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孔子(1)
2024-04-15袁子尧
袁子尧
矗立于朝堂之上,受祭于世代之间,千百年匆忙流转,瑰丽或是糜烂皆是如烟,但孔子亦是成为这传颂万家的象征符号,儒学更是被循为正统,哀鸿遍野的战国,圣人用字句铿锵描绘出心中志向,回荡于千百年间。
于世事沉浮中坚守道义,以理性的中庸之道面对挫折。从未动摇地擦拭着周制的金边,至死也心向于恢复其道。如那摇摇欲坠的残阳,虽为烬,但亦生辉。
孔子一生风雨飘摇,却诠释了君子的谦恭儒雅,如一守道。虽是奔走无果,可君子未起之时,厚积薄发。出身贫贱从未成为他的桎梏,勤勉乐学,精艺于文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曲调至节奏,捏塑出的秉性,恒远如一。他由琴曲参悟出那作曲者的心境,体味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最终参悟世间永恒的因果法则。
他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參摩着劲健的儒式人生图法,却被政堂小人进谗言毁了声誉,虽是难免积郁消沉,但他在那《论语》里给予了最终答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夫子决不因区区困厄而自甘沉沦,辗转萍水间已历半生,他用泥泞的脚印给儒家学说镀上了一层豁达慨然的光辉。
望那声声平仄,黄河浩荡,仲尼临河而叹,“美哉水,洋洋乎”是对落寞经历的哀而不伤。子路问津受辱而归,淡然一挥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对生灵涂炭的乱世悯而不悲的决然。待那鲁哀公西狩,夫子喟然叹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是历过大劫又走过大运的夫子对人生这份剧本的最后一抹。
诚然,众诸侯权贵无知己者,孔丘却仍不动摇自己的信念,不享用于苟且,也不妥协于仓皇之中。视己为周礼之代言,伫立于乱世,相信自己能复燃在礼崩乐坏年代的星光。
儒者之风,盖彰于此。道义之心,是众生受苦时,愿以仁政降福济世;落寞不用之日,守住信念不枉一世。不论穷达,唯道,唯真。用一生书写近乎顽固的执念,在纷乱之间绽放理想主义的赤子心,已是远超成败本身的意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透过金缕的薄纱,诠释了这仓促的一生,原是圣人自选的天命。
(指导老师:曾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