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红楼故事讲给学生听

2024-04-14广东仲元中学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薛宝钗宝钗女娲

文/广东仲元中学 周 华

一、讲《红楼梦》故事,把握前五回的纲领性作用

先将故事定名为:“一块高贵而不得志的石头”,用“高贵”而“不得志”这两个词,既概括其特点,又揭示其尴尬的处境,言浅意深。主旨既定,接下来怎样讲述呢?开头是这样的,“《红楼梦》这个大舞台的首秀是一块石头。要看清它,目光得穿越凡尘,抵达天际,看那‘大荒山无稽崖处’。女娲为整顿宇宙天地,炼出众多五彩石以补苍天,此石乃其中一块。此石‘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可谓高大魁伟,‘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可谓仙气十足。而且,女娲所炼之补天石,可不一般:‘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可见使命重大。显然,这是一块有来历、有本领、有颜值的石头。”这里使用蒙太奇式影视镜头,把学生的目光牵引到小说所写的茫茫宇宙,聚焦这块石头,巧妙引述原文,简明扼要强调时间地点、形貌特性等关键信息,引导学生熟悉文本具体内容,降低主旨理解的难度,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致。

接下来的讲述,起承转合,呈现故事跌宕起伏的特性。在“有来历”“有本领”“有颜值”的定位之后,第二段开头:“不幸的是,此石最后成为那‘单单剩下一块未用’、被‘弃在此青埂峰下’、‘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落榜者’。”以此来开启石头的不幸遭遇。有此一回落,第三段又一起潮,“但天无绝‘石’之路,这不,‘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道‘红尘中荣华富贵’。这石便抓住转型际遇,恳请僧道携它去‘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一番。”以此带出石头降落人间的遭遇。第四段发一设问:“石头用什么方式从天际降临人间呢?”讲述石头降落人间的奇妙方式,将宝石与宝玉联系起来。自然转入对贾宝玉的讲述,最后将宝石与宝玉合璧。在学生完成前五回的通读任务之后,教师趁兴引领学生做深入的探究与创作。

二、讲《红楼梦》故事,体味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下面以薛宝钗为例,展示教师讲述故事的设计以及学生作品的情况。作为小说女2 号的薛宝钗,可谈可讲的内容何其之多,先讲什么合适呢?长相。讲长相只讲“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还不够,还要与林黛玉比较起来讲。跟林黛玉比,既有文本内容上的直接比较,例如“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还有写法上的各不相同,写黛玉多写所感,“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贾宝玉的感觉。写宝钗多写可见,“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是贾宝玉的视觉。如此这般,学生对薛宝钗的长相,听得饶有兴致,不知不觉地构建起自己的阅读感悟,也渐渐认识到《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有了这个认识,教师接下来即使启用一些抽象评述来形容薛宝钗的人格特征,也不会把学生吓退了。例如,“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等等,这样的语汇,镶嵌在故事的合适位置,就是高度与深度。围绕这个中心,匹配一些具体事例,给予学生清晰生动的听读感受,体现故事驱动的效力。例如,想展示薛宝钗的“罕言寡语”,教师选取王熙凤在探春理家时评论家中诸色人等,提到黛玉宝钗时说:“一个是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侧面体现宝钗“藏愚、守拙”的特点。若想继续探究理家故事,可用宝钗的说发作发挥,“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此时,引入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的评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宝钗的认识。欧丽娟教授认为:薛宝钗为红楼梦里最有学问的人,其胸襟、视野开阔,其认识力和判断力更精准灵透。

接下来的故事怎样讲,则可进可退。进则由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指引学生完成章节阅读积累与创作,退则让学生阅读指定章节,补写薛宝钗的故事。以薛宝钗“饱读诗书,援引自如”这个主题为例,学生筛选宝钗在日常谈论中旁征博引的章节内容。

讲述各种故事后,师生一起讨论小结,我看“薛宝钗这个人”。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既满足他人喜好,又自得其乐,一边积极入世担当责任,一边欣赏出世情怀,了解存在的空虚,在空无的智慧里开阔自己,使自己不至于陷入世俗的拘囿。

猜你喜欢

薛宝钗宝钗女娲
薛宝钗为什么没朋友(节选)
女娲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