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

2024-04-21彭国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音乐

【摘 要】本文探讨了音乐教学在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概念和重要性;其次,讨论了音乐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最后,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和创新精神引导措施。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强调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文化;文化传承;创新精神;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50—03

引言

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培养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更是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感受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因此,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育的使命所在。下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一、民族文化传承简析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尽管民族音乐在整个音乐文化中的比例较小,但通过多方实践证明,这一小部分的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过去,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无意识传播指的是民间艺人、歌手通过民间乐曲、民歌、曲艺舞蹈以及戏曲腔调的演唱逐步传承下来。这是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传承方式,通常呈现出无序性的状态。而有意识传播则是指通过师傅传授给徒弟的方式,师傅将民族音乐技巧和知识传授给后辈。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具有极高的文化性和精神性,从文化性来看,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例如,扬琴、琵琶、唢呐以及马头琴等乐器与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总体体系融合和发展的关键补充。从精神性内涵来看,民族音乐能够充分发挥凝聚民族情怀、传递古典文化、提升艺术修养的积极作用。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传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和内涵,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学习和演奏民族乐器,掌握专业的音乐技巧和表达能力,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民族音乐的传承还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社会和谐。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历史记忆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这些都通过文化得以体现和传承。通过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能够了解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感受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根源。这种历史记忆的传承不仅有助于个体的身份认同,也有助于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稳定。

(二)培养民族认同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培养民族认同和自豪感,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符号、传统习俗和艺术表达方式,这些都是民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特点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认同和自豪感不仅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建立,也有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

(三)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通过传承民族文化,我们不仅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好,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作品和新形式,推动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这种文化创新不仅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音乐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

(一)地域文化的发掘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各地区的音乐文化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音乐文化中的地域元素,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展现了各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独特风情。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富饶辽阔的阿拉善》《瑶族舞曲》等,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不同地区民歌在内容、情感和风格上的差异。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地域的音乐中了解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語言特点等知识。通过音乐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各地的文化背景,加深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掘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艺术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和情感表达方式。

(二)爱国文化的弘扬

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同时,这种饱含爱国主义的音乐往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及时培养爱国精神对于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坚韧顽强、敢于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至关重要,这也是新时代青少年应具备的文化信念。例如,在学习《祖国不会忘记我》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几首与祖国相关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等。通过这些歌曲,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营造出爱国的课堂氛围。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学唱这些歌曲,让学生先感受歌曲的歌词含义,然后询问学生:“你认为这些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和情感去表现呢?”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确定歌曲的风格,然后再带领他们一起学唱歌曲,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音乐教育中深入感受爱国文化的力量,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三)舞蹈文化的探寻

舞蹈文化是与音乐文化结合最深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更多的舞蹈元素,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载歌载舞,从而增强学习氛围。此外,舞蹈文化与音乐文化的结合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繁重的学习任务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他们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停下脚步,欣赏周围世界的美,激发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举例来说,教师在教唱蒙古族歌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视频,让学生共同感受蒙古族歌曲的特点以及与舞蹈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蒙古族歌曲,还能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实现多方面的收获。此外,在学习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古典舞的视频,让学生将古典音乐与古典舞蹈相结合,更深入地感受我国的古典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探寻舞蹈文化,音乐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四、音乐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和创新精神引导措施

(一)树立积极的传承理念

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创新精神,我们需要树立积极的传承理念,并构建民族音乐体验通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解读音乐资源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入探究和体验民族音乐。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深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核心素养。举例来说,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民歌艺术存在显著差异。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展现了粗犷豪放的情怀,《茉莉花》则展示了秀丽婉约的特点,《绣荷包》则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与外来音乐文化相比,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贴近日常生活,歌词和曲调更容易理解。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民族音乐教材,深入探究课程资源,打造民族音乐的体验通道,详细讲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美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虽然学生对其了解有限,但在欣赏京剧《夜深沉》等选段时,相对于其他歌剧,京剧更易于理解。因此,对于当前的学生而言,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课堂教学中,唯有树立积极、正向的传承理念,持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不断拓展和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体验和审美感受。

(二)加快建设民族音乐校本

随着对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认识不断深化,学校在传承相关文化方面应加快建设民族音乐教材。编写优秀的教材对于引领学生积极学习民族音乐至关重要。首先,教材应包含一些优美而积极的音乐曲目,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确保他们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其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写民族音乐教材,将地方乡土音乐纳入其中。通过应用这些教材,学生可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认同。同时,教师们也需要认真研究典型的民族音乐,并将其融入教材中,既能体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又能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例如《高山流水》《川江船夫号子》《春江花月夜》《浏阳河》《小放牛》等优秀的民乐作品,它们能有效丰富音乐教材,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最后,在编写音乐教材时应遵循保留本土文化、注重文化传承与教育、重视民族音乐的正宗性等原则,以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加规范和有力。

(三)投入音乐教学软硬件

为了在课堂中有效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师生需要树立积极、正向的传承理念。同时,学校也应适时投入充足的音乐教学软硬件,以助力学生理解文化音乐的内涵。在软件方面,学校可以提供多媒体设备,如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等,用于展示民族音乐的视频、音频和图像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在硬件方面,学校可以投入一些民族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供学生学习和演奏,以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拥有许多经典而有价值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积极向上的民族音乐作品,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浏阳河》《川江船夫号子》等,这些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气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些民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和领悟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之美。例如,在讲解蒙古族的民间音乐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欣赏《圣主成吉思汗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妙与独特。除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感知民族音乐文化,我们音乐教师还应详细讲解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之美,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投入音乐教学软硬件是助力学生理解文化音乐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积极参加民族文化和艺术实践

民族文化源自于所属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而民族音乐文化则存在于地方民间。目前,许多民族地区通过举办节日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因此,音乐艺术创作者应将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并积极参与民族地区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找到民族文化元素与创作作品的交融点,并从实践中获得灵感。因此,音乐创作者应选择参与实践活动,深入民族音乐发源地感受民族文化。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修养。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广泛搜集所需的民族文化元素素材,并将其整理后融入作品创作中,实现民族文化元素与音乐艺术创作的有机融合。此外,音乐创作者还应与民族地区的人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了解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将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除了参与实践活动,创作者在进行音乐艺术作品创作时,还应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他们可以多听民族歌曲或其他民族曲艺作品,通过这些民族作品获得更多的灵感,使民族文化元素与音乐艺术的交融更加紧密。通过积极参与实践和创作,音乐创作者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在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方面要树立积极的传承理念,构建民族音乐体验通道,加快建设中学民族音乐教材,并且注重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为社会的多元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果果.民族文化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J].戏剧之家,2021(29).

[2]吴桂华.民族文化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分析[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9).

[3]付菠益.民族文化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分析[J].大众文艺,2020(13).

[4]楚培琳.浅谈民族文化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J].戏剧之家,2019(16).

[5]乌雅汗.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J].化工进展,2020(6).

[6]刘德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2).

[7]唐昌菲,熊祉童.新时代高校音乐思政教育改革新探——以《你是这样的人》为例[J].武陵学刊,2021(3).

作者简介:彭国辉(1978—),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
我们的民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音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