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跨越性设计

2024-04-14杜少凡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比较文学

杜少凡

[摘 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教学理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在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可基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从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对学习任务进行跨越性设计,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视角、更宽的视域理解文学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比较的原则、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学习探究中获得阅读鉴赏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0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语文课标”)首次提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并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并列为三大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成为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除了在总体课程目标和内容中提及“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其他部分只字未提“文学”二字。将“文学阅读”明确为小学的课程内容,是2022版语文课标的一个实质性突破。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文学阅读博大精深。如何根据一定的学理,设计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比较文学的理念切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与比较文学的关联性分析

2022版语文课标在“课程理念”板块首次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要求“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生活”和“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是设计的前提和“初级原料”,“语文实践活动”和“学习任务”则是学习任务群的呈现形式和“末端产品 ”,而“学习主题”则是贯穿设计过程的思路和统领,也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正如2022版语文课标所指出的那样,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 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由此可见,该学习任务群的主题与核心就是“文学”,整个任务群的设计是围绕文学展开的。在小学阶段,传统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方式以单篇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单篇选文进行分析,以读、讲、练为主,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孤立性等问题,创新性不足。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寻找新的设计理念。

如何跨越性地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呢?我们不妨从文学研究的支柱学科——比较文学出发,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比较文学是一种具有国际视野和宏观眼光的文学研究,它以各种跨越性的(跨越国家民族、跨越语言、跨越文化体系、跨越学科界限)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规律,促进文学交流和世界文学的进程。”“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内在属性。作为文学研究的分支学科,比较文学发端于十九世纪,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对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显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比较文学的学科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刷新,但其采用的影响研究、变异学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四种研究类型为我们创造性地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基于比较文学理念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

一般而言,文学作品无论在题材、主旨还是形式、技法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一篇作品,这种特点就很难“自明”。文本特点是要放在一定的参照系之下才能被发现、被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以比较文学的四种研究类型为视角,探讨一下如何设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一)基于影响研究视角

比较文学认为,“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传统的研究范式,它探究文学放送者(起点)与接受者(终点)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影响的发生总是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路线行进的。如果从影响的起点出发指向影响的终点则是流传学的研究思路,如果从影响的终点出发指向影响的起点则是渊源学的研究思路。由此,在设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时,我们可以将教材选文作为终点,溯流而上,以渊源学的思路,寻找选文的“上游”文本进行比较。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是一篇较为浅显的文言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宋史》的成书年代为元朝末年,距离司马光生活的北宋有近三百年的时间差。不难想象,在此期间,这个故事会历经多次传播,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击瓮”这个故事,做出中肯的评价,我们可以溯流而上,提供北宋时期惠洪的《冷斋夜话》和南宋时期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的相关内容。对教材选文,也可依据原文出处,结合教学需要做适当扩充,具体如下:

1. 司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出,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选自《冷斋夜话》)

2. 小而文潞公幼年之浮球,司马公幼年之击瓮,亦皆于仓卒之中,有变通之术。(选自《鹤林玉露》)

3.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选自《宋史·司马光传》,画横线处为教材选文部分)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1)分别阅读三则材料,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法解决不懂的字词意思。(2)尝试用白话文复述三则材料。(3)比较一下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说一说哪则材料写得最好,好的理由是什么。(4)请分析一下为什么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会冷静地选择救人。(5)请写下对“司马光击瓮”和司马光的评价及依据。(6)请通过课外阅读或信息检索,说一说类似少年救人的例子。

(二)基于变异学研究视角

变异学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新开发的一个研究领域。变异学研究的重点“不仅关注同源性、共通性,更关注变异性、异质性”。其中,以研究翻译中的“叛逆”为主,也就是“变异”现象的译介学,是变异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学说。译介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翻译文本,但译介学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民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从翻译类型来看,一种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另一种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下面,我们就结合上述理念,探讨一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首先,从语内翻译角度看,主要是指古汉语文本与现代汉语文本之间的比较,适用于课文原文为文言文的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揠苗助长》一文,是根据《孟子·公孙丑上》的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改写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原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比较课文与原文的不同。如果设计较为简易的任务,可以提出要求:(1)利用工具书对原文进行阅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2)观察文言文原文和教材选文的不同,并选择一句予以说明。如果将学习任务提升一个难度,可以提出下面的要求:(1)课文和原文相比,增加了哪些信息,删掉了哪些信息?(2)请说一下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想象与补充的,这部分内容的想象是否合理。(3)阅读《吕氏春秋·察今》里的“楚人有涉江者”一文的内容,将其改写为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改写的好方法。

其次,从语际翻译角度看,主要指的是外语文本与现代汉语文本之间的比较,适用于原文为外国作者用外语写作的课文的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考虑到大多数小学开设的外语课程是英语,因此我们选择原文为英语的文本进行比较。如果考虑到英文原文较难理解的话,还可以选取不同的译本进行比较。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文,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提供马克·吐温的英文原作(第32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设计以下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英文原文,课文是否将原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2)请指出课文与原文意思有差异的地方,比较一下差异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3)对查找出来的差异,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比如,汤姆躺在沙发上给围在身边的听众们讲述山洞历险最后获救时的经历,课文是这样表述的“……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因为他们(搭救汤姆的人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里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而英文原文则是:“how the men didn't believe the wild tale at first, ‘because, said they, ‘you are five miles down the river below the valley the cave is in.”其中一个差异是because(因为)的位置。课文里“因为”只是作为汤姆叙述话语中的一个连词,较为平淡;在英文原文里则是放在搭救汤姆的人们的直接引语里,更加具有现场感,而且中间插入说话者“they(他们)”,与具体的原因断开,产生一种制造悬念的效果。

(三)基于平行研究視角

平行研究是“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其异同,总结出文学发展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以“研究不同国家作家对于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的主题学又是平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支学说。结合小学阶段的实际情况,主题学中的“意象比较”则最有可操作性。主题学中的意象,主要指的是“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以及神话意象。同一种意象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时具有相近的内涵,有时又产生迥然不同的含义。比如,我们以常见的自然意象“月”为例进行说明。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描写的是中秋月夜。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虽然没有“月”字出现,但通过“地白”“冷露”“无声”等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月夜的冷,展现了一幅幽静、寂寥的月夜图景;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则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念友人之情。结合意象比较的思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首外国作家写月亮的诗歌。如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诗歌《对月(节选)》:

你又悄悄把清辉,泻往

幽谷和丛林,

你终于又一次涤荡

我烦扰的心灵。

你的目光,脉脉含情地

在我的庭园逡巡,

像友人温柔的眸子

注视我的命运。

往日悲欢岁月的余音,

仍在我心中回荡,

如今我怀着孤寂的心情,

时而喜悦,时而忧伤。

流吧,流吧,可爱的流水!

教师设计以下学习任务:(1)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和歌德的《对月》,说说读后的感受。(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有何异同?(3)两首诗中月亮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依据是什么?(4)搜集一下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其他诗歌,分析一下月亮在诗歌中的含义,试着比较。如果学生理解、归纳存在困难,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月”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表达亲情或者友情,而在西方诗歌中常被诗人用来表达爱情,这是因为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诗歌除了抒情咏志这个功能,还承载着“文以载道”的重任。

(四)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

跨学科研究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艺术门类、学科为另一端,在对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中,一方面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同质与异质,另一方面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采用文学与艺术比较的思路设置学习任务群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一方面,艺术与文学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文学也是艺术大家族中的一员。正如苏轼对王维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另一方面,艺术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并且美术、音乐学科在小学阶段也有系统地开设,学生较为熟悉。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唐代诗人李峤的《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全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的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状态的改变来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产生的,无色无形。如何用语言描述出风的形象呢?低年级学生会有较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1)放一首关于风的纯音乐,如音乐家Dan Gibson的《Seaside Breeze》,让学生感知一下音乐作品是如何表现风的,说说从音乐作品听到的风是什么样的。(2)诵读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说说诗歌中的风是什么样的,讲一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如果让你自己写“风”,你会采用什么办法?

三、基于比较文学理念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实施建议

(一)重视培养比较的思维

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而文化自信在核心素养中排在首位。2022版语文课标对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出明确要求:“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如何做到“了解和借鉴”?如何才能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学要具备一定的跨越性,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比较既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教语文也就是教思维。2022版语文课标也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比较思维正好具备上述特征。基于比较文学理念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教材的选文,而是产生古今中外文学融通的意识,理解文学作品间的互识、互证、互补等,从而更加全面地学习、借鉴文学题材、技法,形成比较的思维品质与思维习惯。

(二)正确把握比较的原则

基于比较文学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师先要分析教材选文的价值,确认要比较的重点和范围;再提供或者引导学生搜集可以用来比较的文本材料,整合听说读写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等方法学习作品;最后,归纳教材选文与文本材料的异同点,引导学生鉴赏、评价作品。在基于比较文学理念设计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跨越性。选择比较文本的时候,要和教材选文拉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是空间(不同国家、民族)上的,也可以是时间(不同时代、时期)上的,还可以是学科领域上的。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才能更加凸显文本的特点。二是可比性。文本间如果距离过大,失去可比性,那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用于比较的文本,要么存在传承影响的“亲缘关系”,要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种类同关系。可比性越强,比较的效果就越好。如前文列举的《十五夜望月》和《对月(节选)》,关于“月”的作品数不胜数,但这两首诗都是作者一人面对月亮时的情境,其可比性强,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三是文學性。这主要是指基于比较文学理念设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时,切记语文课堂教的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围绕的中心是文学,不可在实施过程中喧宾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重心不明,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施跨学科比较时,教师要把握好“收放”之度,对所选用材料的研读要点到为止,切勿全面深究。

(三)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由众多的分支学科或学说组成,既有庞大的理论体系,也有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还有一套专业的学术话语,难度较高。如果简单地照学照搬,很难直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借鉴的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打开思路,而非机械地照搬教条。如平行研究的代表学说是主题学,其研究范畴包含母题研究、情境研究和意象研究三个方面。其中,母题、情境的概念因带有较强的抽象性,小学生一般难以理解,并且佐证母题和情境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超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宜运用到学习任务群中。而意象研究因带有一定的形象性,学生较容易理解。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教学会涉及意象,而学生对意象并不陌生,因此可用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群中。虽然比较文学大多数的研究原则要跨国家、跨民族开展,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任务群来设计,将学科方法论进行灵活处理,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框架内的古今文学进行比较,使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陈淳,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概论类教材编写与话语创新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危机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