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菌子的驯化:从山野到餐桌

2024-04-17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口蘑菌子双孢

作为地道的云南人,我们喜欢把天然的野生菌称为“菌子”,把人工栽培驯化的食用菌叫作“蘑菇”。在云南之外的很多地区尤其是中国北方,蘑菇是对大型真菌的常用称呼。无论菌子还是蘑菇,都在人们的餐桌上占具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另一方面在于它们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

然而,从山野到餐桌,食用菌从野生走向人工栽培,经过了数千年的漫长历程。

超市里的“口蘑”

今天,我们走进超市的蔬菜区,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很多菌类食材带回家,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商品叫作“口蘑”。真正的口蘑,指的是来自张家口的草原蘑菇,主要包括香杏丽蘑、蒙古白丽蘑、大白桩菇和鳞盖白桩菇4种,尤以前两种为珍。

超市里的“口蘑”,其实是人工栽培的双孢蘑菇或四孢蘑菇,也叫洋蘑菇、西洋草菇,17世纪初由法国农学家培育成功,目前已经发展为全球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每年产量达150万吨。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从法国引入双孢蘑菇进行人工种植,60年代以来,双孢蘑菇在中国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因为其幼时状态和草原口蘑比较相近,双孢蘑菇便被冠上了“口蘑”的商品名,走上了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

真正的口蘑稀少而珍贵,但野生的双孢蘑菇却是一个常见的物种。在春夏之交雨后的树林中,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有时候是棕褐色的,有时候是白色的。无论是野生种还是栽培种,双孢蘑菇吃起来都很美味,可以煎,可以炒肉,还可以烤着吃。

香菇的故事

在中国食用菌驯化栽培历史上,香菇的地位举足轻重。香菇也称香蕈,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解释:“覃,长味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进一步解释:“蕈从覃(tán)。覃,延也。蕈味隽永,有覃延之意。”正是因为它能持续地散发香味,晒干之后尤其明显,所以起名“香蕈”。

野生的香菇在古代很珍贵。南宋末年陈仁玉所著的《菌谱》记载:他的家乡浙江台州仙居出产的香菇,数十年来一直是皇家贡品,采到就意味着能收获好价钱,因此山民都是晒干了拿去卖,鲜货少见销售。这种味道极佳的山珍,如果要带到远方,须用麻油浸泡,但色泽和味道会差很多。

陈仁玉的姑姑谢道清,是宋理宗的皇后,非常爱吃家乡的香菇。每到香菇出产的季节,为了吃到新鲜的家乡特产,会派人用双手举着长满香菇的桐木,一路送到京城临安(今杭州),现摘现做,上桌为鲜。

香菇好吃,但天然的野生香菇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古人开始探索人工种植菌子的技术。唐代末年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详细地记载了种菌子的方法:“三月(农历),种菌子,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淘米水)浇令湿,三两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烂粪,取楮可长六七寸,截断槌碎,如种菜法,匀布,土盖。日浇润之,令长湿。随生随食,可供常馔。”

构树在今天很常见,也叫楮树,经常用作菌子的培养基质。用淘米水进行浇灌,是为了给菌子提供水分和糖分。实现人工种植之后,菌子可以随生随食,方便又新鲜。能被人类选中进行培育种植的菌子都是优质品种,虽然《四时纂要》没有明确指出当时人们所种的菌子是哪个品种,但据学者考证,很有可能是香蕈。

人工栽培香蕈最明确的文字记载出自宋淳熙十六年(1189)何澹主持编纂的《龙泉县志》。其中的关键技术有两个:一个是砍花,一个是惊蕈。砍花,就是用斧头在木头上砍出一道道坎,便于孢子着床和菌丝生长;惊蕈,就是用软木棍敲打木头,通过外力刺激菌丝发育,长出子实体。

据文献记载和产地民间史料考证,砍花法由南宋时期浙江丽水市庆元县的农民吴三所创。据说吴三经常在山里采食美味的香蕈,他发现香蕈喜欢生长在斧头砍过的部位,而且木头被敲击后,出菇数量更明显。经过不断的探索,吴三终于掌握了香蕈的种植方法,他还将这个方法教给了其他乡民。吴三因此被称为“吴三公”,亦被奉为“菇神”。

砍花法和惊蕈术影响巨大,这种方法大约在14世纪传到了日本。1796年,由日本林学家佐藤成裕整理而成的日本香菇栽培著作《惊蕈录》问世,其中惊蕈的工艺正是来自古代中国。

香蕈等菌子从野外采集走向农业种植,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其背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生活方式的巨变。对于种香菇的人而言,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可以增收创利。

菌子的驯化史

实际上,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工栽培食用菌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可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品种近百种。中国食用菌协会的调查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地区)的食用菌总产量达到4000多万吨(鲜品),总产值3400多亿元。按品种来看,排名前五的是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其中香菇的产值占了总产值的近30%。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进行野生菌人工栽培的国家,明确的文献记载出现在唐代,实际的栽培时间应该更早。目前能够人工培育的菌子几乎都是腐生类型,包括木腐生和草腐生。正是利用菌子和植物的腐生关系,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人找到了人工培育菌子的方法。唐显庆四年(659),苏敬主持编纂的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本草》记载:“桑、槐、楮、榆、柳,此为五木耳软者,并堪啖……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将米煮成粥然后洒在木头上,用草盖上,不久就会长出木耳。这是中国古代对木耳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

除了香蕈和木耳,中国古代驯化的野生菌还有鸡腿菇,中文正式名为“毛头鬼伞”。相对于南方的香菇,鸡腿菇在北方更为常见。早在6世纪,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的“缹菌法”,就记载了鸡腿菇的吃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详细描述了鸡腿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埋桑、楮诸木于土中,浇以米泔,待菰生,采之。长二三寸,本小末大,白色柔软,其中空虚,状如未开玉簪花。俗名鸡腿藦菰,谓其味如鸡也。”鸡腿菇虽然很美味,但因为其成熟后变黑具有毒素不堪食用,加之其所含氨基酸类毒素——鬼伞素会抑制酒精分解,所以商品化推广不如其他几种。

北方还有一种常见的野生菌也经过了驯化,那就是野生金针菇,中文正式名为“冬菇”。它很耐寒,在北方的雪地里都可以出菇生长。野生金针菇和栽培金针菇的拉丁名曾经都是Flammulina velutipes(毛柄金钱菌)。这个名字对应了野生金针菇的两个特征:菌帽金黄,菌柄有黑色茸毛。然而我们常吃的金针菇是白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如果对金针菇进行暗培养,且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它就会形成白色、长柄、小菌盖的子实体。人们发现白色的金针菇比野生金针菇更讨喜,于是大力培育白色品种。这就是如今超市售卖的金针菇都是白色大长腿的原因。

在中国大城市的高端生鲜货架上,还有两种人工菌的新成员值得一提,那就是黑皮鸡和黑牛肝菌。这两个品种就商品名称而言,都是蹭流量、名不副实的家伙。黑皮鸡的中文正式名为“卵孢小奥德蘑”,野生品种在云南叫“露水鸡”,常见,吃起来滑滑的。黑牛肝菌的中文正式名為“暗褐脉柄牛肝菌”,野生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成功栽培的牛肝菌品种。

人工栽培食用菌作为野生食用菌的延伸,已然和后者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菌子世界。菌丝在地下结成一张网,一声惊雷后,山林深处、城市角落与寻常餐桌上便出现了菌子们的身影。

猜你喜欢

口蘑菌子双孢
鹌鹑蛋酿口蘑
静静的菌子世界
小菌子撑开大产业
杨树口蘑化学成分的研究
迪氏迷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你洗掉的可能是口蘑的营养
二年残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