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动机研究
——以韶关学院为例
2024-04-15刘博婷刘羽佳
曾 坚,刘博婷,刘羽佳,李 翔
(韶关学院 生物与农业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生源质量差异显著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变得更加个性化,价值观取向也呈现多元化,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也表现出多样性[1]。2019 年,教育部发布了本科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旨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2]。文件提供了多项指导意见,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内在动力来增加自主学习时间被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这对在资源和生源均受限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不失为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生物类学科对多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包括人类健康与医疗、农业与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生物类产业也被视为一个具备巨大经济潜力的领域,为创新、科技发展和就业创造了丰富的机会。生物技术公司、制药公司以及医疗器械公司等生命科学企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升级,还为社会带来了财富和就业机会[3-4]。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类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涵盖了生物体内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内容。这些基础知识为深入理解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过程和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生物化学是奠定生物类相关学科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5]。
学习动机是指驱使学习者不断追求、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内在激励因素,是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受目标或对象的引导,并能够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6]。学习动机揭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和目标方向,不仅是了解学生普遍特征变化的关键指标,也是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起点。因此,关注和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重要专业课程中的学习动机是对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教育需求的有效响应[7]。为此,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内在动机的主要因素,为科学研究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内在动机提供实证支持。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韶关学院2020 级生物科学专业和2020 级生物技术专业共4 个本科班的学生为调查问卷对象,共141 人,其中男生52 人,女生89 人。
(二)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内容包括性别、专业、班级。第二部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内在动机构成理论,设计了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以及学习附属内驱力等3 方面内在动机内容[8-10]。统计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 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软件[10]。
表1 调查问卷内容
二、结果
(一)性别统计
共发放调查问卷141 份,回收135 份,回收率95.7%;有效问卷132 份,有效率93.6%。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生为51 人,占总人数的38.6%,女生81 人,占总人数的61.4%,女生比男生多,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人数信息 /人
(二)专业类型
从表2 可知,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生物科学专业共76 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7.6%,生物技术专业共56 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2.4%。统计发现,不同班级的有效问卷回收率接近,没有明显差异。
(三)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测量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的估计,标准化信度系数(克隆巴赫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 之间,越接近1 可靠性越高。使用SPSS 22.0 软件对21 个问题进行信度分析,测得总体信度系数为0.886,相对来说,信度较高,则不需要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调整,可以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四)效度分析
采用效度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来分析问卷的有效性,即问卷设计题项的合理性(效度)。本次效度分析利用SPSS 22.0 软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来实现,得到的KMO 值为0.794、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 298.016、自由度为210、显著性概率为0.000。其中,KMO 取值在0~1 之间,越接近1 说明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即问卷的效度越高);统计量较大情况下,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本次设为1%),则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越小则表明相关性越强(即问卷的效度越高)。因此,从KMO 值为0.794 接近1、统计量较大的Bartlett’s 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 的分析结果可知,设计题项的效度高,问卷的有效性强。
(五)数据差异性分析
为了探究在生物化学学习过程中,与性别、专业、班级相关的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以及学习附属内驱力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对所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表5。对各问题的选项进行赋值,“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不确定”分别对应1、2、3、4、5,进而进行各问题所属内驱力的变量统计,并进行“性别”“专业”“班级”间的差异分析。根据数据的特性,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差异分析。表3 和表4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3 个内驱力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显著性数值均大于0.05,说明不同“性别”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在3 个内驱力上没有显著差异;表5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3 个内驱力在不同“班级”的差异显著性数值也均大于0.05,说明不同“班级”的学生在3 个内驱力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表3 不同性别的独立样本检测
表4 不同专业的独立样本检测
表5 不同班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一步分析“性别”是否在每道题的答题中存在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在所有题目的答题中均未显示出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专业”是否在每道题的答题中存在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在第4 题和第13 题的答题中,差异显著性数值为0.049 和0.028,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
表6 第4 题和第13 题在专业中的分析结果
进一步分析“班级”是否在每道题的答题中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班级”在第13 题和第14 题的答题中,显著性数值均小于0.05,说明“班级”之间在第13 题和第14 题的答题存在显著差异,见表7。
表7 第13 题和第14 题在班级中的分析结果
(六)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2 个或2 个以上处于同等地位的随机变量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方法,侧重于发现随机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强弱)与性质(正负)。利用以上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对3 个内驱力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8。用r来表示线性相关系数,r取值范围是-1~1,负值表示负相关,正值表示正相关。一般来说值越大,说明变量间相关性越强。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内驱力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学习附属内驱力和自我增强内驱力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28,说明它们之间相关性最强,即学生在回答学习附属内驱力和自我增强内驱力的题目时,呈现较一致趋势。
表8 内驱力间的相关系数
本研究以性别、专业和班级为切入点,探究生物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以及学习附属内驱力这3 个维度是否呈现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体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生物化学学习的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还是学习附属内驱力这3 个维度中,性别、专业和班级这3 个因素均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进一步对3 个维度中的各个问题,进行性别、专业和班级3 个因素上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在回答问卷第4 题和第13 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不同班级之间,回答第13 题和第14 题存在显著差异;在回答第13 题中,生物科学1 班和生物技术2 班之间呈现极显著差异,生物科学1 班和生物科学2 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回答第14 题中,生物科学1 班和生物技术2 班之间呈现极显著差异,生物科学1 班和生物科学2 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生物技术1 班和生物技术2 班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里,第4 题归属于认知内驱力维度,第13 题和第14 题则属于学习附属内驱力维度。
三、讨论与建议
尽管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和推动区域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相对于部属高校,它们的资源和生源相对有限,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考虑到这种情况,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来促进学生学习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韶关学院的生物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核心基础专业课程——生物化学的学习动机,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引导策略,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例,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引导策略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更深度地参与课程内容,以加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一)营造好班风,加强求知欲望
研究发现,在理科认知内驱力方面存在性别差异,通常情况下,男生的理科认知内驱力比女生更强[10-11]。这差异可能源于男生更倾向于理性思维,擅长抽象思维、计算和动手操作,因此通常对理科学科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而女生感性思维可能更出色,擅长推理,但在抽象思维、计算和动手操作方面稍逊一筹。然而,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却发现性别在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和学习附属内驱力这3 个维度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类似的调查研究多侧重于学习目标明确的中学阶段,但不一定适合高校;其次,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众多、学习难度较高,学生本身就要花较多自学时间,一定程度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最后,大学阶段更加强调自主学习和就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
尽管性别、专业和班级3 个因素在生物化学学习的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和学习附属内驱力这3 个维度上均未呈现显著差异,但在问卷第4 题的答题上,生物科学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似乎更倾向积极自主学习。这一差异可能与生物科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有关,该专业一直以来学习氛围都较好。因此,如何创建和维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班风)被视为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策略之一[12]。为了建立这种良好的班风,生物科学专业采取了一些成功的措施,包括设立正面榜样、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如班会、在线平台、聊天群等)、及时的表扬和奖励、鼓励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项目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或,能营造一种积极、和谐、高效的班级氛围,使每位成员都能获得积极的学习和工作体验,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结合升学就业,培养学习动机
升学和就业在学习动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目标、实际动机以及与个人未来发展相关的激励,从而影响学习态度和行为[13]。在不同班级之间,问卷第13 题(取得的理想成绩会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信心)和第14 题(为了专业学习和未来可能的考研,我努力学习生物化学)的答题调查结果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与生物技术专业相比,生物科学专业在考研升学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生命科学领域注重科研和创新,为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许多学生选择考研深造提升专业水平,在韶关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研率和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见表9。因此,可以通过结合考研和就业,采取措施来激发大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动机。措施包括:举办考研就业交流会,向学生介绍那些成功在考研和就业中找到平衡的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看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可能性;提供有关考研和就业的详细信息,如招生信息、职业发展路径、就业市场趋势等,帮助学生做出明智的选择,增强他们的动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讨论考研和就业的选择,并帮助他们规划相关的学习和计划。
表9 生物科学专业近5 年的考研录取情况
(三)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缺乏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解不足。大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和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有必要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14]。首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和分析问题,从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其次,专业教学应该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提升他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最后,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并主动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方法,同时改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尽管本文着重探讨了与学习动机相关的3 个方面,但这仍然不能穷尽所有影响因素;此外,由于研究者在知识领域的有限性,一些对策建议可能不够深入,也可能缺乏足够的建设性。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首先,需要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知识,以更全面地理解学习动机的本质,并揭示更多影响学习动机的潜在因素;其次,应进一步提高对研究结论的分析能力,包括更加严格的数据分析和判断,以及对研究结果的深入思考,以确保研究结论准确可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提出更具针对性和中肯的对策建议,包括教育政策的改进、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学校环境的营造等,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推动学习动机研究的实际应用和获得良好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