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理念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4-04-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理念

高 峰

(安徽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催化下,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多数企业生产要素从体力转变为脑力,劳动教育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其育人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不再受到一些社会民众的关注与青睐[1]。高校作为系统育人的重要场域,劳动教育理应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形态之一。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并未取得理想效果,造成一些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后不具备科学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影响自身就业稳定性。上述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迫在眉睫。知行合一理念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指导价值,其在高校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融入性改革,有利于高校明确劳动教育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客观审视新形势下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培养大学生劳动素养。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立足新科技革命时代特征,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体系,分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层内涵与价值,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知行合一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知行合一理念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存在可能性与必然性,其中可能性体现在两者的内在结构一致,都包括“知”与“行”两部分;必然性体现在两者具备融入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两者的协同发展可以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发展的新视野。“知行合一”是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理念,经过历史的洗礼,该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坚实了其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知行合一理念是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思想源泉 知行合一理念是高校劳动教育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哲学依据。从春秋孔孟时代的知行观即可窥见劳动教育的萌芽。孔子提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体力劳动的重要作用。这一阶段,“行”的实践价值高于“知”[2]。至荀子时期,荀子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尽管依旧突出“行”的价值,但已经开始呈现出初步的知行合一趋势。发展至宋朝,朱熹明确指出“知”与“行”相辅相成、相资为用的关系。直至明朝王阳明首次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一体化理念,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指导理念得到丰富与完善。从现代大学劳动教育角度分析,即只有将专业技能知识转化为劳动实践,才算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行”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与补充,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更加聚焦于脑力劳动,以及两种劳动形式的结合。

教育具有长期性与继承性,知行观所推崇的知行合一理念,强调劳动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正是高校劳动教育需要长期坚持的施教理念。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变革的背景下,知行合一理念不仅指向专业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统一,而且指向正确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的统一。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文提出,劳动教育应以体力劳动为主[3],重视手脑并用,强化实践教学体验的育人质量,突出以“行”阐释“知”的理念,重视知行统一。由此可见,知行合一理念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育人理念,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保障。

(二)知行合一理念与高校劳动教育建设存在内在契合性 知行合一所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与高校劳动教育存在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二者在理论结构与育人功能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狭义上来讲,劳动教育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就两者的基本内涵而言,高校劳动教育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一种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并非单纯的专业实践活动,而是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相辅相成,与知行合一理念所倡导的实践主题相符合。古代社会,“六艺”的倡导与盛行是古代知行观的具体表现,是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育;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理念所聚焦的道德认知与践行与劳动教育育人理念不谋而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此,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应坚持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协调,以促进知行合一。就两者的基本特征而言,劳动教育所倡导的实践育人与知行合一理念所重视的“行”存在高度契合,实践性是两者共同的基本特征[4]。尽管“知”与“行”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阐释,但“行”具备重要育人价值是共同点,实践性始终是知行合一理念的根本属性。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而来的一种育人形式,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这一共同特征也为两者的融合渗透奠定了基础。就两者的目标而言,以人为本是知行合一理念与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及最终目标,旨在培养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劳动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形式,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旨在培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所需的高水平人才。

(三)知行合一理念是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 知行合一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数代文人志士的思想接近。其不仅可以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而且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必须遵循知行合一育人原则。知行合一是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开展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劳动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大学生将习得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思维认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劳动观念,助力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性、实践性协调一致的原则,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也必须遵循该原则。

其二,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以知行合一理念内容为路径纬度。知行合一作为实践哲学,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能为解决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路径思考。目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如实践育人观念日益进步、实践育人内容逐渐丰富、实践育人形式趋于多样化等。但实践育人仍然是高校育人环节当中的薄弱一环,与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知行合一包含丰富的实践教育理念,为解决高校实践育人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知行路线[5]。高校实践育人领域的“知”是指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认知与理念等正确的认识;高校实践育人领域的“行”则侧重指在对实践育人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多样的手段和载体,进而达到高校育人目标的实践过程。高校实践育人要促进“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建构完善的实践育人合力机制,切实提高实践育人的有效性,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种从“知”到“行”再到“知行合一”的分析路径,能够揭示目前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走出困境提供新的路径。

二、知行合一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知行合一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践过程中,历经考验与创新,对于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各高校开始深挖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致力于“知”与“行”的协调统一,进而打造劳动教育育人新格局,提升劳动教育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知行合一理念的融入性改革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知”地位边缘化 知行合一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知”的地位边缘化、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社会、高校及家庭层面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认知与理解不深入。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部分企业在人才岗位任职后组织了大量机械劳动,忽视良性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多数大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后,生活被重复、繁杂的事项包围,职业生涯被重复的脑力或者体力劳动挤占,在职培训缺失,入职两三年即进入职业倦怠期,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去开展工作。企业是大学生劳动实践的主要场域,也是培养科学劳动价值观的责任主体。现阶段,部分社会企业过分关注劳动力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忽视“知”的重要价值。

其次,从高校层面来看,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定位不准确。部分高校狭义地将劳动教育理解为体力劳动教育,忽视“知”的丰富内涵,对劳动教育缺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整体性理解[6]。认知偏差导致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致使部分大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后优先选择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工作者。

最后,从家庭层面来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尊处优”“啃老族”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家庭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劳动教育,一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和习惯养成,进而影响知行合一理念的育人作用发挥。

此外,大学生主体自身的表现也反映出其劳动观念的认知,一项针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劳动意识,但其劳动观念仍存在知行不一的倾向,劳动观念平均得分3.27,显著低于劳动意愿和劳动精神认同度得分,其中,仅有26.24%的大学生愿意实际从事体力劳动,仅有56.40%的大学生认为体力劳动和其他形式劳动同等光荣,但在实际中仍不愿意从事此类劳动[7]。表明当前阶段,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行”无法得到落实 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管理机制是知行合一理念顺利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根本保证,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行”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其一,教育主体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各个教育主体的统筹联动,知行合一理念的融入性改革需要从各个教育主体的理念变革入手。现阶段,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主体联动机制尚未健全。具体而言,一是部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联动不足,两者在劳动教育的分工与育人资源的利用上未形成有机整体。二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不及时。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还处于教师主体主导的局面,即教师单向传授劳动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发布劳动任务,学生被动接受并完成任务。在这一劳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师对学生劳动意识考察不足,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树立。

其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知行合一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物质保障的缺失会影响劳动教育改革的进度与质量。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少,教育改革经费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专项经费较少,资金投入不足,缺少专门的办公室、场所场地和器械设备,劳动教育技术保障也存在不足,未能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劳动教育数据库资源,进行资源共享[8]。

其三,知行合一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缺失。劳动教育不同于高校专业教育,应试考试无法有效衡量其育人价值。现阶段,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依旧以应试教育与量化评价为主,忽视对大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及劳动创造力的评价考核,导致劳动与育人脱节现象频出[9]。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低,“知”“行”分离 其一,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待完善。现阶段,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教学只是作为思政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存在,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在不同章节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说明不同劳动形式在资本交换过程中的作用[10];而其余思政课程中对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的阐述基本为零,只出现一些关于劳动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或者劳动教育精神的话语阐述。整体而言,一些高校并未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劳动教育理论零散地出现在思政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课程体系中,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作用、功能及历史发展内容的介绍不充分、不协调,阻碍知行合一理念在劳动教育中的深度融入。例如,有学者针对江西省四所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有43.95%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安排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仅有26.04%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有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25.23%的大学生所在的学校开设有劳动教育选修课程,表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不足[11]。

其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课程流于形式。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开展形式主要是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即高校在学生大一到大三年级基本完成专业教育理论课程,在学生大四阶段要求其完成毕业实习任务。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侧重“行”的实施,忽视科学劳动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与塑造。

其三,教材内容侧重于脑力劳动相关内容的分析与介绍,忽视体力劳动价值。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劳动形式要保持一致,同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劳动形式应相辅相成、协调发展,避免造成眼高手低的结果。但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侧重于“知”的教学,忽视体育教育,将“身体力行”与“知行合一”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四)劳动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缺失,知行合一有效管理缺失 教师是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其专业素养的优劣关乎劳动教育育人改革成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长期处于高等教育领域的边缘地位,劳动教育由辅导员、学生会社团、体育教师组织展开,师资梯队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团队缺乏,知行合一有效管理缺失,导致劳动教育质量偏低。具体而言,其一,专业教师规模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短缺,师生配比不合理,无法保障劳动教育开展的规模与质量;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较低,多是从管理学、教育学或心理学专业毕业,不具备劳动教育专业背景。因此,部分高校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不具备高校劳动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组织能力,不利于知行合一理念的践行。例如,一项针对青岛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调查显示,在教师主体中,教授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劳动相比差距就大出很多,这就说明教师主体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局限性[12]。

其二,劳动教育培训机制有待健全。强化教师劳动教育观念培养与劳动育人教学技能培养是现阶段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教师团队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部分高校不重视劳动教师的培训,导致教师团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进修机遇,专业素养提升缓慢。知行合一有效管理指导能力的缺失,导致教师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微乎其微,多数教师局限于劳动教育任务的发布与浅层指导上,没有与学生群体共同参与劳动教育项目,模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受限,忽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

三、知行合一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充分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育人作用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知行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对劳动教育融入性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剖析,高校应坚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遵循劳动教育知行统一的原则,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以高效推动知行合一理念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融入。

(一)强化高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重视“知”的指导地位 有效提高劳动教育改革成效,提升认知是第一步。高校应重视“知”的指导地位,强化高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充分调动高校师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热情,为知行合一理念的融合性改革提供思想保障。其一,深化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理解与内在认知。高校应举办各种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比如劳动周、养老院义工体验、勤工俭学、支教等,帮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切身体会劳动光荣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能动性,进而提高其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接受意愿与能力[13]。

其二,提高教师展开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教师有效指导是劳动教育育人效果充分展现的基础,提升教师知行合一理念认知尤为重要。对此,高校应以院系为单位,定期对一线教师展开知行合一融入性改革的理论教育,以系统的理论教育深化教师群体对劳动教育机制改革的理解,以引导教师在劳动教育中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高校应要求教师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价值的理解。

其三,深化高校对劳动教育育人意义的理解。高校应积极学习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在政策的宏观指导下,强化对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视,增加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和基础教学资源投入,为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健全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聚焦“行”的有效落实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是知行合一理念融入性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是确保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健全保障制度,明文规定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经费投入等内容,以实现劳动教育教学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目标。首先,健全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保障。高校应意识到完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在其引领下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劳动教育工作制度[14],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劳动教育育人主体确定、育人目标设计、育人方案制定、育人评价考核、课程建设等过程,将劳动教育创新改革的领导、工作、评价与反馈等制度具体化,推动教育改革的长效化、可持续展开。

其次,健全物质经费保障制度。经费是劳动教育实践的根本物质保障,没有经费,一切的创新改革举措都很难落实。高校想要增加劳动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应扩大经费来源,获取社会公益组织机构的经费支持。比如,高校可以与敬老院、福利院、当地贫困学校联合设立劳动教育转型经费,吸引社会机构的经费投入,或者在区域开展互利共赢的集资实践活动,获取经费补贴。另一方面,高校应健全经费应用管理制度。例如,高校可以设置专岗专人,负责经费的使用情况管理。

(三)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树立知行合一劳动观念 课程是专业内容系统化呈现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载体依托。高校应在完善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设置的同时,重视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帮助高校师生树立知行合一劳动观念。第一,从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设置的角度而言,自成体系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劳动行为、劳动价值、劳动主要形式及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从高等教育实践结构来看,相比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劳动教育还不具备形成规模化专业教育的条件,因此,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通识教育、选修课为主要形式。高校应组建专门教师团队,结合本校劳动教育实践现状,编制系列校本课程教材,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一方面,教材内容应具备多元化、层次化特征。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一般化、普适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及教学任务,展开劳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开发劳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借助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平台,整合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劳动教育相关教学资源,形成专题教育课程优质教学资源。

第二,从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角度来看,融合性教育是当前劳动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高校应采取措施提高融合教学质量。从“知”的落实方面来看,专业一线授课教师应在开展本学科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选择恰当的知识点融入劳动教育。比如,思政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时,可以在阐述劳动价值论观点的同时,融入劳动教育的现实表现形式、良好劳动习惯的具体体现等理论内容,帮助学生感受“知”的育人力量。从“行”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在专业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劳动实践贯穿其中。比如,农学院、医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可以从农林设计、医学实践、支教等方面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实践。

(四)组建高校劳动教育专业教师团队,提供知行合一理念指导 教师的专业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影响高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承担着劳动教育育人各个环节工作职责,如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及考核,教师的专业素养关乎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对此,高校应积极组建高校劳动教育专业教师团队,为知行合一理念的融入性改革提供高质量指导。

其一,扩大劳动教育教师规模。首先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严格的教师聘用制度,聘请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有一定劳动实践经验的教师,组建劳动教育课程一线授课教师团队。其次要引进社会相关领域优秀人才。整合校内专业教师育人资源,缩小劳动教育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需求的差距,提高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

其二,重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定期开展“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促进知行统一”的主题培训,集中对教师展开劳动教育的育人理念、国家政策、育人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学校,积极参加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15]。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理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