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热词“X搭子”的生成及构式分析

2024-04-12阳鸿萍

名家名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模因隐喻语义

阳鸿萍

[摘要] “X搭子”的表达方式目前在各大网络平台频繁出现,“饭搭子”“牌搭子”“路搭子”等词层出不穷,究其本质,与“搭子”一词生成和发展紧密相关。从“搭子”的语义构成和起源、语义演变、生成机制、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四个方面分析“X搭子”构式的形成。

[关  键  词] “X搭子”;模因论;概念隐喻理论;新型社交

一、“搭子”的语义构成和起源

(一)“搭子”的语义构成

据《新华字典》所录,“搭”的本义为“打、击”,例如:“南台中取我木手去,搭奴肋折!”(《北史·李彪传》)中古时期,“搭”字具有“披、挂”等义。又如:“伞盖低垂金翡翠,薰笼乱搭绣衣裳。”(白居易《石楠树》)此外,“搭”字在近现代汉语中还具有“乘坐”“搭配”“连接”等义。“搭”字发展到如今,其本义“打、击”已不常用,其常用义“披、挂”“乘坐”“搭配”“连接”等都具有同样的语义特征[+附着、搭配、连接],即物体A和物体B共同搭配合作,形成连接关系,或以物体A为中心,物体B是物体A的附着物或搭配物。该语义特征也直接促成后起词语“搭子”的形成。

关于“子”的含义,郭作飞提出“子”历经实词虚化的过程,以其本义“婴儿”等虚化为汉语名词词缀,名词词缀“子”在先秦的时候就已出现。例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周易·上经》)[1]中古之后,“子”已经作为一个名词词缀常接在名词之后使用,比如“胡子”“例子”等词。曾丽晶、高群提出传统“X子”的组合形式有“名词+子”“动词+子”“量词+子”等形式。[2]“搭子”即动词“搭”与名词词缀“子”结合而成,中心语义主要体现在“搭”字上,类似构式的词语还有“剪子”等。

(二)“搭子”的起源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检索显示,古代汉语中一共有18处语料记录了“搭子”一词,其中最早的“搭子”出现在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每车围幔一条……麻拥子十条,麻搭子共二十条……”该文第一次出现“搭子”一词,原文中的“麻搭子”指的是“马搭子”,也作“马褡子”,即披在马身上的大型褡裢。据语料统计分析,古代汉语中的18处“搭子”,其主要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搭子”作为名词使用,通常会在其前接上定语成分,比如吴承恩《西游记》中的“一把抓着顶搭子”。此处“搭子”即作为单独的一个名词使用。其二是“搭子”作为独立的量词使用,常放在名词之前,修饰后面的中心词。“搭子”作为量词时还可以在其前面接上数词,比如明代小说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的“他门前路西墙根底下,扫除了一搭子净地”。此处“搭子”的功能是作中心语“净池”的计量单位。类似的用法还有《官场现形记》中的“一搭子信”,《红楼梦》中的“一搭子细纸”。总的来看,古代汉语中出现的18处“搭子”,其中4处是第二种用法,作为量词使用。其余“搭子”都是作为名词使用,名词“搭子”前常有定语成分,定语成分是该词组的表达中心,而“搭子”一词更多地符合前面所说的语义特征,即表示某物的附着、连接或搭配成分。

二、“X搭子”的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检索的“搭子”一词继承了古代汉语的用法,常用作名词,偶尔也作量词使用。从检索结果来看,21世纪前常出现“搭子”作名词独立使用,其前不出现任何修饰成分,只指前文出现的某物的“搭子”,表示在某一方面与自己交好的社交对象;此外较多出现“X搭子”的结构,但此时X仅限于表示能够有固定搭配的、人们脑海中有共同认知的某物。这一时期常出现“门搭子”“钱搭子”“牌搭子”“马搭子”。直到2010年之后,少许文章中才出现“路搭子”“饭搭子”“话搭子”。如:“相近的出行路线、出行时间,则让刘泽与晓雪后来成了固定的‘路搭子,各自都能行个方便。”“他们既是学习上的好伙伴,也是平日里生活中的‘饭搭子。”(《人民日报》,2017)21世纪20年代后,更多的网络“X搭子”出现,比如“夜宵搭子”“旅游搭子”“观影搭子”“酒搭子”“茶搭子”等。2022—2023年,“X搭子”的用法廣泛出现在网络上,各种能够表示搭配、陪伴、适合自己交往的社交对象,都可以采用“X搭子”来称呼。比如网友戏称猫为“厕所搭子”;嘲讽电视剧《曾少年》中的人物角色“杨澄”有不同的“饭搭子”“话搭子”。2023年,今日头条给出“搭子”的明确定义,所谓“搭子”指的是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新型社交关系,比如“午觉搭子”“奶茶搭子”“准时下班搭子”。这种新型社交关系浅于朋友、重于同事,主打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合拍的搭子默契、轻盈、无负担。2023年12月4日,“搭子”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2023年十大流行语”。“X搭子”的语义从最开始指某一具体物品的搭配,演变为泛指能够陪伴自己、与自己在某一方面交好的固定的社交对象,到最后演变为指称因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结合成的新型社交关系下的社交对象。

三、“X搭子”的生成机制

(一)老词赋新义

“搭子”一词早有明确记载,一出现便展示出其产出词组的强大能力,先是嘉靖时期戚继光《练兵实纪》中“麻搭子”的出现,后又不断地产生“钱搭子”“被搭子”“灯搭子”。到了近现代,“牌搭子”广泛使用。“X搭子”产生后,语言中“X搭子”一词便从未中断过。从20世纪到21世纪,“X搭子”一直保持着其原有的含义和用法,具有明显的附着、搭配、连接等语义特征。21世纪2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语言信息的传播也有了新途径,互联网信息以快速、高效、经济、广泛的特性促进语言文字的快速传播、发展与创新。在这样的条件下,“搭子”一词重现生机,“X搭子”在网络语言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幽默诙谐的风格、低难度的创新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在2023年达到了该词汇使用的高峰期,赋予其新的含义。原来的“X搭子”指的是附着或搭配着物体A的物体B。而新时代热词“X搭子”则指具有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新型社交对象。“X搭子”这一表达方式并非近年产生的新词,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传播途径的更新,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二)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基于生物進化的最小因子——基因,模因论提出了人类社会文化传播的最小复制因子,即模因。[3]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模因”。[4]作者以基因通过遗传而进行繁衍的方式推导出人类文化传播领域的“模因”。基因通过遗传进行繁衍发展,而“模因”通过不断地模仿而传播发展,属于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一词刚传入中国时,有学者将其译为“仿因”“谜米”等。国内学者何自然将其译为“模因”,突出“模因”是与基因繁衍相似的模仿现象。何自然指出meme(模因)在拼写上模仿的是gene(基因),从词源上讲源于希腊语genea(种族)。meme(模因)这个词汇的产生,本身就是模因现象,通过语言复制传播的模因就是语言模因。[5]

语言模因按传播的力度可分为强势和弱势两类。弱势的语言模因,传播力度较弱,通常被模仿传播的次数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并且很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遗忘,甚至自行消失。与之相反,强势的语言模因被人们广泛地模仿传播,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甚至固定下来。[6]“X搭子”以其固有的积淀,从20世纪的“牌搭子”“饭搭子”等词的出现,到如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不断更新、信息化普及以及虚拟化沟通等条件的加持下,以极快的方式不断地复制、传播和发展起来,各种创新“X搭子”不断出现,比如“吐槽搭子”“摸鱼搭子”等。“X搭子”以简洁明了、诙谐幽默、复制性强等特点,直接促使其成为语言传播中强势的语言模因。

何自然根据复制和传播的类型把语言模因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大类。基因型指“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传播方式,表现型指“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传播方式。“X搭子”即属于表现型传播方式。原本较早时期常用的“牌搭子”,逐渐通过更换其中的内容X,从而表示在不同方面具有共同爱好和相同兴趣的社交对象,比如“路搭子”“观影搭子”“话搭子”等。张丽在《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解读》一文中还进一步提到,表现型模因传播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指的是形式上保持不变,但因为嫁接到不同的场合而导致大家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有了不同的意义。“同构异义横向嫁接”是指语言结构和形式保持不变,但信息内容改变了,用其他词汇代替,意义也随之变化。“X搭子”这一模因即属于张丽所提出的“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三)概念隐喻理论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从认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隐喻是人类对社会生活中若干方面的认知经验用形象的喻体去映射说明另一不同范畴的认知活动。[7]隐喻的概念关系是通过Y去理解X,强调两者的相似性。比如“吃瓜”原本指将成熟的瓜果吃进肚子里,是一个接受食物的过程。后来“吃瓜”成为网络用语,指的是对八卦新闻、热点时事等好奇、围观并讨论和发表意见的行为,即人们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过程。隐喻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从一个具体的、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抽象的、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8]在网络用语“吃瓜”中,“吃瓜”是“源域”,“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是“目标域”。

“X搭子”一词原指某物X的搭配或附着物品,比如“麻搭子”“牌搭子”“灯搭子”。而2023年流行语“X搭子”指的是具有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新型社交关系下的社交对象。这属于概念隐喻理论中的本体隐喻,即指人们将抽象的感情、思想、状态、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可以量化、具体化和范畴化的有形的实体。[9]在流行语“X搭子”中,“搭配与附着的某物”是人们熟悉的“源域”,“新型的社交对象”是新产生、新用法的“目标域”。从具体的“麻搭子”“灯搭子”到抽象社交关系下的“路搭子”“话搭子”,“X搭子”的语义变化是概念隐喻理论下语义泛化的结果,又因其可复制性强和受网络语言传播速度快的影响,得以广泛传播、使用和创新。

四、“X搭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

(一)“X搭子”的句法结构

“X搭子”的古今用法一致,词性为名词,在句中通常作主语和宾语。比如:

(1)饭搭子离职了,感觉上班没了动力。

(2)我在前公司有饭搭子、剧本杀搭子、迪士尼搭子、阴阳搭子、住宿搭子……来了新公司这些都没有了,简直度日如年。

例(1)中的“饭搭子”在句中充当主语成分;例(2)中的“饭搭子”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成分。

“X搭子”的结构稳固,由X与“搭子”构成,X作为其中的变量,能够由名词充当,比如“话搭子”“牌搭子”“路搭子”“厕所搭子”。除此之外,X还能由动词词组充当,比如“吹牛搭子”“观影搭子”“读书搭子”“摸鱼搭子”。构成“X搭子”的动词词组X只能由“动词+宾语”的组合结构构成。无论X由名词充当还是由动词词组充当,“X搭子”这一新词内部的句法结构都是属于定语修饰中心语的定中组合。

(二)“X搭子”的语义表达

社交软件Soul发布的《2023年轻人搭子社交报告》表明,近九成年轻人知晓“搭子”社交,人均2~3个搭子是主流,说明“搭子文化”已经广泛地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年轻人找到不同的“搭子”,开始于对某个活动的共同参与,终止于合作的结束,“搭子”关系是不需要特意维持的实用性友谊,人们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收获一起追求共同爱好的朋友。传播学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作剥洋葱,“搭子”式社交则在剥洋葱中保持着心照不宣的礼貌——并不需要剥开彼此的内心,还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毫不费力的快乐。

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需要享受獨立空间的同时,也属于社会群体的一员,即人需要朋友,但朋友的亲密会给独立的个体造就朋友式的压迫感。而“搭子”在一定程度上便解决了这样的冲突。在当代年轻人的工作生活中,“搭子”能够满足人们的浅层亲密需求,简化了人际关系的社交程序,减少了交往的成本,也满足了自己倾诉、陪伴的欲望。

从社会层面来看,如今的社会已脱离了几十年前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不再长时间留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和生活,也很难建立小范围长期交往与融合的好友关系。快节奏与高效性的工作与生活造就了流动社会,人们不再追求长期稳定深入的关系,转而在多元和复杂的个体之间寻找彼此相似的交集点,在陌生人与好友这两种关系间的空白处建立起“搭子”这样彼此亲近但仍保留距离感的新型社交关系。“搭子”式的社交关系促进新型社交关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深交朋友的负担与压力之下,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到一种和谐融洽、轻松自在的社交关系。

五、结束语

通过探究得出,网络热词“X搭子”在原有词“搭子”的基础上不断衍生与发展,“X搭子”作为旧词,在新媒体的发展下重现生机并蓬勃发展;同时在“模因论”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影响下,“X搭子”依托互联网的便捷高效特性,产生了新的语言意义,指的是具有共同爱好或兴趣的新型社交关系下的社交对象。这种社交对象浅于朋友、重于同事,让个体建立小范围、短时间的社交关系,既能够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又不会造成朋友式的负担与压力。

参考文献:

[1]郭作飞.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0-56.

[2]曾丽晶,高群.新兴羡余结构“X子”的语言形式及其修辞功能[J].保山学院学报,2023,42(4):76-83.

[3]张艳云.国内模因论研究综述[J].今古文创,2020(23):83-84.

[4][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M].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5]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6]张丽.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解读: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2):58-61.

[7][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8]梁恒绮.网络用语“吃X”的结构特点及语义的生成机制[J].今古文创,2023(6):128-130.

[9]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33-37.

作者单位:成都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模因隐喻语义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