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4-04-18韩光雅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

韩光雅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林业病虫害频发,因此探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成为确保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无公害防治技术集综合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于一体,在应对病虫害挑战,实现生产力和生态可持续性的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减少化学物质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使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简要阐述了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的主要特点及作用机制,并基于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实情况,探究了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 无公害防治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60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洮河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横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多个县市,于2009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而闻名,包括天然的原始山地和寒温性的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地。洮河保护区在进行林业生产活动时,面临着林业病虫害频发的问题。目前,洮河保护区内常见的害虫包括松墨天牛、松毛虫、松材线虫、落叶松鞘蛾和中华鼢鼠等16种。松墨天牛会钻入树木内部啃食,导致树木衰弱,甚至死亡;松毛虫通过吃掉松树的叶子破坏树木的光合作用过程,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落叶松鞘蛾的幼虫主要取食落叶松的针叶,导致大量针叶被食害,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树木健康和球果产量[1]。本文旨在探究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措施,以期实现可持续林业目标,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打造一个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需求的林业模式。

1 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

1.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以其生态友好和高效性成为现代农林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方法。以下将从该技术的4个主要方向进行阐述。生物农药防治法指利用自然界的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微生物防治法即使用细菌和真菌等抑制或杀灭害虫;天敌防治法依赖于引入特定的捕食性或寄生性生物,利用自然食物链关系控制害虫;性诱剂诱杀法即使用特定害虫的性信息素吸引并捕杀害虫。

由表1可知,4种方法各有特色,但它们共享一些核心优势,即环境友好性、高度的针对性以及对非目标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最小化影响。这些特性使得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可持续农业和林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1.2 物理防治技术

1)隔离带和网罩的应用。隔离带和网罩的应用是通过物理手段来阻断害虫的传播和入侵的有效策略。隔离带通常指在农田或林地周围设置的物理屏障,如沟渠、篱笆或种植特定植物的行带,旨在阻止地面爬行的害虫进入作物区域[2]。这些隔离带可以有效阻止害虫的自然迁移,减少害虫在作物区域内的分布和繁殖。网罩是一种覆盖在作物上的物理屏障,通常由细网制成,用来阻止飞行害虫如飞蛾、蝇类等接触和侵害作物。网罩不仅可以防止害虫对作物的直接伤害,还能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抑制害虫繁殖,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

2)光陷阱和黏性陷阱。光陷阱和黏性陷阱是控制害虫的有效非化学手段。光陷阱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吸引特定种类的害虫,如夜间活动的飞行昆虫。这些昆虫被光源吸引后,被引导进入陷阱内被捕获。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监测和控制飞行害虫的种群[3]。黏性陷阱通常由涂有黏性物质的板或罩子组成,可以吸引并捕获各种小型飞行害虫,如蚜虫和白蝇。黏性陷阱的颜色和黏性物质的类型可以根据目标害虫种类进行优化。此方法环保且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小,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和林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2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路径

2.1 注重苗木选择与密度设置,打造立体式生态群落

在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控制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专注于苗木的选择和优化苗木种植密度是关键策略之一。此类举措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紧密相关,均强调了预防原则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1)洮河保护区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病虫害防治需求,选择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且天然具有较强病虫害抵抗力的本土树种,从而减少病虫害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例如,云杉是一种在寒冷和温带气候中均生长良好的树种,它的天然抗病虫害能力使其成为一个优选树种,在洮河保护区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云杉可以很好地适应环境。樟子松耐寒且抗逆性强,能够适应多种土壤类型。较强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使其可以在洮河保护区的多变气候中存活并且健康生长。油松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其根系深入土壤,能有效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有助于减少因环境压力导致的病虫害。同时,油松林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包括一些天敌昆虫和鸟类,这些生物可以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林业病虫害防治对化学防治的依赖。洮河保护区位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土壤类型多样。考虑洮河保护区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油松是洮河保护区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想树种。洮河保护区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管理,打造立体式生态群落,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减少对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的依赖。此外,在苗木栽种前,须执行细致的林木检查工作,检查苗木是否携带有病原菌或虫卵。

种植苗木时,洮河保护区应科学控制种植密度。1)根据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可以适当增大密度,而在贫瘠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应减小密度。2)根据通风情况,在风向主导区域,苗木种植行间距应该更大,以促进空气流通。此外,须考虑不同苗木的特点和生长习性。例如,油松生长速度较快且冠幅较大,种植密度应设置为1 200~1 500株·hm-2,行间距设置为4.0~5.0 m,行内距为2.0~2.5 m。云杉的生长较慢、冠幅较小,种植密度可以稍大,设置为1 500~2 000株·hm-2,行间距为3.0~4.0 m,行内距为1.5~2.0 m。樟子松适应性较强,种植密度设置为1 300~1 600株·hm-2,行间距为3.5~4.5 m,行内距为2.0~2.5 m。通過科学设置种植密度,实现有效防控病虫害,保证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的目标。

2.2 综合采取无公害防治技术,全方位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2.2.1 施用无公害农药

目前,化学农药的使用是控制林业病虫害的主要方法。然而,化学药物易诱发害虫抗药性,且残留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利影响[4]。为降低这些影响,洮河保护区应结合实际的林业环境,采用挥发快、对生态系统影响小的无公害农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无公害农药主要分为以下3类:1)矿物源农药,如硫酸铜、石油乳剂等从矿产和石油提取的农药;2)有机合成农药,即低毒性、少残留、使用安全系数高的化合物;3)使用有害生物天敌的活体或代谢物制成的生物源农药。在施用无公害农药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无人机能够精确控制药物用量和喷洒位置,降低作业风险。因此,洮河保护区应发挥无人机操作效率及精度高的优势,喷洒相应的无公害农药,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病虫害灭杀工作。

在洮河保护区,落叶松鞘蛾和云杉落针病是重要病虫害。4月中下旬是落叶松鞘蛾的关键防治时期,此时落叶松鞘蛾的幼虫开始在针叶表面活动。针对这一生物学特性,洮河保护区可以结合防火期,控制无人机在落叶松树冠上方15 m处,喷洒灭幼脲三号,稀释1 000倍,施用量为450~600 mL·hm-2。通过无人机进行均匀喷洒,确保药物覆盖虫害区域。针对幼虫密度较高的区域,可采取重复喷洒的策略,以增强防治效果,从而有效控制落叶松鞘蛾的发展和扩散。

夏季是云杉落针病的频发时期,洮河保护区可以采用低毒性、无残留的百菌清烟剂进行喷洒,在施药期间,技术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直接接触药物。对于染病率低于40%的云杉林区,每公顷施用15 kg的百菌清烟剂,且按照棋盘状,每隔100 m施放1 kg药剂。针对染病率高于40%的区域,为了增强防治效果,可以施2~3次同等剂量的百菌清烟剂。此外,可利用无人机,结合施用矿物源农药等,更高效和均匀地覆盖较大面积的林地,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及成效。

2.2.2 设置物理捕杀光陷阱

物理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以其长效性和低成本特征突显,主要通过利用光、声波等物理因素或特定的灭虫设备来消除害虫[5]。洮河保护区中落叶松鞘蛾的物理防治工作主要依靠昆虫的趋光性设计捕捉陷阱的方式展开。6月下旬是落叶松鞘蛾成虫羽化的高峰时期,是开展物理捕杀的理想时机。在夜间,特别是日落后到凌晨,工作人员可以在洮河保护区内发生虫害的区域部署黑光灯,此灯具有360 nm的紫外光波,能有效吸引落叶松鞘蛾。为了覆盖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区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林区内落叶松的分布和落叶松鞘蛾的活动情况来确定黑光灯的放置位置。每隔50~100 m设置1个灯源,将黑光灯均匀安置在落叶松树群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形成一个有效的捕杀网。同时,在每个黑光灯下方设置捕杀陷阱,陷阱内含有黏性物质或化学诱捕剂,用以捕捉被光吸引的落叶松鞘蛾。

洮河保护区工作人员将定期巡查这些黑光灯和陷阱,以评估捕杀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灯源的位置和数量。这种物理捕杀方法环保高效,能够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控制落叶松鞘蛾的数量,保护林区生态安全。

2.2.3 采用天敌防治法

天敌防治法更加符合自然规律,通过引入自然捕食者,以自然的方式减少害虫的数量,减少人为干预,不涉及化学物质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避免了化学农药可能导致的生态污染,是一种高效且可持续的害虫控制策略[6]。在洮河保护区内,可采用鸟类天敌防治法进行落叶松鞘蛾的生物防治。工作人员利用废旧铁皮和木板制作适合特定鸟类的人工鸟巢,将鸟巢安置在落叶松树林中,尤其是落叶松鞘蛾幼虫活动频繁的区域。安装时,确保鸟巢开口朝向与坡向一致,以提供适宜的棲息环境。同时,洮河保护区工作人员可以在鸟巢周围放置食物并使用模拟鸟叫声,以此吸引天敌鸟类如大山雀、戴胜、燕子和杜鹃等。此外,洮河保护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鸟巢的检查和维护,清除杂物,确保其对鸟类的吸引力,同时监测鸟类栖息和落叶松鞘蛾幼虫活动情况,利用天敌鸟类来控制落叶松鞘蛾,实现生态平衡和无公害的害虫管理。

在洮河保护区内,针对中华鼢鼠的防治也可采用天敌防治法。引入如蛇、猫头鹰、野猫等鼢鼠的自然捕食者,并优化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支持它们的生存和繁殖;通过增加覆盖物和植被,为天敌提供良好的隐藏和狩猎场所,提高其捕食效率。通过引入天敌,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中华鼢鼠的数量,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3 结语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标志着林业管理向着更加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这些技术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林业病虫害控制的效率和安全性,对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及维护环境平衡也具有关键作用。洮河保护区应注重苗木检查与苗木密度设置,打造立体式生态群落;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环保化学防治等多种无公害防治技术,形成综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从而确保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雯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分析[J].乡村科技,2023,14(16):137-140.

[2] 戴小龙.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8):7-9.

[3] 许文军,任春鸿,赵戍平.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7):8-10.

[4] 曾玉婷.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研究[J].河南农业,2023(2):45-46.

[5] 沈曙光.浅析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新农业,2023(3):36-38.

[6] 赵鑫,陈顺梦,吴亚娟,等.无公害农作物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2):43-44.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林业有害生物
贵州省核桃扁叶甲的风险分析
循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策略
浅析吴忠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天山东部国有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思考
浅议“3S”技术在博州精河国有林管理局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建设及管理方式的探索
民乐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与现状分析
临沂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植物检疫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