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学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探索
2024-04-19山显光
山显光
摘要:借鉴西方高校 “服务学习”的理念和实践,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具有适切性和优越性,具备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动力。大学生社区服务学习要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与其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服务于社区现实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并及时全面进行总结反思。要想建立大学生社区服务学习的长效机制,需要在政策制定、建立指导机构和完善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服务学习;社会实践;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相较于课程教育体系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现实性等特点,历来受到高等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但就其实施现状而言,在高校的组织、学生的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优势的发挥”,[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亟待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社区承接了诸多社会职能,并直接服务于个体,正逐渐成为社会与个体间的重要中介平台。西方国家逐渐探索出能达到国家、社会、社区、高校和大学生多方共赢目标的大学生社区 “服务学习”模式,具有学术性、综合性、互惠性、公共性等特征,[2]这对于探索提高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与长效性的新模式有启示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1.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指导
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缺乏长期计划、科学规划、系统组织和落实保障。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以志愿服务、参观走访、支教活动等形式为主,这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有一定帮助,但作用有限,远没有达到社会实践的初衷。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脱节较为严重,学校也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实践指导、评价体系,“实践过程监管不够,实践结果的衡量标准和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合理”。[3]
2.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人力投入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带队教师主要是专职学生工作人员,较普遍的做法是每个学院组建1—2支重点队伍,利用寒、暑假,集中开展1—2周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人数不过十几人,其他学生只能自行开展社会实践;资金投入方面,有些高校执行的社会实践经费标准是很多年以前制定的,造成目前社会实践经费远远支撑不起实际支出的困境,甚至出现所划拨经费连交通费用都不够的窘境。
(二)相关各方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层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通过提高学历提升就业竞争力,在有些学校,选择考研的学生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在这部分学生看来,参与社会实践不重要,围绕考研准备好文化课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指导教师层面,一方面,目前多由工作任务繁杂的专职学工人员作为带队教师,因为精力不足、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往往难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另一方面,高校专业教师更适宜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但这部分教师往往围绕学校的考核指标,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对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缺乏积极性。
二、社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适切性
(一)契合教育本质,能够彰显大学生成长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情境化學习、体验、互动、反思等教育理念,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真正的知识学习应该扎根社会实践并为社会生活服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契合这种教育理念。通过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区服务实践联合,有助于大学生获得开放性的学习体验,能够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之间建构一种联系紧密、相互支持和交流互动的关系。社区服务的经历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深刻理解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知识的适切的社会情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通过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来服务于社区发展,并在与社区的交流沟通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成长。
(二)互惠互利共赢,具备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动力
大学生社区实践过程中,高校或大学生与社区之间是平等的、互利的,各方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参与、相互学习、共享资源、同担责任并分享成果。通过社区实践,第一,可以体现国家意志,能够有效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培养青年勇于负责、甘心奉献、富有爱心的公民意识;第二,可以促进社区发展,为社区发展注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有助于扩大社区服务的范围,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第三,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可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及社会性发展、职业意识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三)教育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实践的多元需求
首先,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组织单元,其构成要素中,既包含政府部门的各类基层服务机构,又包含各种类型的企业、工厂、商铺、民间组织等,最重要的是包含一定规模在此定居或临时居住的居民。在社区中,能够涉及非常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因此,社区可以为高校中大多数专业领域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场所和机会。其次,社区中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综合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区中协助社区服务者解决现实问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沟通、分析、综合、协调、组织等各种能力。最后,社区中人口组成多元,可以锻炼大学生与各类人群相处的能力,与此同时,社区中还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担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外导师。
三、大学生社区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
社区服务学习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探索,要达到预期效果,需做到以下四点。
(一)与专业学习有机整合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专业课程教学分离。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区实践经验与学术课程的联系越紧密,社区实践的成效就越大”。[4]只有二者有机整合,才能达到大学生社区实践的 “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社区实践不会增加大学生学术课程学习的负担,“高质量的社区实践是帮助大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方法,它不是‘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而是‘我们做事情的另外一条途径”。[5]将大学生社区实践与学术课程目标联系,有助于使大学生理解专业学术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加深对学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术课程学习与社区实践形成良性循环,二者相得益彰。将大学生社区实践与学术课程整合,可以通过与单门学科学习标准相联系、与多门学科学习标准相联系和与超越学科界限的综合项目相联系等方式实现。
(二)服务于社区的现实问题
社区服务学习,必须服务于社区的现实问题,才能实现各方互惠互利共赢的初衷。只有协助社区解决现实的问题,社区服务学习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否则就达不到社区实践的目的。一直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效益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能满足实践领域和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或帮助社区解决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有助于大学生达到学术课程的标准并理解学习的意义;也只有服务于社区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才能真正地 “为社区服务”,从而得到社区真正的支持,实现高校与社区的真正融合,获得双方长期持续合作的动力。这就要求高校和大学生在确立社区实践项目时,既要考虑大学生的学术课程标准,又要到社区做充分的实地调研,客观地评估社区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问题,邀请多方参与,与社区进行充分的沟通、充分论证,由双方共同确定实践项目。
(三)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大学生社区实践应该是大学生主动探寻学习意义的过程。从评估社区真实的需要并结合自己的学术知识确定实践项目,到制订周密的项目实施计划,再到在社区中具体实施项目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实施方案作出适当调整,最后到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与系统反思,整个过程的行动主体应该是大学生。大学生一定要做社区实践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执行别人制订的实践方案,这样的社区实践才是真实有效的。否则,大学生只能是 “被社区实践”,且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社区实践的主体,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承担指导者、咨询者和共同参与者的角色。
(四)及时全面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大学生社区实践有成效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一种高校实践教学的方法,必须要指向社区实践项目的所有方面,并贯穿社区实践过程的所有阶段。在确定社区实践项目和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时,学生通过与项目组指导教师、社区同事和大学同学的沟通,可以对整个项目有总体把握并清楚自己在项目组中扮演的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对项目进展情况和自己的角色表现进行及时反思和调整,可以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完成后,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分析并评价实践项目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使自己对整个项目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自己在社区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养成的品质。贯穿全程的总结反思,是对社区实践活动的一种 “深加工”,可以有效提升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总结反思可以撰写心得、交流体会、沟通讨论、展示成果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大学生社区服务学习的组织保障
要建立大学生社区实践的长效机制,需要制定保证大学生社区实践活动切实开展并长期执行的各级政策法规,可以从国家指导方针、地方 (社区) 落实措施、高校课程设置、活动经费专拨、评价激励策略等层面对大学生社区实践进行制度保证。从高校层面来说,则需要在建立指导机构和完善评价激励等方面对其进行组织保障,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学习的获得感。[6]
(一)建立指导机构,对大学生社区实践进行全面指导
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社区实践指导中心,作为大学师生和社区之间的联络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机会。指导中心的工作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积极与社区沟通,与众多社区办事处、教育机构、医院及各种民间团体建立合作关系;2.协助教师确定与自己的教学课程相关的社区合作对象,协助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进行整合;3.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项目,如学术服务学习项目、课程服务学习项目、职业定向服务学习项目等;4.对大学生社区实践项目进行人员培训、协助项目组成员制订项目实施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服务、进行过程管理与督导等。
大学生社区实践指导中心需要有专职工作人员,可以聘请部分教师、学生、社会人士作为兼职人员。各高校的大学生社区实践指导中心还可以成立工作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和社区的多元与个性化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高校还要建立社区实践活动指导技能专业发展体系,鼓励教师由 “讲授者风格的教学”向 “教练风格的教学”转变。
(二)完善评价激励,对大学生社区实践进行后续管理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区实践评价体系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大学生社区实践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评价的形式包括参与实践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指导者的评价和社区机构的评价,多种評价形式结合,能保证评价较全面客观。评价的内容包括背景、方案、过程和结果,对此分别进行的是基础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该社区实践项目是否与专业学习相符,是否符合学生、社区和学校等各方的实际需求并得到认可;2.社区实践方案是否翔实、周密并具备可行性,合作各方的角色、任务分工和责任是否明确;3.所有合作者是否都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有贯穿全程的分析反思活动,是否所有参与者都能进行反思;4.实践项目的结果是否符合项目设置的初衷,参与的学生是否提高了学业成绩或学术水平,是否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区是否获得真实的服务等。学校还要表彰学生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和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区实践活动中来。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高校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相差较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淡漠等。借鉴服务学习的优秀理念与实践经验,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具有适切性和优越性,有望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雪红,何宜丽.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J].高教学刊,2019,120(24):60-62.
[2] 周晨虹.美国大学社会服务的 “大学社区参与” 模式评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59-64.
[3] 张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07):94-97.
[4] 张华.论 “服务学习” [J].教育发展研究,2007(09):1-8.
[5] 同[4].
[6] 檀传宝,吴越菲,郜思睿,等.简单提倡社会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获得感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01):51-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