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路径分析

2024-04-16谢婷婷

考试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开展路径初中化学新课标

谢婷婷

摘 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原子、分子层面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学生可以从化学课程的学习中了解到微观层面的物质演变规律,进而掌握认知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与技巧。事实上,一切化学概念、化学定理和化学公式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而相对其他学科,化学实验本身的危险性和操作的细致性更甚,这也对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围绕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路径进行分析,先简单介绍了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再结合实际总结和分析了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1-0132-04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自我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实践学习活动。而化学是一门学生到了初中三年级才会接触的学科,虽然只学习一年,但其在中考中也很重要。事实上,正是因为化学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实验性,教育部门才将其安排在初三。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保障教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是要与高中形成衔接,实现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化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相对抽象,但化学实验中丰富多样的实验现象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由抽象转向具象,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同时,还便于让学生记忆和理解相关的化学规律与化学原理。由此可见,实验教学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都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基于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不足,新课标中提出了两个新的要求:一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借动手实验来完成对学生实践操作、自主学习、信息检索等能力的培养;二是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现实生活元素融入实验设计中,借由常见的生活情境与生活现象来解释化学原理,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并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魅力。

二、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式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中所有的知识内容都是通过实验得来,并被实验反复验证的真理,这一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很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实际上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浅层的探索,通常学生只需要学习和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这也导致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产生了误解,他们只围绕着教材进行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校也没有对化学实验提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验场所的建设和实验设施、材料、器具的配备上不够上心,而这种不重视使得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始终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理念待转变

化学虽然在中考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但其重要性仍不及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基础学科,因而大部分初中学校都没有为了实验教学活动而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活动从准备到总结都需要自己完成。而在设计和准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强调的最多也只有实验操作中的具体步骤与注意要点,鲜有向学生解释原因,这使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无异,学生兴趣难以被调动起来,思维也难以实现发展和提升。

(二)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

受制于资金、场地等外部因素,部分初中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的需求,未来的基础设施规划中也鲜少涉及化学实验教学相关的内容,而这也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实验教学,大部分教师只能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观察实验过程,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参与到实验当中,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课堂教学内容不全面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重视知识教学而轻视能力教学,学生虽然能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完成知识的积累,但能力方面的提升与技巧的掌握却很难实现。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不全面,哪怕是在实验教学当中,部分教师仍旧将教学重心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上,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完成对实验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无法培养动手能力,也无法培养创造能力。

(四)课后考核标准较单一

实验教学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那么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与课后考核也应当参照实践教学的过程开展,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展示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但实际上,初中的化学考核都是用笔试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仍旧还停留在纸面与理论上,忽视了学生对实验布置、方案设计、实际操作等环节的评价,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三、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路径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活動需要围绕“以生为本”的原则和理念来开展,教师尤其需要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而在互动式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以学生为核心来设计和开展一系列的互动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敢于犯错的勇气和不怕犯错的精神,从而在不断地犯错、反思与改进中推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基于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实验小组、建设实验课程体系、借信息技术开展演示实验、借信息设备进行虚拟实验、结合课内外环境进行延伸实验和引入生活元素设置趣味实验的方式来设计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一)建立学生实验小组,借合作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想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口头说教为主的实验教学形式,教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且有能力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在实践中实现实验能力的提升。综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化学学习基础与化学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学生实验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借助合作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中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就可以将“不同金属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布置为小组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完成实验的操作、观察和积累。同时,由于此实验中的实验对象包含多种不同材质的金属,教师也可以协助小组长引导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实验操作,让小组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实际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实验操作的自信。

(二)建设实验课程体系,为课堂实验教学提供方向指引

成功且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依托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而教师如果想要保证每一次的实验教学都有效且高效,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成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为课堂上的实验教学活动提供方向上的指引。

首先是实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需要结合每一次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思考,同时将实验教学目标划分为两个板块的内容:一个是基础目标,注重对化学原理的探究;一个是提升目标,注重对化学实验实用性的探究。然后是实验内容的选择。初中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教材中明确提到的必做实验;另一个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而选择性进行的选做实验。而无论是哪一种实验内容,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的具体环节与具体安排时都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成长需要,注重实验内容的延展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最后是实验本身的改进和实验评价优化。针对实验装置、药品、设计和技术的改进,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开展的实验教学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而对试验评价进行的优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反馈教学的实际效果,方便教师进行调整。

(三)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实验,降低实验危险系数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实验设施欠缺和不足的问题,还为教师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提供了更多选项。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借助各种专业的教学演示软件演示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对实验的具体步骤和现象有更加准确的认知与全面的了解。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为例,浓度较高的酸性溶液有一定的腐蚀性,能够腐蚀人的皮肤,学生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浓酸,生活中常提到的浓硫酸就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演示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浓度不同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在试纸上呈现出来的不同颜色结果,丰富学生对酸碱溶液浓度的认知。

(四)基于信息设备进行虚拟实验,彌补实验材料欠缺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除了要求学校建设专门的实验室和配备专门的实验器材以外,还要求学校准备充足的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而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属于消耗品,不像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一样可以反复使用,再加上保存也是个不小的问题,为教师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对此,也有学校专门为学生配备了可进行虚拟实验的信息设备,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将其利用起来,开展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互动性也更强的虚拟实验教学活动。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中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为例,在虚拟信息设备的支持下,教师的实验教学几乎可以说是摆脱了实验材料的制约,学生也可以自由地配制出任何想得到的溶液,不需要担心学校或身边是否有相对应的实验材料,也不用担心实验材料本身的价值。在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尝试创造出新的溶液配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同学生一起分析新的溶液配方中有哪些化学物质,又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而在完成理论层面的分析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信息设备来进行虚拟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与过程。实际上,通过这种形式开展的实验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与热情也更容易被调动和激发,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五)结合课外实践延伸课内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自信

从初中化学课程中实际教学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部分实验不适合在课内进行,除了可能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还可能存在无法长期观察实验现象与观测实验结果的情况,最终影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认知。对此,教师就可以将部分实验延伸到课后时间和课外空间中,为学生提供长期观察慢性实验现象和记录慢性实验数据的机会,从而通过对化学实验的长期观察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为例,由于金属表面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漫长且持续变化的过程,教师很难通过课堂上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金属的氧化原理,导致在讲授如何有关保护和利用金属资源的化学知识时就难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对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后进行的长时间实验,比如,让学生围绕“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氧化反应”制作三个对照实验组,一组是暴露在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一组是全部浸泡在蒸馏水中的铁钉,还有一组是只有一半浸泡在蒸馏水的铁钉,然后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和记录不同实验组里铁钉的变化,在一周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不同环境下铁钉的变化进行说明,并鼓励学生尝试分析铁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原理。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对实验相关的化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与记忆,还能够对自己动手制作实验组、观察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果这件事更有信心。

(六)引入生活元素设置趣味实验,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实际上,无论哪一种实验教学方式,要想取得更好教学成果都需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活元素在化学实验中的出现不仅能够有效拉近他们与化学学习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消除他们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同时,生活化的趣味化学实验通常可操作性更强、操作难度更低,更适合教师与学生一同开展。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2“水的净化”为例,“水的净化”实际上是如今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自来水还是地下水,都需要经过净化以后才能直接使用。对此,教师就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对“水的净化”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和理解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一台简易的净化器,而在材料的选择和净水器的设计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后教师还需要基于实用性和净化率对各个小组制作的净化器进行评价。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技巧,以相对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为引子,向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且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学习指导,助力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和化学能力的提升。而新课标为初中化学的教学赋予了新的任务,即对学生进行思维层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雏形,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内容。因而,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就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化学兴趣以外的职责,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夯实学生化学知识基础。对此,教师更应适时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灵活運用多种方法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冰玲.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23):96-98.

[2]黄月天,徐洁,张艺玮.新课标视角下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发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8):71-75.

[3]魏海元.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09-110.

[4]洪慧琴.基于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苑教育,2021(23):53-54.

[5]蔡玉兴.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2021(15):66-67.

猜你喜欢

开展路径初中化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家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路径探讨
和谐社会背景下校园党建工作的开展路径解析
开展群众文化的路径研究
论“两学一做”的逻辑力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