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

2024-04-15季爱民张春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师生主体思政

季爱民,张春月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唯物辩证法认为,本质决定事物的性质以及发展趋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政课的本质,表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主体的教学艺术水平、学生主体对思政课道理的感悟体会以及师生双方的内在联结对思政课教学成效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思政课本质的深入解读与阐述,要坚持围绕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活动构成展开。探究教师和学生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构成及相互作用,既是在教育维度上发挥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命题,也是对思政课本质的追根溯源,更是对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有力增进。

一、关照主体:从双主体走向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是主体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它主张在个人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主体走出个人主体的局限,转而关注其与他者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在课程教学中对主体间性关系构成模式的关注,将割裂的主体纳入了共同体的范畴考量。

第一,教师主体。传统社会重视师道尊严。《学记》倡导“师严而道尊”,强调只有尊师才能顺利推行社会教化,实现化民成俗的目的要求。在师生关系方面,尊师重道的教育思想过于强调教师的绝对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处于被动依附地位,为后世教师以身份权限掌握课堂主导埋下了萌芽。韩愈《师说》开篇就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阐释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化重任,为教师与“天、地、君、亲”并举的社会地位确立基调。伴随着体制转型以及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发展,教师凭借自身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以及课堂管控魅力使得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导性地位日益凸显。当代马克思主义推崇的教师主导作用观,从领导者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理论基点出发,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要充分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指出现代教育模式要发扬民主,启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二,学生主体。传统教育活动强调“尊师重教”的同时,使得学生的自主性长期以来受到压制。反观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教育活动的进行也要求进一步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强调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意识培养,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中心,而是引导者的角色。与之相契合,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最大主动性。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正是形成学生从传统教学情境中“被动”的接收者到成为整个教育环节关键的角色转变。

第三,从主体到主体间的转向。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它超出了“主体”—“客体”的关系限定,转而关注“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证自我与对象之间是共生性的并存状态,即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2]。无论是强调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的教育原则,其实质仍旧困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局限,即一方主体性的发挥是以另一方作为客体为代价的。这种“主体”—“客体”的对象化关系模式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与碰撞,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勾连和互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们对事物的根本性认识既受到客体事物的制约,也受到主体主观条件的限制。从主体到主体间的认识转向,表明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关系认识发展到新阶段。

二、主体间性原则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阐释

重视师生主体的内在统一性,既是把握思政课道理的底蕴厚度、鲜明温度和传播力度的重要支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于教育的本质、人的发展以及实践的需要三方维度的意义彰显。

(一)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教育的本质”

第一,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灵魂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3]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培养,即灵魂的塑造。教育是发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对象性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4]。在哲学意义上,灵魂与肉体是辩证合一的,人不仅是活生生存在着的肉体,更是拥有自由的思维和意识的能动主体。主体一味地沉浸在躯体本身而忽视了人的意义世界,将最终导致主体自我的迷失。因此,对灵魂的塑造,正是在“灵肉交流”过程中对人的意义世界的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富有精神性特征,是要培养有灵魂的学生,使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人格健全的人。为了进行真正的教育,个人应该进入到全体之中。教师作为道理讲述的主体应该进入到学生之中,融入到与学生的交往中。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师生交流的进行,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在深层的交互中实现对学生主体灵魂的塑造。

第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主体参与。教育的过程不应该被视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当教育过程将视角聚焦于主体对客体的塑造与改变上时,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就被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对参与者起到生长促进的功能,既不能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而抑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主体而使其缺乏教师引导[5]。单向度地强调教师主导或者学生主体原则,会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置于固态化的教育视角,使其缺失本身应当兼备的实效性。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整个过程体系中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的存在,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都对其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更加关注各主体间的沟通与互弥,更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干性,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第三,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培养。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的思维认知与精神品格的塑造,使学生朝着与社会期待相符合的方向发展,实现其灵魂素质的提升。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的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方面,学生的全面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教师主体又是与学生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思政课道理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需要优秀教师对思政课道理的底蕴厚度进行阐发。因此,打造专业知识精湛、政治理想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的好老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力。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与学生主体进行双重关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求关注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内在要求,指出有灵魂的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增进,更要通过交往始终关注学生身心成长的本质,调动学生发展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第一,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自身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与交互活动,它承认作为主体的人能够在与周围其他主体的互动中,逐步达成关于对象的本质性认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自身实践。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深刻把握了人的社会属性,肯定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内在统一性,将独立的各主体部分置于一体中,实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本质的把握。真正的教育要在交互中进行。在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在交互中实现发展,在主体间的交互中促进信息交流的生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实现双方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彼此力量的共同增长。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关注,体现了对各主体的尊重与满足。

第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主体的解放。主体性教育将人摆在教育过程体系中的突出位置,并要求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对人的关注,将长期以来被置于教育客体地位的学生推到台前,使学生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是在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主体性教育的深化与发展。它主张各主体能够在个人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交互作用展开平等对话。因此,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原则指导下的交互作用更加凸显。在这个过程中,非是其中一方始终处于静止的地位,而是各主体交互影响,呈现生动性。在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师生之间形成的是平等对话体系,而非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的主客关系,师生间达成了共生性的平衡[7]。

第三,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思政课是情与理相结合的课,道理的讲述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间发生情理交融。一方面,教师是立教之本。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的基本遵循正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要做德行高尚的“人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寓于自己的职业理想中,成为铸魂育人之师。另一方面,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而行的新一代,对学生的本领与精神品格热切关照,使学生在特定发展轨迹中实现自身理想信念,关乎全局,利在长远。因此,在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师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不仅是理论的传递,更是情感与品格的渗透。将教育的焦点投射到师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将使得思政课道理的讲述更具鲜明温度。同时,对教师与学生主体的信任,将为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提供支持。

(三)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实践的需要”

第一,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主体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主体发挥自我意识指导实践以满足自身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性活动。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师生主体的内在统一性出发,关注主体间的相互促进对学生主体需要的满足成效。首先,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注重主体内在思维信息向外在实践活动的迁移,不仅强调教师在互动中将自身丰富的理论储备与价值认知通过讲授与启发的方式输送给学生,促进学生内在思维能力的生成与拔高,而且还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对理论的应用,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其次,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注重实践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一方面,学生能够在师生互动中将自身本质特征与阶段性发展状态呈现给教师,从而增强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把握,为教师知识与理念的更新提供动力,更好地指导教师实践。另一方面,学生主体能够从教师的课堂实践与日常行为活动中获得理论指导以及品德修缮,进一步满足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望与要求。

第二,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实践的有效性。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在教育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围绕以对共同客体的改造而达成的主体间的内在关联性这个中心环节,通过新的介质,将各主体联系起来,摆脱“非主即客”的僵硬场域。受教育者从初始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转化为与教育者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等同地位,受教育者本身生命活动所具有的主动性、实践性、主体性得到认可。主体间的实践互动性明显增强,即教育活动过程成为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二者之间的共同配合、实践的过程,而非施加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单一实践活动。因此,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在“主体—主体”的交互中,共同对教育内容进行应用,能够显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朝教育目标不断靠近。

第三,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教育实践的发展。市场环境等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对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新要求。思政课育人价值的发挥要注重问题导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塑造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其科学素养、坚定其理想信念直面前进路上的机遇与挑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需要各方的默契配合。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形成的,是各主体通过发挥自身能动力量加以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合力与和谐之力,而非传统教育模式下一种力的简单施加或几方力量的相互冲撞。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教师与学生力量的有效团结,有利于发挥思政课教育实践成效,是增强思政课道理的传播力度,锻造学生主体战胜困难的本领和信心,在斗争中赢得胜利的重要动力。

三、主体间性原则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效能发挥

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教师、教育内容、学生所构成的“主体-客体-主体”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内在地把握教师主体、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及其本质关系,是讲好思政课道理的重要起征点。

(一)教师的“用心教”是上好思政课的有力杠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理应发挥自身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身份角色作用,运用教育艺术,避免思政课道理的浅薄、老化、僵硬。

第一,学会研究,把道理讲深,避免浅薄化。讲“深”是基础,浮于表面的理论难以达到真正的启润心智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做到专业的精深。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论内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蕴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性学说,更深刻包含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百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讲好思政课,阐释清楚蕴藏于其中的深刻理论本质,必须要挖掘思政课的深度。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宽阔视野,能够立足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深究,将道理讲深。其次,教师要做到常学常新,不能“吃老本儿”。在宏观层面上,新时代带来的新挑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社会环境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教育的对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具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做教育者角色之前,先做好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在社会的发展中保持学习的态度,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思政课教学既要关注现实问题,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又要在与时俱进中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教师要刻苦钻研,坐好“冷板凳”,不断研究新问题、把握新动向,为学生发展注入新的优质资源。

第二,学会贯通,把道理讲透,避免老套化。讲“透”是在讲“深”的基础上的拔高。教师对理论阐述的深入,不代表透彻,不代表学生能够领会其中深刻的内涵。理论的输出要联系实际。首先,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关注学生主体的身心状况和思维感受力,注意做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思政课所包含的内容价值不仅具有知识性,更具有真理性,既宏观又细微,对学生来说,学得好则受益终身,学不好则似懂非懂。教师能把蕴含丰富的政治理论、道德理论、哲学理论的价值系统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受教育者,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政课的教育价值。最后,教师要做到理论的泛化。一味地把马克思主义某个观点强行输入学生的头脑中,忽视其观点本身应具有的理论背景与逻辑前提,就会使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片面僵硬,而最终丧失其真理性。因此,讲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解读上要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外延与内涵的兼并性,要避免其僵硬化,要把碎片化的真理、真理性的思想、抽象的概述贯通起来,做到有理有条,才能把思政课真正讲得透彻。

第三,学会启发,把道理讲活,避免僵硬化。把道理讲“活”是讲“深”、讲“透”的最高境界。教师作为讲道理的主体,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将深刻的道理讲述得富有生机活力,考验的是教师的教育艺术能力。首先,教师要运用通俗风趣的语言来讲道理。将复杂的思政课道理通俗化,才能被学生群体更好吸收内化。因此,教师主体要运用语言的艺术,多用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把理论高度、思想深度通过通俗化地方式讲出来,多用学生身边的生动、鲜活的事例去说话。其次,教师要应用新技术手段,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理论的讲授不能依靠纯粹的逻辑推理,而是要利用丰富的素材与技术手段来提供支撑。信息化时代的技术条件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更加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僵硬的道理在学生面前生动起来。教师主体对信息化时代的主动适应以及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熟练操控,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要求。因此,教师主体应该不断增长本领,在教学上改革创新,将晦涩的道理变得鲜活。

(二)学生的“用心悟”是学好思政课的关键一招 教育内容的作用发挥既离不开教育者的组织领导,也更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自觉建设。因此,思政课教学坚持教师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第一,教育过程存在教育内容“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客体性。”[8]教育过程存在着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时,又存在着“主体-客体-主体”之间的作用,缺少客体这一重要因子,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联结将始终局限于意识层面而缺少物质材料对主体作用关系发生的支撑。同样,某一主体之所以能够与另一主体发生互动, 就是因为其间存在着作为“中介”的物质客体。而作为教育内容的客体,其本身是静止存在的,不可能主动进入学生的头脑并为其所接受,只有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通过对客体施加一系列具体的活动,才能实现客体的效用转化。

第二,学生主体要“用心悟”。一堂成功的思政课,不仅需要教师的“用心教”,更离不开学生的“用心悟”。首先,“悟”是理论转化的最高要求。思政课以对学生的素质品格以及理想信念铸造为目标,是对学生理论水平、知识素养、人格品性的内生性拔高,单方面强调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对道理的建构领悟尤为重要。学生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进行拓展性加工,从而转化为自身认识结构的重要部分。其次,“悟”是指导实践的第一性。学生主体对思政课道理的“用心悟”对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发挥更具意义,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要求更具效用。学好思政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强自己的见识,以正确的理想价值信念来指引行动,砥砺奋斗。因此,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人格塑造、情怀催化等抽象引导目的,既需要教育者立足我国发展现状,利用好教材教具、教育活动、教育史实等物质性教育内容客体的推助,也需要学生主体对教育内容的主动接收与感悟。

(三)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是实现思政课目标的灵魂制动 “师生关系影响师生之间教育信息的相互传递,影响学校教育的整体效果。”[9]实现思政课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既要求教师在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要关注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喜爱以及对其接受教育成效的重要影响。

第一,师生主体间需要和谐交往。教育信息的传递需要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是有效传递教育信息的关键。马克思认为,交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只有通过师生的真实交往过程,才能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双向涌动。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着同样的思想价值目标,即实现受教育者理论内涵与灵魂素质的共向提升。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能够有效减少课堂教学中负向因素的碰撞,显著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要实现两者间的和谐互动,既需要教师主体依靠自己的专业魅力与人格魅力建立自己的权威,也需要学生主体给予教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在交往中对双方存在的代际冲突、角色差异、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理解置换,为思政课更好发挥实质性成效提供保障。

第二,师生主体间需要心灵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需要深入到彼此的心灵世界而达到的一种紧密的关系联结。对于关系的解读,马丁·布伯认为,关系可分为两种,即“我与它”以及“我与你”。前者是一种具有功利主义性质的主客关系,而当双方在关系中超越了物欲需求后,“我与你”的关系就出现了[10]。这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主体间关系,在这层关系中,各主体既是创造者又是改变者。好的关系能够带来双向改变的美好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模式应当是和谐的、互补的、共生的,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正是要达到“我与你”的状态,彼此之间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而非目的性占有。建立心灵沟通的关键是教师发挥人格魅力,与学生增进了解。首先,师生间的心灵沟通,需要教师注意语言的讲述和表达。采用符合情境的语言是助力师生沟通的关键[11]。其次,要以情感人格为支撑,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充满真诚与热情,能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受社会角色和视角感知裂差所限,师生双方在思维认知、知识储备、社会经验等方面又难以具有同等效力,两者在共同作用时常处于碰撞、对立中。现行教育机制下的主流观点是“主体—主导”论,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虽然兼顾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但缺乏“统一性”。同时由于在实际的教育实施过程中,“主体”与“主导”的程度把控较为模糊,往往会出现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情形。因此,要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的理论视角,强调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内在统一性,而非强化一个主体弱化另一个主体,从师生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出发,促成主体间的互动共生状态,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增进思政课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师生主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麻辣师生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