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学习化学的“开胃菜”

2024-04-14王程姣

文理导航 2024年8期
关键词:开胃菜趣味实验培养

王程姣

【摘  要】基于启蒙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构建学科思维。文章将化学启蒙教学比作烹饪菜品,作者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优化教学方法两方面着手,通过精选启蒙教学素材和方法、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传统理论教学向生活化教学转变,创设化学实验活动,践行用新鲜的材料、高超的技艺做出更有趣、更有味、更有灵魂的“开胃菜”,旨在达到更高效、更受欢迎的化学启蒙。

【关键词】启蒙化学;趣味实验;创新;培养

化学学习的“开胃菜”——启蒙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针对初三化学启蒙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想法。“开胃菜”指在一开始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和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怎样做好,做什么样的“开胃菜”,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道“菜”才能让学生更有“食欲”、更有兴趣去学习,接受的效果更好,这是不停思考的问题。

化学是研究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在汉语词典中,对“启蒙”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这样的观点是片面而局限的。也有人把启蒙教育比喻成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的随意“写画”。而笔者更愿意把化学启蒙教育当成一道宴席上的开胃菜,激发味蕾,带领着大家去开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着变化和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一、国内外关于化学启蒙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化学科学的启蒙非常重视,他们将学科信息和思维的渗透的契机放在了没有学习负担的儿童阶段。美国《化学教育》杂志早已开辟出“Chemistry for kids”等专栏,很多学校开展了“Super Saturday”课外活动。德国特别为儿童开办了德国儿童大学,这已经成为了国外小学生初识化学、学习化学、享受化学的重要机会。

在国内,化学启蒙的工作开展相对滞后,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的化学学科知识需要有物理、数学学科基础作支撑,远远超出了儿童的认知接受能力,并不适合低龄段儿童的探究。但近年来,科學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家长们的重视。一线城市的一些幼儿园已将化学知识推广到幼儿启蒙阶段课程。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与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早在2015年就开始合作,通过大量的实践,开发了“魔法宝宝学堂”系列课程。市面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化学启蒙的绘本和小实验材料包。例如,适合儿童阅读的中文版绘本《这就是元素》,书中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与化学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读者觉得,学习化学其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二、怎样做好学习化学的“开胃菜”

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如同烹饪菜品,若要想菜肴可口、美味,必定是运用了新鲜的“食材”,具备高超的“厨艺”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去喜欢、去享受这道“开胃菜”。“启蒙化学教学”这道开胃菜指九年级化学课程的起始教育,也可以指在七年级、八年级的社团活动中提前向学生们渗透身边常见的化学现象、做一些趣味性强、现象明显的小实验,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奇妙的现象。如果教师可以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那么未来,当他们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时,就可以轻松唤醒心底对化学的兴趣。

(一)走近生活,寻找食材做更有质量的“开胃菜”

好的菜肴离不开新鲜、有质量的食材。化学教育也一样,若想为孩子们烹饪出开胃的化学“菜肴”,更离不开有质量的学习内容和素材。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网络的发展,家长陪同儿童接触化学启蒙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许多化学启蒙的APP也逐渐兴起。例如,toca Lab实验室,就是一款探索奇幻多彩的科学世界的APP,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借助实验工具探索周期表中的 118 种元素,里面还有各种有趣的实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的同时,无处不在渗透着化学知识与原理。有一款非常不错的益智游戏APP叫作烧杯,这个APP可以将设备变成“烧杯”,可供选择的化学试剂有一百多种,儿童通过所选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观察几百种反应现象。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在使用APP过程中学生只需晃动手机或平板、点击或拖动仪器和药品就可以在家随时随地进行模拟实验,学习化学的感受更加直观而有兴趣。

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奇妙的化学现象,研究其中的原理。比如,将一滴红墨水滴进盛有水的烧杯中,过了一段时间整杯水都是红色,这是为什么呢?在数学计算中老师讲过一加一等于二,在化学中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等于20ml吗?怎样设计实验呢?有学生回答:“量取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比较液体体积变化。”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清楚地观察出体积变化呢?”学生设计了很多实验容器,教师选择并提问:“哪些实验容器可以更方便地去测量液体混合之后的体积?是直径大还是直径小的容器?”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学生按照提出的问题,自行寻找探究方法,积极性很高。

(二)在“玩”中学,做更有趣味的“开胃菜”

化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地记忆符号和现象,学习这门科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是自我在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迅速而全面,从而掌握其中的内在性质、联系和相关规律。“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阐明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死记硬背机械化学习的厌恶。平时教学中,可将枯燥内容结合实验,抽象内容结合模型教学,用模型解释实验现象,或用模型预测实验现象,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质。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引导学生零距离地去了解和接触这道有味的“菜品”。在七、八年级社团活动中通过新奇的小实验、有趣的化学史小故事、化学知识编成的相声、歌曲向学生展示化学这门科学的趣味性,在学习中穿插小游戏,在“玩”中学习,体会快乐的学习过程。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们放手大胆地去尝试课内和课外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中获得成就感。例如,九年级学生利用身边材料自制饮用水净水装置,利用塑料瓶、鹅卵石、棉花、活性炭、纱布等装置亲自动手实验,在学习水的净化一节内容后,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水的净化过程。利用身边物品自制化学仪器及药品,大力开展家庭小实验,在“玩”中学习,将化学探究日常化。

(三)优化教学方法,做更有活力、更有新意的“开胃菜”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思维能力也在各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中得到开发。教师需要抓住这个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现状,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养成会思考、会学习、会探究、会分析和总结的学习方法,做好化学学习的“开胃菜”。

在接触化学前,学生长达九年的传统学习生涯压抑了学生的好奇、疑问,通过化学这门学科,试图让学生在心中萌发疑问的种子,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大胆地质疑数据的合理性、现象的真实性、观点和结论的科学性,为他们今后的科学探究培养能力。抓住化学中的一些辩证性问题,教会学生看待问题的两面性并提出创造性见解,建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用心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并给予他们大胆尝试的勇气,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的氛围中找到通往成功创新的道路。质疑是产生创新的前提,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发学生质疑,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引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不能一味要求学生与其观点一致,对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疑问或反对意见都应当正面进行鼓励和引导。师生共同营造轻松的环境,体会思维碰撞的快乐,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创新,做出更有新意的“菜品”。

(四)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更有灵魂的“开胃菜”

化学不只是学科知识的开始和启蒙,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这才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化学启蒙的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三化学的知识相对比较琐碎,学生刚接触这门学科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方法和学科的一般思维。学生在一些关键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觉得迷茫和无头绪,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的表示、溶液相关的计算、溶解度曲线、金属的冶炼的相关计算。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层分批制定小目标,将难记的内容拆解开来,日积月累,以少见多。将化合价、酸碱盐学习中大量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整理归纳、分类找寻规律分析给学生,帮他们更有规律、更高效地进行记忆和学习。对于溶液这一较为抽象的章节,教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注重方法引导,重新建构成大单元知识网落结构。这样,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有助于学生获得阶段性成果,又可以达到学习兴趣不减的效果。

当然,中学学习化学不仅应满足于当前知识的学习,更要在学习中建立自尊、自信、自立的全面启蒙,构建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培养了学生们思维能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探究过程中小组合作、团队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协作分工的能力。如,第四章学习“质量守恒”,书本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将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通过反应前后称量其质量来直观感受概念,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归纳一般学习经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形成实验事实的良好习惯。只有通过亲自体验,才能做出更有灵魂的“菜肴”。

化学启蒙教学犹如烹饪的美味菜肴,从准备,到烹饪,再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各个环节无处不体现着教育工作者的巧妙智慧和良苦用心。总之,“启蒙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所希望的是让每位化学老师享受教学过程,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达成提高学生素质、成绩双丰收的目标。虽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说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缺少或限制,学生有限学习时间的合理利用,实验的安全性等等,这些都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和努力去解决的问题。相信这些难题并不是教学前进路上的阻碍,只要有一颗想去探究的决心,总会让化学教学多一些色彩和改变,总会让启蒙化学的盛宴色、香、味俱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姚婵,孙淼,孙艳涛.化学在幼儿科学启蒙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魔法宝宝学堂”系列课程初探[J].山东化工,2020,49(17):199+201.

[3]黄海燕.创建模型探讨化学概念本质的教学实践——以“饱和溶液”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54-6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镇江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境脉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21jky-L378)

猜你喜欢

开胃菜趣味实验培养
创意开胃菜
Ordering at a restaurant
烹饪:制作酸甜开胃菜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
浅析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鸡蛋在稀盐酸中沉浮实验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