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视角下“双减”政策的实施路径

2024-04-13梅珍生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长

梅珍生 李 敏

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近年来,学生“减负”是我国教育政策领域的重要议题。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改变命运的大门再次被打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学习和考试寄予厚望,并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然而,由于有限的资源与学生数量剧增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从作业设计、校外培训、教育资源等方面对学生的减负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政策的实际落实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借鉴道家“无为”思想,为“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及其实施背景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做出了规定,一是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二是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中的各种乱象。其指导思想主要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①“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力求使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得以抑制。

从受教育对象中小学生看,中小学生是压力的直接承担者。近年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因素。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缺乏实践体验、发展目标单一的问题。升学考试、家长的过度干预、学生间竞争等是中小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除了校内课业负担之外,中小学生还有校外课业负担。校内课业负担包括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和教辅资料负担,其中作业负担大主要表现为作业质量不高花费时间却较长,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较为频繁的考试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使用教辅资料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此外,中小学生在放学后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辅导班,有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家长可能还要安排新的学习任务,这无疑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重,对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从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角色看,家长是家庭内部教育压力的直接施加者。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违反教育规律的反常现象,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陪读”、“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等。城里父母给孩子的日常安排满满当当,如周内回家的作业,周末的兴趣班和辅导班。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城镇的资源相对丰富且集中,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家庭不惜花大价钱,一心只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城镇的教育条件。

从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学校和教师看,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压力的放大器。学校不仅是学生的成长园地,更应该为教师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平台。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是为了学生受教育而服务的,学校的教育方针应紧紧围绕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为依据去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理念,美化校园环境,塑造校园文化。老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使命。但在社会大众对教育高要求、高期望的压力下,老师承受的各种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平衡好生活和工作,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教育工作,是对老师的一项挑战。当基础教育教师存在着较多消极教育情感,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过多的物质欲望和偏个人功利的竞争欲望时②,教育活动不可避免地会背离教育的本质。

从教育市场化的牵引者社会培训机构看,社会培训机构是学生压力的催化剂。课外辅导班和培训机构作为校内学习的补充,它的定位应该是从属于学校教学的,而不应该本末倒置。但事实上,培训机构在裹着一层教育的外衣之下,由于利益驱动,有形中增加了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它们不顾教学规律,进行超前教学、超纲教学,以此来赢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却往往忽视了接受教育的主体的基础需要,以致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增加中小学生学习的压力,固化了功利化、高效应试的学习思维。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基础教育的“减负”已初见成效。教育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调查显示,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家长更加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③。

二、“双减”政策实施中各方的反应

“双减”政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但目前政策落实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如:家长过度依赖学校老师,教师压力增加;部分家长对校外补习还存在依赖心理,家外减负家内增负;校外培训从“地上”转入“地下”,家居辅导、高收费补课培训机构变相存在,学科类培训存在反弹风险;个别学校对“双减”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以下发文件、召开会议代替实际工作落实;部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课后服务等政策措施是额外负担,在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一些人将“双减”政策与提升教育质量对立起来,担心减少作业量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家、师、生仍旧存在较强的焦虑感。当然,不同的人对“双减”政策的反应以及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双减”政策能否真正实现“减负”的目标,其导向能否领航“教育本质的复归”呢?从人们对“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担忧和考虑中,可以窥见其效果的整体状况。

首先,“双减”政策意味着教师教学工作更加全面化。“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加强当面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要提供延长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上班晚上可开设夜自习”,这些硬性规定的内容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同时,“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④。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教师发挥的作用要更加凸显。教师的角色不仅限于讲台上教授知识,还包括了课后服务及互动交流,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政策的要求更进一步体现了教师作为教育者,要真正着眼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但现实中,即便存在着激励政策,教师压力的增加是客观存在的。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安徽省淮北市一名小学教师就愈发感到疲惫不堪。“每天就像陀螺,一连10 多个小时都在不停地转,晚上回到家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双减后,老师负担加重了,孩子们也是精疲力尽”⑤。由于“双减”而感到压力倍增的基层一线教师并非特例,《光明日报》调查显示,“双减”之后,八成以上的老师认为工作量增加;超过七成老师认为工作压力增大、职业幸福感降低;高达九成的老师认为管理更加繁琐⑥。工作压力增大是“双减”后教师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其次,对于家长来说,“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是一场巨大的变革。有的家长因为切身体会到减负带来的轻松而对“双减”大加赞赏,也有的家长因为突如其来的改变而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绪,因而变得焦虑和恐慌。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反应是不同的。家庭收入比较高,并且十分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他们尽快帮孩子找了一对一家教,有经济实力和意愿,通过花费大价钱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一部分学历比较高的家长,会选择自己给孩子在家补课;而占大多数的普通家长则是遵守规定,适应“双减”政策。在他们看来,孩子不用去上补课班,能够省下来很多钱,但同时他们也产生了焦虑:看到其他的家长请了一对一家教,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也不乏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水平,其家庭经济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他们对于“双减”政策自然是没有太多反应的。客观上来讲,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从而传递给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强。事实上,没有了培训机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私教”。“私教”的产生来源于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这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落败,从而焦虑的情绪继续蔓延在家长的心中。

最后,不同学生对“双减”政策的实际影响也反应不一。减轻作业负担,提升学习质量,优化学习设计,对中小学生是有益的。“双减”政策后,学生的学习表现出两极分化。对于喜欢学习并且会去主动学习的学生来说,“双减”政策并不会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降低,即便没有补习班,他们也一样会把时间分配给学习,自主安排学习反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这部分中小学生对于“双减”政策的认可度比较高。相反,对于那些学习比较被动,需要别人看管才会学习的学生,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他们自身便会放松要求,如果他们父母也不重视的话,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成绩肯定是要下降的。这部分学生把学习当做任务,被动地学习,在外界要求和管制降低的情况下,便无法有积极的学习表现。除此之外,一些学生认为,虽然培训机构大规模减少,但是“私教”的存在,使得“补课”的压力不减反增。他们认为,虽然课外辅导班在取消和减弱,但家教和一对一便借此发展,而这两者的费用相对较高,对于家庭来说可能负担得起大班课,但是没有办法负担得起高昂的一对一,经济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家庭可能失去合适的教育资源。对于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的这部分同学来说,他们的心态似乎也是焦虑的。他们认为自己在寒暑假需要预习一些东西,而课外辅导班正好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上课的内容,对提升学习成绩有帮助。同时,有些同学放假期间不在辅导班里面学习,由于自己的不自律,就会把时间浪费在打游戏、玩手机上面,其家庭也会认为去辅导班是更好的选择。

三、无为思想对“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启示

(一)“无为”思想的内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道家文化颇具特色。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无为”思想极具深意。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七十三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三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三十四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综合《道德经》的文本,结合学者前辈对“无为”思想的诠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理解“无为”思想。

第一,“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干涉,不妄为。道家强调主体对他人的影响,最理想的方式是“行不言之教”。“不言”是无为的一种体现,它不以“言”来干涉、强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而是以直观示范的方式而达成“教”的效果。行不言之教,重在潜移默化的引导。在老子的哲学体系里,无为之 “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一种“‘无物’的存在”,又“是万物存在的依据”⑦。政治生活中的无为,要求为政者作用于民众的行为简单有效,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万物各尽其性。因而,“无为”的智慧,便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第二,“无为”指有所节制,适度而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质和量是密不可分的。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事物在一定量的范围内,才能保持其质的规定性,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根据事物发展的适度原则,个体都不要被私欲控制做出一些有害之为,要做到适度而为。

第三,“无为”指依道而行,顺应自然。万物皆以道而生,依道而长,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道”即客观规律,这个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无为即“无伪”,也就是去除“人为”之“伪”,“不塞其源”⑧,尽力在顺应事物本性的基础上“任物之自为”。顺应本性是指引领方向,而任其自为则是强调不多加干涉。世界是由道和道的生成物——天地、万物和人类所构成的,道物之间由此而有着类似于母子的联系。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⑨,表达的正是此意,道无所不在,无时不在。顺其自然指“顺自然而为”、顺势而为,应道而为。从物的本性来说,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只有遵照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规律,一切事物才能够和谐地生长。因此,“无为”强调的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不刻意地将个人的成见强加到对象的身上。它的实质在于主体之于对象的作用或影响,表现为“实有似无”⑩,“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违于道。《老子·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道是“无为而无不为”⑪,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具有“无不为”的巨大功用,正是因为其“无为”,当人能够自觉遵循“道”时,就能在做事时得心应手,就像船在江中顺流而下,表面看上去虽无刻意作为,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合乎于道。

教育,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对于相关主体来说,应重点把握好“为学”和“为道”的关系。“双减”政策,通过降低外在形式带来的学习压力,便于我们把握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不同的主体要平衡“为学”和“为道”的关系,才能够从“无为”达到“有为”的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为学”和“为道”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为学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为道是把握事物的本根。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理解为外在的知识、学问和经验方法的积累,“道”则是指事物的本根和本源。学在“外”,道在“内”。道是学的依据,也是目的。“双减”政策推行之后,不同的主体也正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无为”与“有为”的内在联系,以及“为学”和“为道”的辩证关系,从而未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

(二)优化“双减”政策实施的路径

“双减”政策下,不同主体都表现出相同的焦虑反应,这与“双减”的政策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双减”的无效性,可能恰恰需要反思的是各教育主体对于该项政策所实施的文化语境是否存在误植。如果我们回归到教育之“道”上来,依照道家的“无为”思想办教育,就可以得到新的启示。为优化 “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在学校相关制度、教学过程、家庭环境、学习兴趣等方面,贯穿“无为”思想的精髓。

第一,因循自然,学校制度合理可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合理且可行,而不是为了追求升学率,违背教学规律,悖逆青少年儿童的自然天性,损害身体健康。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注重无为而教,即顺应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自然天性,提倡因材施教,遵循教育固有的规律,科学施教,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而若一味追求升学率,用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追求考试分数至上,用考试分数来评价所有教师与学生,恰恰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强作妄为。这样的“有为而教”不仅麻痹了家长,也牺牲了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迫使校长、老师失去为国育人的良知与高尚的追求。

规范教学制度,提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教学制度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教学制度应该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使基础教育返璞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造教育环境,师生共同成长。师生不仅是学习共同体,更是实践共同体,应该构造一种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和谐环境。“双减”政策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是否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师抱怨压力大、安排多,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复杂和繁琐,导致老师疲于应付各种事务,间接性增加了教学压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教育环境,而良好环境对于师生共同成长可以起到正激励的作用。

第二,无为而教,深刻把握教学规律。中小学教师应围绕根本教学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去培养学生。中小学阶段是关键期,学生的人格得以初步塑造,是非观逐步建立,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生命动力不断强化和丰富。教育不仅是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也是在培养一个民族的将来。因而,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应该通过把握教育本质,重视教学规律,着力于提升教学质量,优化素质教育,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条框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能够减轻教师具体教学和辅导的压力。“双减”政策中,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硬性规定和更高的要求,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负责,这是对教师的一项考验。从道家无为思想出发,教师应当通过把握“教育之道”的本质,即对学生教育规律的把握,去优化教学质量,不至于因形式增加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压力。教师应该改变观念,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所有的教育手段也不应该围绕着考试进行。

减少作业布置,增加课后交流。作业的主要作用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老师批阅学生的作业也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作业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作业并不在多而在精,批阅作业不应当成为教师的任务和压力。中小学生的作业主要在校内完成,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辅导为辅。针对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余时间指导应该抓主要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克服消极因素服务,比如,作业完成较快较好的同学可以帮助辅导其他同学完成作业,这样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整个班作业完成的效率,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从作业指导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易于形成班级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增加课堂互动与方向引导,减少硬性灌输和要求。中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激发的关键阶段,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应该得到较大程度的关注。但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基础,硬性灌输知识,并不能促进学生理解消化,要多引用生动的例子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通过引导使学生建立学习兴趣,逐步建立“学习的本质在自学”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加强互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沟通。

增加真善美教育,减少工具理性的灌输。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追求真善美的、有理想追求的人才。因此,老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授给学生的绝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是记忆性的知识,更不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试卷答案,而是将学生培养成生动丰富的人,不只是会考试的“好学生”。学生不是单一向度的人,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育是统帅,是教育的灵魂。品德培养最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对于真善美追求的内驱力。内驱力强,在学习知识上,表现为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乐趣,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思考,学校智力教育的着眼点正在于此。

第三,无违而教,优化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对中小学生而言,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堂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的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发于童蒙,启于稚幼,对于人格养成是潜移默化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深化。因此,对于家长来说,拥有正确的教育观与较为优化的方法尤为重要。不能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给孩子选择上什么样的辅导班,同时不辞辛苦地做好后勤服务,为孩子打理好生活中各种事项,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功课中。然而,孩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希望有一片天地完全属于自己,自己做决定,自己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⑫。

对于家庭教育,家长的角色不只是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教育条件,更为关键的是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道德教育和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家庭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因而,家长应该增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机会。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时间,让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为他们的知识学习提供更自觉的动力源泉。

第四,依道而学,培养学习兴趣动力。“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的灵魂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中小学生充满活力、富有情感,从他们的视角上去思考,他们需要的是温情的鼓励和成长动力的唤醒,要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成长充分的空间,不能只是冷冰冰的说教和机械的知识。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特征,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只有通过自主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其天性和发展潜力。学习的核心在自学,自学的前提和基础是顺应孩子成长天性和学习规律。学习不是任务,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成绩是自己用心对待、兴趣使然的结果。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的成长。一旦培养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即便外界的约束降下来,学生也不会放纵自我,如沉迷于打游戏之类。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求知识,学真理,提升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动力。如果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育,到头来学生只是学会了死记硬背,真正的本事一点也不会,何谈持久深入的学习动力呢。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真正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学习的快乐来自于兴趣驱动的探索,而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奔波于各补习学校和培训班。重负之下,学生苦不堪言,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也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很多学生在网络游戏里面释放自己的压力而不能自拔,对周边的事物不关心,有些学生因为自己没有拿到好的成绩和名次就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是成人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如此的悲凉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意味着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他律过渡到自律。

积极参加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体育活动,也包括劳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体育活动既有利于促进身体功能,能够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劳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马克思认为:“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⑭,个人的全面发展才得以实现,从而劳动也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和幸福的源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应该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劳动的不易,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中不仅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手脑并用,提升动手动脑能力,也能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创造感和意义感。

总之,实行“无为”而治,通过“无为”的教育和管理,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双减”政策真正贯彻落实,离不开学校教师及家长和学生对于教育教学中的“无为”思想的贯彻,这是从根本上克服当前教育中诸多问题的一条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家长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助企政策
我心中的好家长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