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十年来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
2024-05-24张玉龙童顺平
张玉龙,童顺平
(1.韶关学院 韶文化研究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韶关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1949 年以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战时各内迁高校及国民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就非常注重高校迁徙办学历史宣传、史料整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从“存文存史”意义出发,征集和出版了部分教育史资料。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制约,20 世纪80 年代前,有关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并未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甚或一度成为研究之“冷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研究抗战热兴起,战时内迁高校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回忆性资料、校史资料以及各种高等教育史资料的集结出版,极大推进了学术研究的进展。但总体而言,有关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仍存在有待拓展的广阔空间。
华南高校内迁史料作为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记载了20 世纪30—40 年代华南高校为抗日救亡、复兴民族而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高等教育和知识精英大转移的历史,集中记载了民族危难之际华南高校苦撑办学并书写灿烂篇章的历史。对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状况做一梳理,无疑具有“存文存史”与推进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1949 年前的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
有关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可以说是从1940 年前后即已开始。彼时,无论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广东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内迁高校和学界等对战时各大学的现时状况都十分关注。随着各高校内迁暂告甫定,各项运行渐趋平稳,保存和整理各内迁高校资料,晓喻各校迁徙、招生办学的实际情形,宣传战时教育建设和高等教育对抗战建国的贡献等,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各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后方各主要高校及出版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较早向社会传递战时各内迁高校实际情形者当属《教育杂志》《教育通讯》等教育类期刊。1938 年底《教育杂志》28 卷第12 号首次登载了《迁往内地的各大学调查》一文,介绍了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大夏大学、浙江大学、光华大学等部分高校迁徙内地各省的情形。以此为嚆矢,包括华南高校在内的国内各主要内迁高校的基本情形陆续见诸报端。1939 年初,《教育杂志》29 卷第2 号、第3 号分别登载《抗战中的鲁迅艺术学院》和《抗战时期的教育统计》。1941 年初,《教育杂志》31 卷第1 号特别以“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共介绍国内27 所内迁高校的战时实况。其中,涉及华南高校内迁的内容有《抗战以来的中山大学》《抗战以来的岭南大学》《抗战以来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抗战以来的广州大学》等,首次披露了华南各主要高校的迁徙情形、办学实况以及存在问题等。
与之同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杂志社、商务印书馆等公私机构,基于指导青年升学和晓喻社会以及汇集资料之目的,组织编印了战时内迁高校概览小册子数种,均有华南高校内迁的内容。(1)1942 年5 月教育部编印的《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要览》(上),涉及岭南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基本信息;(2)1943 年8 月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编印《广东教育》(省政丛书)之“高等教育”部分,涉及抗战爆发前后华南高校状况、战时高等教育发展、战时奖助政策、留学生回国服务等;(3)1941 年3 月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的《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涉及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的相关资讯,具体如岭南大学的发展经过、在港办理情形、财政状况、对抗战建国之贡献;中山大学的发展史、新校区建设、战时迁徙等;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校史、战时学院校舍与环境、组织与设备以及学生生活等;(4)1941 年7 月《民意周刊》编辑《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最近实况》(黄觉民主编),全书的“实况”与“附录”均有关于华南高校的内容。“实况”部分与华南高校关联者主要有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和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四校,涉及内容大体含各校原址情形、辗转迁徙情形、院系及专业设置、办学实况、财政状况及奖学诸端。“附录”之《全国专科以上学校调查表》《现时我国大学各科之分布》辑录了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私立广东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及私立岭南大学校址地、战时长校者及院系设置等。(5)1939 年1 月出版的《港澳学校概览》(吕家伟编),述及岭南大学、广东国民大学、广州大学以及南华大学(由梅州迁港)迁港经过及办理情形等;(6)1941 年10 月24—25 日延安《解放日报》登载的《抗战后大后方新设的高等学校》,对大后方高校从地区、学校和学生数三个指标予以统计。其中,涉及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广东国民大学、广州大学和勷勤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笔者注)等5 所华南高校。
基于总结、宣传诸目的,抗战期间内迁各校非常注重校史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具体体现在各校的出版物中。(1)战时内迁各校出版之阶段性工作概况和总结。与华南高校内迁关联的出版物甚多,主要有:中山大学的《一年来校务概要》(肖冠英,1938 年7 月7 日稿抄本)、《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43)、《中大向导》(1941 年)、《本所研究事业十年》(教育研究所,1937 年)以及《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概览》(1938 年)等;私立岭南大学的《私立岭南大学要览》(1940);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编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概览》(1937);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编《文理院刊》之“院系概况”(“创刊号”、“第二期”、“第四期”,1943)以及私立《私立广州大学概览》(1937)、《私立广州大学三十二年度第一学期概况》(1943)等。上述“概览”、“现状”包含内迁各高校学校沿革、组织、校舍及设备、各院系情形、各院系特殊设备、学生、奖学、学术研究、学校风气及特点等内容。(2)战时各内迁高校出版之《校报》《日报》《周刊》和《周刊》等载有大量关于高校日常运行资讯。《国立中山大学日报》《国立中山大学校报》《私立岭南大学校报》《岭大周报》《岭大学报》《文理院刊》《文理月刊》《文理学院院刊》《广大知识》《广大计政》《勷大旬刊》《国民大学校刊》等非专业性和专业性刊物,详细记载了各校的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庆典仪式、社团与文体活动、人事变动等,几无异于战时各校的史事日志。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各内迁高校尤注重战时高校迁徙办学历史的资料整理及总结和研究。
1948 年12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编撰的《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包含有战时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始编于1942 年,1944 年基本脱稿,1947 年又重组编纂委员会修订,次年12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面世。其材料来源主要为国民政府教育部1928 年至1947 年所汇集之各类教育资讯。由中清晰可见包括华南高校在内的战时内迁高校的一般实况。登载于《教育通讯》(汉口)上的《一九三七年以来之中国教育:二、高等教育》(1947 年第9 期复刊2),对1937 年至1946 年中国高等教育战前概况、迁徙办学与复员情况等进行梳理,包含有华南高校内迁的内容。抗战胜利后,广东省政府教育处编印《广东教育统计》,其中之“广东省高等教育”,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了1936—1945 年间华南高校学校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与教职员数的详情。
复员后各内迁高校出版了纪念性和总结性专载、专刊、特辑和回忆录等。涉及华南高校者主要有:《文理学院院刊》(第一期,1946 年)之“专载”。“专载”从“本院的历史及其使命”“全院人数统计”“何院长接任经过”和“本院还院追记”诸方面,述及文理学院的战时迁徙办学与战后复员之艰难而成绩斐然的历史过程;庄泽宣编《抗战时期的岭南》(1945),该编著为岭南大学诸人回忆性文字汇集,内容涉及大事记、学校从辗转迁徙办学到复员经过、教务概况、战时音乐活动以及抗战损失等,甚为详实;中山大学出版组编写《复员概况》(《国立中山大学二十三周年校庆特刊》,1947-11),《复员概况》述及复员后中山大学为恢复正常教育秩序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私立广州大学出版组编《本校简史》(《广州大学二十二周年纪念特刊》1949)与《广东国民大学二十一周年校庆纪念特刊》(1946),均对战时学校迁徙、运行状况有所涉及。此外,邹鲁《回顾录》(邹鲁著,1946 年)、《校长陈炳权博士留美言论集》(广州大学出版组,1946 年)等长校者回忆录与纪念性文集开始出版。前者述及邹鲁对战时中大之苦心经营,后者汇集了时任广州大学校长的陈炳权为筹措战时办学经费在美发表的学术演讲言论。
二、1950—1999 年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和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设立,各类党史、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出版工作全面铺开,涉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大量亲历者回忆性、访谈性史料得到部分收集、整理和出版(公开与内部)。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78 年前,教会大学向被视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和“反动思想的堡垒”,而非教会大学史的回顾和研究又往往受“革命史”话语叙事模式的制约,因而涉及于此的文字并不多见且多属批判性文字。华南高校亦如是。以文史资料为例,据统计,1962—1965 年,登载于《广州文史资料》第13 辑(岭南大学专辑)上的有关文章及大事记共计29 篇,登载于《广东文史资料》上的文章有3 篇。这些文章中,批判性的文章占比80%强,而与战时华南高校关联者仅2 篇①主要文章有:张惠良《岭南大学迁港后的见闻》,《广州文史资料》第13 辑,1964 年;石汉章《岭南大学与协和神学院的关系》,《广州文史资料》第13 辑,1964 年等。。
改革开放后,伴随思想束缚解开与学术研究禁忌的打破,有关抗战时期中国大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逐渐走向常态化与学术化。整理出版的各类史料中,涉及大学史的史料逐渐增多。至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战时内迁大学史引起广泛关注,也迎来相关史料整理、出版与研究的黄金时期。
20 世纪80—90 年代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的涉及华南高校内迁的重要史料,主要包括五大类:一是以中共和民国文献为主的史料汇编。前者如《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82—1992)、《广东省党史资料》、《广东党史资料丛刊》、《广东党史资料通讯》以及《广州党史》和《广州党史研究》相关各辑,包含有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等院校的党组织活动、学生运动等文献史料。后者如《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二是以回忆性、访谈性为主的史料辑录。如《广东文史资料》《广州文史资料》《云南文史资料》以及广东各市县《文史资料》选辑中的相关各辑与广州市文史馆编《文史纵横》等等,包含有不少抗战时期华南高校迁徙、办学、长校人物、党组织活动以及学生运动等史料。三是历史亲历者的文集、选集、纪念文集、传记等陆续汇编出版。其中,文集、选集方面主要有:《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1)、《丁颖稻作论文选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杜定友图书馆学论文选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蒲蛰龙选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冼玉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林砺儒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焦菊隐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陈焕镛纪念文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95)等。《江应樑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张江明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等。纪念性文集主要有:《华南地理文献选集——吴尚时教授诞辰80 周年学术纪念专号》(华南地理学会,1985)、《兴宁文史——罗香林教授专辑》(广东新宁县政协文史委,1989)等。著作再版主要有:罗香林著《客家文化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与《客家源流考》(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等。传记主要有:《吴尚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冯秉铨教授的道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等。四是部分专题史资料选编或汇编。《过去的学校(回忆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广东戏剧资料汇编》(广东省戏剧研究室,1983)、《广东青年运动史资料》(广东省档案馆,1988—1991)、《广东青年运动回忆录》(广东省青运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1986)、《广东妇女运动史资料汇编1937—1945》(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1985)、《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妇女运动》(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1985)、《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在粤北》(岭南大学校友会,1998)等。五是教育史、校史及地方志的整理与出版。如《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广州文史资料专辑,1983)、《岭南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校友会,1997)、《中山大学七十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广东省志·教育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广州市志·教育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新宁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韶关市志·教育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等。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校史》(李坚,1983)、《华南农业大学校史》(编委会,1999)、《华南师范大学校史(1933.8—1995.12)》(梁国熙,1996)、《华南理工大学史(1952—1992)》(刘战,1993)等一批带有强烈史料性质的校史著述相继问世。时至今日,这些史料仍是中央苏区史研究最主要、最基础也是引用率较高的史料来源;另一方面,这也使得高校史研究者过于依赖这些史料,导致这一研究领域较为突出地存在史料趋同、内容相似甚至论题雷同等重复研究现象。
资料征集活动以及各种校史史书的编纂活动,带动了一批华南高校史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成长。特别是参加革命史、校史资料征集活动或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史料的研究者,许多成为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史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苏渭昌《林砺儒教育思想》(《辽宁教育研究》,1985 年第5 期)、何国华《许崇清的生平和教育思想简述》(《广州教育》,1988 年第4 期)、梁山《许崇清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2 期)、张江明《中山大学在坪石时期(1940—1945)的学生运动》(《中山大学学报》,1989 年第4 期)、林敬文《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学生运动史概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 年第1 期)、何坎《陈炳权教育思想简论》(《广州大学学报》,1993 年第3 期)以及《近代广东教育与岭南大学》(黄菊艳,1995)等专题性研究成果,提升了华南高校校史的研究水准,均推动华南高校研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2000 年来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
2000 年以来,随着大学史研究兴盛,特别是国家加大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投入,有关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再度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尤其是2019 年6 月广东省在韶关乐昌开展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时发现了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粤北办学旧址,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2020 年,广东省政府作出“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工作部署后,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一是一批涉及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的综合性史料出版。主要有《民国大学史料资料汇编》(凤凰出版社,2014)、《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续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民国时期大学校刊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民国教育史料丛刊》(大象出版社,2015)、《广东省政府公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华南抗战时期史料汇编》第一辑(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和《华南抗战时期史料汇编》第二辑(广东教育出版社,2023)以及《韶关革命历史文献资料汇编》(韶关市申苏申老区办公室,2016)等。此外,在过去征集史料的基础上,广东省文史研究机构整理出版《广东文史资料精编》(全6 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广东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全6 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以及《世纪广东学人》(第1 辑和第2 辑)(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等。其中,既有关于华南高校内迁历史的记载,也有华南高校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者生平与思想介绍,如《广东光华医院忆旧》《张云与中山大学天文学教育》等等。
二是部分涉及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专题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主要有广东省档案馆编《岭南大学历史档案文献选编:1937—1945》(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烽火弦歌——抗战时期广东学校迁徙与办学档案史料选编》(花城出版社,2021)以及《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藏抗战时期办学档案史料选编》(上、下)(花城出版社,2021)等。
三是“粤北华南教育研学基地”创立与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系统整理与出版。在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政府指导下,韶关学院成立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出版了系列《粤北教育历史研学资料辑刊》。目前已辑录完成的专题主要有《概览》《名师风采》《田野调查》《王亚南专集》《冼玉清专集》《许幸之专集》《李约瑟专集》以及《先师抗战诗歌汇编》等10 余种。这些专题既充分利用了20 世纪80—90 年代以来公开和未公开出版的多元化史料并使之系统化,又运用了不少新发现的档案史料、民国报刊史料和民间史料,较为系统地勾勒出迁粤北时期华南高校的丰富相面。
四是各类校史、专题史、著作、文集、纪念文集以及传记等史料汇编的整理和出版。
校史、专题史资料主要有:《中山大学校史资料丛书》和《中山大学档案资料丛书》(内部刊印,目前已出版《巍巍中山》《岁月留痕》《金玉声振》等10 余册)、《华南师范大学校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广州大学校史1927—2006》(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中山大学医科史鉴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以及《华南植物研究所早期史: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史事1928—1954》(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等。
著作、文集和纪念性文集主要有:《中山大学民俗周刊》(全12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中山大学民俗丛书》(全37 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许崇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詹安泰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朱谦之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马采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杨成志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梁方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刘节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戴裔煊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岑仲勉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杨东纯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白鹏飞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出版,2018)、《李达全集》(人民出版社,2016)、《王力全集》(中华书局,2015)、《粤海虞衡卌一秋——伍锐麟调查报告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冼玉清论著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洪深戏剧论文集》(东方出版社,2011)、《罗香林论学书札》(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杜定友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马思聪全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卢鹤绂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崇正树德、清风亮节:纪念教育家许崇清》(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邓植仪文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等。
传记方面主要有:《江应樑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杜定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陈心陶百年》(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邓植仪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等。
新时期以来,各类综合性、专题性史料的大量整理出版,进一步推进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史的研究与研究范式的转换。近些年来,华南高校内迁史研究领域传统的校史研究在延续,另一方面,则呈现专题化、政治化、社会化乃至多元化特点,出现了一批代表性成果。主要有《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2006)、《广州大学校史1927—2006》(2006)、《瞬逝的辉煌:岭南大学六十四年》(2008)、《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研究》(2018)、《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2014)、《学术风气与现代转型:中山大学人文学科述论(1926—1949)(2013)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华南高校在粤北的办学实践及其特征》(《高教探索》,2022年第1 期)、《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化溥岭南:私立广州大学研究1927—1951》(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贫困生资助问题》(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等。这表明,从大学与整个近代社会、时代背景关系,从党、国视角以及新社会史和新革命史等不同角度来整理大学史料和研究大学史,越来越得到研究者观念上的认同。
四、台湾、香港及海外关于战时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
台湾、香港是研究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又一重镇。这一方面得益于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携去大量的民国重要档案,如中国国民党党史会收藏国民党史料300 万件以上[1],“中华民国国史馆”收藏各类档案、专档400 余万件(册)[2],另一方面因为大量校史资料随同一些高校或个人迁播台湾或香港有关。这些史料是研究民国史,包括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史的重要史料来源。
在收藏国民党、国民政府和教育史档案的基础上,台湾地区出版了诸多民国史资料汇编,其中包含有一定数量的战时高等教育史料。秦孝仪主编大型史料集《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共七编,其中的“战时建设”,收录有关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沈云龙主编大型史料丛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共三编,2800 余种,3200 余册。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中华民国史料丛编》,共4 辑,48 种,130 册,影印出版了抗战时期的报纸、期刊、政府公报、军事、经济史料和文集、专著等,也涉及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
台湾地区出版的一些报刊如《革命文献》(58、60 辑)、《近代中国》和《传纪文学》等,大量刊载抗战时期的文献和回忆录,含有不少华南高校史料;国民党军政人员、教育界人士的回忆录、研究机构、出版机构及校友会编辑的纪念性文集等,同样包含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抗战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的《战时教育行政回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和《回忆抗战期间的教育》(《“中央”日报》,1985 年8 月8 日)、邹鲁《回顾录》(三民书局,1974),《陈立夫先生言论集》(中正书局,1976)、《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77)以及台湾中山大学编印《中山大学成立五十周年特刊》(1974)与台湾民大校友会编《吴在民先生纪念册》(1964)等,不同程度地涉及华南高校内迁史料。
岭南大学是香港方面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校友会和岭南(大学)筹募委员会的推动,20 世纪50 年代伊始,岭南大学的历史与传说被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岭南大学校友的回忆录是了解和研究岭南大学历史的重要材料。目前已出版的有两大类。一是汇编性质。《岭南通讯》(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和《岭南校友》(岭南大学校友会)登载有大量岭南大学史料,其中不少涉及抗战时期的历史。李瑞明编《岭南大学历史文献目录:广州岭南大学历史档案资料》(2000),为研究岭南大学校史和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史提供了重要素材。二是专题性质。岭南大学广州校友会编《钟荣光先生传》(1967)、李应林教育基金会编《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1992),彰显了华人长校者对岭南大学之贡献。岭南大学大村岁月出版组编《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在粤北》(1998),汇集了岭南大学在粤北办学文献史料和回忆性史料。李瑞明编著《岭南大学》(1997)等,汇集了抗战期间岭南大学从广州至香港及从香港到复校辗转办学史料以及当事人口述史料与抗战损失统计史料等。此外,陈炳权著《大学教育五十年》(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0),包含有抗战时期私立广州大学迁徙、办学与复员方面的丰富资讯。
海外关于战时内迁高校史料的整理、出版和研究以美、日等国为主。与美国具有“渊源”的教会大学是主要关注对象。20 世纪50 年代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骤失,引发西方学者与教会大学原有西籍工作人员之反思。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便开始教会大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典型的成果如杰西·格·卢茨(Jessie G. Lutz)著《中国教会大学史》(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1);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United Board E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在20 世纪50 年代主持编写出版的有关教会大学史系列丛书,分别叙述了联合董事会主持的10 所新教教会大学的历史;郭查理(Charles Hodge Corbett)著《岭南大学简史》(1963)等,均为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办学的研究性史料。
此外,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机构整理汇编了大量有关岭南大学各个时期的史料。其一,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联董档案联合董事会汇编岭南大学1886—1953 年档案共计24 卷。案卷内容包括“创校计划”、“格致书院宪章”、“纽约州立案”、“大学理事会会议记录提要”(1908—1952)、“岭南学校报告”、“岭南大学章程”、“招生统计”、“教职员资料”(1941—1960)、“教职员著作”(1918—1952)、“地产问题”、“马田基金”、“岭南大学学生致大学董事会秘书函”、《岭南农业评论》(1922—1927)、《岭南科学杂志》(1927—1950)、《广州岭南学堂》等。其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岭南大学董事会档案,时间跨度:1898—1982 年。其三,哈佛燕京图书馆“岭南大学董事会档案”,其中包括“岭南大学一览”(1899—1948)、“岭南大学调查”、“财务报告”(1887—1952)以及“统计”、“章程”、“会议记录”(1886—1952)、“医学工作”(1900—1951)等[3]。这些馆藏档案为研究抗战时期岭南大学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日本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素重教育史料建设。在编集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的同时,也将视野转向民国教育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多贺野秋郎主持编集的《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76)、东洋教育史学会主编的《东洋教育史研究》(同朋社出版,1935)、斋滕秋男著《中国现代教育史》(国土社,1962 年)等,均包含有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史料。不过,有关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比较分散,有必要做专门的整理与考释。
五、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展望
史料是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有关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遗憾,广泛、系统地开展对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活动,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其一,深化拓展史料收集与整理范围,充分利用中外、台港档案、报刊和民间史料。从以上梳理可知,既有关于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整理和出版,无论是在大陆、台港还是海外,在档案文献、报刊资料等方面收集并不全面。一方面是因为大陆方面出版的民国教育史与大学史史料中,华南高校史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挂一漏万的情形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则在于战时因素与1952 年的全国性院系调整,致使部分院校或停办或裁撤、人员星散以及史料散遗,从而增加收集整理的难度。档案文献星散于海外及台港等地、抗战时期华南高校所疏散之地,存留于各地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研究机构的华南高校史料并不多,美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关于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档案文献的收录整理更加欠缺,遑论中外报刊资料特别是战时粤北出版的报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至于回忆录、口述史料和民间史料就更不用提及。
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华南高校内迁史料实属必要。应系统收集和整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华南各主要高校档案馆、战时华南高校迁徙地各县市档案馆①据笔者统计,乐昌市档案馆收藏有关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以及不少中学在坪石办学的档案史料达200 余件。以及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所收藏的档案和图书资料;台湾地区所藏南京国民政府档案中有关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的档案以及香港岭南大学馆藏的档案和图书史料;美国所藏岭南大学档案史料等。应从国外档案文献资料中,尽可能系统地收集、整理关于内迁抗战时期华南高校的史料。
报刊史料方面,应尽可能从民国时期中外报刊资料中收集和整理有关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自办报刊、国统区的报刊、香港的报刊以及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如《益世报》等,尤其是战时粤北、粤东、云南澄江地区的报刊,登载了大量有关华南高校迁徙、办学的资讯。迄今为止,这些中外报刊大多数未被整理和利用过。
中外相关人物的著作、往来函件、回忆录、家书、影像等,特别是存于民间的族谱、碑刻、实物和民间传说等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需更加系统地从中搜集、整理有关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
其二,强化对访谈性、回忆性史料和口述史料的发掘和利用。访谈性、回忆性史料和口述史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不仅可弥补因战争带来的档案文献史料的不足,且可丰满历史的血肉,鲜活历史的内容,但同时也因其属于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人的事后记忆,真伪杂存实属难免。就前者言,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各地政协文史委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已刊和未刊)。至于后者,学术界和高校虽做了不少的努力,但健在的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人仍有大量的史料需要整理。从已刊和未刊相关史料和正在访谈整理的口述史料中整理有关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的史料,结合史料的属性和它时的历史语境,对上述史料进行考订、辨伪、辑佚和注释,使之与档案文献史料、报刊史料互证,仍是繁复而艰巨的工作。
其三,应强化史料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历史事件蕴涵于历史过程之中,因而,历史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往往需考量史料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过去有关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的史料收集整理(包括华南高校),时间范围定格于1937—1945 年,很难完整地体现华南高校内迁的历史。应该将上限延伸至1931 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下限延伸至1946 年抗战胜利复员时期。如此收集和整理资料,方可系统、完整地反映华南高校迁徙办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保存民族文化、服务抗战和地方经济社会以及胜利复员的历史。现有史料多限于某些院校或地区,且专题性史料收录范围、地区又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如有关广东国民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商业专科学校等院校的史料或缺失或明显不足。又如,战时迁港高校的史料明显不足。再如,现有史料多反映的是战时高校迁徙、课程设置、科学研究与员生救济等方面,而有关高校的日常生活、学科建设、边疆治理、府学关系等则明显不足。不仅如此,汇编而成的无论是综合性还是专题性资料,均主要聚焦在1937 年前,抗战中后期则明显薄弱,致使整个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搜集整理不全面、不系统。
总之,以上梳理表明,进一步收集与整理华南高校内迁史料,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能。近些年来学界在尝试探寻新的史料来源和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进而实现二者间的有机结合。这些尝试,意味着未来战时中国内迁高校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将迎来新的发展。广泛、系统地对相关史料进行收集、整理与研究,编撰完整的综合性的华南高校内迁史料,势必将推进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史的研究,进而亦有助于推进整个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史研究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