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字的字义演变

2024-04-12姚航

名家名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量词含义道路

[摘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中作为文明载体的汉字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字的传承历经多年依旧绵延不断,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但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许多汉字的字形、字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衍生出了新的意义。依据典籍中的“道”,探究“道”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关  键  词] “道”;字义;演变

“道”作为现代汉语常用字之一,最常见的含义是“路”,除此之外,还包含很多其他的含义,使用极为广泛。《汉语大词典》中“道”的意义被细分为45种,每种意义都产生于不同时期,基于此,总结探析“道”字的主要意义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一、“道”字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意思

(一)道路、路径

许慎《说文解字》中将“道”字释义为:“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1]段玉裁进一步注解为:“(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道。”[2]由此可见,人行走的通路是“道”最基础的含义。根据文献,甲骨文中没有出现“道”字,“道”字较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玉书《侯马盟书》以及金文时代,春秋时期《散氏盘》中金文的“道“字(见图1)外部为“行”字,从外形看,类似于两条交叉的道路;中间为“首”,“首”在金文中表示人的面部;最下面为“止”,“止”是一个象形字,画的是脚的形状。一个人在路上行走,即“道”。从金文字形中可以看出,“道”字最早表示的意思是供人行走的道路。再如《周易》“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中的“道”也表示行走的道路。可见,“道路”这一含义在前秦时期就已广泛应用了。但在这一时期,“道”与“路”的含义仍有细微的差别。邱丽佳在《先秦至隋几组常用词的演变研究》中提出,从语义上,正如郑玄在《周礼·地官·遂人》 中所说“ 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表明“路”表示宽一点的路,“道”则略为窄一些。[3]

后来“道”进一步扩大了“道路”的意义,不仅可以表示人行走的道路,还可以表示水流的路径。如《山海经·海经》中的“先除水道,决通沟渎”,表示水道、河道。除此之外,还可表示其他事物的路径、通路,如《管子·君臣》中有表示人體器官通路的“四肢六道”。另外,将名词“道路”作为动词,还引申出了“经过、取道”的意思,在汉代的典籍中出现较多,比如《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至易水上之上,既祖,取道”以及《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基于这一含义,可继续衍生出表示路程、行程的意思。

(二)方法、技艺

“道”原来是指所遵循的具体轨迹,而后又由物质层面的路径衍生出了抽象意义上做事的途径或事物运行的路径,也就是方法、途径的意思。《论语》中的“先王之道”就是治国之道,即治国的方式、方法。掌握做事的方法或了解某事物运行的路径就代表获得了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巧,表示掌握了某种技艺或手艺。《周礼·春官》:“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郑玄把这里的“道”注解为多才艺者[4],才艺也就是掌握了某种技艺。做事的方式、方法可以理解为自己所推崇的想法,因此“道”还有学说、主张的意思,这一意义在《孟子·滕文公上》的“悦周公、仲尼之道”中就有体现。

(三)理、宇宙的本原

《康熙字典》中“道”有一个解释:“又(广韶)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5]这里对于“道”的解释就是老子所提出的“道”,是一种超越自然的、抽象的概念。老子所提出的“道”既包括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本原和运动的规律,也包括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老子在《道德经》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天以道为规范,“道”就是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老子提出这一学说,因此也将这一学说的门派称之为道家,如孔稚珪《北山移文》“谈空空于释部,核元元于道流”中的“道流”就是指道家之学。

(四)道德、正义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为宇宙的本原、世界运行的规律,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宇宙既定的规律。早在战国时期的《孟子》中就有“道”表示道义的句子,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中的“道”就有道德的意思。

(五)说话、讲

“道”还有说话、讲述的意思,这一用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常见了。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就包含了三个“道”字,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第一个和第三个是上篇提到的哲学范畴的“道”,第二个是言说的意思。又如《庄子·内篇·齐物论》“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中第一个“道”表示解释、说明,也有言说的意思。

(六)引导、向导。

“道”为“导”的分化字,表示动词引导之义时读作上声,表示引导之义的“道”字演变到小篆时,两边的“行”变成了“辵”(见图2)。隶变之后,将下半部分的“止”变为“寸”,表示手,意思是用手给人指路,即引导。如《左传·成公》“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指臧宣叔导开路的意思。《康熙字典》中将“道”单独释义为“顺”“治”等义,如《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的“道”的意思由引导之义拓展而来,为治理、疏通的意思,这些义都与引导、带路有关。

(七)从、由、方位

作为介词,“道”有从的意思,《康熙字典》中注解为:“从也。《前汉·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山海经》风道北来。注:道,从也。”这是“道”唯一用作介词的用法,分别意为从长安来、从北边来。

(八)国名、行政区名

在历史上,“道”还表示国名,道国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小国,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确山县附近。另外,汉代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称之为“道”。《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有蛮夷地则曰道。”这一意义是特定历史时期独有的专有名词,对于后来“道”字义发展的影响并不大。

(九)其他用法

“道”除了以上常见的意思,还有一些古代典籍中不常见的含义。古代棋局上的格道和围棋局上下子的交叉点都用“道”来表示。还有表示辈分的意思,这一含义在《礼记》中出现较多,如“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二、“道”字在魏晋隋唐时期的意思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道”表示道路这一最基本的意思依然还在沿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表示特定事物的意思已经没有了,比如国名。表示“引导”之义的“道”在字形演变过程中,隶书形体(见图3)逐渐分化为另一个字,也就是繁体字“導”,引导之义逐渐消失。同时由于新事物的出现或者为了满足当时表达的需要,又引申出了一些其他的意思。

(一)量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开始用作量词。《洛阳伽蓝记》里有句话:“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时人号为三门。”这里的“道”字作为量词,表示三道门。孟繁杰、李炎在对量词“道”的历时演变的研究中提出,“开了门” ,就将城内与城外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通道”。[6]因此,可以认为“道”作为量词的意义是在最基本的意义“道路、通道”的基础上产生的。刘世儒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表明, 由于道路是长条的,所以又引申出“道”可称量长条状的事物。如王邵《舍利感应记》“十四日夜,有光三道,从堂而出”以及元稹《望喜驿》“一道月光横忱前”中用“道”称量光时,可以自然而然想到光是條状的。除此之外,刘世儒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提及,在魏晋时期“道”还可以称量文书、桥。[7]但是对于这一说法,仍有学者存在异议,认为称量这些事物的用法出现于唐朝。在唐代的古诗中也出现了“道”用于表示风景的量词,如白居易《武丘寺路》“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以及欧阳詹《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媚作千门秀,连为一道春”中的“道”都用于表示风景的量词。

(二)宗教、教派

东汉末年道教的创立,使“道”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意义,表示用来表示“道教”这一宗教,因为宗教的产生,又出现了诸如“道士”“道姑”等相关的词,并广泛应用。南北朝《世说新语》中的“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中就有道士这一词。

(三)州名

唐代贞观元年,唐太宗根据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10道,形成了道(府)—州—县三级制的行政区划,于是“道”也具有表示行政区划的意义,比如河东道、江南道、淮南道等。这一意义和春秋时期的“道国”一样,具有历史时效性、特定性。

三、“道”字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意思

宋元以后,中国古代文学出现了很多新体裁,如宋代话本小说、元杂剧和元散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体裁逐渐偏向口语化,“道”字受口语的影响也出现了新的含义。

(一)以为、料到

在一些小说中,受口语化的影响,“道”字也可表示以为、料到的意思。如《水浒传》“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和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中“他还道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中的“道”都表示以为、料到的意思。

(二)用言语表达情意

“道”在说话、讲述这一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用言语表达情意的意思,比如“道谢”。但这一用法出现较迟,且只有“道谢”一词在明清小说中较为常见,比如《红楼梦》中的:“袭人笑着向平儿道:‘回去替宝二爷给二奶奶道谢。 ”

(三)明白、觉得

在隋唐五代以前,“知”和“道”是两个独立的字,有各自表示的意义,表示“明白道理”,随着词汇双音化的发展,“知”和“道”在一起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合成为一个词语,“道”的意义逐渐被弱化,如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须知道,似这般病染,两处心头”中的“道”表示懂得、了解、明白的意思。

四、“道”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

根据汪维辉《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一书中所列,“道”字在现代仍然有多种义项。[8]书中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路”有关的意义,其中包括12个义项,比如现代小说《生死疲劳》中:“我们沿着河边的道路,越过了十几个村庄,在路上与许多人擦肩而过。” 这也是一些最基础的意义。第二类是某些地方区域的名称。第三类是与“说”有关的意义,共有4个义项。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描述:“母亲叹息道:‘唉,到底谁连累谁呢……”除了保留原有的意义,现代汉语中由于新事物的出现,为了指称的需要, “道”又多了几层特殊含义。比如增加了“细长的痕迹”这一含义,例如:“划了个道”。还有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忽米是公制长度单位,长度为一米的十万分之一,通称为“道”或“丝”。

五、结束语

“道”字的意义多样,构词能力强大,构成的词涵盖偏正型、联合型、动宾型以及补充型等多种类型,比如道义、道别、道破。现代汉语中的“道”字依旧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含义,“道路”二字经常合用,但是究其根源,“道”和“路”也有区别,“道”具有平坦、宽大这一语义特征。王珂悦认为,“道”语义多而繁杂,它的许多引申义是“路”没有的。而“路”相对来说较简单。当一个词承担多种意义、语义负荷过重的时候,此时若有词能分担它的意义,在语言系统中,当这个分担它词义的词被广泛应用,使用频率和构词活跃度超过原先占主导的词语时,那么原来的主导词将慢慢衰落以至被取代 。[9]因此,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表示“道路”时,可以直接称作“路”,而“道路”一词更加具有书面色彩。同时,表示理、规律这个意义也被广泛使用,“道”与“理”联合使用,构成了联合型复合词。

由上不难看出,“道”字的各种义项都是从“道路、路径”这一基本含义中衍生出来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邱丽佳.先秦至隋几组常用词的演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4]郑玄,注.礼记正义[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张玉书,陈廷敬.康熙字典[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

[6]孟繁杰,李焱.量词“道”的历时演变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2): 13-19.

[7]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汪维辉.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9]王珂悦.现代汉语“道路”范畴词汇的语义认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3.

作者简介:

姚航(1998—),女,汉族,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量词含义道路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量词歌
虚荣的真正含义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