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中的孔子(2)

2024-04-15董思言

中学生报 2024年7期
关键词:南子游说治国

董思言

从小上国学课,课前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向孔子的画像行礼。只记得在小时的记忆里,孔子是一个立于画像那端的圣人,神圣而遥远。

逐渐长大之后,学了《论语》中的一些名句,我才慢慢了解了孔子其人,懂得了太史公所说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不尽崇尚。我同样崇敬并且向往着孔子所及的境界,原因有二。

其一,是自古以来深深浸染中华文明的,源于孔子的中庸之道。中庸并非指平庸,而是一种致中的心灵境界。不疾不徐,不骄不怯,面对世事繁杂也从容应对。就像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便可读出孔子所求的即这般不以物悲喜的人格。从《四子侍坐》中孔子面对子路的豪言壮志,以哂笑作评,也可看出孔子对不谦逊之人的不认同。他赞同曾皙所言的大同社会,而大同社会是什么?是美美与共的规范与自由并存、修养与率性相融、礼教与自然互映的平衡社会,是讲求调和与秩序的良好社会。正因为自身的修养已完备,秩序于他,就已成为维护内心意志的无形之物,所以他也说:“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与众多杰出的哲学家一样,我虽然从未见过他,但从他温润的文字间,也仿佛可以看见他双眼中对世人的温和与笃定。

其二,我认为孔子对于自我理想的捍卫与追求是值得每个青年去学习的!孔子周游列国,将自己的治国之道应用于实际的愿望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在他游说各国的故事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对理想的坚守。例如孔子见南子,南子是一个国家的王后,但她多情不忠贞,名声也是众所周知的糟糕。但仲尼在多国游说无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便去见了南子,希望可以由此说服她的君主。大家都觉得与南子共处是一件羞耻的事,但孔子这样一个人们口中的圣人,却愿意暂时放下自己的面子,为自己的治国之志争取一次机会。可见他是真正将理想视作了自己的使命与意志。对他而言,理想是至高的,也是必达的!而我们作为青年人,也应如此,虽然我们的理想未必像孔子那般崇高,但我们也应像他那樣,愿意为理想舍弃一些相较之下可以抛除的东西,而结果究竟如何,其实没那么重要,毕竟孔子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他的理想。但他的意志品质却至今指导着我们!

以上便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我便从修身开始,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曾玉萍)

猜你喜欢

南子游说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记忆旅行者
孔子见南子一场双赢的赴约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Flocking control of a flee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进击的磊编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南子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