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实施与思考

2024-04-16郑旭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圆柱

郑旭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呢?综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理解,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在课堂导入中引导学生参与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很有必要。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经常采用恰当的导入方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课前我出示为运动员准备的美食图片,和学生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厨师为运动员配菜吧,请学生以“一荤一素”的标准来搭配,猜一猜他们可能吃到哪两种菜?”这些贴近生活的情景抓住了学生的心,引起学生的好奇,好奇心转化成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指着图片问:“一共有几种配菜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从美食搭配中探索搭配中的学问。”学生们思考着,有的小声议论、猜测,当众说纷纭,不知所措时,我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顿时,学生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被激活了。

二、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参与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小学生爱动、好奇心强的优势,强调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和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给他们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自主验证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如在教学《设计秋游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全班的秋游计划。计划的制定需要对全班人数、地点门票、乘车费用等进行思考。当我把任务布置下去后,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在恰当的引导下,小组内进行科学的分工,明确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小组完成计划的制定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评选出最好的秋游计划。设计秋游计划的过程需要学生使用很多知识,这对过往所学数学知识是一次很好的检验和融合。在学生设计方案中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获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产生共生效应,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三、在质疑的過程中引导参与

古人云“学起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的一些问题常常比较混乱,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把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伸向知识深处,使学生学会发文,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关键处。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将圆柱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把圆柱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现变化,能找到圆柱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的关系吗?拼成近似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柱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这样,就把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演变组成前后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按照问题的线索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参与到课堂中,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四、在拓展和创新中引导学生参与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课后拓展实践作业。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如在学了《方向与位置》后,布置学生说一说我们校园各个方向的建筑,画一画校园示意图。学了《年月日》后,让学生算一算今年第一季度的天数和上半年的天数。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这样通过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总结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设置了悬念,引出了新问题,激发了学生后继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精心设计具有悬念性的课堂总结和拓展延伸,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总之,我在今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一定会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发展型思想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