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4-19张桃
张桃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入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可以极大优化学生管理工作,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利用线上办公软件如企业微信、腾讯线上文档填写、群接龙等,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打破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束缚,不断发挥新媒体在学生管理中的优势,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网络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学生管理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变且复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入手,探寻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人員开展学生工作的有利条件和难点,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逐渐加强对互联网优势资源的运用,将互联网资源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打造 “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当代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频率非常高,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一对一辅导,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督促,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改善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让学生更加直观、及时地了解思政教育,使学生认可和愿意执行 “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在此方式下,高校管理人员能够更高效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管理人员与在校大学生的交互性和工作时效性。以K学院为例,近年来,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互联网成为大部分工作的依托平台,在特殊时期有效提高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国家积极号召 “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学院根据形势及时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运用互联网将 “云班会”“云辅导”“云关怀”落到实处,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措施,从 ”学院一二级学院—班级“自上而下形成管理条线,不遗漏一人,不松懈一刻,及时加强了对学生一对一的管理和网络辅导,强化了学生信息的采纳和实时推进,为后期做好就业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就业指导、生活资助、学业帮扶等分类指导打下基础。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利条件与难点分析
(一)有利条件
第一,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更有效地实施了个性化教育。新媒体的应用让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实现一对一的精准实施,凸显个性化教育。在具体实施层面,高校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化信息平台可以收集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行为数据与实践表现,以此分析学生的主要思想和行为特征,从而了解学生的问题困惑和需求,针对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调整管理模式和思路,给出群体层面的指导和解决方案,针对个性化问题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最大限度解决学生问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为精准化个性化教育,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解决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
第二,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精细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会产生与在校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数据,通过分析行为数据,高校管理人员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行为信息。在互联网平台,学生会以轻松的方式展示更真实的一面,通过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获知学生近期真实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高校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如腾讯会议、直播平台等,通过图文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传达教育管理内容,还可与学生实现实时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借助互联网平台,及时将最新的前沿资讯推送给学生,扩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将学生管理工作发挥实质作用。
第三,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更科学。高校管理人员需了解学生的动态与静态信息,跟踪学生的成长与学习情况。通过定位打卡、现场签到,高效率了解学生出勤表现,对旷课迟到学生迅速做出反馈处理,营造良好学风。建立线上班级,设置学生管理员,做到信息及时传达、精准传达、定点传达,实现科学化管理目标。
(二)难点分析
第一,高校学生是个性化较强的群体,虽然已有了相对成熟的主观意识,由于不了解社会情况、经验不足,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网络世界复杂多样、信息种类繁多、内容参差不齐,若学生没有正确完整的是非观,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在思想层面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错误行为,甚至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对于心理薄弱的学生,若对问题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第二,部分高校并没有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没有充分重视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发展脱节。一些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缺乏时效性,这些都是造成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同社会不符的原因,对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不利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就摆脱了学校和家长的约束和束缚,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下,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学生会感觉与自己想象的大学自由生活大相径庭,认为自己受到了 “监视”,若高校管理人员不注意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极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不配合高校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受上述情况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人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三,高校管理人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且在管理方式的运用上也存在差异,所以整个管理过程具备繁杂性因素。由于管理软件及平台众多且程序繁杂,会使在校大学生出现重复性的信息反馈,造成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和学生工作的负担。[1]高校管理人员新媒体技术运用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培训指导,部分管理人员不熟悉或不了解新技术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在管理工作中会出现效率低下、数据错误的现象,致使工作产生严重偏差,在学生群体以及学生工作中产生严重影响。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统一学生信息管理平台
当前,学生管理工作虽然会借助新媒体技术,但使用媒介往往过于单一,高校管理人员通常会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开展管理工作,这就导致管理数据形式无法达到统一,在调取相关数据字段时只能通过其对应的直接负责人进行准确收集。各职能部门需要的学生基础数据经常是重叠的,在没有实现数据共享的前提下,会造成数据重复收集、学生重复性的信息反馈,极大降低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因此,高校 “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有效降低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确保高校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高校要建立自己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为信息采集构建方便快捷的平台,实现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实时更新和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的范围共享,优化高校管理人员思政工作的途径和方式,减少学生管理的烦琐和冗余,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高校管理人员在进行常规性的学籍管理、党团管理、综合测评、奖助评定等事务类工作时,借助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奖助评定类事务性工作的开展,通常是按照发布通知、收集材料、投票选定、结果公布四个环节顺序进行。在发布通知时,高校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管理的现实需要,在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共享栏目编辑通知内容,发布后自动同步到学生端口,通知根据内容可以标记重要程度、发布部门、通知类别、事件截止时间标签,学生可以根据标签单项或多项进行筛选,最快速度筛选出最想了解的通知内容。平台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订制,针对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通知或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平台会在截止时间之前多次弹出提示信息进行提醒,避免学生遗漏或错过消息。在收集材料环节,高校管理人员可以从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自定义信息类别、选择范围、选择人员、所需信息条目生成每次所需材料的筛选标准,根据设置的标准自动调取相关数据完成汇总,生成所需的信息表格。如有信息缺失或需要更新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发布通知提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充填写。如果收集的材料需要多方签字或签章认定,可以通过加密性电子签名技术完成,提高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投票选定环节,符合条件有意向申请的学生根据申请项目要求在平台上传个人申请材料,平台将项目中申请条件的指标作为评选标准,根据学生历史的学业成绩、科研项目、实践表现生成相关展示报告,进行初步筛选,有投票权的学生结合申请者个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和系统生成的展示报告,按照投票规则在平台进行不记名投票,投票结束后平台自动生成票选数据,选定目标人员。在结果公示环节,高校管理人员在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共享栏目编辑公示内容,发布后自动同步到学生端口,平台弹出提示信息提醒学生查看结果公示。
(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在校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专业学习、宿舍生活、自我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这也是高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传统的单一的线下学生服务模式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务内容,缺乏灵活性,且不能最大限度地作出精准有效回应。通过运用 “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规避这些弊端,线上处理反馈的信息,线下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高校管理人员可以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与平台数据中精准把握学生需求,在深入分析群体特征后提供定点帮扶和问题解决。采用智慧宿舍管理系统,对宿舍设施、公共环境和校园安全等建立全方位监管模式,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共享交流,对于在校生活相关问题提出疑问和发表看法,高校管理人员精准定位学生需求,实现对学生成长的线上追踪,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开设网络课堂等形式,满足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需求,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灵活自主地进行知识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形成线上与线下教育互动。建立校园在线咨询平台,为学生提供学术、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在线咨询服务,增强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可以选择性地开展集体辅导活动,让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以深化高校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率,在萌芽阶段及时纠正学生思想,避免更加严重的问题发生,为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
(三)优化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网络环境
高校管理人员应切实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精准性的统一教育服务和教学渗透。高校要建立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或与专业的平台资源进行合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建立完整的数据保护机制和技术安全措施,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技術漏洞盗取学生信息,侵犯学生隐私,对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对于学生群体不重视思政管理工作、不配合思政管理人员、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管理工作不敏感等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接受度和参与度。高校要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在出现舆论事件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密切关注,加强信息反馈,以及加强舆论调查监督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言论。[3]
四、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人员要积极转变管理思路,改变管理模式,探索更高效的创新型管理方式。在管理工作中,还要查漏补缺,及时复盘,总结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多重思考,真正发挥技术优势,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真正发挥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管理优势,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卢秋菊.试论 “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通信,2022,24(03):178-180.
[2] 陈秀娟.浅谈 “微时代” 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41-43.
[3] 马家骊. “互联网+”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