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夸张句非字面义认知加工研究*

2024-04-16崔慈行

外语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字面语义词汇

崔慈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420)

0. 引言

常见的语义修辞格,如隐喻、转喻、比拟、移就等,为非字面义语言表达范畴的一大子集(徐盛桓,廖巧云2021:4)。就语义变异的修辞性表达而言,其隐含意义如何被理解,话语辞面与辞里之间的语义差距怎样处理,又或如何穿透修辞格的字面义来洞见其非字面义,实乃修辞学界和语言学界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交叉视阈,亦是中国当代修辞学转型背景下辞格研究的题中之意(谭学纯2021)。时兴的探索路径多从认知理论出发,开展修辞格的认知心理研究,并先后得出了颇有见地的研究发现(徐盛桓2008;魏在江2009;廖巧云2018a,2018b;刘玉梅2020 等)。但近些年来,修辞格的认知研究已然不再圈囿于学者的主观知觉和理论反思,而是借助反映心理现实性的实证研究模式来对思辨性结论进行修正和补充(廖巧云2019)。

基于开放性辞格研究视阈的时代站位,本文择选夸张辞格作为探究对象,尝试性地在共时层面开展汉语夸张句的跨界对话,以国际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Vyvyan Evans(2006a,2006b,2009a,2009b,2009c,2010)首创的用于修辞性话语意义理解和建构的“间接认知模型”(secondary cognitive models)核心概念为理论据点,提出关于夸张句非字面义加工中激活间接认知模型的可操作性假设,实施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反应时词汇判断任务,意图对上述理论所假定的间接认知模型激活机制的心理现实性进行验证,冀以提供间接认知模型之于夸张句非字面义在线加工的启动效应证据。就研究意义论之,本文以考察视界的开放性来不断提升研究对象的可分析性,走实证主义路线而不再局限于思辨性探索,但又不排斥基于认知理论的逻辑阐释与学理支撑;作为后陈望道时代摆脱辞格研究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修辞学科“超语言学”的复杂面相,引发在当代修辞学转型背景下对辞格研究常规秩序的反思。

1. 夸张修辞格研究梳理

夸张修辞典型的语言特色是用词夸饰铺张、言语夸大其实,进而造成明显的语义冲突和强大的语言张力(Ruiz de Mendoza 2020:20)。此类表达虽超越事实逻辑,违背常识规律,但无论是出镜频率还是研究热度都居高不下,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辞格种类。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夸张研究已顺利实现了从描写表达论到认知解释论的嬗变(邱晋,廖巧云2014)。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描写表达的研究思路重在考察夸张的外在形貌和语用效果,而认知识解类研究则通常于认知语言学视域对夸张进行某一侧面的解析(Barnden 2017;Peña & Ruiz de Mendoza 2017;Ruiz de Mendoza 2020 等)。国内修辞学者廖巧云曾就夸张展开系列研究,不仅将夸张由传统的语言层面提升至人类思维层面,更是从心智哲学和数理学科场域获得启发,运用意向性、相邻关系、心物随附性、关联传承模型、分形论、对偶论等一干理论,系统分析了夸张的构成要素、心理属性、语义识解和生成机制等,对夸张研究的贡献无出其右,同时亦使学界认识到辞格研究的全新可能性(廖巧云2008;邱晋,廖巧云2014;廖巧云,翁馨2022 等)。此外,部分学者察觉到夸张与隐喻的同质性关系,开辟出夸张和隐喻的融合性研究路径,探讨夸张的隐喻性本质,分析隐喻性夸张(夸张性隐喻)的构建方法、内涵功能、认知解释等(Carston &Wearing 2011,2015;蒋勇2004;俞理明,蒋勇2004;孙毅,江雪琴2013 等),难以穷举。值得一提的是,夸张表达的深层机理,即夸张失真失实的夸饰表征、夸张的非线性组织模式及其评价机制等研究话题已得到学者的关注(徐盛桓,黄缅2022),其研究视角新奇,解读精妙。

以上个案分析所表现出来的精细性和封闭性再次彰显了夸张辞格研究的强大磁场引力,且跨学科理论格局和学术视野下的夸张新解亦呼应了后陈望道时代修辞格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学脉传承(谭学纯2021)。但经考察后发现,汉语夸张研究至少仍存在以下不足:关于夸张的认知机制探索仍盘桓于心智层面的合理化猜想,难掩有力证据的缺失;现有的深度透视虽颇具说服力,但未经科学实验来证明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除赵雪(2016)外,夸张的实证性研究乏善可陈。此外,在文献梳理后发现,国内罕见以“间接认知模型”作为辞格研究的理论基础,更未有借间接认知模型激活的认知心理机制来探讨修辞性话语意义的建构。

鉴于此,下文在扼要介绍该理论模型后,提出其在夸张非字面义加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假设,并通过科学、严谨的反应时实验来监测认知主体在处理夸张句时的实时心理运作,最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讨论来验证理论假设,并依托间接认知模型的启动效应证据,来证实提取并激活核心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在夸张句非字面义加工过程中具有心理现实性。

2. 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简述

Evans 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提出了用于修辞性话语意义建构与理解的“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Theory of Lexical Concepts and Cognitive Models,LCCM)。该理论总体上由词汇表征和词汇概念整合(lexical concepts integration)两大模块构成,前者包含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而后者可细化为词汇概念的选择与融汇(fusion),且融汇可进一步分解为整合和阐释两个维度。鉴于本文聚焦修辞性话语的意义建构与表征,以下着重论述内蕴修辞意义的关键词汇概念以及由词汇概念提供通达路径(直接和间接通达)的认知模型相关核心理念。

词汇概念作为发话人内隐的心理语法,是规约化的、纯粹的语言知识单位。词汇概念有别于语言意义,构成了与语言形式约定俗成的语义单元,因此其具体的表征方式就是纷繁多样的语言形式。相比之下,认知模型是一系列概念化的、非语言表征的知识结构,彼此间相互联系而形成抽象的概念网络。表达特定话语意义的词汇概念以具体、实在的语言形式对应于内在的认知心理模型,且词汇概念为不同的认知模型提供了可供通达的语义路径。可见,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型彼此依赖,相辅相成。此外,就认知模型的分类而言,既定的词汇概念借由不同路径形成了直接认知模型(primary cognitive models)与间接认知模型,前者借助于直接通达路径,而后者属间接通达。二者的差异性体现为不同程度的图式性(schematicity)。更关键的是,字面义与修辞义(非字面义)的分歧归因于核心词汇概念内嵌的认知模型的不同种类(Evans 2010:623)。

按照LCCM 理论,在激活直接认知模型的情况下,话语传递出字面义;修辞意义的建构则有赖于间接认知模型的锁定与激活。换言之,话语的修辞意义建构与否视不同的认知模型而定:直白、字面性的语义知识由词汇概念直接表征,故只需调用概念的直接认知模型;而在字面意义解释不通,或难以表达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时,就需要化解字面义中由直接认知模型带来的语义冲突。此时,间接认知模型发挥意义重组的“救场”功能,一方面消解表层的冲突语义,同时搜寻并激活自身内部用于表达非字面义的认知模型专用特征,即间接认知模型。至此,修辞性意义表征顺利取代了字面上的概念失配,修辞性话语的非字面义建构与理解最终完成。一言蔽之,字面义和非字面义对应于词汇概念不同的认知模型(Evans 2010)。

承上所述,Evans 提出了建构修辞性话语意义的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作为该理论框架的核心理念,间接认知模型的通达被假定为获得非字面义的关键性心理操作。但间接认知模型作为研究修辞话语意义建构的理论核要,其在线激活过程却鲜有来自科学实验的证据(Evans 2006b:41-42)。因此,立足Evans 的理论框架中间接认知模型之于话语非字面义建构的工作机制,本文认为在夸张句的实时加工过程中,非字面义的获取须要激活关键句中关键词内含的间接认知模型,即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促进夸张句非字面义的理解。着眼于间接认知模型激活这一心理现象发生机理的合理构想和可操作性假设,本文提出以下研究问题,设计并实施反应时实验:在夸张句的实时加工过程中,激活核心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是否有助于句子非字面义(夸张义)的理解?亦即,传递夸张语义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的激活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

3. 实验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对上述可操作性假设进行验证,进而回答研究问题。具体说来,检验假设将证明被试实时加工夸张句时,句中表征夸张性语义的核心概念所蕴含的间接认知模型会得到激活,即激活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在夸张句非字面义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心理现实性。

3.1.2 实验被试

选取自愿参加实验的21 名学生,1 男(左利手)20 女(右利手),平均年龄为20.9 岁,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均来自某大学外语专业,母语为汉语,在国内成长环境下从小学或初中开始英语学习,无阅读或理解障碍,无精神病史。被试在完成实验后获得一定的报酬。

3.1.3 实验材料

实验包含22×3 组正式材料,8×3 组填充材料和2×3 组练习材料。所有材料(练习除外)重复出现1次,故实验语料共186 组。每组材料均由3 个句子和1 个词语构成,呈现顺序依次是:语境句、关键句、探测词和陈述句。这3 种句子的字数分别控制在6一13、8一14 和6一10,且探测词均为两字词语。为引起被试足够的重视并预防其依赖惯性作答,特设置填充材料,其与正式材料的唯一区别在于探测词并非客观存在的真词,而是由2 个常见但不甚关联的汉字临时拼凑而成,即假词,如“菲日”“物下”等(Gong 2011)。所有探测词(真词和假词)的单字均源于汉语常用1,000 字。另外,半数陈述句设置为与上文语义匹配,另一半语义失配,通过所得正确率来判断被试完成实验任务时的认真程度。特别强调的是,所有材料以3 个为1 组,对应3 种不同的关键句类型(夸张句、直义句和无关句)。夸张句的理解需要被试激活其中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直义句只需调用其直接认知模型,而无关句则表现出句子意义冲突、前后语义矛盾。概述之,3 种关键句的本质性差异可简单理解为:对于不同句子类型的理解,是否需要激活句中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

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有效性,对编入实验的每一个句子进行精心设计与挑选,综合考量句子意义、理解难度、词语频率等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验语料先后根据三次问卷结果进行筛选和修订。首先,邀请10 名微信好友完成关键句中关键词的熟悉度判断,即在李克特量表中评定各关键词的熟悉度,设从“极其熟悉”(1 分)到“完全不熟悉”(5 分)五个等级。对所得结果进行ANOVA 分析得出,三种不同句子条件下的关键词熟悉度均较高,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次,为了编制完整的关键句实验材料,将另选取的30 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分别完成关于“词汇意义的关联性”和“句子意义的可接受度”两个问卷调查。具体要求参与者对不同情况评分:前一问卷针对关键词与句子组合(语境句和关键句)的相关性,设“完全相关”至“完全不相关”;后一问卷针对三种不同句子类型的意义接受度,设“完全接受”至“完全不接受”。最后,剔除得分居中的句子,或对同一组中已有两个句子满足条件而第三个句子不满足条件的情况做局部改进。总之,最终选定的实验材料(含练习和正式阶段)均为被试所熟知且合乎实验要求(廖巧云2019),如下例:

3.1.4 实验设计

本设计循着姜孟和赵思思(2014)、廖巧云(2019)等真假词判断任务,并根据研究目的稍作调整。采用三水平(句子类型:夸张句、直义句和无关句)被试内单因素设计,实验记录每位被试对探测词的反应时、正确率以及陈述句的正确率,因变量为被试判断每个探测词的反应时。就三种句子条件来说,夸张句非字面义(夸张义)的理解需要被试搜索并激活关键词中的间接认知模型,直义句则调用直接认知模型,而无关句由于句意通达受阻,故难以像上述情况通过调用认知模型来完成句子理解。进一步讲,被试若能顺利激活夸张句中的间接认知模型,则对探测词真假判断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表现出与直义句探测词反应时较小的差异。相反,无关句属认知模型不可提取的句子类型,故此条件下认知模型对探测词真假判断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无从谈起。

除以上实验原理外,对不同句子条件下认知模型(直接和间接)之于句义理解的不同作用做如下赘述:夸张句条件下,被试基于语境句的背景知识铺垫,欲透过语言表象获得其隐含义,需搜寻并锁定核心词汇概念中用于表征非字面义的间接认知模型。一旦被试成功激活间接认知模型,它与紧跟其后的探测词的语义属性一致,故明确的意义指向可引发对探测词的启动效应,这一效应将有利于词汇判断任务。直义句的语义明了,易于理解,只需借助核心词汇的直接认知模型即可明白话语意义和言说目的;且直义句与语境句和探测词的意义连贯,故被试的加工难度较低。无关句迥异于上述两种情形,句中关键词与上文意义脱节,甚至句义对峙,此时被试能明显察觉到强烈的语言冲击力,因此这对探测词的判断任务势必产生有别于另两种句子条件的影响。上文述及,不同条件的句子类型由于对随后呈现的探测词的真假判断带来不同的影响,故句中关键词作为每种条件下的启动词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于需要激活间接认知模型的夸张句而言,关键词对探测词真假判断具有启动效应。

3.1.5 实验程序

实验由E-prime 编程。首先屏幕中央呈现“+”(500ms),随后第一个空屏(500ms,持续时间下同),消失后立即出现第一个句子,即语境句(3,000ms,根据预实验的被试反馈而定),第二个空屏,接着呈现关键句(3,000ms,不同句子类型随机呈现),第三个空屏,接着呈现探测词界面(500ms)。此时要求被试在探测词消失后对其真假作出既快又准的按键反应:“真”按F 键,“假”按J 键。对不同受试在按键之间做了平衡设计。系统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一旦采集到相应数据后呈现第四个空屏,紧接着“?”(500ms)提醒被试开始陈述句判断,第五个空屏后呈现陈述句(设为按键消失),并由被试对其意义一致性作出评判:若与上文一致,按F 键;不一致按J 键。按键亦做平衡设计。记录到被试的反应信息之后,最后一个空屏6 结束本试次并开始下一试次。被试单个试次用时约11 秒,完成所有试次约40 分钟。单个试次流程如下:

图1:实验流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行为数据结果

统计被试两次反应任务的正确率发现,数值均在M±2.5SD 之内,故将所有反应时视为有效数据,由SPSS 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就反应时看,夸张句、直义句和无关句条件下探测词的平均反应时分别为655.58ms、652.60ms和564.35ms。直观对比结果是,夸张句条件下反应时最长,直义句次之,无关句耗时最短;夸张句和直义句条件下探测词反应时甚为接近(差别约3ms);无关句用时明显少于前述条件。对三种句子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进行两两配对比较和T 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显示,以探测词的平均反应时为指标,两两配对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夸张句和直义句[t(20)=4.353,p<0.001,d=0.208]、夸张句和无关句[t(20)=20.023,p<0.001,d=0.958],以及直义句和无关句[t(20)=20.582,p<0.001,d=0.984]。根据既往研究,后两种配对条件,即夸张句与无关句以及直义句与无关句所得效应量均超过0.8,属大效应量,表明此两种配对条件下实际差别更大。概上,夸张句和直义句、夸张句和无关句、直义句和无关句三种配对条件下平均反应时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3.2.2 综合讨论

关于词汇概念认知模型如何影响修辞话语意义的建构与理解,目前学界鲜有实证研究的证据。从LCCM 理论出发,夸张句修辞意义识解的可操作性假设预言,被试在加工夸张句时,若能成功激活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应对夸张意义的理解具有促进作用。此时,间接认知模型的启动顺势诱导被试“不由自主”地加工句子的非字面义,由是验证了间接认知模型的启动效应。以上行为实验结果总体上支持这一假设并表明夸张句理解时激活间接认知模型具有心理现实性。结合上表,被试对探测词的平均正确率较高,所得数据真实、可靠;通过对比三种句子条件下探测词的平均反应时,夸张句条件下用时最长(655.58ms),直义句仅次之(652.60ms),无关句用时最短(564.35ms)。若只考虑时间差异,上述结果可能与以往研究不甚相符(赵雪2016),又或与一般预期相左,而这恰巧印证了本文研究假设,即被试在理解夸张句时顺利激活了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

首先,被试在处理无关句时,虽然单个词语熟悉度高,意义清晰,但整体句义矛盾,前后冲突,这无疑对被试造成有别于其他两种句子条件下的心理反应。换言之,由语境句和关键句共同创设的语义悖谬可视为一种临时的预警信号,提醒被试该类句子较为特殊,故被试能够更加全神贯注地处理旋即呈现的探测词,而更高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自然对探测词真假判断具有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由此,虽然无关句条件导致句义乖戾,有违常理,但无形中却对探测词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其次,直义句属最易于理解的一类。前期语境句提供的背景信息与直义句的语义指向一致,且句义本身直白透底,故被试对其理解不存在任何障碍。况且,此时关键词的直接认知模型与探测词协调一致,或者直接认知模型很可能就是探测词的同义替换,因此畅快通顺的语义理解势必对探测词的真假判断发挥促进作用。最后,夸张句与直义句相比,前者需要被试在进行判断时调用更多的认知负荷。根据廖巧云和翁馨(2022:30),夸张句的识解需要打破常规关系,采用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来获取话语真实意图。被试此时须在特定语境下,从夸张句中的关键词成功获取其间接认知模型,从而使候补的属性特征瞬间激活,并与随即呈现的探测词相匹配。如上所言,夸张句中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对应探测词的核心属性,二者共享语义属性的同一性(identification of semantic attributes),该启动效应有助于探测词的判断任务,故而夸张句平均反应时接近直义句反应时这一结果亦在情理之中。可以想见,被试若未能顺利获取关键词的间接认知模型,在夸张句的模糊语义限制和干扰下很有可能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加工探测词,从而导致更长的反应时间。

结合表3,夸张句和直义句、夸张句和无关句、直义句和无关句三组配对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合理解释是:一方面,夸张句与直义句条件下反应时显著差异性为间接认知模型的启动效应提供了一手证据。夸张句条件下,被试借助关键词中已经处于唤醒状态的间接认知模型,率先建构起隐含的非字面义。在随后的探测词任务中,相关的间接认知模型成功引导被试发现该目标词所藏匿的核心语义属性,即上文论及的“属性的同一性”,该启动效应促进了探测词的理解与判断。与此相对,直义句的理解只关涉直接认知模型(即探测词的同义替换)。另一方面,无关句条件之所以迥异于上述两种句子条件,是因为对该类句子的理解无需任何认知模型的介入。被试一旦发觉无关句的背谬语义本质,便不再对其进一步加工,而是直接跳转至下一环节,因此造成了无关句与另外两种句子条件反应时的显著差异。

现拟对表1 实验语料做如下例析:即便小宋面对老师的突然提问而表现出紧张、胆怯等神态,其不知所措的囧状也不可能和“呆若木鸡”同日而语。木鸡的无生命性注定它不可能自主移动,而小宋彼时可能只是四肢未动,其心脏、脉搏、血液等都在不停运动。因此,本研究认定,说哑口无言的小宋是一动不动的木鸡属典型的夸张用法,是言语者刻意为之,体现了主体意向性。被试在面对此夸张句时受到关键词“呆若木鸡”这一“辞眼”的提示,有意识地透过话语的显性表述来提取由该关键词所通达的间接认知模型。详细地讲,在加工该关键词时,若直接把小宋等价于木鸡,即认为他因身体状态僵直不动就等同于一个由坚硬木材制成的小鸡形状的玩偶(对应于激活直接认知模型的解释),这势必悖于客观事实,有违话语初衷,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而若要顺利理解此句,就必须借助其隐含意义,即非字面义。在言说对象“小宋的神情和举动”与夸张对象“呆若木鸡”之间,二者的夸张点(hyperbolic common ground)“呆”得到凸显。在刻画人物时,“呆”从最基本的静止动作到极端情形,即无生命体的静止(木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连续统(廖巧云2019:100;廖巧云,翁馨2022:29)。“呆若木鸡”的神情已超乎正常的限量范围而达极致。所以对关键词“呆若木鸡”的恰当理解是“小宋发呆的程度极深”(对应于激活间接认知模型的情况)。此时间接认知模型的专用属性譬如“呆滞”“怔住”“出神”等被瞬间激活。而这些候补属性刚好指向即将呈现的探测词“发愣”,二者语义本质的同一性不必作者饶舌。可见,来自间接认知模型的相关属性成就了话语的非字面义(小宋面对老师的突然提问被吓呆住了),以上案例分析再次印证激活间接认知模型的心理现实性。

表1:实验材料例选

表2:三种句子条件下词汇判断行为数据表

表3:不同配对条件下探测词平均反应时数据比较

概上所述,本研究基本结论是:(1)核心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的心理运作确实存在;(2)间接认知模型具有启动效应,在激活条件下有助于夸张句非字面义的加工与理解。上述结论支持可操作性假设,亦可作为回答研究问题的直接证据。至此,本文弥补了LCCM 实验论证的缺失,填补了激活间接认知模型这一内在心智操作的实证空白(Evans 2006b:41-42),证实了在修辞性话语理解过程中间接认知模型激活的心理现实性,同时也为语义修辞认知神经机制相关研究提供了佐证。

4. 结语

夸张作为非字面义表达的修辞格,通过极大(多)或极小(少)的夸饰(徐盛桓,黄缅2022:21),颠覆公共认知,改写惯常秩序,以此刻画夸张的潜隐语义。本文以夸张辞格为考察对象,采用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中的“间接认知模型”理念来探究夸张句的非字面义建构机理。文章提出了关于夸张句加工过程中间接认知模型激活的可操作性假设和相关研究问题,设计并实施词汇判断行为实验,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本文在同类既往研究中挖掘价值、寻找共识,但不回避已有成果的缺失,并将其视作再研究的切入点,即试图借助实证性分析来验证思辨性结论,希望以此作为对夸张辞格研究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字面语义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语言与语义
金缕衣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数字在法语俚语中的使用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