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传统美德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4-04-14郑海燕

文理导航 2024年8期
关键词:生活案例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

郑海燕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这也给传统美德元素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空间。目前,我国很多教师都已经开始着手引入中华传统美德元素,并基于此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变。本文先阐述了传统美德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接着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生活鲜活案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交流、设计多元德育作业等五个方面,探究了充分发挥传统美德教育效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生活案例;德育作业

在初中新课标全面推行以后,以德树人等新型教学理念也得到了贯彻实施,改变了初中学校教学的整体格局。这也要求初中学校在进行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各类可行的方式不断锤炼学生的道德修养。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跟传统美德元素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积极引入这些要素,就可以较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元素,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的成效。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发挥传统美德元素的价值,课堂教学也非常僵硬,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就有必要结合学科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传统美德的有效融入方式。

一、传统美德的融合意义

(一)实现传统美德传承

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初中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美德的认识有所不足。甚至部分学生受到精致利己等理念的影响,道德素质出现了一定滑坡,不利于传统美德在新生代群体的传承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引入传统美德元素,就可以转变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扭转他们对于传统美德的感知形象,并逐步将其贯彻到自身行为当中。这样以后,传统美德的传承发展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新生代群体的道德修养。

(二)丰富课堂教学元素

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僵硬,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积极引入传统美德元素,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课外资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引入课外资源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一些他们所喜欢的元素,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这样以后,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三)锤炼学生综合素养

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侧重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引入传统美德元素以后,教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层次感知传统美德,实现这些要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联动。与此同时,传统美德元素的融入也可以较好地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增强学生的课堂互动交流水平,促使他们将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落实到实践场景中。

二、中华传统美德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合策略

(一)运用媒体技术,构建生动直观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充满趣味。特别是当前部分学生已经对教学课堂失去兴趣,导致他们在教学中处于显著的被动态势。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引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信息,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特别是在融入传统美德元素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考虑播放一些关于传统美德的趣味视频,或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度,最终也就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师生之间》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考虑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一些课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身份,并学会跟教师交往互动,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美德中也有很多关于师生的元素,比如“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这里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这些元素的卡通视频,提高学生对于这些传统美德要素的理解水平,并以此為切入点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元素,比如当前热门的影视作品等。通过影视作品中师生关系的相关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二)贴进生活实际,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生活案例,改变课堂教学的整体格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这也要求教师关注班上学生的生活阅历情况,引入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同时还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设计内容,保证基于生活案例的教学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分享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并结合传统美德相关元素对其进行剖析。通过这些方式,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气息就会更加浓厚,使得学生更容易学习学科知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亲情之爱》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引入一些他们跟父母相处的场景。当代初中生的个性化特点都比较显著,在平时跟父母相处的时候没有真正理解父母,导致较多学生跟父母的关系都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传统孝道故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之处。接着教师在课堂环境中让学生回顾自己跟父母相处的场景,谈一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在学生踊跃发言的过程中,他们对于父母之爱的认识水平也会加深,缓解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更好地感知亲情并回馈亲情。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深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拓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深度。特别是当前部分教师过于依赖灌输式教学法,导致课堂教学非常僵硬,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这些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引入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生动趣味的教学方式,降低课堂的枯燥性,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更好地进行核心知识点的教学。这也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深入浅出了解课堂教学知识点,全方面展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实现这类教学知识的内化。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累积课堂教学经验。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级《生命的思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考虑引入传统美德“修身养性”“明智通达”等元素,在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思考。这里教师可以构建生命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蚂蚁、花草等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过程,理解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接着教师还要适当加入一些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爱惜生命。最后,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偏好,谈一谈未来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以此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精彩。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传统美德的“仁、义、礼、智、信”等要素,帮助学生梳理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核心道德体系,进一步强化生命教育的效果。

(四)依托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互学互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适当提高课堂互动交流水平,引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碰撞,发散他们的学科思维。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提问法,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部分初中生在课堂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困境,促使学生思考教学深层次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分工合作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知识点进行组内讨论。相较于师生互动,学生在生生互动中更容易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并互相分享学习经验,提高学科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在提前设计好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热烈的组内讨论,使得他们的学科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意优化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参考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传统美德中待人处事的道理,并引入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由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名言。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分工合作模式,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自己平时都会面临哪些负面情绪,以及自己后续会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教师在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的时候可以做好组间巡视工作,观察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在阶段性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结合巡视成果,针对学生经常遇到的负面情绪进行专项讲解,并给学生传授一些情绪合理宣泄的方式,具体有转移注意力、运动等。这样以后,传统美德就可以在初中生群体中得到更好的贯彻与延伸,使得他们真正成为情绪的主人。

(五)设计多元德育作业,锤炼学生道德素养

为了充分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我国中小学开始推行“双减”政策,这给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工作也带来了较多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后续应该全面贯彻“提质减量”的相关理念,在适当减少学科作业数量的基础上,也要切实增强学科作业的质量。立足于这方面考虑,教师就应该推动德育作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效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并优化学生的作业体验,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学科作业完成自身道德修养的综合锤炼。

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勇担社会责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布置“我的社会责任”的学科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里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经历,谈一谈自己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这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让学生从自身、同学、班集体、家庭、社区、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入手,细化自身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学生完成这个作业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口头言语转化为实践行动。比如,在社区维度的社会责任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公共工作,或者充当社工参与社区事务等,充分承担社会责任。

三、结束语

综合来看,传统美德元素对于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以后可以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美德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下时间里也要跟其他教师做好互动交流,共同分享课堂教学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深层次研读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灵活使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科学习体验。在长期教学中,稳步推进传统美德在初中生群体中的延伸与深化,不断锤炼他们的综合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锦.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融合探析[J].青海教育,2022(5):39.

[2]邢敏贵.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分析[J].读写算,2022(6):22-24.

猜你喜欢

生活案例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结合生活案例提高道德认知的研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高中化学新课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导入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探析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