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2024-04-21宗洋
【摘 要】早在5000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姓氏的概念,而对姓名学的研究,也在2000多年前就已开始。在21世纪的今天姓名貌似仅仅成为了一个与他人区别开来的符号标志,很少有人了解姓名是如何产生并延续至今,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义,殊不知姓名文化完全可以代表一部文化发展史,它不仅仅是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的符号,还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可谓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由此可见,姓名文化值得后人去深究探索,因此本文将以姓氏文化作为探究中国文化的切入口,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姓氏文化;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041—03
任何一个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它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并深深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民族性格,姓名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深受其影响,同样,每个民族姓名的结构、寓意也无不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变迁与历史沉淀。作为四大文明之一且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底蕴无比深厚,且对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姓名文化便能很好地见证并展现了中华上千年的历史文明,它不仅仅是标志氏族血缘关系的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体现,因此本文将对姓名文化中体现的儒家文化、宗法宗族思想、时代发展变迁、个人追求和美好祝愿进行概述。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指以孔孟为代表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在继承发展夏商周三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孝、悌、礼、义、廉、耻、忠、信、智”为指导的庞大复杂的文化体系,由于它着眼于个人品德修养、人伦教化,提倡积极入世、重实用,倡导仁政爱民、以德治国,所以它不仅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还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圭臬和准则,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在国人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核心。①毫无疑问,国人的取名习惯与姓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笔者通过搜集大量历史名人的姓名,发现名中带有“仁、义、礼、智、信、忠、孝”等字眼的数不胜数,笔者将从以仁、义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入手,分析儒家学说深层内涵。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集所有的道德规范于一体,包括恭、宽、信、惠、敏、孝、悌、忠、恕、勇、智等内容。恭就是恭敬、宽就是宽厚、信就是诚信、惠就是慈惠、敏就是勤敏,只有做到以上五点,才能“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孝是对父母双亲孝敬顺从,悌则是对兄弟姊妹照顾疼爱,孝悌是仁的根本,首先只有对自己的亲人仁爱,才可能会仁爱众人,因此孝悌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忠是指忠诚,恕是指宽恕,在人际交往中儒家学派提出应为人忠诚、宽容大度;智是指智慧,勇是指勇敢,这两者是实现仁的条件;除此之外,《论语·雍也》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真正有仁德的人,自己欲想站立,也会帮助别人站立,自己办成的事情,也会帮助别人办成,乐善好施、博施济众是实现仁的最高标准。
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义者,所以合宜也。”②义的本意是指合乎适宜的行为规范,在儒家学派看来,一个人的行为只有符合社会群体规范的要求,才可以称之为义,而这个社会群体规范也并不是以个人好恶所决定,是要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要求,如不符合则称之为不义,儒家对于不义,也给出了明确的态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哪怕放弃个人生命,也要保全义,由此人們常把舍身取义与杀身成仁联系起来,仁与义也由此成为儒家学说的标志。③
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国人无一不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仁义之人,因此便把这种期望寄托在姓名上。如唐朝名将薛仁贵、王忠嗣、李孝恭,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学者方孝孺,清朝学者马建忠、画家弘仁等,都是将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品质与姓名相结合的最好见证。
二、宗法宗族观念
宗法观念是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在思想上的体现,宗法制度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权力地位按照尊卑长幼世袭的一种严格等级制度,现如今宗法制度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文化、忠孝观念、集体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中国人在取名时也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笔者将从中国人姓名的结构和用字两方面来阐述其文化内涵。
中国人的姓名以姓在前,名在后的结构延续传承了上千年,究其原因,多半受宗法制度下宗法观念的影响。由前文概述得知姓是代表氏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古时往往标志着各个氏族部落,也就是所谓的“大家庭”,名是标志着“大家庭”内部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的符号,由于中国人十分注重血缘关系,认为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大家庭才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家族兴旺发达,自己才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因此当个人利益与以家族为组织组成的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国人往往舍弃个人利益保全整个家族,这也促成了讲究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对集体具有依附关系并且应履行对集体的义务与职责。因此,受宗法观念中强调家族血脉、重视共性、推崇集体主义的影响下,以姓为标志的家族大集体必然要放在标志着个人符号的名之前。
宗法观念影响下的取名用字大体有四方面的文化含义。第一,追思先祖、表达怀念之情。中国人具有落叶归根、饮水思源的优良品质,在家族兴盛之际不忘祖先的艰苦奋斗与辛勤付出,因此通过对子孙后代命名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仰慕与尊敬,如梅思祖、史念祖、孙怀祖等;第二,家族和睦友爱、长幼相携之盼。中国人十分重视人伦情理,孝悌被认为是人伦情理之根本,上对父母双亲孝顺尊敬,下对兄弟姊妹友好和睦,家族才能和谐有序、兴旺发达,如念慈、世礼、宗仁等名,都表达出希望家族和谐发展;第三,光耀门楣、振兴家族之望。由于重视血缘家族,中国人习惯于把自己与家族捆绑在一起,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认为自己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便可以为家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并把此当作人生最高追求,因此像是何荣祖、蔡兴宗、王延德、汤显祖等名,都有光宗耀祖之意;第四,子孙满堂、世系绵长之愿。中国人认为人丁兴旺才能家门永传,子孙绕膝才能共享天伦,因此,家族长辈在取名时习惯于把家族香火不断的希望灌入姓名之中,如董盛祖、刘嗣昌、严世藩、周弘祖等名正是期盼家族兴旺的表现。
三、展现时代发展变迁
姓名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分支,它不仅仅反映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而且还从侧面展现了时代发展的变迁,中国人的姓名就像一扇朝向历史的窗户,可以从中清楚地窥探到古往今来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笔者将从姓名的形式,姓名的内容两个角度来阐述其中展现的时代变迁。
(1)姓名的形式。由前文概述得知中国人姓名形式大致有单姓+单名、单姓+双名、复姓+单名、复姓+双名四种形式。产生单姓和复姓的原因与姓氏的由来、民族大融合有关,笔者在前文也有所提及,在这里不再赘述,而单名与双名的使用却在姓名文化体系中起起伏伏,展现了一定的时代风貌。先秦以前,单名一直作为社会的主流存在,直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夺取政权,颁布“禁二名”,以强有力的政治手段巩固了单名制度,《春秋公羊专》记载:“讥二名,二名非礼也。”那时人们以单名为贵,以双名为耻,即使“禁二名”制度随着朝代更迭不复存在,这種以单名为贵的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名开始由以单名为主转向单名、双名混用,至盛唐以后,姓名以双名的形式流行起来,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双字名逐渐取代单字名成为取名的首选,即使在21世纪单名双名混用的情况下,仍然以双字名为最常见。从以单字名为主到单字名和双字名混用再到今日的双字名为主,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先秦以前,受传统周礼的束缚,人们认为二字名是有违礼制的“贱名”,因此以单字名为风尚,至隋唐以后,由于国富民强,文化蓬勃繁荣发展,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人性的传统礼制也早已烟消云散,取字命名的方式复杂多样起来,单字名已无法表达个人的志向抱负或命名者的美好祝愿,所以双字名成为取名的首选。
(2)姓名的内容。姓名内容主要体现在取名用字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取名用字受到所在时期社会风气与社会运动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朝代的人名就能清楚地将时代特征展现出来。先秦以前的人名有很大的随意性,上文也已详细阐述,多以地名、出生时的特征命名,如孔子名丘、晋成公名黑臀,取名用字也多从天干地支中择字,像鲁僖公名申、襄公名午等;两汉时期的人名用字相比先秦就显得典雅很多,由于汉代的文学意识觉醒,汉赋和乐府诗讲究的工巧华丽与深长隽永也体现在汉人的姓名中。与此同时,汉代打破了世袭制度枷锁,察举制度的兴起使得中下阶层有了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门路,因此汉人姓名中多见安国、广汉、定国等字眼。
隋唐时,随着科举制的流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文人雅士骤增,这时期的人名用字便多有考究,既要讲究寓意深刻美好,还力求引经据典,古典雅致,如杜如晦之名便出自《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至宋朝,以儒家哲学体系为核心的理学兴起,且重文轻武之风盛行,因此这时期的人名便多有朴素向善、老气横秋之态,如胡康老、魏了翁、陈敬叟等;元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关主权,统治者明令汉族庶民一律不能取名,只能用家族排行或父母的年龄来自称,因此元朝时期是以数字入名的鼎盛时期,如生活在元末的朱元璋之父,名为朱五四、其祖父名朱初一。
明清时期是封建君主专制的高峰期,此时大兴“文字狱”,人们无论在著书立说还是取字命名时都谨小慎微,生怕触怒龙颜,因此在取名时习惯于选取较为直观浅显的字眼,多以古代玉器、青铜器或建筑屋名如斋、堂、庵、轩、亭等,如姚鼐、汪士铎,戴衢亭;时至今日,中国人的姓名中仍然反映出不同阶段的特点,比如在新中国成立阶段,人名中经常发现建国、爱华、国强等字眼;改革开放后,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的实施,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人名的选取也越来越追求创新、表达个性,如高雅、杨帆、李代亦言等五花八门的名字。
注释:
①赵孟魁.沙河历史文化探秘[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②《邮国学说:哺育中华三千年》编写组.邮国学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③斗南.国学知识全知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参考文献:
[1]赵孟魁.沙河历史文化探秘[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邮国学说:哺育中华三千年》编写组.邮国学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3]斗南.国学知识全知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4]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谢清果.华夏传播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宗洋,男,山东淄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