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看 “水到渠成”的广东高考
——以2021—2023年广东省选考为例
2024-04-17徐喜珍
徐喜珍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高考地理自主命题已有三年,三年来秉承《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内涵,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求真务实创新,每一次的改革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时代浪潮和育人任务巧妙地融入到考试的试题之中,我们将从“内外兼修”的乡村发展的视角来看“水到渠成”的广东高考地理。
2021—2023年广东省选考试题(见表1)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扬起新高考改革的风帆。国家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步伐下,在农业、农村、农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角度都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注乡村振兴的政策与举措是否得当、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效果明显,所以在人才、生态、产业、文化、组织等方面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振兴效果,无论是从乡村的外貌、乡村的人数、产业的园景、城乡的道路基建、乡土的环境等这些“面子”上的样态,还是从乡民的归属感、乡村的文化、乡镇的和谐、产业的融合、人地和谐的理念等这些“里子”的内涵,都体现出了乡村振兴的“内外兼修”。不可否认不同的时空尺度下不同的区域背景里都有适合各自的乡村振兴策略方法。
表1 2021—2023年广东省选考涉及的乡村振兴试题
一、“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
下面笔者就以近3年广东高考地理涉及的乡村振兴的试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尺度背景下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以2021年广东省选考5~7题为例,新疆地域广阔,农业生产规模大,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在规模大、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里,地广人稀既是优势又是劣势,怎样才能在有限的人力资源这一前提条件下去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优势进而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呢?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科技研发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农业的日趋成熟,科技赋能农业生产,让乡村发展快人一步,像手机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无人机播种洒药施肥、物联网在新疆土地上广布撒网,这些“高科技”对新疆农业的赋能,无不为大空间尺度下的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二)小尺度背景下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以2022年广东省选考11,12题为例,广西与广东相邻,地缘上具有相似性,然而广西的整体发展较广东差距较大,乡村发展方面落后的也比较明显,所以广西的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相对于新疆的地广人稀,广西是典型的地狭人稠,加上特殊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影响,人地关系复杂。本题组选取小空间尺度,以喀斯特山前盆地的小区域为空间载体,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之道。狭小的空间、稠密的人口,怎样利用现有的资源去满足需求发展产业?本题组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扎根乡土,产业赋能,以新型的“稻—螺”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生态赋能乡村振兴,将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地理标志优势,像“柳州螺蛳粉”等品牌,将优质的大米和原生态的螺蛳完美的融合,以小产业的视角赋能乡村振兴。
(三)时间尺度背景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背景不仅仅要考虑空间尺度,也要兼顾时间尺度。同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的轮转,乡村的面貌、产业、经济可能会面目一新,但从根基里沉淀下来的文化却不变,历久弥新塑造着乡村的精气神。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深埋在乡村里的文化挖掘出来,对乡村的全面振兴大有裨益。以2023年广东省选考5,6题为例,珠江三角洲地区某村在过去为了生计有很多人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搭建了中外文化的桥梁,塑造了浓厚的侨乡文化。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这种乡村人口的流失会导致乡村衰败。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旨在深挖该村的侨乡文化,将村里的古建筑、古碉楼等连同南洋文化一起打包,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在保护现有古建筑群的前提下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同时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资源和服务又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光顾,一举多得,文化加持旅游赋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四)综合背景下差异性的举措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幅员辽阔,中国的乡村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各有千秋。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环境的不同必然会要求地方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振兴的措施,地方综合和时空综合才能更好地运用地理智慧实现乡村振兴。以2022年广东省选考18题和2023年广东省选考17题为例,两道综合题都以乡村振兴为综合性的大背景,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为情境链条,因地制宜、层层深入地从城市化、人口、产业、基建、生态等多角度践行美丽乡村这一愿景。2022年广东省选考18题岭南某村主要从城镇发展的差异性角度入手,从交通、土地、人口、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差异的细微处着眼,关注了人才和产业、乡村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出人才赋能、产业融合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2023年广东省选考17题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主要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角度入手,从产业区位选择、组织模式选择、地理标志创建、大产业融合的大方向入手,得出产业赋能、组织形式赋能、地理标识赋能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差异性的举措,殊途同归,最终都以小见大地展示了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典型区域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
二、“水到渠成”的广东高考
(一)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金线”
广东省选考连续3年都考查了乡村振兴,而且分值比重越来越大,这些试题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巧妙地把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思政目标渗透到了试题中,确保了学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落实力度和实现的效果,以乡村振兴为纽带重在响应时代发展的大背景,着眼于国家发展大战略,围绕乡村振兴的大事项,以地理小视角思考国家发展的大问题,彰显地理学科在铸魂育人方面的价值。
(二)紧抓学科素养的“银线”
2021—2023年广东省选考涉及乡村振兴的试题,几乎都是着眼于高处,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入手,落实于地方的细微处。试题中“新疆的棉花生产、广西某地的‘稻—螺’生产、珠三角某村的发展”这些素材都在强调区域认知,引导学生关注地方,针对地方差异提出具体的振兴措施。而“南岭某村发展、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发展”的素材由于其涉及多元发展也面临多样的问题,所以试题定位为非选择题。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所以需要学生抽丝剥茧,运用综合性思维对区域的要素加以分析利用,当然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肯定需要用到相关的必备知识解答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试题始终紧抓“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将“人地协调观”的观念“落地生根”于乡村振兴之路。
(三)依托乡村振兴的“串联线”
“无情境不命题”已经成为常态,情境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开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广东省选考以乡村振兴为大情境,串联了地方的微情境链条,这些微情境链条以生活生产类情境居多,通俗易懂,更有利于还原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捕捉情境的“问点”,通过设置比较新颖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依托这一情境串联线,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看到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真实情境链条的铺开将有利于学生真实思维过程的构建,进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测评。
三、备考新思考
从地理的视角看乡村振兴已经“内外兼修”,从学生的角度看广东省选考已然“水到渠成”,那么还有必要在这一块备考吗?还会考吗?相信大家都有这个疑问,笔者觉得大方向不变,一是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已经振兴的乡村可能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广东省选考之前在这一块考查的难度相对不大,但之后也有加大难度和深度的可能,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深耕于乡村振兴领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对我们的备考可能会有帮助。
(一)大单元备考
乡村振兴可以作为一个大的备考单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打乱重组,以人口、产业、文化、生态等地理大背景要素为脉络,整合知识点,以大单元大情境串联微情境链条的方式,整合本土资源构建关联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构建问题链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探讨地方乡村振兴策略的同时渗透人地协调的理念、增强地方认同感和文化的优越感。
(二)研学式备考
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可以开发研学内容和课程,具体要落实在本土资源的细微处,将地理研学旅行与本土乡村振兴相结合,将课堂知识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把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可以组织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研学旅行,带着学生走进美丽乡村,沉浸式地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土、乡情、乡貌、乡愁,引导中学生崇尚劳动,加深对家乡的认知,增强家乡认同感,真正地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实践式备考
乡村是一个天然的知识实践场,而课堂则是一个纯人工打造的知识输送场地,怎样把课堂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去,真正践行“应用性”要求,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笔者提倡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搬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自然要素的作用过程、人文要素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劳动实践等形式把抽象的、扁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事项具象化、立体化,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四)项目式教学
选择相适应的知识章节,以乡村振兴为大的问题驱动,在此基础上以若干小问题(人才问题、产业融合问题、生态修复问题、文化传承问题等)为驱动串联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营造持续性探究的氛围,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水平。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聚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还原课堂的真实度、实践度、参与度、协作度、感知度,让乡村振兴的大项目回归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