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教学过程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探究*

2024-04-13张佐源黄新宁胡洁茹李锦芳

物理通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物理学大学物理人文精神

张佐源 黄新宁 胡洁茹 李锦芳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21世纪,以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计算机科学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实现科技的进一步创新,物理、化学及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物理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对物理学感到迷茫,对学习大学物理的意义心存疑问.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则感到枯燥和困惑,甚至消极地应付学业,缺乏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重视大学物理课程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非常必要.大学物理在高校理工科众多专业中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与多数学科研究内容交叉.简言之,没有基础物理科学就没有应用科学.如果能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人文教育思想,对于各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1 人文教育的发展及其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1.1 人文教育的发展

人文教育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社会不断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文教育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人文教育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西方的文化中,“人文精神”一词被翻译为“humanism”,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人性、理性和超越性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基于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曾在西方教育史上占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发展,19 世纪中叶后,高等教育逐渐重视自然科学,导致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对立.20 世纪,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众多革命性成果使人们更偏向接受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逐渐被忽视.然而,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众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因此,教育学界开始意识到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尝试相应的教育改革.例如,STS(科学技术与社会)[1]教育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逐渐融合.

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思想核心为“仁”的人文教育.旨在修身养性和治理国家,较少涉及科学教育.直至近代,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教育思想才逐渐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和实现工业化,当代教育重科学轻人文.为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实行了文理分科的政策,导致失衡现象进一步加深.20 世纪 80 年代末,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它重视思想道德,个性发展,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机制的建立,则进一步促进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一体化[2].

在当代,人文精神主要包含4个方面:认识与完善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当代大学生应将自己的价值与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价值有机统一,相互作为存在的前提和依托.价值之于文化,就如同灵魂之于人[3].以提高人文价值为主要目的和重要内容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具有人本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点[4].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崛起时代,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因此,我国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不应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人文教育理念,而应该结合自身文化,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

1.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科学教育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5].其本质应该是探索未知、探求真相的一种意识,以及坚持不懈的思考.科学教育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使被教育者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有机地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科学教育是关注现代生活所需的一种教育,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内化在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中,使科学态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贯通[6].上述科学教育的观点与大学物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大学物理教育正是一种科学教育,需要以科学精神为指导,使大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精神的凝练.

2 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大学物理教育,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各个理工类学科与物理学都是交叉融合的.物理学中的人文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或是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都具有指导意义.大学物理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更多是自然规律及其应用,人文精神往往潜藏在自然规律的背后[7].要尽量避免只顾眼前的专业教育而急功近利.忽视人文教育,只注重专业知识,专业的“身份感”将会束缚学生的视野[8].从长远来看,这对理工科学生以后的深造是极为不利的.

纵观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发现哲学的身影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探索物质世界这一方面,人们对物理现象背后的哲学反映更加感兴趣.如果能够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教授一些哲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少走些弯路,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很大的指导作用.例如,从几何光学到波动光学,再到量子光学的建立,经历了探索,否定,再认识,再否定的过程,最终才对光的本质有了较为确切的认识.光学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的认识的发展是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不可否认,科学的发展进程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漫无目的的,尤其会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部分,渗透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发展都事半功倍、受益良多.

3 大学物理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方法途径

3.1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其本身的行为、态度、观点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是影响课程人文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9].在人文教育的推行上,不应只喊口号,更需要教师亲身实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过硬的学科技能和教学方法上,还体现在巧妙的即兴发挥和应变能力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做到旁征博引,将物理学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应该是潜移默化的.经过日积月累,使人文教育水到渠成.另外,还需教师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创造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来感染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学生表现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人文素养.

3.2 课堂教学渗透物理学发展史

大学物理中体现的自然规律及其应用是学科重点,物理学史同样也是一块瑰宝.将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适当地渗透到大学物理课堂中,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从科学家们无数次的努力探索中得来的,这种对于真理和未知的探索精神值得学生们充分体会和学习.如果将大学物理涉及的知识比作物理教学的骨架,物理学史就相当于物理学的血肉.渗透物理学史,可以从近现代物理学史和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两方面进行.在讲解西方物理学史的同时,也应重点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比如引入《礼记·大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人追求物理客观实在性的深刻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会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物理学落后的思考,使学生主动肩负起推动物理学发展的重担.

另外,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这一角度渗透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10].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或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或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拥有高尚的品格和修养.这些优秀的品质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或传记,在课堂上讲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家们的人格魅力,并以之为榜样.

3.3 通过实验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与中学物理相比,大学物理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更强.一味地灌输纯粹的理论知识,可能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对物理产生抗拒.认识从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所以大学物理教学过程,应与实验紧密连接.教师通过引入必要的实验,一方面使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了解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检验了结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会实验结论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更加愿意探索物理学的奥秘.在实验过程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印证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被实践所检验,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哲学原理.

3.4 课外实践有助于人文素质的养成

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可以围绕教材开展,或以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为出发点,或是基于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其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各类赛事,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感性认知,开阔眼界.如此一来,物理不再只是枯燥的公式与数据,而是和生活生产、前沿科技紧密关联.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一般只重视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探索过程.课堂教学融入课外实践,即可弥补这一方面的缺失.

4 结论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场所,大学物理作为众多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在大学生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教师作为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线人员,在渗透人文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指出了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及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会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赋予更深刻的内涵,也需要更多的探索和讨论.只有这样,未来的大学教育才会更加全面和完善.笔者希望本文能够给予大学物理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物理学大学物理人文精神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