐的合奏、配合流畅的旋律来表现豪迈、铿锵之气。《二泉映月》利用了二胡的低沉,来营造悲伤压抑的情感。在音乐鉴赏中,要让学生通过京剧伴奏、地方戏曲伴奏所使用的民族乐器,来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5]。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让学生先聆听音乐,然后谈谈通过音乐联想到什么情景,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来逐步感受音乐对情绪的影响,了解不同传统乐器的音色。让学生利用不同的音乐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四、结语

让中国传统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善于将音乐教学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感受传统名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J].教育导刊,2020(6).

[2]张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J].艺术大观,2021(33).

[3]曹国军.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的渗透[J].当代音乐,2021(5).

[4]洪瑾宜.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与探索[J].音乐天地,2020(9).

[5]张鲁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感、品、悟”——以教学设计“中国的味道——地方曲艺”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18(7).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名称:厦门市教科院—《基于世遗南音文化传承的音形义统整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XMZJ20220826)。

作者简介:张方琳(1992—) ,女,汉族,福建晋江人,本科,厦门市逸夫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中学生音乐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音乐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