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张雪门行为课程理论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研究

2024-04-14东莞市东城中心幼儿园杨树珍张雪莲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动机幼儿园游戏

文/东莞市东城中心幼儿园 杨树珍 张雪莲

张雪门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幼儿园深入研究张雪门行为课程理论,以“生活”为课程基点,以“行动”为中心,通过“做学教合一”的手段,对现有游戏课程进行梳理,形成以儿童生活为本、注重生活价值的游戏课程,强调空间时间、解读动机和呼应生成等三方面的要点,推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一、“四倡导” 保障幼儿游戏空间与时间

(一)倡导空间“留白”

幼儿园提供框架性的游戏空间,不创设局限的主题,并预留充裕的储物空间,用于存放游戏材料,以便不同班级、年龄段的孩子,自己选择和创设游戏的主题。

(二)倡导因地制宜

不僵化思维,充分利用空间,从灵活、便利、能够激发幼儿游戏意愿的角度考虑,材料灵活放,场地多用化,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开放、舒适、便捷、能提供多种自主探索、实践机会的游戏活动空间。

(三)倡导结合自然

户外游戏环境规划与创设围绕自主游戏活动和幼儿园自然环境进行,创设“安全、自由、快乐、全面、自然”的户外游戏环境。鼓励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互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四)倡导安排灵活

不仅保证单次游戏的时长,还要保障幼儿相对连续多次进行游戏的频率。无需组织整个学期各班平均的碎片式时间分配,公共游戏区建立全园的预约机制,让每个进入区域游戏的班级有连续使用该场地的机会、有灵活调整时间的机会,保证充裕的时间让游戏持续进行。

二、“四要素”解读幼儿游戏动机

行为课程强调动机的发生。张雪门先生认为,“动机的发生可能是从前一种活动所发生的需要,即幼儿内发自动的动机,比如春季旅行引起了移种野花,由移种野花而引起开地,再由开地而引起了研究昆虫……”动机-活动-支持,不断循环。

在研究中发现,把动机作为游戏的起点,教师的解读普遍比较宽泛。经常用教师视角来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导致游戏推进过程中出现观察表面化、理解成人化的问题。

因此,幼儿园以“游戏动机”解读为突破点,围绕游戏经验解读、生活经验解读、幼儿兴趣解读、游戏期望解读等四个要素解读动机,回顾幼儿游戏行为、解读幼儿的行为,寻找幼儿的动机,从而给予更适宜的回应和支持。

那么,如何更能恰当地“解读动机”?我们回归游戏现场,把教师的观察记录作为研究的素材,以撰写“每天记录一点点”的方式记录游戏,针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哇时刻”进行解读。这是以叙事性游戏故事客观地回顾、再现幼儿游戏情境,呈现幼儿学习连续画面,通过记录游戏行为来看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脉络,发现幼儿游戏的内在动机。

三、“六指导” 支持推进生成性游戏

张雪门先生认为,“在课程实施的时候,教师应负六种指导的责任,包括计划、知识、技术、兴趣、习惯、态度上的指导”。

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需避免成人的“自以为是”,以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学习兴趣、游戏动机和发展需求等给予恰当的支持,使幼儿在游戏中既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又提供幼儿持续深入的学习可能。

(一)倾听幼儿的计划——计划上的指导

在游戏前,幼儿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游戏想法或预期。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表达和讨论的机会,引导幼儿尝试对游戏活动制定简单的计划,倾听他们的计划,从而了解幼儿关于游戏的想法,肯定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当然,游戏中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游戏行为是灵活的,这里所“制定”的计划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并非要求幼儿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游戏。

(二)丰富幼儿的经验——知识上的指导

各种游戏活动都含有不同的知识点,很多时候,孩子在游戏时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而知识和经验的获取,不是教师源于自己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而是教师基于幼儿游戏的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同时,对于这些知识,教师不需要做有系统的介绍,在游戏过程中随时随地的提供、补充和拓展即可,比如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参观等体验式活动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三)支架幼儿的困难——技术上的指导

各种游戏活动也蕴含着相当的技术,有了这些技术,幼儿的游戏才能顺利开展,才能一步步深入,否则幼儿便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困难适当提供技术上的指导,而指导的途径可以是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经验分享、问题讨论以及教师参与游戏等。

(四)回应幼儿的兴趣——兴趣上的指导

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密不可分的,幼儿时期的注意力,通常是散漫、难以持久的。幼儿往往对一种活动,开始兴高采烈,但很快转移到别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游戏、及时分享、倾听交流等方式使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

(五)关注幼儿的习惯——习惯上的指导

游戏过程中,幼儿会表现出多种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习惯的培养,不能消极地禁止,而应积极地指导。游戏是孩子假想中的生活,也是强化行为的情境,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时,要善于发现幼儿的良好习惯,及时回应和鼓励,由此幼儿的良好习惯会得到不断的强化。

(六)共情幼儿的态度——态度上的指导

所谓态度,可以理解为学习品质。在这一时期必须养成的态度有两项:

第一是客观的态度。对人方面,能看出自己的错误,也能看出别人的长处,即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对物方面,能察觉困难所在和因果的关系,即解决问题与分析判断。

第二是公开的态度。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也能容纳别人的主张,这就是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回顾、游戏表征等途径,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和交流他人的游戏,针对游戏规则和同伴矛盾等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这不仅可以推动游戏,更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动机幼儿园游戏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