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

2024-04-15董婧儒高俊虹

设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化

董婧儒 高俊虹

摘要:系统综述与分析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以准确把握可持续设计的本土化发展路径,构建可持续设计话语权。运用PRISMA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百度学术收集的25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在整体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在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展现出可持续设计特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和资源,并为建立可持续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系统性文献综述;本土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4)07-0080-04

Abstract: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and analyz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sign,the key traditional culture supporting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sign,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sustainable design,so a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of sustainable design and build the discourse power of sustainable design. Using PRISMA method,259 papers collected from CNKI,Wanfang and Baidu Academic we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the research,it is found that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sign always take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the core,and plays a role in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socialenvironment process. In addi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able design are displayed at the material,institutional and spiritual levels to provide cultural support and resourc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ustainable design system.

Keyword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ustainable design;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Localiz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可持续设计的发展与本土化的必要性

1972年,詹姆斯·洛夫洛克和琳达·马格尼森提出的“盖亚假说”以及罗密斯·梅多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资源有限性,警示了过度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社会崩溃。[1]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设计从关注生态效益转向实现社会价值,如今正致力于促进技术、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全面转型。(如图1)然而,尽管近年来可持续设计蓬勃发展,但仍需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提供对本土化发展路径的准确理解,并加强基础研究。现有研究虽已梳理可持续设计进展,但存在以下不足:①大多数专注于特定领域,如环境设计,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整体评估;②多采用叙述性和评论性综述方法,缺乏定量分析,数据再现困难。因此,将外来概念融入本土文化需先进行文化理论探讨,挖掘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是确保适应性的首要步骤。

(二)关键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的范围讲,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一切,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等层面。[2]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文章立足于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制度、思想层面中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协调相关研究进行挖掘、梳理与阐释。

(三)研究问题

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持续设计思想主题论文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回顾国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回答3个研究问题:

1.可持续设计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2.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文化有哪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路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系统性文献综述是一种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相关领域内已有研究文献的方法。系统性文献综述具有多重优点。首先,能够综合各种类型和来源的文献,使研究者能够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而不仅局限于单一研究的结果。其次,其采用系统化的方法進行文献搜索、筛选、分析和整理,这确保了其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有助于减少主观偏见。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可以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对研究问题进行准确界定,并根据文献的证据评估相关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论文识别

文章选取CNKI、万方、百度学术等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文献来源。为保证样本文献的质量,文章选取北大核心和CSSCI数据库。为尽可能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学术论文,文章采用三阶段检索确定综述的候选论文,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可持续设计领域专家的指导,文章结合自由文本和主题词表构建检索语句对两个中文文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中截至 2023年12月底收录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其次,考虑到上述文献库可能无法检索到部分“灰色文献”文章以相同方式对百度学术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最后,为了减少由于简单选择某几个文献库所引入的偏差,获得对研究主题的全面理解,文章对前两阶段纳入的综述性论文进行了前向 和后向检索 ,以进一步对检索结果进行补充。

(三)论文筛选与编码

为确保样本文献的准确性,文章制定的文献筛选标准见表1。

在准备阶段制订设计综述方案,包括综述的范围、包含和排除标准、搜索策略等。后文献检索,使用关键词、主题词等策略在多个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根据事先定义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评估所选研究的质量:使用标准化工具和准则来评估纳入综述的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从每项研究中提取相关信息和数据。根据研究问题,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如图3所示:

具体而言,检索与2023年12月底,共收集到700篇中文论文(CNKI 439篇,万方145篇,百度学术93篇,前向搜索18篇,后向搜索5篇)。进一步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全文内容等,按表2制定的筛选标准对700篇论文进行去重与筛选,最终收集到有效论文259篇。

三、研究结果

(一)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分析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当前的局面,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语境。对于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困境的担忧,从259篇收集的论文中,有15篇提及了此问题。研究表明,人们普遍认为导致这种困境的因素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其导致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对自然的统治和索取;在人类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对其他个体和群体的统治,而忽视了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在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上过分强调理性,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3]

第二,文化差异。中国设计发展起步较晚,长期以来,设计理论体系一直沿用西方模式,这使得可持续设计的本土化发展受到了制约。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有所不同,导致了对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接受和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社会的转型节奏与西方国家的同步,设计正处于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过程中。这意味着对中国设计师的思考能力和原创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可持续设计的融合。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环境资源转化为符合当代需求的实物存在。这一过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寻找传统形式与当代因素的契合点,还需要在材料和技术上进行创新运用和拓展,以实现传统形态和功能与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效融合。这意味着需要在设计中找到平衡点,既要尊重和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又要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生活方式。[4]

(二)可持续设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259篇收集论文中,有220篇论文论述可持续设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本节以文化结构为线索梳理这些论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特质,由表及里将现有优秀传统文化分为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如表2),以探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文化有哪些:

1. 物质文化

在物质文化方面,学界大致在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别是传统造物、传统工艺与传统材料。

第一,对传统造物中生态智慧的分析。“传统造物”通常指的是传统手工艺品或工艺品,即由传统技艺和技术制作而成的物品。设计师和研究者有意识地对传统造物中的生态智慧进行提取并将其应用于现代可持续设计中,例如潘长学结合古代船舶设计的智慧,融入本土审美观念和行为习惯,为现代船舶的造型、涂装及功能提供了设计学层面的参考,促进了可持续设计理念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5]

第二,对传统工艺的创新转化。通过仔细阅读论文发现目前对于传统手工艺中可持续设计已由手工艺的本体研究转向到了乡村场域的系统设计。如张朵朵、季铁在湖南大学开展的“花瑶花”实践项目,对当地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转化,并助力当地村民增加经济收入。[6]杨勇波等人对十八洞苗绣产品进行创新,通过对传统苗绣工艺运用设计手段让传统苗绣和现代材料、工艺结合。同时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于现代生活之中。[7]杨彦对西兰卡普文化中蕴含的图案、色彩、纹样等核心内容进行数字化提取,建立数据库,请当地手工艺人提供本土知识和工艺技术,设计团队提供概念想法和创意方案,由此形成知识共享、创造价值的协同关系,为西兰卡普自身走向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8]

第三,对传统材料的再创造。可持续设计在中国兴起之初,设计师和研究者们首先关注的便是绿色材料的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我国迅速普及,设计师们开始转向对传统材料绿色价值的重新考量。如曹义竟通过对赫哲族鱼皮材质的深入研究,發现其具有保暖、防潮、防水、轻便、耐磨等优点,通过与不同工艺的结合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为传统材料的再应用提供了新思路。[9]曹思敏以云南沙溪古镇民居建筑为例,结合新技术和新工艺,探讨了传统材料在乡村民居建造中的应用价值与可持续性。[10]

2.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心物结合的一部分,涵盖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论、社会组织制度等方面。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各民族的生命共同体思想、生计模式以及生态禁忌等“地方性知识”体现了各民族在地域化的内生秩序生产能力。这些知识不仅指引着民族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而且为当代可持续性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举例来说,刘相军等学者通过追溯地方性知识在自然环境治理中的实践过程和效应,探索了其内在结构机制。[11]林立平研究基诺族传统竹器,包括生命礼仪、爱情信物、宗教习俗和狩猎习俗中的竹器等,探讨了它们的选材、制作、使用和禁忌等方面的特点,以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习俗特征和生态伦理观念。[12]

当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通过地方性知识对当代可持续设计进行构建时,学者们也提出了其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受到较多讨论的包括地域局限性、文化差异和传承断裂等。这些因素使得在将地方性知识融入可持续性设计中时,需要更加精细地考量其适用性和通用性,避免简单地将某一地区的实践经验直接套用到其他地方。此外,由于地方性知识往往以口头传承或局部记录的形式存在,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如李稷从基础关系、目标原则、应用框架等多方面探讨了地方性知识在可持续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思路,并提出了地方性知识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13]

3. 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顺应自然法则。通过对259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学界对中国传统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天人合一”思想。许多学者认为,将“天人合一”思想融入现代设计实践中,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过于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与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4]“道法自然”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这一理念强调了人类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在园林建筑、民居设计、家具制作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对设计实践的影响。园林建筑以其模拟自然、融入自然的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民居设计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在家具制作中追求以天然材料和自然形态为基础,强调了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

1.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尽管现代经济发展对传统制作方式带来挑战,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偏远地区,那些保留完整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常常与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这也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张朵朵、季铁在湖南大学开展的“花瑶花”实践项目。以当地非遗项目诸如花瑶挑花、竹编等当地的特色手工艺为源动力,通过协同创新,构建外来设计师与手工艺人平等的、相互学习并共享知识的“知识共同体”,进行产品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以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6]杨勇波提出“扶志、扶智和扶质”的方法:从带领留守妇女创业、建设苗绣培训基地、创新苗绣工艺和内容3个方面带动十八洞村民脱贫,对探索未来中国特色可持续设计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7]杨彦以设计赋能传统手工艺作为设计扶贫的重要手段,使西兰卡普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效力并助力当地贫困乡村经济发展。[8]

2.作为建立可持续设计体系的参考

中国可持续设计体系在材料和技术运用方面展现了本土特色,这些丰富的造物元素不仅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可以为现代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提供思想和文化资源,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思维方式和精神内涵,将有助于塑造现代可持续设计的人文价值,推动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可持续设计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可持续设计学理论体系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为设计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传统造物的创造性转化,使优秀的传统造物以合理的方式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15]

总结与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能并不像之前的研究所担心的那样复杂难以理解。相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类和应用趋势来看,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不同视角下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并在整体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可持续设计的有机融合方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重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以构筑当代设计领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持续设计思想的融合路径。首要之务是强化中国传统造物思维方式,不断巩固其中的整体观,同时建立现代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考量可持续设计的具体步骤时,应以整体思维角度出发,使其成为总体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其次,应摆脱经学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倡导创造性思维。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注重实践和实用,这种实践理性思维在中国古代的工艺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现代可持续的创新设计,从我国可持续设计的实际情境出发,倡导创造性思维,提出新的设计理论。综合而言,中国卓越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可持续设计思想,为当代社会寻找可持续发展之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当代社会需求相结合,需深入研究和创新,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创意技术设计方法在虚拟教研室中的实践应用”(230830413807309)

参考文献

[1]侯康佳,侯利敏. 可持续设计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J]. 设计,2021,34(01):102-104.

[2]李宗桂.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J]. 学术研究,2013,(11):35-39.

[3]非凡. 自洽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哲学思考[J]. 湖北社會科学,2020,(12):106-113.

[4]朱云.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当代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困境与思路[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04):38-42.

[5]潘长学,查理. 中国船舶设计的古代造物智慧研究 [J]. 包装工程,2019,40(22):87-94.

[6]张朵朵,季铁. 协同设计“触动”传统社区复兴——以“新通道·花瑶花”项目的非遗研究与创新实践为例[J]. 装饰,2016,(12):26-29.

[7]杨勇波,李怡,李茜. 设计扶贫视域下十八洞村苗绣产品开发的困惑与对策 [J]. 四川戏剧,2020,(08):67-70.

[8]杨彦,温庆武. 设计扶贫视角下西兰卡普的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J]. 包装工程,2022,43(12):423-428.

[9]曹义竟,吴联凡,吴耀. 赫哲族鱼皮材质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09):82-85.

[10]曹思敏,何新闻. 传统材料在乡村民居建造中的应用价值与可持续性研究——以沙溪古镇民居为例[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07):126-129.

[11]刘相军,张士琴,孙九霞. 地方性知识对民族旅游村寨自然环境的治理实践[J]. 旅游学刊,2021,36(07):27-42.

[12]林立平,赵洁,姚欣楠,肖丽. 基诺族传统竹器中的文化习俗研究 [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09):22-25.

[13]李稷,张沛,张中华. 地方性知识在可持续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 国际城市规划,2022,37(04):131-138.

[14]周浩明. “天人合一”理念在当代设计中的误读 [J]. 装饰,2008,(06):95-97.

[15]潘鲁生. 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的研究意义[J]. 艺术设计研究,2021,(02):56-60.

猜你喜欢

可持续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化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可持续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包装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