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

2024-04-14方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

方芳

[摘 要]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大单元教学,教师应准确理解语文新课标的理念,深入解读教材,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各方面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同时注重评价的多元,让学习任务群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62-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同时提出六大学习任务群,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和评价文学语言与形象,以文学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丰富精神世界,提高审美品位。可见,该学习任务群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两个方面出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美、创造美,指向学生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它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课程意义与价值。下面,笔者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如何让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

一、厘清:对比视角下的单元解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之一为:“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其中,“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是基础,“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是吸收、输入的过程,“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是表达、输出的过程。由此可见,创意表达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的高阶能力的体现,创意表达的最终实现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

基于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以及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我们对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要素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围绕这个主题安排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这两篇动人的中国民间故事,还通过“快乐读书吧”板块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民间故事。除此之外,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的内容也紧紧围绕“民间故事”这一人文主题组织内容。民间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人物特点鲜明,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想象神奇、语言朴实,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而又美好的愿望。学习和理解民间故事,对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习作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对本单元的课后习题、阅读提示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习题确实都是围绕这两个要素展开的。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为讲民间故事,习作的内容为缩写故事,恰好指向两个语文要素。再看语文园地的内容,“交流平台”板块总结了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词句段运用”板块也与语文要素密切相连。由此看来,本单元几乎所有内容都指向创造性复述和缩写故事这两个语文要素。两个要素,一个指向多元与丰富,一个指向提取和概括,不论是由简变繁还是由繁到简,都共同指向学生的表达。教材是在反复提示学生,要掌握表达的方法。这就告诉我们,要达到这两个学习目标,就要在反复训练中丰富学生的言语实践。民间故事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思维品质和语用能力的提升。

对比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内容,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契合之处。这就意味着教学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时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的必要性,而学习任务群也恰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路径。大单元教学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具体化的体现,是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求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本单元教学便可以在观照教材单元体例的基础上,通过大单元专题形态来落实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理清思路,用好教材,开展有效教学,有利于实现从知识目标走向素养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

二、重组:任务驱动下的内容整合

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中可以看出,学习任务群的特征之一是整合性。将学习任务群融入大单元学习中,就要对单元内容进行统整,让相关的内容交叉、关联,形成系统,并落实在主题中,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导语是“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中首先是听众,然后是创作者,最后成为讲述者,这样才能让民间故事一代代流传下去。所以,教学本单元时可以在原有人文主题的基础上,安排主题为“让民间故事代代流传”的大单元学习内容。在该主题引领下,设计三个子任务(见图1)。

任务一“听爷爷奶奶讲民间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听他人讲故事,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任务二“走进关于他们的民间故事”,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掌握创造性复述和缩写故事的方法;任务三“讲民间故事给弟弟妹妹听”,是讓学生进一步巩固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在互动交流中充分感受阅读、讲述民间故事的快乐。三个任务顺应民间故事流传的特点,分别体现学生作为听众、创作者、讲述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经历从发现到感受再到表达的文学审美品鉴过程。同时,因为任务的层进特点,需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重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将“快乐读书吧”内容前置、“语文园地”内容与相应课文融合等。

三、激活:真实情境下的活动设计

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任务需要在活动中落实。这就意味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下的“让民间故事代代流传”大单元教学应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努力让学生在一个个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出场”,沉浸于文学阅读中,激活创意表达。

语文新课标多次强调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可以说,学习任务群中活动的开展依托于真实情境的创设。“让民间故事代代流传”大单元教学可以创设学习“大情境”:“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老师小的时候经常在睡前听外婆讲各种各样有趣的民间故事,有些故事反反复复听了许多遍,总也听不倦。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像《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这样的民间故事也很有意思,用自己的方式学着讲一讲,那一定更有意思。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散落于文学星河的中外民间故事,值得我们去阅读、分享。不如组织一个‘手拉手故事会,将民间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真实的,开展“手拉手”故事会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完成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具有统整性,能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知每一个任务需要知道些什么、做些什么。除了大情境,为了有效实现顶层目标,教师还根据需要进行具有层次性的小情境创设。

学习任务群单独存在将失去它的现实意义,需要以活动为载体,把任务逐步细化为具体可行的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在以上情境的引导下,教师将三个任务转化为七个活动,最终形成“让民间故事代代流传”主题学习任务群活动设计方案(见表1)。每个活动的设计都从教材出发,又不囿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多方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

任务一中进行两个活动,分别是“寻访民间故事”“分享我听到的民间故事”。活动中,学生尝试收集爷爷奶奶和周围人讲的民间故事,课堂上结合“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基于采集的收获和阅读的经验开展分享活动,在交流中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

任務二中安排四个活动,分别是“变换角色讲故事”“一颗石头的自述”“追寻故事的前世今生”“策划故事连续剧”,结合《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及《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的教学开展。

活动一来源于《猎人海力布》一课的课后习题,针对“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首先,让学生基于学习经验利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简要复述课文,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其次,教师创设情境:“如果几十年以后,你们当爷爷奶奶了,像刚才那样把这个故事讲给孙子孙女听,他(她)会愿意听吗?快让我们去看看如何将民间故事讲得更有创意吧。”这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内容对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用海力布的口吻讲故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变换其他角色讲故事,帮助学生巩固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活动二中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很多很多年过去,乡亲们早已不在,可这块名为‘海力布的石头永远留在了这里。如果石头会说话,它会怎么介绍自己的来历呢?请以景区工作人员身份写一份简介。景区景点的介绍一般比较简洁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让学生在缩写的基础上提取要点,完成课后“小练笔”。

在学习《牛郎织女(一)》之前,教师可结合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开展“追寻故事前世今生”的活动。教师创设情境:“《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怎么来呢?可能要从天上的两颗星说起。可两颗星怎么就演变成一段传奇的民间故事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妨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追寻牛郎织女的前世今生。”学生尝试了解这个故事的由来与发展,并填写“探寻单”(见图2)。探寻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民间故事经久不衰、不断延续的独特魅力。此时,教师还可以将语文园地中林杰的《乞巧》一诗前置学习。

学习《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的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故事完整串联在一起,开展“策划故事连续剧”活动。首先,让学生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看看如何分集比较合理,并填写故事分集表(见图3),这是对主要信息的提取;接着,让学生填写剧情指南表(见表2),包括每一集的出场人物、剧情简介等;最后,学有余力的学生为每一集内容配上一幅画,或是演一演这个故事。

任务三安排了“手拉手”故事会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将自己学过或者阅读过的优秀民间故事讲给弟弟妹妹们听,可以是现场讲,也可以在公众号上展示,让更多人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精彩。

可以看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下的大单元教学,强化阅读与表达的融合,联结学生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将优秀文学作品以一种有趣而灵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整个过程,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交流与表达都被串联起来,互相交融、相互促进。

四、转变:发展理念下的多元评价

王崧舟老师曾说:“文学活动是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因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也应体现这一特点。”如何才能在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个性化?除了组织个性化的活动,在学习任务群的视域之下,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也亟待转变。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关注每个鲜活的个体。

语文新课标强化了过程性评价,要求“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 ”。这就提醒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进行评价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如在“让民间故事代代流传”主题学习任务群活动中,教师利用“讲民间故事高手”评价表(见表3)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在学习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后进行自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可以在小组内部分享交流时开展互评,以促进自己讲故事水平的提升。而教师或其他人听故事的人,在学生展示后可再进行评价。除了“评价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探寻单”“剧情指南表”等都是评价的依据。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着眼于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认清自我、提升自我,走向全面发展。

基于学习任务群,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不断进行体验和探究,不断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主动发现问题、建构新知,语文能力在任务的推进中得到螺旋式提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阅读和表达之间搭设桥梁,引导学生用文学的眼睛看世界,用创意的语言话世界,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因此落地生根、悄然生长。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崧舟,彭才华.立象以尽意 情动而辞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27):10-16.

[3] 徐承芸.“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使用中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教育,2022(31):21-24.

[4] 杨九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落实[J].基础教育课程,2023(2):20-26.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
指向认知结构生长的大单元教学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