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机理、困境和路径
2024-04-15韩美群徐梦瑶
韩美群, 徐梦瑶
(1.中国地质大学 乡村文化发展研究院, 武汉 430074;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院, 武汉 43007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制定的重要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人民日报》2018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各界力量,吸引社会不同主体共同参与。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机构具有人才、技术、知识、资金等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为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指导和行动指南,并取得了重大建设成效。学界关于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论题的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农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涉农院校建设、涉农学科建设等论题,而对普通高等学校这一教育大军如何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贡献力量研究相对较薄弱。本文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这一重要历史方位,从“三农”这一短板弱项和重点难点问题出发,着重探究高等教育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激发内生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高等教育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机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乡村是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乡村振兴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自觉担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科技、创新、文化等支持。
(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和关键因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靠人才,“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2)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人才振兴不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造就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来助力,为乡村振兴输出专业技术能力、政治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修养、价值理念等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全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受经济、交通、资源等影响,短期内难以在自身的土壤中培育出一批高质量人才,要想解决当前乡村人才短缺的困境,除了需要鼓励和支持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外,也需要依托高校教育,培养和鼓励知农爱农、具有乡土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潮流中。具体地看,按照学科专业分类,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的人才大概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公益服务人员以及基层管理人员三大类。就科技人才来看,涉农院校能够正确把握农村农业工作的前沿问题,面向现代高效的绿色农业发展需求,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优秀的“新农人”。就服务人才来看,医药类及师范类院校能够在缓解农村公共资源落后的现实困境方面,为乡村的健康、教育等基础保障工作培养充足的人才。此外,高校还为乡村振兴提供大量基层干部和管理人才,如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服务乡村的队伍,极大地优化了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队伍结构。
(二)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乡村振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4)习近平:《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人民日报》2018年9月29日。新时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发生了深刻改变,在增加农业生产量的同时,应更注重质量和效率,因而对科技创新的依赖程度也随之提升。“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种植业翻身仗,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都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创新。高等教育聚集了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能够较好地助力乡村科技创新。例如,通过加强专业技术团队建设为转变农业农村生产方式,建设规模化、智能化、工业化、创意化的现代农业提供动力;通过助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农村各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建立网络化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体系,提高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普遍落后,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偏低。面向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高等教育能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发挥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地说:一是利用现代技术攻克农业种植中的重要生产问题,普及实用型种植技术,帮助农业增加收益,打破地理条件限制和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桎梏;二是致力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目标,通过助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具有乡村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服务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科技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破坏;四是通过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使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不断推动农业朝着优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动力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中,要强化创新理念,不断推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对乡村创业创新的资源投入,有效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创新型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优势,不拘泥于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更要积极探索经济增长的新方式。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及特色的民俗文化等,都是能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延长和扩大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科、教、研、产协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乡村创业创新提供劳动力、资金、信息和技术等强大支持。其一,高等教育充分彰显智库优势,发挥高效有序、人才济济的创新优势,培养敢于承担风险、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为创新乡村战略部署和发展模式提供强大动力。其二,高等教育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创新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通力合作,为培养和壮大乡村创新创业群体形成合力。其三,高等教育利用其研发优势,不断丰富和推动农村产业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农民成为有技术、会管理、敢创新的现代化农民。
(四)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资源
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多领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层次,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培养淳朴文明的家风、乡风和民风,重塑乡土文化的荣光,实现乡村文明的复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高等教育依托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村提供丰富高质的文化产品、文化技术、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机制。首先,积极探索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地域文化,加强对乡村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文化供需结构,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其次,借助专业技术和现代思维,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乡村文化的市场化水平,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同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形成有序共赢的良好联系。再次,繁荣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农民实现对自身职业和身份的认可,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12期。高等教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挖掘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与思想道德观念,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开放吸收,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最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为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乡村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
二、高等教育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困境
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多重优势,但是由于基础落后、起步较晚,在服务意识、需求适配、内生动力、外在保障等方面缺乏对乡村社会足够的关切,削弱了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力度与效果。
(一)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不强
高等教育如何扎根中国大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服务乡村的意识和水平还比较低。从内在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高端的精英性特征,使得高等教育天然倾向于城市社会。从分布规律来看,我国教资力量雄厚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远离乡村。尽管国家政策扶持,但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仍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除此之外,高等教育服务乡村的意识还存在不全面、不均衡的问题。按高等教育的不同学科专业区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较高,理工、医护、管理等其他学科专业的服务意识较低;按照高等教育的不同主体区分,高等院校的师生群体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较高,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其他主体的服务意识较低;按照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区分,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较高,研究类、综合型高等教育的服务意识较低。服务意识不均衡,就难以形成高等教育助力乡村的强大合力,降低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只有认识到位,找到契合点,找准正确定位,提高服务意识,才能形成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统一共识,创造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二)服务乡村振兴的供需不适配
高等教育能为乡村提供大量的人才、知识、技术等资源,但如果供需不适配,出现结构性失衡,其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是大打折扣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距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状态还有较大差距。具体来看,一是高等教育供给知识的精英性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的不适配。农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从事农林工作时更注重经验,对知识领域的接受能力较弱。高等教育在现代化知识的传播中不能和农民的现实需求有效适配。二是高等教育供给技术的专业性与农村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不适配。高等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时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科学技术的创新上,忽略了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转化、推广及普及。三是高等教育供给现代化新思想与农村地区传统落后观念的不适配。我国农村长期受到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高等教育在推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传播创新创业观念时容易产生预期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四是高等教育供给的普遍性与农村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不适配。不同地域的乡村,其建设重心和发展道路各有侧重,高等教育较难做到普遍性与特色性的统一,还不能因地制宜地提供服务。
高等教育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匹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发展不对接。随着我国综合类院校优势不断凸显,许多农业院校的综合性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使之逐渐丧失了专业特色与优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与乡村振兴没有密切结合。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在学术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上更花费精力,但乡村需要更多应用型人才,方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只有形成以农村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三)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
内生动力不足是当前制约高等教育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服务自觉性差、独立性不足。高度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投入的资源和时间较少,对外在督促、政策倾斜及奖励机制上依赖性强,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谋划。第二,创新性弱、竞争力小。高等教育对乡村社会的认识高度不够,不善于将课本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方法不够灵活。第三,人才流失严重。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初期,国家政策倾斜和鼓励、奖励机制作为外在因素,推动了人才流入农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人才流失问题,但是一部分人才由于缺乏乡土情怀,在积累了基层经验或“镀金”结束后选择返回城市,未能真正解决农村人才流失和“空心化”问题。
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内在动力不足,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我国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农村地区虽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返贫致贫的风险仍然十分严峻。广袤乡村无法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自身基础薄弱,如乡村交通、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在服务乡村时难以实现自我发展。农村环境、公共设施如若得不到优化,发展机会较少,就会降低人才对服务乡村振兴的满足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此外,传统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现阶段我国教育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缺乏发展性、多样性标准,不利于高校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激发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四)服务乡村振兴的外在保障缺乏
高等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时缺乏强而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外在保障,这是导致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质量低、效果差、缺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资金短缺是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高端前沿的科研项目一般更易得到支持,而普及性、基础性和实用性的涉农项目,相对而言获得的外部支持较少。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时获得的资金支持来源较单一,多为财政专项资金,没有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个人的积极性。资金缺乏会阻碍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进度、实践效率,同时也会增加高等教育自身的外在负担,降低人才服务乡村的积极性。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但还未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制度保障的不足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效率、质量的又一主要阻碍。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从整体来看具有一定的覆盖性,但制度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系统性有待加强。一方面,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需要高校与各级政府、乡镇、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努力,如果缺乏有效的政策组合和内在协调统一,势必会影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规模和效果。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服务乡村时,缺乏具体详细的执行要求,未形成与各类高等教育相适配的体制机制,在具体服务过程中不易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
三、高等教育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大责任,需要从根本上构建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路径和得力措施破解当前困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强化高等教育服务“三农”意识,促进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面对新时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高等教育要强化服务“三农”的意识,将目光聚焦在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上,自觉投入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首先,高等教育要不断拓展服务“三农”的宣传途径。如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利用校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载体,搭建立体的服务“三农”宣传阵地,营造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其次,高校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通过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增设“三农”知识板块,加强对我国农业发展史及农业农村现状的知识普及,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三农”的职业认同,增强助力乡村振兴的荣誉感,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最后,通过加强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外在保障,进一步深化服务“三农”的意识,如将高校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技术创新、乡村本土文化传播的重大贡献纳入“双一流”评审标准中,对服务乡村振兴且有卓越成就的教师、专家及干部,在绩效考核、评聘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从事乡村创业创新的毕业学生,要加强物质支持与政策优惠。
高等教育在强化服务“三农”意识的基础上,要坚持开放协调理念,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推动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具体来看,其一,高等教育要深化耕读教育的改革实践,加强与“三农”的密切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05—606页。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加强农业相关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了解农村新技术、新产业、新发展动态,积极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其二,高等教育要扩展实践教学的渠道,将农村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时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农村、林区、生产一线进行实地学习,特别是涉农高校要增加社会实践在专业学习的比重,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和乡村实习基地的良性互动。其三,高等教育要促进乡村的产业升级,在农村兴建科技园区、科研所,为高等教育进行科研创新提供更便利的场地,专家、教授也能更直接地向农民普及技术、传播知识,契合农村切实需求。最后,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在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合理分配资源,开展好驻村干部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帮扶机制,做好高校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的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跨越。
(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在发展模式与最终目标上具有共同的指向性,且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要积极挖掘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科研教育、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将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作为发展的重心。高等教育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打破以数量作为唯一指标的传统模式,将质量放在发展建设更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推进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的改革创新,提高服务乡村的能力。高校在办学方针和教学安排上,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系统整合学生的课本学习环节与实践探索环节,把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考察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技能和知识的应用,切实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此外,教育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督学管理,把贯彻落实服务乡村振兴作为评估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新标准,助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体系,努力形成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同向同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受教育者的视角出发,结合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服务乡村的主动性,并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批判的思维,实现自身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凸显专业性,培养精于某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交叉发展和融合创新的学科走向,加大对“一专多能”(8)辛宝英、安娜、庞嘉萍:《人才振兴: 构建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体系》,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9年,第95页。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人群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调动各类人员服务乡村的积极性,提升服务乡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素质。此外,高等教育要不断完善人才准入机制,在面向乡村振兴需求时,可以从农村选拔人才到农业院校进行深造学习,接受专业的高等教育,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完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以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
产教模式即以“产”为基础、以“教”为目的开展的产业与教学相互支持、紧密结合的高校办学模式,它是提升高等教育产学研能力,提高助力乡村振兴人才质量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促进“引企入教”改革,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学生实训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发挥双主体优势,共同致力于助力全面乡村振兴。高等教育要深入农村进行科研、实践,建立体现新型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生课堂学习与工厂实习的比例,与企业共建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企业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高等教育要与企业共同完善乡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孵化科研成果,进一步推进农林科技进步,将知识转化为推进技术创新的主要资源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支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此外,还要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的创新,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绿色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作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9)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民日报》2021年5月31日。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大对科研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提升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此外,高等教育要不断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加快高等教育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与转化,促进成果在农村后续的试验、开发和应用,增加产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益的可持续发展态势。高等教育要打破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障碍,加大与创新企业的联系合作,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在农村中推广的途径,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政府也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建设,提高高等教育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方便成果在乡村的投入应用,坚持简政放权,优化高等教育科技成果的转化流程,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落实好农业科技创新激励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公益性质成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解决农业生产及产业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专业体系
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深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改革,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供需不适配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的扩张,而是对症下药,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减少过剩产能,丰富和优化供给结构,将原有的单一的专业设置、人才培育、评价体系转为高效率的教育供给,以创新为动力,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一方面,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乡村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契合,坚持综合型院校与专业型院校共同发展的理念,协同而不趋同,对教育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筹安排,发挥不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加快培育农林类专业紧缺人才,不断提高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为乡村振兴输送优秀人才、强化智力支撑为目标,紧紧围绕乡村人才的引流工作,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组织框架,对各类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激发乡村振兴的自身活力,不断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
良好的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根基,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助力乡村振兴上有所作用。首先,高等教育要把落实国家战略作为发展的底线,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改革创新的基础。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和专业结构,在学科专业建设时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潜心研究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农业农村重大战略问题,如初级农副产品供给问题、种源问题、农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等。其次,高等农业教育要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农林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工作是高等农业教育更好服务乡村的基础。涉农院校、专业要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贯彻落实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好与自身优势相适应、与乡村振兴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学科群,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主线,解决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将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力量,为“三农”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加大高等教育“双创”人才培养力度,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
高等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时要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提高服务乡村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安全、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新型乡村产业体系。具体地讲,其一,要优化“双创”教育体系,顺应交叉式学科和融合式产业的发展趋势,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打造多元开放的“双创”课程体系,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及科技成果,将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先进技术融入“双创”教育中。其二,要设置专门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部门,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强化与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能力的师生开展农业农村相关领域的社会实践,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双创”氛围,提供良好的“双创”平台。最后,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共同举办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双创”竞赛,整合有效的创新资源,依托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双创”人才的培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活力,推进乡村社会的内生发展。高等教育要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为乡村发展提供一批高质量的“双创”人才,助力乡村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人。首先,要在农村推广“双创”文化,营造“双创”氛围。高等教育要加大创新知识在农村的科普,提高农民创新意识,推进乡土文化与“双创”文化的有机结合,让“双创”文化引领农村建设。通过定期在农村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树立“双创”典型案例,发挥好乡村创新创业的项目带头人作用。其次,要深化与乡村“双创”的交流合作,为农村的创新创业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思路,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乡村科技示范园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最后,要完善乡村“双创”相关政策制度,如完善乡村创新创业用地政策,设置激励创业的专项基金,落实好创新创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等。
(六)打造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城乡教育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更高阶段的建设目标,对缓解城乡发展差距、弘扬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准入公平,保障农村学生合法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的高等教育补贴,降低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增加助学时限,完善高等教育对农村地区的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体制机制,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丰富乡村人才资源。面对高等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问题,可在地级市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县、镇,面向农村地区新建一批地方性职业院校,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强化民办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发展格局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高等教育与其他主体的交流沟通、渠道统筹,以此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的系统衔接,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推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城乡教育融合模式,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乡村的必由之路。首先,要重塑对城乡教育融合的理念,破解城市、乡村教育割裂难题。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不平等。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不是割裂的,也不是一味地“以城带乡”,而是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吸收、共同进步,农村教育在学习城市教育现代化优势的同时,也能为城市本土教育的缺失提供积极的补充。其次,要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教育改革要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不将“农业”与“非农”对立起来。通过加强制度保障,统一教师编制,强化管理政策,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最后,城乡教育融合要将重点放到优化师资力量上。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与鼓励城市教师返乡并行,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农村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可通过建立分校等措施,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院系、专业等向农村转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力度,积极打造良性互动、动态均衡的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