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及现实意义

2024-04-14康彦新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两个务必三个务必历史逻辑

康彦新

[摘要]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重要思想。“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要法宝,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精神传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高度历史自觉,彰显了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规律、掌握发展规律的历史主动。

[关键词]“两个务必”;“三个务必”;历史逻辑;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3-0036-05

“两个务必”思想诞生于西柏坡。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分析了党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规划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大政方针政策。为了顺利完成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伟业,保障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大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重要思想,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2]2。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奋斗历程凝结出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法宝,对于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两个务必”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从中国历史长河上看,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要跳出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所谓历史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会经历的兴衰治乱、往复循环的周期性现象。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历史周期率在封建王朝、政权的更替中表现最为突出。公元1644年是甲申年,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年份,一年两个王朝覆灭,一个是大明王朝,一个是大顺王朝。历史到了1944年,又是一个农历甲申年,两个王朝灭亡300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总结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失败3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撰写了著名的史学论述《甲申三百年祭》,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从胜利到失败的原因作了深刻总结,李自成以反对明王朝的腐败统治而起义,再到自己因迅速腐败而灭亡,这是历史留给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教训。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在延安的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失败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指导党的建设,并亲自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延安整风的文件之一。毛泽东在《学习与时局》一文中就提到:“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3]

1945年,抗战胜利在即。同年7月1日,黄炎培、傅斯年、章伯钧等六人从重庆启程,以个人身份到延安,希望能够为国家和平尽一些力量。毛泽东、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产生。黄炎培提出希望共產党能够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个怪圈的支配。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4]这是我们党找到的第一个答案。毛泽东将民主监督作为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的切入点,找到了政权兴替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重要探索。

(二)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看,要防止骄傲的错误在胜利后的征程中再次重演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毛泽东就已高瞻远瞩地预见到了中国革命胜利后政权的问题。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毛泽东结合我党历史上“左”的错误,尤其是对于因骄傲而使党的力量遭受了极大损失,造成了沉痛教训的历史进行反复阐述,希望全党同志能引以为戒。对于即将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迎接执政考验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更加关注的是如何防止因为战争胜利而滋生骄傲情绪,从而导致走向失败的历史重演。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1]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毛泽东强调党内同志要“力戒骄傲”,并定下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六条铁的“规矩”成为党内同志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戒除骄傲思想的有力约束。

(三)从加强自身建设上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考验

革命胜利后我们党面临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对全党及每一位党员提出的严峻考验。为了做好“进京赶考”的思想准备工作,毛泽东曾反复告诫中央直属机关的警卫战士和党员干部,进城的主要任务是继续从事革命,把革命进行到底,要“把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带进北平”。因此,“两个务必”的提出既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又包含着对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

(四)从长期执政上看,要有建设新世界的高瞻远瞩,破解本领恐慌的能力

正是对未来革命和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思考,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想到新中国成立后依然要坚持“两个务必”。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创业难,守业更难。夺取政权不易,巩固政权更不易。能否一以贯之坚持“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能否赢得长期执政这场严峻考验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要求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他不仅是“两个务必”的提出者、倡导者,也是“两个务必”的坚守者、践行者。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到执政,从建设到改革,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坚守“两个务必”,践行“两个务必”,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鲜明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高度统一,使“两个务必”成为我们党推动革命建设改革的传家宝。

二、“三个务必”的重要内涵及历史意蕴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提出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不忘初心”这一概念,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5]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完整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2019年,在全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的第一个务必提出。

(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传承

“两个务必”提出的70多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告诫、自觉践行“两个务必”的要求,经受住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执政的考验,经受了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和困难风险的考验,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西柏坡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并使之更好指导党的建设?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加以弘扬?我们坚持‘两个务必重点应该抓什么?怎么抓?”[7]25建党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7]138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香山再次提到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的问题。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三个务必”的第二个务必再次向全党重申。

(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提出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提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7]1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第“三个务必”提出。

三、“两个务必”和“三个务必”都是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思想

(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对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在这重要历史时刻,为使全党面对胜利能够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斗志,防止敌人的“糖衣炮弹”攻击,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论述正是基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两个务必”“包含著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7]25。可以说,在全党备战执政考验的关键时刻,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如何建设新中国”发挥了重要思想保障作用。时隔70多年之后,党和国家经历了伟大变革,当今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需要继承和发扬“两个务必”,也需要赋予它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转折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思想论述,可谓正当其时,就是要提醒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提醒全党要以一个什么样的作风迎接新的大考,就是要提醒全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二)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高度历史自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的政党。在每次面对重大历史转折时刻,中国共产党总是以历史自觉来把握前进方向、制定大政方针、团结人民群众、推动事业发展。“两个务必”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即将完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即将领导国家政权、领导人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历史时刻。毛泽东同志以历史主动精神去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预见到了以后党内因为胜利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优良革命作风,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2]1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三个务必”思想论述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时代的国内外复杂形势提出的新的思想理论,统一全党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社会发展大势的强烈的历史自觉。

(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彰显了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规律、掌握发展规律的历史主动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鲜明而独特的政治优势。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诞生于西柏坡的“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对28年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凝练,成为党执政之路的宝贵思想财富,也是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而“三个务必”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经验总结,是党探索新时期自我建设、长期执政及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现实要求。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对历史前途的掌握就会越主动。“三个务必”正是中国共产党在了解历史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规律而总结出来的精神法宝。牢记“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才能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四、“三个务必”是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要法宝

“三个务必”从精神上、思想上和行动上构成了完整逻辑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作风锤炼和斗争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历史难题的重要法宝。

(一)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800多万党员和百余年党史的大党,是一个连续执政70多年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一个大党面临最大的考验是能不能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最高政治定位,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人民”二字出现的频率极高。人民满意不满意问题是关系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与本、精神支柱与政治灵魂。如果背叛了人民至上这一点,就是忘记我们党的宗旨,忘记了我们当初出发的初心。

(二)必须始终树牢强烈的忧患意识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面对新时代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实现的伟大变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迈上新征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正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针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时代考验,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秘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意在告诫全党面对过去的光辉成绩,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不能自满、懈怠,要时刻保持头脑高度清醒,继续奋发有为。“三个务必”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敢于直面一切考验和挑战,敢于应对复杂斗争,以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经受住新的赶考之路上可能遇到的重大考验。

(三)必须始终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把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凝结的“自我革命”历史经验进行高度概括,上升到我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那就是民主。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以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对我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科学总结基础上的创造性概括。两个答案也是两个方案,内因外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指引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保证我们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两个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重大历史节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百年大党不容回避的独有难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时刻保持解决任何困难,战胜任何风险的清醒和坚定。

(四)必须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

当下,我们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战、贸易战、科技战频发,全球进入新的动荡期。国内改革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解决难度增大,在不同领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迸发,可以说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叠加的时期。“新的赶考之路”并不平坦,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一个一个攻克。“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时刻准备经受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胜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增强斗争本领,攻坚克难,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档案:第2卷[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2:933.

[2]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毛泽東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902.

[4]黄炎培.延安归来[M].重庆:国讯书店,1945:6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

[7]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祁欣欣

猜你喜欢

两个务必三个务必历史逻辑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让“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极高火险期,阿坝州如何防火?做到“三个务必”
从“两个务必”到“两个最危险”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浅谈“两个务必”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赶考”提出之我见
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