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破除

2024-04-17吴晓琴李新芝

理论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误读中国式现代化共产主义

吴晓琴 李新芝

摘要:在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阐释中存在一种观点,即认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所预设的、虚无缥缈的历史终极目的。这是对共产主义学说的误读,因为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不是抽象的历史目的,而是追求人类解放的“理念”与变革现存社会的“运动”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创造和现实展开,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以现实的实践创造为发展进路、以人民本位为价值旨归破除了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谬误。中国式现代化破除“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价值意蕴在于实现了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同频共振,创造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赋能增效。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共产主义;历史目的;误读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4-0037-06

历史目的论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实现某个先验既定目的的过程,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一经创立,有关共产主义是历史终极目的的错误论调就甚嚣尘上。共产主义被视为马克思预先设计的、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幻想而遭致曲解和攻讦,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也被视为一个抽象思辨的历史公式。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误读,并且这种误读加剧了诸如“共产主义渺茫论” “社会主义失败论”等消极论调的蔓延,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实际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事实上,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明确指出历史本身并无任何目的,只有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才会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实现一定的目的。因此,只有以人的历史在场性及其实践创造性为出发点,才能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内涵。马克思所论述的共产主义是“理念”与“运动”的统一。质言之,共产主义既是人们追求自我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消灭一切社会不合理状况的现实运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赓续共产主义事业的历史性创造和现实性展开,并以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证明了共产主义并非抽象思辨的终极目的和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有力破除了关于“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谬误。因此,应在科学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中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对“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破解逻辑及其价值意蕴,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对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的误读

历史目的论通常将历史看作某个超验主体实现自身目的或开展某种计划的过程,认为“现在”必然是“过去”发展的结果,“现在”也必然走向某个预先计划好的“未来”。如若按照这种观点向前追溯,只能认为历史是神的旨意或某种抽象实体的预先规设,这就必然滑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可以说,“把历史看作某种实体根据某种终极目的或遵从某种普遍计划在时间中展开的过程,并通过对人类生活‘过去的一般回溯与逻辑追认来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永恒性,是传统西方历史哲学的全部秘密”[1]。基于历史目的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深远影响,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自创立以来就一直受到质疑与曲解,并在对其研究和阐释中出现了或显或隐的历史目的论误读。

显性的历史目的论表现为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者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实以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立场,直接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视为马克思对历史终极目的的一种形而上学推论,从而认定共产主义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虚幻世界。例如,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称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一种“预言式”的论证,认为马克思所讲的仅仅是“以神谕哲学的行话为外衣唠叨琐碎的事情”[2]。福山则将自身的“终结论”加诸于马克思之上,認为马克思将“共产主义”作为人类历史的终极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因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这个“最完美”和“最终”的人类制度形态。经济学家熊彼特也认为“在一个重要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宗教”[3],作为“先知”的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预见是一个“人间天堂”。上述观点都体现出理解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之维,其目的在于推销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唯一性,构建一种属于资产阶级的历史目的论,宣扬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完美“伊甸园”。

除此之外,历史目的论也“潜藏”在日常社会生活领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之中。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简单指认,认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马克思所确立的历史发展的必然道路。在这种对历史规律机械性和单线性的理解中,社会形态的更迭变化被视为一个抽象的既定公式,共产主义也被先验地理解为前期资本主义发展所趋向的最终目的。这实际上落入历史目的论的陷阱中,完全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历史仿佛成为与人的活动毫不相干的绝对客观进程。

无论是对共产主义的显性还是隐性历史目的论误读,其结果都会加剧“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消极论调的蔓延。人们会“无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认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实现是遥不可及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4]。这在本质上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一种曲解,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实际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上明确指出历史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实践过程的展开,历史自身并无任何先验的目的,只有人这个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才具有一定的理想目的、价值追求。以“现实的个人”为理论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科学实质。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5]539这表明马克思不是将共产主义视作一个历史发展的预设目的,而是视作一个推翻一切阶级对抗和压迫的现实革命运动。同时,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承载着活动主体的思想意图。共产主义同样代表着人们对实现自身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美好理念,以及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因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是“理念”与“运动”相互统一的科学理论。“运动”以“理念”为指引,“理念”依靠“运动”而实现。这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与历史目的论的根本区别。

过去100多年来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已经证明,共产主义既非马克思纯粹个人的主观判断和空想,也非历史目的论者所认为的是历史之不可能实现的终极目的,而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力量主体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实践过程。无产阶级追求人类解放的革命性实践活动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创造了可能、开拓了道路。这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表现为现代社会向以人的自由个性为基本特征的、更高级的未来社会不断靠近。由是观之,共产主义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类世代接续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破除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赓续奋斗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以现实的实践创造为发展进路、以人民本位为基本原则破除了“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谬误,使作为“理念”和“运动”相统一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得到进一步证明。

(一)以科学的唯物史观

破除抽象的唯心史观对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误读是以“逻辑先在”的方式来考察现实历史进程的,反映出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这种方式首先在思维和头脑中预设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目的,并且以这种致思路径去理解共产主义的“出场路径”。然而,共产主義并非马克思头脑中的社会设计方案,而是基于现实的物质生产运动规律提出的。马克思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明确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活领域中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规律,其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性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6]292

通过对资本主义这个迄今发展最完善的经济社会形态进行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不断变革条件下的历史性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使资本主义在“自否性”的发展中产生共产主义。因此,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的“胎胞”中孕育而生的,是社会历史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为解决资本主义将“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开出的一剂“药方”。

中国式现代化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推翻了“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唯心主义理论始基,而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7]作出了科学解答。“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6]599,这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调整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8]12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致力于在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性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而妥善处理当前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宣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且用丰硕成果证明了“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荒谬论调。

(二)以现实的实践创造破除悬置静止的冥思遐想

对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误读往往认为马克思已经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细节作出了全面描画和规定,因而这种观点将共产主义误认为是一个带有历史终结意味的、抽象悬置的理想社会。这种观点恰恰是马克思本人所批判的错误思想。马克思并没有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具体细节的规定,只是提出了关于历史朝向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性原则。马克思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生活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而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9]在他看来,实践既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创造历史的方式。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规律,人能够通过把握规律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隐藏其后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使可能变为现实。因此,人类只要存在一天便会不断地开展满足需要的目的性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也将不断进步发展下去。同时,马克思也明确历史的进步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5]528。因此,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物质实践过程。每一代人都只能通过实践提出并实现本时代的具体目标,而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共产主义的内在构成和历史性展开。至于共产主义何时实现、以何种方式实现、未来社会制度将如何建立和运行,这些问题只能由人类世代相继的实践活动来解答。因而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任务都只是在当下“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5]527,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实践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破除了将共产主义束之高阁的冥思遐想。事实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早已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深刻地彰显出来,并且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中得到验证。改革开放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时代号召。当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圆满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全力实现的过程中。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在新时代新征程趋向共产主义的现实道路。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实践第一”的发展进路,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主张继续以敢于斗争的实践精神创造更辉煌的成绩,从而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前行。

(三)以人民本位破除历史进程中人的“空场”

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对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误读通常基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发展,认为现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才是历史发展的终结与最高目的,从而将共产主义称为理想的“呓语”。这种思想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和以资本为本位的意识形态的典型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作为“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代替“现实的人”成为社会历史的主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是追求资本的无限增殖,人的活动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现实的人”被摒弃在整个资本主义及其现代化发展之外,最终必然造成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空场”。

马克思始终将“现实的人”作为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尺。马克思认为,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人类历史的史前时代都属于“必然王国”,共产主义代表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社会,是体现人类新文明形态的“自由王国”的开端。《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53。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正是人不断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必然性、充分实现和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的过程。因此,历史发展进程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社会历史也在人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向前发展。

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对人的一贯忽视甚至压制相反,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贯彻人民本位的基本原则,从而将人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解决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人的“空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使现代化真正回归“人”本身,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10]这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思想武器,也是“未来我们怎么样继续成功”的科学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8]164。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将社会历史进步与“现实的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内在逻辑,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共产主义学说的薪传与拓新。

世界各国实践表明历史潮流将浩浩荡荡、不可逆转地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在当今世界仍具科学性和生命力。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称:“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發展的潮流中发展。”[11]“逻辑”就是规律,“潮流”代表着方向。作为遵循历史规律与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对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误读和曲解,确证了人类历史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破除“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价值意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12]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对“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的破除展现出深刻的价值意蕴,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以及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三个方面。

(一)实现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同频共振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贯穿于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的历史进程中。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1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时代选择,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目标的必由之路。“两个理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中实现了同频共振。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处理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信念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实践之中。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历史性视野把握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所处的世界历史方位,开拓了人类社会迈向共产主义的多样性道路,用实践证明了共产主义的可实现性。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时代的历史时空中相互融合,共同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二)创造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构建先进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追求。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创造出来的文明形态始终以一种“普世”的形象和征服者的姿态占据着国际舞台。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形态对于人类历史从愚昧的封建社会走向先进的现代社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超历史”的现代化发展模板,也不存在普世性的现代化建设标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并非最高和最终的文明形态。究其原因,就在于西方现代化发展所遵循的资本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抗与冲突的加剧,“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14]。因此,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背后是矛盾丛生的残酷社会现实,而依靠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难以找到一条消解矛盾与冲突的出路。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消解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矛盾,为人类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5]从世界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与已经存在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相对应的文明形态,本质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所阐明的代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这里的“新”意味着这一形态是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前进方向的文明形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凝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成果,同时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激扬着中华文明的活力,助推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这里的“新”体现出这一形态独有的中国风格,彰显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精神内核。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局限性,又吸收了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的先进形态,指向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方向。

(三)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赋能增效

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旨趣,也是马克思終生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人的解放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而是一个只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解决的现实谜题,而共产主义就是这个“历史之谜”的解答。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进程同时也是人的自我发展进程,“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6]。习近平在2023年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7]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8]。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和应有之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充分实现人的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富足。习近平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9]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推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同发展,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建设,着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为进一步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能够充分有力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赋能增效。

结语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是以“改变世界”为根本目标的科学理论,共产主义蕴含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理念”,同时也表现为变革现存社会的现实“运动”。因此,共产主义并非脱离现实基础、不可企及的“彼岸世界”。对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误读,问题就在于没有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实质。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并且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因势而动、因时而变,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奋斗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以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终结了“共产主义之历史目的论”谬误。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开辟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新篇章,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可能性,昭示了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必将在人类世代接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刘. 西方历史哲学发展逻辑的深层透视[J]. 学术研究,2007 (5):25-30+159.

[2]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 [M]. 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12.

[3]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 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5.

[4]赵家祥. 正确认识和对待“共产主义渺茫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1-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7-18.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8.

[10]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4-15.

[11]习近平.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 (4):5-8.

[1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831.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3.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7.

[1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0.

[16]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N].人民日报,2023-03-16(02).

[17]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23-11-17(01).

[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74.

[19]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用典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本价值研究”(21XKS001)。作者简介:吴晓琴(1993—),女,成都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李新芝(1966—),女,新疆石河子人,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误读中国式现代化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