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2024-04-14谢驰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方法运用实施过程复述

谢驰

[摘 要]表现性评价是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评价内容,尤其关注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在融合课程教学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联、推动和融合的重要作用,是践行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有效推手。教师在进行表现性评价时,要关注实施过程,保障深度学习的稳步推进;要关注方法运用,保障深度学习的反思批判;要关注成果形成,保障深度学习的后续延展。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深度学习;实施过程;方法运用;成果形成;复述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75-03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追求。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表层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一种整体性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基于理解维度,以结构化的资源作为学习内容,通过主动建构、批判吸收等方式,打破原有知识体系,并积极付诸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最终形成深度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要求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中开展语文教学。根据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评价原则,衍生出表现性评价。顾名思义,表现性评价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评价内容,尤其关注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来看,表现性评价在融合课程教学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联、推动和融合的重要作用,是践行语文课程深度学习的有效推手。

深度学习状态下,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元和动态的学习信息,包括积极的思维状态、亢奋的心理认知和强烈的情感共鸣等。为了强化和凸显评价的真实有效,教师不能仅仅聚焦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厘清并依循表现性评价在推动深度学习发生、深入过程中的内在机理,才能真正实施精准、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关注实施过程,保障深度学习的稳步推进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家泰勒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学效果。后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创建教育目標分类学,提出测验与目标相匹配等重要观点,试图实现测评与目标的一致。20世纪70年代,布鲁姆创立“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将教学与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受到进一步关注,使这一教学理念逐步完善并得到推广。这与语文新课标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不谋而合。由于对语文课程教与学的结构存在不同的认知,师生双方要在教与学的思路和策略上,不断融合、彼此逼近。

从深度学习重点关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来看,表现性评价并不偏向任何一方。只有以目标和过程为载体,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向上反推,考量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并对教学过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控。学生能积极运用原有知识,主动构建新知识,并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是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其核心是从传统教学的做题训练转向实践做事。而判断“做”的过程是否扎实有效、成果是否丰硕,就要从学生具体的表现入手展开评价。此外,深度学习关注学生的动态生长过程,表现性评价要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情况,尤其是创造性生长的状态,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重构。

表现性评价目标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分解到学科教学中,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师根据这一语文要素,紧扣《西门豹治邺》一文的特点,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过程;能够根据课文要点,简要复述故事内容。要实现深度学习,就要激活学生的概括思维,梳理西门豹治理邺县的三个关键阶段,即调查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就要激活学生的辨析思维,紧扣西门豹为民着想、机智聪明的性格特点,认识到“惩治恶人”最能凸显这一特点,可以复述得详细一些,对其他两个阶段可以简略处理;就要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对文本中现有的素材资源进行统整、聚合、运用,并组织具体语言展开简要复述,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县的经过。

基于表现性评价在过程层面推动深度学习的内在机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激活概括思维、辨析思维、言语思维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如面对一篇完整的文章,能否分成三个层级鲜明的阶段;面对文本呈现出的丰富信息,能否针对人物形象刻画这一表达中心,准确分析哪些信息相对重要,哪些信息相对次要;组织复述时,能否合理、巧妙地串联文本信息,根据听众的心理,以该详则详、该略则略的方式,自由调整复述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都可以成为检验其学习过程的抓手。每一板块的评价都有明确的标准支撑,促使教师明晰学生学习的得失,继而依托教学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将学生的深度学习始终融合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

二、关注方法运用,保障深度学习的反思批判

从2011年版到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的更新并不意味着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简单改变,而是对多维化、个性化教学呼唤的回应。深度学习和表现性评价,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师不断追求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以契合语文新课标理念,这也决定了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要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相匹配。

深度学习的学生不再是照单全收的容器,他们以批判质疑的眼光,冷静地对待所理解、吸收的知识,借助原始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式吸收,最终将最需要、最准确的知识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体现出鲜明的自我观照性特征。这与表现性自我评价完全对应。因此,教师要以学习评价单等工具为支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并形成极具针对性的批判与反思。

仍以《西门豹治邺》一文的教学为例。在激活学生言语思维,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材料、复述西门豹治理邺县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紧扣调查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三个阶段,有序地复述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过程,同时还原了人物的语言和做法。部分学生则敏锐地指出,复述过程中故事的整体性不强。三个阶段都是西门豹治理邺县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并不是割裂的,但由于对文本信息的取舍不当,导致整个复述过程变成了讲述三个孤立的小故事的过程。

由此可知,学生不仅看到了语文学习的收获与成长,更看到了不足和问题,迈出了表现性评价的第一步。教师还要继续引导学生探寻、反思产生不足的内在根源。“为什么与课文相比,信息处理后的复述会有一种断裂感呢?因为课文中彼此关联、相互映衬的信息被完全遮蔽。”由此,学生认识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行文中起到了藕断丝连的作用,在后续复述中要给予重视。比如,在惩治恶人阶段,西门豹为什么直奔新娘,以“新娘不好看”为借口,保住了新娘的性命?这绝非随意为之,而是西门豹了解信息后采取的针对性行动。经过了这样的评价、反思和调整,学生后续的故事复述不仅更完整、更简约,还保障了故事之间的关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过程,将表现性评价所倡导的主动性、批判性体现得更加鲜明,深化了学生对简要复述的认知。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通过问题设置、方法提炼以及有效反思,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策略的领悟,从方法层面彰显表现性评价在推动学生深度学习上的应有效能。

深度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扭转学生对知识被动接收局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而表现性评价则紧扣与深度学习相交融的批判性思维,用评价发现问题、用反思探寻根源、用调整修正认知,使新知识更加有效地融入原有认知体系中,形成学生能带得走、用起来的灵活能力。

三、关注成果形成,保障深度学习的后续延展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遗传基因、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这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表现性评价最终呈现的效果,不仅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评判与甄别,而且为历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維、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支架,推动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保障了深度学习的持久运行。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表层体验和深层认知彼此交融、相互补充的关系。表层学习并非一无是处,它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因此,表现性评价不能停留在感性认知的维度,更不能凭借所谓的“经验”率性而为,而是要求教师运用具体的工具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最终的效果进行精准、客观的观察和测量。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评价即学习”的理念。教师在评价时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全面、精准的摸查,并提出具体的目标和方法,真正从学情出发,问计于生、问需于生,以不断催生全新的学习成果。钱梦龙曾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以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结合《西门豹治邺》的课文内容,复述西门豹治理邺县的经过前,教师可先提供“简要复述评价单”,设定以下评价标准:1.能够根据文本中心和信息的内在关系,合理筛选复述内容,达成简要复述的目标;2.能够有机串联各种信息,保障简要复述的连贯与通畅;3.复述时,声音响亮、语调自然,能够辅以必要的动作和表情。“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强调评价前置,在确定了精准的教学目标之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的选择,都体现了教师对教的定位。评价前置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洞察前行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学生会自动根据中心筛选内容,作为简要复述的内容;以联结性、串接性的语言作为抓手,有效落实简要复述;从复述过程中的身体、语言、表情等非语文要素出发,提升简要复述的感染力。这样,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自主训练,使得教、学、评保持相同的节奏和频率。

上述简要复述的学习始终在同一情境中展开。学生只有在情境变化或受众调整的情况下,做到合理筛选信息、处理文本,才能真正将深度学习推向全新之境。教师可以在常规性的表现评价之后,提出全新的驱动性任务:“假如三年之后,西门豹要向魏国国王述职,你会怎样帮助西门豹撰写述职稿呢?”由于对象发生了变化,述职稿要聚焦工作层面,内容要进行调整:调查民情和惩治恶人相对次要,而带领邺县百姓兴修水利,则应成为复述的重点。在情境变化和受众调整后的复述,学生要进行自己的思考。教师可通过表现性评价,进一步提出:“对全新的情境进行简要复述,要根据目标对象的不同,借助原始学习的经验,灵活运用简要复述的方法。”

语文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评价已经不再是甄别高下、遴选优劣的标准,而是推动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的推手。表现性评价的运用,就是要在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质态,用评价审视教学目标、用评价明确自身得失、用评价反思内在缘由、用评价强化策略建构,从过程、方法等不同维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为学生的深度学习保驾护航。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兰岚.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整体性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2):46-49.

[3] 李作芳,张凤英.支架理论下“教—学—练—评”一致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2(20):27-31.

[4] 张岩.表现性评价:推动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走向深度[J].江苏教育,2023(2):76-78.

[5] 杨丽.深度学习下表现性评价的内涵、特点及实施策略[J].语文建设,2023(2):59-64.

猜你喜欢

方法运用实施过程复述
激励性评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
浅析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要有机结合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薛法根老师指导学生“复述”艺术之微探
浅谈英语口语训练三部曲
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