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时代价值
2024-04-13张树华杨抗抗
文/张树华 杨抗抗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价值导向。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力量和所发挥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人民观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彰显百年大党的理论本色和政治胸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2023 年12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同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1]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领悟践行毛泽东的人民观,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凝聚社会共识,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毛泽东人民观形成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基础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其理论形成具有深刻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滋养于中国传统民本文化本源,接受了中国近代先进分子思想影响,并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
(一)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中蕴含的民本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2]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民本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治国理念。《尚书·五子之歌》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牧民》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荀子·哀公篇》中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朝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对“民”给予了高度重视。“民本”思想在长期演进过程中,涵育着“民惟邦本”“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富民利民”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思想遗产。古代有见地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力谏君主将“民”视为国家的根基,劝诫君主爱民、利民、养民、教民,多兴利民之举,多谋利民之事,从而创造国泰民安、太平盛世。[3]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文化基因。毛泽东的人民观,批判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他曾经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大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发展法则,有它的民族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承继遗产,转过来就变为方法,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着重要的帮助的。”[4]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民意的重视以及在政治运作中所体现的责任政治伦理,构成了毛泽东人民观的思想来源之一。
(二)中国近代先进分子的思想影响
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目睹国家被列强所欺凌,为实现国富民强,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世良方”,他们提出来的思想学说虽然从根本上看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是包含有富民兴国、民主进步的积极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民生”是其核心政治话语。在孙中山看来,“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5]孙中山还指出,社会的文明发达、经济组织的改良和道德进步,皆是以民生为重心,“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6]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的文明就不能进步,经济也不能很好地发展,人们的道德水平也会下降,政治的民主更是无从谈起,种种社会的不良现象多数与民生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关系。孙中山强调,“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7]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包含了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批判。
对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毛泽东是持肯定态度的。他在1938 年3 月12日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切国民党员、共产党员和爱国同胞,“都应接受这个遗产而发扬光大之”。[8]毛泽东还指出,共产党虽然在现革命阶段赞同实行三民主义,但决不能抛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9]只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根本变革与人民大众的幸福。这也是毛泽东人民观先进性的彰显。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人类社会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列宁认为:“数以千百万计的群众,——哪里有千百万人,哪里才是政治的起点;哪里有千百万人,而不是几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点。”[11]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创造性地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政党要赢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正是看到了人民群众这一主体所蕴藏的先进性和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群众史观,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理论标识和行动指南。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以之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后,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并自觉将其同中国革命实践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人民观理论体系。毛泽东认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2]并始终强调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依靠人民进行革命才能取得彻底胜利,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是对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群众潜在的革命性力量的深刻揭示,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传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文化基因,借鉴中国近代先进分子的有益思想,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并致力于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实现中国革命的成功,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3]
二 毛泽东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为多数人谋福利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这是一个关系政党政治立场和价值选择的根本问题。在毛泽东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人民”二字重千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构建密不可分的党群关系,是毛泽东人民观的核心内容。
(一)关于人民主体的思想观点
在毛泽东看来,人民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在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最核心的是主张人民战争,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夺取战争胜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所谓人民战争,基本上或者说主要的,就是农民战争。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抗日战争,可以打倒日本”。[15]只有依靠人民、信任人民、发动人民的战争才是人民战争,“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拼命地反对人民战争”。[16]正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认为,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不依靠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便不可能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可能巩固。
在毛泽东看来,“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有着具体的含义,并非一成不变。他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17]毛泽东的“人民”概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政治概念,其内涵是指一切能够促进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
(二)关于人民利益的思想观点
在毛泽东看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维护人民的利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的每一件小事上。毛泽东指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必须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18]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应该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干部要时时考虑的,在制定政策时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毛泽东曾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19]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0]“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2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制定和实施。
(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早在延安时期,在回答黄炎培的“窑洞之问”,即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历史难题时,毛泽东回答:“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2]也就是说,防止政府公务人员的腐败,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确保人民监督权利的实现。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进一步明确解释了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23]1949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进入到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4 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4]无论权力归属还是权力行使,人民始终居于主体地位。
20 世纪50 年代末,毛泽东借批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阐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深刻思想。他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25]他还说:“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26]人民当家作主,就要使广大人民能够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来,不仅包括政治事务,还包括公共性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与生态等事务。因此,“人民民主”并非那种每隔几年让选民在不同政治集团中选择政治统治者的游戏,而是要体现“人人起来负责”,参与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生态等公共事务全领域的实际管理。从这一意义上看,相对于那种把民主局限于几年一次让选民参与选择政治统治者的游戏,“人民民主”不仅是对于“精英史观”的否定,也是对于民主内涵的革命性突破。[27]
(四)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观点
关于党群关系的认识是毛泽东人民观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曾提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28]“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29]这生动地说明了党要植根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0]“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3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他在分析1957 年的发展形势时,再次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32]中国的革命、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构建起了密切的党群关系,党群同心、军民团结,汇聚起磅礴浩大、无往而不胜的强大政治力量。
三 毛泽东人民观的时代价值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33]今天,深刻领悟毛泽东的人民观,体会其深刻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就会更加深刻地懂得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一)人民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积极发动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1934 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强调:“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3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武装,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与老百姓生死与共、水乳交融,解放军部队打到哪里,支前民工就跟进保障到哪里,军民团结如一人,横扫千军如卷席。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人民观,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注重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把贯彻人民观放在第一位,注意发动人民群众。正是依靠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轰轰烈烈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人民观贯穿到改革发展各领域,鼓励基层群众大胆探索,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人民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将群众路线贯穿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依靠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民观,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意识,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无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新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了坚持人民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从幼小走向发展壮大,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并没有什么特殊法宝,只是通过自身的理论和行动彰显并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因此也必然赢得最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只有尊重广大人民的主动创造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35]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面临一些新的经济社会风险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要想科学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就必须聆听人民心声,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36]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秉承党的宗旨和根本价值立场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人民观,就要始终做到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心愿是党百年不变的最大议题和根本价值旨归。”[3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满足人民各方面需求。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毛泽东的革命理想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发展人民民主,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政治建设和发展民主的全过程。在党的领导下,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人民能够广泛、直接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通过广泛多样制度化的渠道,既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意愿,也能够广泛参与协商和决策,彰显了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9]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增进社会各界共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四)持之以恒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毛泽东人民观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40]因此,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并不断密切党群关系,需要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这一重要思想,始终树牢公仆意识。2013 年6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4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2]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脱离了人民,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种子离开了土地,就会失去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43]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作风问题,就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来监督”,是应对官僚主义、改善党风政风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人民监督是毛泽东在“窑洞对”提出的经典理念,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之义。党员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工作作风问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俯下身子深入到社区基层、田间地头,注意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变化,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积极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方式新手段。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还需要与时俱进,培养互联网意识和信息化思维,善于运用网络等新技术手段收集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惑、造福民生,走好网上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