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山东黄河治理那些事儿

2024-04-20刘永加

旅游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丁宝桢刘鹗决口

刘永加

1980年黄河中原摆渡的农民,摄影丨朱宪民

丁宝桢一线治堵黄河决口

在古代,黄河从现今河南兰考县北部往东经豫东、苏北,流入黄海。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铜瓦厢决口分为三股,一股由曹州(今曹县)赵王河往东,另两股由东明南北分泄,其中东明南面那一股,成为主流,就是现在的山东段黄河河道。

黄河改道山东后,山东的河务改由巡抚兼任。清朝年间,由于黄河下游常决口泛滥,给山东百姓带来了许多灾难,同时影响了运河及下游支流的航运。

清同治二年,晚清名臣、贵州平远人丁宝桢来到山东任按察使,开启了他的山东任职旅程。第二年,丁宝桢升任山东布政使,同治五年,丁宝桢当选山东巡抚。丁宝桢任职期间,吏治严整、励精图治、为政清廉,赢得山东百姓的爱戴。尤其是他先后两次主动请缨,带队一线堵住黄河决口,留下了赫赫英名。

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北徙山东之后,山东地区的河患则加剧。同治十年,黄河山东郓城侯家林段决口,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因病正处请谕休假中,闻讯此事后,着即派候补道员潘骏文前赴灾区察看灾情,得知决口宽八九十丈,深二丈余尺。沿河地区受灾,“漫水下注,郓、汶两境均属较重,嘉祥、济宁以次稍轻”。“灾民田庐漂没,资粮悉已无存,荡析离居,极为可悯。”丁宝桢心急如焚,立即投入河患治理赈灾中。他只身深入灾患最前线,实地察看灾情、体恤民情。一面上奏朝廷请求截留应征起运漕粮赈济灾民,将曹州、济宁、兖州和泰安等“十三州县应征起运的漕米四万三千数百石拟为灾区赈济”之用,一面研究治堵方案。

经过对地形的查勘,丁宝桢决定堵治侯家林决口,为赶在汛期到来前完工,丁宝桢亲赴工地督辦,“旦暮河干,与役夫同艰苦,人情和乐,争先趋事”。在丁宝桢的躬亲示范下,河工们奋力争先,此次封堵决口,从备料到开工仅一个月,而从开工到合龙仅二十五日,提前完成堵口任务。且节约了不少费用,原计划用银三十六万两,实际只用了三十二万八千三百五十二两,所余三万一千六百四十八两,仍归还藩库。朝廷嘉奖表彰了丁宝桢,并批示:“艰巨独任、功成迅速,给予优叙。”

丁宝桢雕像

侯家林堵口,是清代山东巡抚治理黄河的第一例,也是近代山东黄河第一次大规模的堵口工程,为后来治堵黄河决口和黄河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治十二年秋,黄河在山东东明的岳新庄、石庄户民埝决口,河水夺溜南趋,山东、江苏、安徽数百里为灾,运河航运同时废弃。决口的下游滔滔黄水所到之处墙倒屋塌,种种惨状目不忍睹。

丁宝桢毫不犹豫,毅然奏请亲往督堵岳新庄的决口。丁宝桢每日到工地上巡查。他深知抓好物料的调度是堵口成功的关键,于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及时发放物料款,使物料筹集速度很快。在丁宝桢的带领下,这处决口最终合龙成功。

为了根除水患,同年十一月,丁宝桢又奏请堵复了东明石庄户口门,终于黄河水归原河道。为了长治久安,光绪元年,丁宝桢奏请朝廷亲自督促地方官员,由石庄户下十余里到贾庄,监筑长堤。先由贾庄龙门口向下修至东平十里堡,后由贾庄向上修至东明谢家庄,就是著名的障东堤。

大堤筑成后,当地立碑纪念,丁宝桢更亲自书写了碑文。在《济宁山水志》中对此也有记载,“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始修南岸大堤,上起东明谢家庄,迄东平十里铺(堡),堤长二百五十余里。堤高十四尺,身厚百尺,顶宽三十尺”。三月动工,五月堤成,凡费帑银五十四万两,名之曰“障东堤”。

“廉洁勤政、节约治黄”一向都是丁宝桢的作风。这次堵口工程河道总督预计大约用银四百七十万两,而丁宝桢实际只用了九十八万多两。丁宝桢不避艰险、力挑重任,为国分忧、为民除害,得到了皇帝的嘉许。光绪帝得奏后,批示:“力任巨艰,予优叙。

1996年黄河凌汛(山东),摄影丨朱宪民

张曜集思广益治水患

光绪十二年,戎马半生的浙江钱塘人张曜因抵御捻军和太平天国有功,由河南布政使调任山东巡抚。当时,山东黄河水患日深,百姓几乎年年受灾,苦不堪言。治理黄河就成了张曜的头等大事。他率先垂范,带领部属奋战在治理黄河和抗洪堵口的第一线。

张曜行伍出身,不懂治河之道,为解决水患问题,他遍寻山东的治河专家,还有老百姓口中的治河能人,哪怕是山野村夫,凡是对治河有益的意见,他都前往讨教,虚心倾听。清末著名作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也被他请做参谋,帮助他出谋划策治理黄河。据载,张曜幕府中幕僚多达200余人,集中了方方面面学有专长的能人奇才。所以,他的治河策略倍出,效果明显。

张曜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对山东黄河有很深刻的理解,根据山东河道窄、两岸大堤不够坚固、水很容易漫决为患的特点,除加强两岸堤防外,他提出分与疏的治河主张,需要建设分水设施。随后,他派人在齐河赵庄、刘家庙和东阿陶城铺各建减水闸坝一座,以防异涨。

张曜治河能够做到审时度势,注重实效。光绪十三年,郑州十堡决口,山东黄河断流。他先是上奏朝廷,借助山東段黄河无水的机遇,对山东河道进行挑浚疏导,效果非常好。到光绪十五年正月,黄河回归利津入海,时值黄河凌汛期,由于河道提早疏通,使冰水顺利入海,没有造成灾害。接着张曜实施了增培黄河两岸遥堤、民埝、挑挖引河、培修徒骇河堤工以及疏浚河道等工程量浩繁巨大的黄河治理工程,其中河口处利津大马家以下修筑遥堤就达96华里。这一年,张曜在治黄第一线督修近300天。

张曜

张曜常说:“治河如治病,泛滥冲决,此河之病也,淤滩沙嘴,横亘河流,此又致病之由也。”他注重对黄河中的淤泥的开挖,一边组织人力修筑、加固黄河堤坝,一边清除河床泥沙。对于黄河河口的淤泥治理,张曜经过多次考察,得出结论认为用人力疏浚海口、挑挖引河不现实,应采用机器船只节节疏浚。他派人用平头圆船五十只,每船十六人,各带挖沙工具,将河中的淤滩沙嘴随时挑挖。为了提高清淤效率,他还引进国外挖泥船,大大加快了清淤进度。鉴于当时黄河从牡蛎口入海不够通顺,张曜又因势利导,改由韩家墩入海,使河口通畅无阻。

小清河源于济南泉群,并独自入海的山东内陆河,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山洪冲淤,小清河屡遭淤塞,一度危及小清河航运。

由于小清河航运的重要性,张曜分派登莱青道盛宣怀主持治理小清河。为了保障小清河航运顺畅,张曜在山东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旧拿出70万两白银作为治理经费。在张曜的督导下,采取劝捐筹款,以工代赈,分期分段的方法,征调民工数十万人,历时三年,对上游历城、章丘、齐东三县河道,通过疏浚、展宽、筑堤、裁弯,而下游开浚小清河正河,改由羊角沟入海等工程措施,进行了流域性大规模的整治,使小清河基本定型,才形成了今天山东省内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小清河。

同时,张曜在济南修筑黄河大堤时,将泺口一带大堤改筑成石坝,这不仅加强了防洪安全,同时也改善了码头和航运条件。在长期的黄河治理中,张曜发现黄河抢险筑埽用料以柳为最,遂于光绪十五年下令在山东黄河两岸一律种柳,自己带头栽植,一直延伸到济南市区,由河防营严加看护。柳树生长速度快,很快就扎稳树根,巩固了水土。而且柳树身姿优美,成为济南一道风景,百姓亲切称之为“张公柳”。

在多年的治理黄河过程中,张曜注重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光绪十七年,针对如何组织民众参与防汛,且不影响农业生产,张曜向朝廷作了汇报,“山东河防,旧令民间派夫助守,经年在堤,几废农事。”现改为二月后增添短期民工,发给口粮,秋后再裁减,裁减后就不用支费用了。同时令近河村庄择用首事庄长,雇定民夫,编造名册,无事各居本庄,遇有附近出险,立赴河干,帮同运土搬料,按口发钱,工竣遗令回家,既有益河防,亦无妨农事,民间极为乐从。

可见,张曜懂得发挥群众的力量来治理黄河,在组织群防、合理调用民工方面取得了成效。

黄河岸边 摄影丨荆强

周馥精准施策殚精治河

周馥,安徽至德(今安徽东至)人。光绪初年历任永定河道、津海关道兼天津兵备道等职。光绪十四年,任直隶按察使。光绪二十八年,周馥升任山东巡抚。在他担任山东巡抚的两年多时间里,“殚精治河,不遗余力”。

周馥到任山东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当年“秋季,利津、寿张、惠民等县境内黄河决口”,漫溢成灾。所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治理黄河。

周馥带队到利津县冯家庄和惠民县刘旺庄两处决口现场进行考察,制定堵合方案。这两处工程均归下游河工总办,两处相距200余里,“道路过遥,势难兼顾”。为便于管理,周馥把冯家庄堵合工程交由候补道吴煜督办,把刘旺庄堵合工程改归中游河工总办,由熟悉河务的丁达意督办。

周馥安排技术人员对两处漫口进行勘测,针对测量结果,采取各自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冯家庄决口,水流平缓,则采用堵合方法,使决口顺利合龙。而刘旺庄漫口则不同,宽达180余丈,水深二丈三四尺至三丈不等,水流湍急,只得采取建造水坝,开挖引河等方法,促使堵合成功。

同时,周馥积极解决治水经费,一方面奏请朝廷拨款,另一方面采用借商款、以工代赈等手段筹款。经过努力,冯家庄决口于11月8日堵合断流。光绪二十九年,刘旺庄决口也“闭气断流,全河之水归入正河”。

周馥

光绪三十年,黄河又在利津县王庄、薄庄两处决口。周馥再次亲往勘察,看到河水自西向东流淌,而旧堤自北而南,形如丁字。如采用旧法堵合决口,“必须远挑引河,多筑挑坝,宽做占埽,估银194余万两,巨款难筹”,且“堵合之后,防守毫无把握”。于是,周馥乘船从漫口处往下游经徒骇河入海进行水上考察,“乃知此路地势低洼,水争趋之,较从前河由铁门关、韩家坦、丝绸口三处入海,倍加畅达。”这样周馥考察的更精确,便于后来指挥堵口。

周馥心里有底后,因势利导,自筹资金迁移河滩居民,并购置石料,在原南堤之南另筑一道大堤,以防不测;另一方面将挺入河心的旧曲堤加以整治。

这次堵口,周馥注意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水位、岸高,在沿岸架设电线,计划修建小铁路以取土运料等。当时有人评论:“东省大吏,多以河防著称,然往往沾习旧章,昧于变通,若乃深察形便,不主故常,古法今制互相为用,则以故督为最,故其功亦较前人为多。”

民埝本是两岸百姓为保护田庐而在河滩上筑成的小堤,随湾就曲,“民埝縱横,有逼近河唇,以致河面之宽不及二里者。”周馥考察后,认为这是黄河岁堵岁决之一大病根。

但是,如果两岸弃埝守堤,工程浩大,需费极巨,且迁民太多,骤难办成。因此周馥主张先将拦河逼水、有碍河流之埝拆除。经勘察,上游孙楼,中游胡家岸、陈孟圈,下游圈重庄、卞庄十六户等处,民埝“情形尤重”。周馥将其先行拆除,使河面展宽,并远筑大堤。同时,对这十六户居民妥善安置,“宽给买地盖房之费,使不失所”。在民埝拆除之后,如再有民间擅筑埝坝拦逼河流者,周馥还责成沿河州县认真查办,以免日久弊生。

周馥考察中发现,山东黄河大堤凡是石堤段,抵御洪水的能力就较强。所以,周馥主张选择最险工段,采石修堤坝。周馥上奏申请户部银300万两,而户部则以种种理由推托。无奈工程不等人,周馥自筹银20万两购买石料,于光绪二十九年,对上游险工地段,抛石护堤,对下游工段,因远离石料,则制砖代石护堤,极大地提高了黄河两岸大堤的防洪能力。同时,周馥加强黄河堤防的管护,添疏浚船,建减水坝,设立厅汛、堡夫。

周馥是一位善于引进使用先进科技的官员,他首次在山东黄河南北两岸架设了电线。早在光绪二十四年,周馥就建议在山东黄河两岸设立“德律风”传语,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周馥任山东巡抚后,正式付诸实施,在山东黄河中下游设立电报局,架设电线800里,南岸自省城济南下至利津县彩庄,北岸自齐河下至利津县盐窝,择要安设电房,委派电报学堂的学生管理。这样大大便利了南北两岸的联络,“一有险工,闻信立至”。

经过两年多的治黄实践,周馥精准施策治理黄河取得了巨大成功,山东黄河大堤防洪御险能力明显增强。“遂使千里之内,懈蜾宜耕,十年以来,鲸波息警,其御灾捍患,为闾阎谋久安。”

刘鹗

刘鹗全能型人才

提起刘鹗,了解他的人都听说过他写的《老残游记》,晚晴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但其实他的人生也真是经历满满!曾经治过河、做过官、赈过灾、经过商、治过学,甚至还做过走方郎中。尤其是刘鹗作为一位水利专家,还曾奉调来山东办理河务,参与黄河全图测绘、治黄事宜,在黄河济南段留下了诸多足迹。

清光绪十三年,黄河在郑州决口,灾情严重。次年冬,决口方合龙。朝廷令地方成立善后局,负责测绘河南、直隶、山东三省黄河河图,由易顺鼎总司其事,刘鹗、冯光远、董毓琦三人任提调官,分段开展三省黄河全图测绘工作,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新法开展黄河测绘工作。

光绪十五年,刘鹗带人进入山东,经平阴、长清,过齐河、济阳,沿黄河一路实地勘察,直到黄河入海口。次年,《三省黄河全图》绘成,计5册157篇。在此基础上,刘鹗还根据各地县志、黄河治理档案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完成了《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历数黄河河道变迁。以上两部著作在黄河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光绪十五年九月,刘鹗给山东巡抚张曜呈送禀牍,劝张曜采用王景治河的办法,以建“神禹之伟绩”,并把刚写好的《治河五说》附上。刘鹗为什么要呈送《治河五说》给张曜呢?他发现张曜在治黄过程中犯了一大错误:废济阳以下民埝,迁移遥堤内居民以放宽河身,这是西汉贾让“不与河争地”的治黄路子,会导致河患更烈。因此,他在《治河五说》中提出“修缕堤以攻积淤”“播支河以消盛涨”“改河门以就便捷”三项具体办法。

张曜看后认同刘鹗所提主张。光绪十六年三月,张曜谘调刘鹗来山东办理河务。次年,张曜治理黄河时卒于任上,福润继任山东巡抚。刘鹗又结合在山东办理河务的实践,对原《治河五说》进行补充,增加《治河续说》两篇呈送给福润。新版《治河五说》提出“修民埝束水攻沙”“筑斜堤澄淤填堤”“建滚坝播河涨泄”“补大堤同河启塞”四项措施。

光绪十八年夏天,黄河在鄄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县决口十余处。刘鹗在《老残游记》第十三、十四回后自评中写道:“庄勤果公(指张曜)慈祥恺悌,齐人至今思之。惟治河一端,不免乖谬。而废济阳以下民埝,退守大堤之举尤属荒谬之至。惨不忍闻,况目见乎!”“山东村居屋皆平顶,水来民尽升屋而处。一日作者船泊济阳县小街子村,见屋顶上人约八九十口,购馒头五十斤散之。值夜大风雨,耳中时闻坍屋声。天微明,风息雨未止。急开船窗视之,仅十余人矣!不禁痛哭。”

光绪十八年,刘鹗因母亲去世回淮安守制。三年后,守制期满,刘鹗到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验,以知府任用。这年腊月,刘鹗从北京回到济南,在济南过了一个春节,又于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回北京,为在山东办理河务的日子画上了一个句号。

猜你喜欢

丁宝桢刘鹗决口
2020年吉林德惠饮马河决口抢险案例分析
小说家刘鹗也是慈善家
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X油田决口扇储层的沉积特征与区分标准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村翁雨中田间排水
丁宝桢:不让坐着说话,我就改日再来
晚清名将丁宝桢争座位
丁宝桢敢向王爷争座位
刘鹗和他的《铁云藏货》——《中华珍泉追踪录续篇》(十七)
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