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医大学生针灸基本技能教学方法的探析 *
2024-04-14张燚格何妙嬴柳冬冬
张燚格 何妙嬴 柳冬冬 王 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中医在中华文化和哲学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来中医与西医的交流和融合不断加深,但其独特的魅力仍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针灸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灸推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中医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践技能训练。但在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的占比较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低,完全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对针灸专业的学生来说,经络、穴位、刺法、灸法等,既要掌握其理论,也要有高超的技术,才能真正地服务临床。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实训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训课,学生不仅可以强化自身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与思路。为了提高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水平,需要从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因此改革针灸推拿教学、开展实训课程,是重中之重。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针灸基本技能作一总结和讨论。
1 针灸教学发展的现状
针灸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各地都掀起了针灸热潮。这种情况下,培养技术高超的针灸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变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当前不仅要求学生熟记理论内容,还要求学生有实践能力。课时与学习任务量相矛盾。针灸基础课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但目前高校普遍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操作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针灸临床人才的需求。且在针灸学课堂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学生不认真听课、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他们对待课本知识多选择死记硬背,一旦进入临床,就会无所适从,两眼一抹黑。无论是针灸学,还是经络腧穴学,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中医知识,避免在课堂上玩手机、在考试前突击背诵。面对这些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针灸技能,是对针灸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
医学院校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针灸技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对教师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力,还要对知识进行筛选提取,从而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受传统针灸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讲授,将固有的知识和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思考过程[1]。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师生之间的问答较多,没有太多的讨论和交流时间,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过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强弱,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关注较少,形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感受和双向交流的过程,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节,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增强动手能力。在传统的针灸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授课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但教学内容却是繁多的,所以要把书本上每一个穴位都详细地讲解到位是十分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授重点知识为主,同时要着重锻炼学生针刺手法。
针灸技能培养是强化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实践资源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更需要践行改革。传统课程实践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课程发展的需求,这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
2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经络和穴位的知识不熟悉,对基本穴位和其主要作用记忆模糊。在针灸实践中,学生在针刺入穴位之后,要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来达到得气状态。这一过程最考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针灸就是进针,忽视了针灸核心“治神守气”的真正含义,失去了针灸技术的灵魂。还有学生对针灸操作怀有恐惧心理,在课堂上会减少操作练习,造成了临床实践少、进针生硬的现象,影响其针灸临床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枯燥难懂的中医理论不感兴趣,不愿意花心思去研究和学习。信息化时代,“快餐文化”流行,提高课堂效率、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优秀的中医药接班人,是我们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方向。
(2)针灸教学授课所讲的内容重复性太强,缺乏创新的表现形式;教育方法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手段较单一,讲课形式缺乏立体性和直观性[2]。但疫情期间,网课的方式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增加了多元化的方向。此外,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现代疾病谱迅速更新换代,而针灸学教材内容却没有紧跟时代进行调整,表现得相对滞后,不利于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因此要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及临床需要的联系,如增加中医针灸的现代课程,以及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此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整体中医观,教导学生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心理需求,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3 针灸教学改革探析
3.1 加强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伟大民族,中医的发展凝聚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生命智慧,它以独特的辩证思维和整体观念,开创了对自然界和人体的复杂系统进行综合研究的独特方式[3]。中医四大经典是每个中医学生入门的必读书目,它们奠定了中医学科独特的价值体系。但目前中医学生对四大经典的学习和理解,远远不能满足作为临床医生的要求。在这方面,学校需要增加中医经典课程的课时安排。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精美的课件和枯燥的案例,可以增加一些对话活动或者情境演绎。例如在内经选读课堂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岐伯与黄帝的对话中。通过亲身演绎,使学生对枯燥的古典书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教师要善于通过适当的语言引导和肢体动作来增强学生对经典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3.2 创设问题情境针灸推拿是一门技能型的专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以增加熟练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4]。在针灸课程中,学生往往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人体穴位和操作感到厌烦。教师可以把穴位的名称、作用和定位设定成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穴,在肘横纹的外侧端,这个穴位为水的归宿,大则江海,小则沼泽,如血不荣筋、津液不通、四肢无力等取此穴治疗,有如甘霖滋润万物。对每条经络、每个穴位的介绍,都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先培养心理上的兴趣,再通过熏陶记忆,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针灸实训课程中,学生需要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彼此做示范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实训课上,教师首先要反复、多次强调针灸医疗的安全事项,增强学生的安全操作观念。例如操作前,必须熟悉穴位的解剖知识,熟悉操作前的模拟演练过程;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流程,同时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方向。同时,尽量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3 引导探究研讨首先,在教授腧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那些治疗疾病效果非常好的穴位进行重点教学,并在穴位的定位和实践操作手法的规范性上,多加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其次,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讲解临床操作的基本方法和动作要领,通过播放现代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让学生对讲授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再次,通过教师亲自示范操作来加强学生的课堂记忆。最后,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训练,相互纠错和讲解。通过这样的实训演练,既可以保证课堂的质量,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临床动手实践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讨,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获取不是惟一的目的,学生之间的探究性研讨才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目前的针灸教学模式以传授为主,强调知识传授,缺忽视素质教育以及能力的培养。教育应注重培养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提倡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自我”视为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师的角色不断转换,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以支配教学过程。特别是在一些实践教学中,通过启发式引导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其对针灸临床治疗的思考,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既有扎实的针灸基础理论知识,又能系统掌握现代操作技能的中医人才。
3.4 强化实践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其针灸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学校院系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这项比赛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方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常比赛内容分为针刺、艾灸、推拿手法和功法、中医临床疾病诊治等多个方面。我们将实训教学与针灸各个学科相互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余实践活动,为学生举办相关实践活动和针灸技能大赛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真正的知识。教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样才能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借助中医经典诵读、绘制经络循行图、中医传统功法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配合经络腧穴篇开展《灵枢·九针十二原》《标幽赋》等针灸经典医籍诵读活动,让学生“手绘经络图”来探讨经络传导规律等[5],以达到使所学转化为所用的效果。课外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在实训室进行训练,让彼此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提高、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使自己的针灸临床技能更加完善,从而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3.5 注重评价反思在课堂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必须对穴位的选择和定位、体位的设计、部位的消毒方式、针灸针的选择等环节进行反思评价。操作过程中,能否保持环境卫生、能否严格区分无菌与非无菌、隔离衣是否穿戴整齐、周围环境是否卫生,这些也都是需要学生课后反思、学习的细节内容。评价和反思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既需要教师的评价,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设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构建,来完成对知识的接收。这样的评估和反思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采用“病例训练”和“病人训练”,让学生在整个病程中反思自己的步骤和想法,从而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可以制定针灸技能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这种对临床技能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的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技能考核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针灸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院可以在寒暑假或者空闲时间组织掌握针灸技能的学生去社区进行免费义诊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也能锻炼其针灸操作技能。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针灸知识,练习针灸操作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去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反思自身能力,使学生深刻体验到针灸技术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推广。
4 结语
针灸学是一门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传统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医疗学科,十分强调操作技能水平。学生学习和应用这门学科,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精湛的技能。高校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才能推出符合当下教学发展现状的、创新与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其理论实践相结合、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中医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