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的晚餐》感受达·芬奇的魔力
2024-04-20影子
影子
图丨图虫·创意
米兰,一座充满历史与艺术气息的城市,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隐藏着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圣玛利亚感恩教堂(SantaMariadelleGrazie)。它不仅是一座教堂,更是艺术的殿堂,在1980年就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小小的教堂如此闻名,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达·芬奇于1494年至1498年间创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保存在这座教堂餐室内的墙壁上。
圣玛利亚感恩教堂周边
寻找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
从罗马坐火车来到米兰,第一站就是去寻找《最后的晚餐》的所在地,心中充满了对这幅世界著名壁画的期待与好奇。经过网上查询,得知《最后的晚餐》就隐藏在离米兰大教堂不遠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中。穿过繁华的街道,走过古老的巷弄,终于来到了这座著名教堂门前。圣玛利亚感恩教堂通身红砖砌成,始建于1465年至1482年间,15世纪末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布拉曼特对之进行了改造。它的外观采用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高耸的尖塔和独特的圆顶令人过目难忘。而踏入教堂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壁画精美绝伦,展现出艺术家们的卓越才华。古老的建筑散发着沉稳的气息,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此时让人感受到的是时间的流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
跟着引导员从教堂旁边的一道小门进入,顺着指示牌,穿过一道道回廊,终于来到了神秘的餐厅。此时的大堂里空空荡荡,完全与外界隔绝,所有门窗都被铝合金或玻璃罩住。南北两个墙壁上各一幅画,都保存相对完整,南墙上有一幅大型湿壁画《耶稣受难》(TheCrucifixion),作者是多纳多·孟托法诺(GiovanniDonatodaMontorfano),尺寸与《最后的晚餐》相当。而北墙上的一幅正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LastSupper)。画作被保护在密封的房间里,恒温恒湿,为了保护作品,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因此要参观必须提前很久在网上预约,每个批次的游客限定在二十人左右,且只有15分钟观赏时间。进入参观要经过好几道门,第一眼看到画作时,大家都高举着自己的手机相机拍摄,观赏这样的作品属于来朝圣的级别。
这幅历经数百年沧桑的作品迄今依然存在就是一个奇迹。整幅画面积约44平方米,高4.97米,宽8.85米,被称为“所有伟大画卷中的最佳珍品”,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作品取材于《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6章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据说耶稣的门徒犹大为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在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逾越节的一顿晚餐,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宣告了艺术史上一个新世纪的到来,标志着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
教堂内部
门票预约
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杰作
文艺复兴时期,米兰公国正处于中世纪末的动荡年代。意大利诸国各自为政,区域之间和公国内部战事不断,出身富农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家族经过夺位斗争在米兰掌权后,广纳贤才、兴办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并赞助文化艺术发展,在邀请的众多艺术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艺术家达·芬奇。于是,达·芬奇在这座斯福尔扎家族教堂餐室墙上创作了壁画《最后的晚餐》,画幅占据大门上方的一面墙壁。这幅举世闻名的作品成为达·芬奇代表作之一,并被视为米兰的骄傲。
《最后的晚餐》壁画以一个长方形的空间为背景,进餐中耶稣坐在中央,面容庄严肃穆,而门徒们表情各异,各自展示着不同的情绪。画家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姿势,描绘了门徒们在耶稣宣布自己将遭受背叛和死亡命运时的震惊和惊愕。这个题材,从6世纪开始就一直颇受欢迎,在中世纪时,餐桌旁人物往往是神情呆板动作僵硬,除了耶稣和少数门徒外,其他人看上去索然无味。达·芬奇这幅画之所以在同题材的画中鹤立鸡群,就是因为他不同于其他画家的处理,把耶稣说出“你们中的一个人要出卖我”这一最具戏剧性的瞬间像照相机一样定格下来,于是每个人的表情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骚动、震惊、愤怒、哀伤、激动、紧张、惊恐……有人指天发誓,有人双手摊开,有人手指指胸,有人转头私语且两指指向耶稣。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可以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面前往后退缩似的,这就是那个叛徒——犹大。心中有鬼的犹大在耶稣说出那句话的瞬间所做的本能反应最真实微妙,他的脸在阴影下略显平静(故作镇定),可是他的手还是暴露了他。其余人物依各自年龄、身份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神情,达·芬奇通过精巧的细节和逼真的表现力,将每个门徒的个性特点完美地展现出来,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画中每个人的动作,都像是一位位影帝在表演,而达·芬奇,就是那个最佳的导演。
南墙壁画《耶稣受难》
纪念品
虽然场景中的人物行为激烈,但《最后的晚餐》画面整体看起来却是秩序井然,离远一点看,即使看不清细节,依然能体会到一种冲突与和谐完美交融的感觉。这都要归功于人物造型和人物分组这些隐藏的“稳定器”。耶稣摊开的双手,有如稳定的三角形稳固中央,他的左右门徒三三成群分为四组,每一组的三个人都组成一个小三角形。作为一名鬼才导演,达·芬奇不仅会指挥“演员”,还能操控眼神。他“很有心机”地把房间打造得相当朴素,又把三扇窗户作为光源,同时又是透视焦点的窗户,放在了主角耶稣的后面。这种构图,让我们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耶稣那悲恸的表情吸引了过去,心里也不禁充满叹息。透视原理的巧妙运用,形成了具有纵深感的逼真室内场景。把画画在食堂墙壁上部,使水平线恰好和画中的人物与桌子构成一致,让观众在进入食堂时,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错觉,仿佛自己也加入这场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永恒的艺术之作,透视法、明暗技法和人物分布构图技巧,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吸引着观者的目光,平面的画作被展开成为空间,立体的人物形象饱满灵动,和谐有序而不失戏剧冲突效果和情感的张力,充满视觉动势和韵律感。虽然画破损严重,然非但没有减弱冲突的效果,反而进一步突出了它的戏剧性,用缺陷和遗憾,更增加了我们对美的无限遐想。达·芬奇高超的技巧和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使得这幅壁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杰作,成为了后来西方艺术家理解光与影的教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堂拱頂
保存至今是奇迹
若身处实地,我们会发现这幅壁画已经龟裂许多处。达·芬奇在这幅画中尝试了与以往湿壁画不同的很多新的画法,并为此自己配置了颜料。这幅名画完成的时间大约在1494至1498年之间,那时油画还没有成熟。所谓湿壁画,是指在画画之前,要先在准备上色的地方抹上一层熟石灰(石膏)打底,然后趁它还没有干燥时,涂抹上颜料。当熟石灰干燥后,颜色就会被墙体表面吸收,永久地融合在一起。采用这种画法绘制的作品色彩稳定,但色彩种类有限。
达·芬奇想要画出比传统壁画更多的细节和亮度,所以他大胆采用了新画法。在《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以灰泥打底,用红色线条在其上勾勒草图,在上层打上由石膏粉调和成的底子与白漆,用鸡蛋和牛奶调制颜料,在干燥的墙壁上作画,这项发明让《最后的晚餐》在当时看上去很漂亮。
《最后的晚餐》能够得以保存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仔细看原作,肯定会奇怪为啥整张餐桌其它地方都好好的,下面的桌脚与门徒的脚都在,偏偏正中间耶稣的脚却是空白?原来17世纪时修道院的僧侣为了方便,竟然专门在画作所在的墙上开了一扇门通往厨房,导致画中耶稣和三个门徒的脚以及一小部分桌子被切掉,可见当时的人对这一艺术珍品忽视到了什么程度。
从诞生开始,这一作品就注定难以维持全貌。首先,这幅画是使用蛋彩颜料的壁画,并非油画,这是当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巨匠为了解决作品需要巨大画幅和稳定支撑之间而探索的折中办法,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墙面石膏的温度和湿度变化等。
《最后的晚餐》位于修道院的餐厅,厨房每天烧饭,水汽氤氲烟尘升腾,短短二十年内,颜料就出现了明显的脱落。1796年,拿破仑的法国军队攻占了米兰,修道院的餐厅恰好成为了军队的马厩。几年之后,米兰发生洪水,城区陷入内涝,修道院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都泡在几英尺深的水里,事后画作已经长满霉菌。1943年8月,二战时盟军的一次空袭击中了教堂,只有一些墙体幸存下来,其中包括绘有《最后的晚餐》的墙体。而工作人员为了保护《最后的晚餐》,用沙袋封住了墙面,直到后来有能力进行修复为止。几百年间,它经历的劫难无法计数。可喜的是,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意大利的文物修复团队使用了包括声纳扫描、提取墙芯样本、用红外摄像机和X射线拍摄等先进技术修复原画,并将无法修复的区域粉刷了柔和的色彩加以区分,才使原作达到了长期稳定的状态。
参观达·芬奇的杰作《最后的晚餐》,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洗礼,这幅壁画是一件具有深刻意义和历史背景的杰作,无疑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圣玛利亚感恩教堂见证了米兰乃至欧洲的辉煌历程,并继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