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

2024-04-18张杰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营林技术防治

张杰

摘 要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虫害对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并有效防范虫害的扩散,通过强调采用营林技术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有害生物传播及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了该技术在林业虫害防治领域的关键作用,并详细介绍了在林业虫害防治中应用营林技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营林技术;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6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有害生物威胁[1]。为有效维护森林健康、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营林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林业管理手段,逐渐引起了林业相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深入讨论了林业虫害防治领域中营林技术的重要性,通过介绍营林技术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有害生物传播及降低环境污染方面的重要性,为林业虫害防治提供更为科学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本文将详细探讨在林业虫害防治中应用营林技术的具体措施,如选择抗虫害树种、调整林木密度和间隔等策略,以期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期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为实际林业保护行动提供指导,帮助林业管理者更好地应对林业虫害带来的挑战。

1 林业虫害防治中采用营林技术的重要性

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1)通过营林技术调整森林结构并合理配置植被,可破坏害虫生存环境,有效减少害虫对濒危物种的威胁;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更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其他物种的繁衍和生存创造有利条件。2)营林技术可将森林结构调整形成多层次、多物种的植被组合,促使各个层次的植物相互依存、相互制衡,这种多样性有助于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阻断了虫害在森林中的扩散。例如,多层次混交林的植被层次不同,能够阻碍害虫的垂直和水平传播,形成自然的生态屏障,减少了害虫的流动性,从而控制了害虫的传播速度。3)通过合理设计树木的间隔和密度,营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虫害在树木之间相互传播的风险。因此,营林技术中对林地的空间结构和植被层次的调整,使得林业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地防范或减缓虫害的蔓延。

2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发展及虫害防治现状

2.1 林业发展现状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临潭县、舟曲县3地境内,地处洮河南岸的迭山北坡,是甘肃省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生态区位较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甘肃的绿色明珠”。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气候湿润,年均气温6~12 ℃,年均降水量500~800 mm,有洮河及其支流38条,水域面积达1 000 hm2,為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5.24%,共有110种木本植物,分属46科85属,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白桦、山杨、青杨及沙柳等。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11种。此外,保护区内的昆虫资源也十分丰富,有昆虫25目、201科、1 227种。近年来,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发展及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保护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林业虫害防治现状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的林业病虫害包括落叶松毛虫、云杉叶蜂,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保护区一直将林业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3]。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林业虫害,保护区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局、保护站和管护站3个层级上,设立了专门的监测和预报网点,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各级网点定期的监测和预报,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林业虫害的扩散。2)加大了检疫方面的执法力度,对于发现的林业害虫,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其通过运输和贸易途径扩散蔓延。同时,对于违规调运和携带林业害虫的行为,保护区会依法进行查处,杜绝了林业虫害的扩散蔓延。3)完善了监测防控体系。通过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业团队的协作,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了防治效果。同时,保护区积极把握对外交流和培训的机会,以提升防治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然而,由于林业害虫的繁殖和扩散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防治工作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3 林业虫害防治中应用营林技术的措施

3.1 选择抗虫树种,调整林木密度和间隔

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合适的抗虫树种。首先应细致观察树木的健康状况,排除已有明显虫害迹象的树木,如叶片有咀嚼痕迹或树干上有蛀虫孔洞。通过对树木进行筛选,可以初步选出对特定害虫,如松毛虫、松叶蜂等具有较强抗性的树种[4]。因此,在对不同抗虫树种进行培育时,分析每种树木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程度,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对特定害虫的抗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因素,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具体抗虫树种选择评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有效地防治林业虫害,对不同树种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对特定害虫的抗性、环境适应性、生态系统稳定性评分和生物多样性评分进行了综合考量,更准确地评估和选择最适合特定环境的抗虫树种。这些数据为林业调查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其选择最适合特定环境的树种,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因此,结合不同树种的各项指标,林业调查员可以采取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治林业虫害,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

为防治虫害,洮河林业相关部门需评估林木密度,了解当前林木的分布情况和密度水平[5],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估算密度;Y为林木的数量;s为要估算林木的面积。通过使用该公式,并且根据实际生产及环境保护的需求,即可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同时合理规划各树种种植密度,增加抗虫树种种植密度,适度降低易受害虫侵害树种的密度。此外,需要根据林木的生长速度、树种的适应性及抗虫效果,确定适宜的树木间隔距离。对于抗虫树种,要适当减小间隔,增加树木密度。例如,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植松树时,密度要增加800~1 200株·hm-2,柏树需要增加700~1000株·hm-2;而在种植杉木时密度需要降低500~800株·hm-2。按合适的密度进行造林后,需要定期进行林地调查,根据林木生长情况、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树木的间隔,以灵活应对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时期的生态变化。

3.2 营造多层次混交林,提高林木抗虫能力

在进行多层次混交林的层次规划时,需要考虑各层次树种的生态特性、生长速度及形态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评估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每个树种的生长速度,将其划分为上、中、下3个层次。将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作为上层乔木,生长速度适中的树种作为中层灌木,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的树种作为下层的草本或地被植物。结合每个树种的树冠形态及高度、密度,合理搭配上、中、下层次的树木,确保其树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交错,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

1)上层乔木负责主导整个林分、提供树冠覆盖、形成林冠,起到为中下层林木遮阴的作用。上层乔木在整个混交林中占比应在60%以上,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通常选择较为高大的乔木,如橡树、榉树等。

2)在设计中层灌木时,需将中层灌木在整个混交林中的占比控制在20%~30%,可选择中等高度的灌木,如山茶、丁香等,起到填补上层乔木之间空隙的作用。

3)下层草本或地被植物,需要选择低矮的草本植物、地被植物等,使其生长在土壤表层,起到覆盖裸露土壤的作用。下层植物可通过发挥土壤保水、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层次规划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复杂、多元、稳定的林分结构,使得不同层次的树种能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提高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个生态系统的抗虫害能力。

3.3 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物防治

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物防治,旨在通过调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或防止害虫的大规模繁殖。在利用生物防治害虫时,主要注意以下2点。1)为了确保天敌能够对害虫进行有效控制,需要提前了解这些害虫的食性,以及主要取食对象、食物来源和攻击的植物种类,帮助林业调查员判断引入的天敌是否对害虫构成潜在威胁。2)需要研究害虫的繁殖方式、繁殖周期和生命周期,以帮助林业调查员找到合适的时机引入天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例如,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引入蝗虫、蛾类等的天敌食虫鸟灰喜鹊、红隼,引入數量应是有害昆虫的5~10倍;还可以引入蚜虫、叶螨、棉铃虫等的天敌蜻蜓、螳螂、寄生蜂,引入数量应是有害昆虫的15~20倍。通过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引入这些有害昆虫的天敌,可以建立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的天然平衡,从而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可7~15 d引入1次天敌,以防止引入过多天敌对其他非目标物种造成影响,继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引入天敌后,还需要制订定期监测计划,以便及时了解害虫的生存动态。1)可根据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诱捕器。例如,对于蛾类害虫,可以使用黏性板诱捕器,其表面涂有特殊的黏性物质,能够粘住飞行中的蛾类;对于甲虫类害虫,可以使用陷阱诱捕器,其中放置有引诱甲虫的饵料;对于趋光性害虫,可以使用灯光诱捕器,通过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来吸引害虫。2)将诱捕器放置在保护区内不同地点,以覆盖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害虫栖息地。根据害虫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径,可以将诱捕器放置在森林边缘、林间空地、水源附近等害虫活动频繁的区域。3)根据害虫的季节性活动,调整诱捕器的放置位置。林业调查员需定期检查诱捕器,并记录害虫的数量和种类。每7~14 d进行1次检查,记录诱捕到的害虫数量和种类,实时监测害虫的种群动态,了解害虫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活动情况。通过分析害虫的数量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繁殖和扩散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其对森林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结语

在林业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营林技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虫害发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森林健康发展。通过选择抗虫树种、调整林木密度和间隔,以及创造多层次混交林技术等手段,促进不同植物的共生共存,从而形成更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期望通过对营林技术进行科学应用,能够有效保护森林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提供有效的手段。在未来,相关部门仍需要对营林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以更好地促进森林健康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正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2):192-194.

[2] 潘永荣.现代营林技术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研究[J].江西农业,2017(21):100.

[3] 王振海.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J].农家参谋,2022(22):132-134.

[4] 张国庆.经济环境下营林技术对病虫害防治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3):88-89.

[5] 曾春阳,程丽华,糜新宇,等.广西猫儿山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43(3):91-98.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林业有害生物营林技术防治
简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
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
关于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植物检疫的作用探讨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