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豆腐
2024-04-16宋宏建
宋宏建
每到傍晚,当夕阳泛红的时候,随着咕噜咕噜的车轮声,一个嘹亮沧桑的嗓音在村头响起:“热豆腐,热豆腐……”听到吆喝声,肚子里馋虫蠢蠢欲动的孩子就会风一般聚拢在豆腐摊前。
卖豆腐的是位白须飘然的老人,吆喝着熟稔的歌谣,优哉游哉地推着架子车沿街叫卖。车上放着两个竹箩,一个用棉褥盖着正冒白气的豆腐,另一个放着锅碗瓢勺、筷子和辣椒汁儿。老人将车子停靠在路边,卸下风箱,呱嗒呱嗒拉响。小火炉上,通红的火苗舔着铁锅底,锅里的开水沸腾着,切好的豆腐犹如鲤鱼打挺,在锅里欢快地交头接耳。
“好吃不贵的热豆腐!一毛五一碗。”伴随着老人的吆喝声,嘴馋的孩子只要在摊前的木马扎上一坐,老人便用笊篱将汆入锅里的豆腐捞出装碗,抓一撮葱花和香菜撒在上面,再放两三勺调料拌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豆腐勾得人馋涎欲滴。
对于许昌市的热豆腐,我一直难以释怀。那是30多年前隆冬里的一个夜晚,我与妻子抱着半岁的女儿从洛阳市坐了5个小时汽车赶到许昌市办事。到达许昌市已是夜里11点,尖利的北风像刀子一般刺骨。出汽车站走过铁路桥时,看到路灯下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正坐在热豆腐摊前呱嗒呱嗒地拉着风箱,炉里的火苗很旺,阵阵气雾之中,雪白的豆腐块、翠绿的葱花、鲜红的辣椒汁儿、晶亮的调料瓶儿,一时间影影绰绰,成为那个饥寒交迫的夜晚里最暖人心的风景。
因为没吃晚饭,我和妻子商量,先吃一碗热豆腐再走。可妻子一看时间,天太晚了,已没有公交车,离目的地还有四五十分钟的路程要走,怕超过12点被锁在院门外,建议我们抓紧时间赶路。我只好不舍地咽下口水,悻悻地直奔夜色而去。
机缘巧合,20世纪90年代末,我被调到许昌市工作。到岗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借了一辆破自行车,一口气骑到当年通往汽车站的铁路桥下,想寻找记忆中的豆腐摊。然而,用了一整天时间,跑遍许昌市大大小小的几十条街道,居然没有发现一个热豆腐摊点。
遗憾之余,说起此事,同事哈哈大笑说:“12年了,你还对这事耿耿于怀啊!”同事告诉我,这些地方小吃已全部走进餐馆、饭店。于是,当晚下班,我就随同事驱车到了七一路饭店。一大盆热腾腾的豆腐和各式调料摆满餐桌,我急不可待地吃了几口,可总感觉不是想象中的味道。回家苦思多天,想
起《芋老人传》中的一句话:“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心头的郁结才算解开。
其实,热豆腐这种风味小吃最早源于许昌市鄢陵縣。俗话说,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但鄢陵县的热豆腐不用盐卤和石膏,而用浆点就,称为“豆花”,以此保持清香之味。热豆腐要嫩,不能用内酯豆腐和老豆腐,只要磨压成型切块,上锅蒸熟,有气孔即可。最简单的吃法有三种,一是用刀把豆腐划成菱形块儿放在豆腐皮上,浇上麻油、辣椒酱后裹紧装盘,这样的豆腐入口即化,豆腐皮筋道耐嚼,一软一硬、一热一冷,别有风味。二是热锅冷油下葱蒜末爆香,放入红剁椒,豆腐下锅变热后撒十三香翻炒,再加少许水、生抽即可。第三种最简单,在热豆腐里掺入西芹、香葱碎末,淋上辣椒汁儿、小磨香油搅拌,即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