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作家的巅峰,是在几岁时
2024-04-12张佳玮



历史上来看,伟大作家写出巅峰作品的岁数不一。列夫·托尔斯泰这种一辈子不必为经济担忧的爵爷,和菲茨杰拉德这种在30岁之后都得靠喝酒写剧本赚钱养家的,状态不一样。兰波这种21岁之后就不太写了的,和村上春树这种30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的,又不能一概而论。
海明威认为,经济优裕加上生活规律,才能写出好东西。但罗西尼也说过,他30多岁就发财之后,这辈子都不想写歌剧了。而且,巅峰作品也不好定义。纳博科夫自认最好的作品都是1938年之前在欧洲写的俄语作品,但他最有名的作品恰好是50岁后才完全搞定的《洛丽塔》。
“上古”的作家很难作为样本,因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作者地位之类的不好评判。放到现当代,大致能有个范围:20多岁,容易出意气风发的天才之作,但往往不是真巅峰;30多岁出初次巅峰,或曰大成名作。这是大多数大师的创作规律。少部分大师能在40多岁,出一个真巅峰。这是能坚持创作,经得起风霜的大师。极少部分人,到60多岁,还能出大总结型作品。这就是叙述欲旺盛的文豪了。所以,作家的初次巅峰年龄,应该在31岁到40岁。
只举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子。比如:《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36岁到40岁搞定的;《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38岁搞定的;老舍《骆驼祥子》出版时,37岁;沈从文《边城》连载时,32岁;余华著名的三大本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都是30岁出头写的;莫言出版《红高粱》,31岁……
为何说初次巅峰年龄?因为大多数伟大作家,不止一部巅峰作品。大概可以说,第一个巅峰期,一般是激情澎湃型作品。如果持续写作,第二个巅峰期一般在45岁到50岁到来。那一般是作家深思熟虑、技法成熟的作品。
比如:列夫·托尔斯泰完成史诗《战争与和平》后歇了几年,45岁开始写《安娜·卡列尼娜》;老舍43岁到47岁写了《四世同堂》。
最后,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老而弥辣的作者,到老年还保有叙述欲,则能写出最伟大的作品。这类作品不那么激情洋溢,技巧上甚至也有些内敛,但技法或思想已经接近完美,通常是对时代的总结。这需要身体与叙述欲都撑得住。干得了这个的,那都是文豪级的。
托尔斯泰71岁,《复活》;雨果60岁到72岁,《悲惨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59岁,《卡拉马佐夫兄弟》;川端康成“妖艳”了一辈子,到63岁,写出大成的《古都》。
这就是规律:极少数天才,20多岁写伟大作品;大多数澎湃型作家,30多岁(相对集中在35岁到38岁)写首部伟大作品;一部分成熟的作家,40多岁(相对集中在43岁到47岁)写成熟伟大作品;极少数文豪,到六七十岁依然能继续写大总结型作品。
(张秋伟摘自微信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